旅遊產品形態
❶ 城市旅遊產品的形態
1>文化類旅遊產品系列
主要包括與城市的歷史、藝術、科學和文化遺產有關的旅遊活動,文化旅遊被認為是改善城市的形象和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有效途徑。以加拿大多倫多為例,多倫多藝術展覽館、多倫多皇家博物館的擴建、羅爾托馬森大廳和北約克表演藝術中心、多倫多科學中心的建成,是促使多倫多城市旅遊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就上海而言,上海博物館、大劇院、科技館、豫園等景點就是典型的文化類的旅遊和遊憩設施。
2> 觀光類旅遊產品系列
此類旅遊產品主要是指以觀光游覽為主要目的的旅遊產品。旅遊者通過對城市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的欣賞來增進對城市的外觀以及城市文化的了解。和其他旅遊一樣觀光旅遊也是城市旅遊中最普遍的一種旅遊形式。從觀光的內容上看,城市觀光旅遊也可以涉及到自然、文化、城市景觀等許多領域。
3>體育保健類旅遊、遊憩產品系列
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的城市居民對亞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也與日俱增。由此導致了在一些大城市保健、健身類的旅遊、遊憩產品大受歡迎。如保齡球館、健身房、羽毛球館、網球、攀岩、桑拿、保健按摩等。這一類的產品遊憩功能要多於旅遊功能。但是一些投資大、技術含量高的項目如攀岩、人工滑雪場、卡丁車等往往會集中在大城市,這些項目也是城市旅遊的吸引因素之一。
4>事件類旅遊產品系列
通過策劃、舉辦旅遊事件來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增加旅遊地知名度已得到旅遊業界的廣泛認同。旅遊事件從形成機制上可以分為「資源驅動型(底蘊型)」和「區域綜合條件驅動型」兩大類型,在具體的形式上則可以有多種形式,如會展旅遊、體育賽事、節慶活動等。目前,大城市尤其是國際化大都市都意識到發展會展業對推動城市旅遊業的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會展參與者的高消費行為模式引起了城市旅遊開發者的關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目前都具有了國際會展中心,並不斷積極申辦各類大型會展活動。雖然目前國內會展與紐約、東京、巴黎等國際化都市相比,無論是在規模,還是檔次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但是這種差距正在迅速地縮小。
此外,申辦大型體育比賽成為當前許多城市旅遊和經濟發展的競爭戰略措施。為成功舉辦賽事,往往會使城市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使城市形象得到強化。體育旅遊的經濟收益與賽事的規模、檔次和持續時間長短有密切關系。奧運會和世界盃等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在給城市帶來豐厚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使城市在國際上的形象和聲望迅速提升。上海成功舉辦2002年網球大師杯賽事、成功申辦F1上海站賽事、成功申辦2010年世界綜合性博覽會都大大提高了上海在國際上的城市形象。
5>休閑度假類旅遊、遊憩產品系列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對閑暇時間的活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在閑暇時間里看電視、打麻將等低級的休閑方式,而更多地追求戶外高層次、科技含量教高的休閑活動。網吧、陶吧、休閑度假成為城市休閑的新寵。但從總體而言,我國城市休閑產品的供給水平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亟待進一步的提高。
6>生態旅遊、遊憩產品系列
城市作為人類苦心經營的生活、生產空間,其人工的痕跡十分明顯。然而來自自然的人類對自然界總有割捨不斷的情懷。走進自然,親近淳樸的生態環境依然是後工業時代城市旅遊和城市遊憩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城市建設成為人類最適宜居住的空間也成為許多城市建設和追求的目標。為此而建立起來的森林公園、城市大型景觀綠地、生態農園都是城市旅遊和遊憩活動的重要目的地。
7>非物質性旅遊、遊憩產品系列
與有形的城市旅遊產品相比,以城市傳統文化、民俗、節慶活動為代表的城市非物質旅遊產品受到城市旅遊界越來越多地關注。城市旅遊往往要依靠城市的非物質的產品系列來突現城市的旅遊形象。如最為典型的北京的「京派文化」和上海的「海派文化」,二者的差異重要通過民居、方言、地方戲劇、民俗、以及其傳統文化所導致的城市居民的行為和思維方式。而這些往往是遊客們的興趣所在。
❷ 文化旅遊的商業模式基本形態有哪些
文化旅遊毫無疑問是當今熱點,但各界對其的認識卻存在差異,很容易與旅遊文化混淆。除了在概念和內涵理解上有分歧,關於文化旅遊的開發模式同樣莫衷一是。正因此,文化旅遊要獲得更好發展,有必要搞懂常見的七種開發模式。(來源參考:文化旅遊的七種開發模式)
一、主題附會型
主題附會型是將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旅遊業設施與文化旅遊主題相結合,從而產生更大效益的一種模式,是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較為常見的開發模式類型。
二、提升整合型
顧名思義,提升整合型是通過整合一個或多個區域內的文化旅遊資源,進行集中包裝和開發,再以人造景觀方式重現文化的一種模式。在這種開發模式下,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文化旅遊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以及帶動相關產業進步。
三、原地濃縮型
對於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有選擇性地體現當地文化旅遊的風韻。因此,在合適地段,建設以當地文化旅遊特色為主題的園區、集中呈現當地文化旅遊精華,是文旅資源豐富地區常採取的開發模式。
四、短期表現型
國內有部分非常重要的、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只能在特定時期才舉辦,具有明顯的時間局限。短期表現型就是一種充分利用特定短暫文化旅遊資源來推動區域內的旅遊業突擊發展的模式,缺陷是只對短暫性旅遊人流產生激發作用,可持續性不強。
五、直接利用型
這是一種不改變文旅資源原貌的開發模式,即直接對存在的文旅資源開發成為旅遊產品。直接利用型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對遊客體驗當地文化起著重要作用,是各界普遍推崇的開發模式。
六、復原歷史型
復原歷史型與提升整合型存在一定共性,都是通過人造景觀方式進行再現。所不同的是,復原歷史型僅限於對歷史民族文化的再現,提升整合型限制較少。所以,復原歷史型是通過歷史記載,對失傳的傳統文化題材進行挖掘,以恢復歷史面貌的開發模式。
七、虛擬型
虛擬性開發模式與主題公園結合程度很高,原因在於其利用的是可能並不真實的歷史故事或傳說,以此營造的自然景觀或重現歷史場景。這種模式常見於文化旅遊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
❸ 中國旅遊資源的形態美有哪些特徵
形態美
客觀存在物的總體形態和空間形式的綜合美 。 包括雄偉美、奇特美、險峻美、秀麗美、幽靜美、敞曠美等美感類型。
❹ 新時期,替代傳統鄉村旅遊產品的新形態和新模式主要有哪些
(1)主題農園與農庄發展模式。形成教育農園、市民農園、租賃農園等多種形態,承載農旅結合的農事參與、自然教育和DIY創意空間等功能。
(2)傳承地方性遺產之鄉村主題博物館發展模式。承載傳統產品與傳統工藝、傳統生活與生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和文化景觀重現功能。
(3)鄉村民俗體驗與主題文化村落發展模式。承載古村落、新文化村落、新經濟村落等不同階段鄉村整體人文生態系統的物化與意化統一的認知和體驗功能。
(4)鄉村旅遊基地化之鄉村俱樂部。不僅是鄉村旅遊的高級會所和信息中心,而且是鄉村旅遊的中介機構;不僅向鄉村旅遊者提供全方位的鄉村旅遊服務,而且提供一種鄉村旅遊全過程的服務,旅遊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鄉村俱樂部享受到一體化服務,並通過訂購鄉村旅遊線路,向自駕車群體旅遊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務。
(5)現代商務度假與企業庄園模式。承載企業董事會議、商務談判、員工獎勵度假和旅遊景觀房產等功能。
(6)農業產業化與產業庄園發展模式。集生產、研發、銷售、交流、教育和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化農庄,比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園、香料庄園、草莓庄園和西瓜庄園等。產業庄園既要體現產業化生產特點,又要滿足服務性企業的需要。
(7)區域景觀整體與鄉村意境夢幻體驗。這是區域尺度下通道式動態旅遊類型。鄉村景觀意境可劃分為地方文化代表型——鄉村文化意境,水體景觀主導型——水鄉意境,山野鄉村主導型——自然意境,林間鄉村代表型——林海意境,平原農耕代表型——農田耕作意境,牧區鄉村代表型——自在天堂意境,民族村型——異域人文意境,城鄉過渡代表型——都市鄉村意境8大類型。基於追尋兒時的記憶、尋找傳說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間、中國詩畫文化的靈魂等多種意境追尋,鄉村景觀意境的感知和體驗也成為現代最為時尚和有吸引力的鄉村旅遊活動和產品形態。
❺ 旅遊的八大形態是指符合哪些條件和特徵表現形式是什麼
旅遊的八大復形態
1、歷史制建築群落古街民居
2、現代建築和各類博物館
3、地域民族特色文化
4、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
5、著名歷史事件發生地
6、美麗自然風光奇觀山水景色。
7、生理挑戰和探險
8、新穎創意刺激游樂場所。
旅遊條件: 富足、有閑,有精神性和社會性的追求意識。
旅遊特徵:有與所在城市、鄉村不同的人文、地理環境;或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不同的吸引。
旅遊表現形式:文化、知識、獵奇、探險、觀光、養身、度假、休閑、游樂方面的需求。
❻ 最具有旅遊吸引力的地貌形態什麼
自然風光是由自然地理環境的各要素組成的,如地貌、水體、氣候、動植物等,人們稱其為旅遊的第一環境,旅遊者通過對自然風光的觀賞、游覽、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神奇、豐富自身的感情,同時也能開拓視野,增長知識,身心得到很好的休息。下面分四大類對自然旅遊資源逐一作一介紹。1、地貌地貌自然旅遊資源中最重要的組成,是其他各類自然風景資源和某些人文景觀形成的基礎,同時它決定著風景的構架,意境和氣勢等主要特徵。我國的風景名山分布極為廣泛,主要集中在東部和西部地區,從成因上看,可將其分四類:花崗岩山地。其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險峻,氣勢宏偉,多奇峰、懸崖、深壑、怪石,雄偉壯觀,主要分布東南部地區,如黃山,華山,泰山,九華山,衡山,普陀山等。丹霞地貌。其特徵是在中國南方紅色礫岩上發育出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景觀,著名的有廣東的丹霞山和金雞嶺、福建的武夷山、湖南的武陵源、四川和青城山,江西的龍虎山等。火山熔岩地貌。它具有山錐、火口湖、堰塞湖、溫泉、熔岩台地等,在我國主要分布環蒙古高原區、環西藏高原區和環太平洋區三個地區,我境內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5個活火山(1個在新穎,4個在台灣),6個休眠火山(分別位於五大連池、長白山和騰沖),其中休眠火山就是主要的豐富有景觀魅力的火山地貌。2、水體水是自然分布最廣、最活躍的因素之一,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塑景、構景因素之一。高山大河有洶涌之勢,山間小溪有潺潺之音;平原河流蜿蜒流淌,大江湖泊煙波浩淼;微風漣漪使人感到寧靜素雅,急流奔騰使人感到生氣勃勃,瀑落深潭,聲震故里,泉涌如馳,生機盎然,可以這樣說,水和山、動植物、建築物相映成趣,能增加風景區的明媚和活力。3、氣象、氣候旅遊資源大氣是構景因素中最活躍、最富變化的因素,它不僅以自身的千變萬化形成多姿多彩霞的奇面景象,還賦予自然山水以生機,增添了大自然的神韻,和煦明媚的陽光、晴朗的天空、奇特多彩的天氣現象,宜人的氣候都是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又通過水文、土壤、動植物等間接影響一個地區的旅遊效果,春夏來冬四季的更迭,造成了植物、水面景觀的變化:植物"春花、夏榮、秋蕭、冬枯",水面"春水綠而瀲灧,夏津漲而彌漫,秋潦盡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滯",形成了四時律動節奏,使自然界表現出"春山詹冶而如笑,。夏山蒼如滴,秋山明凈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的景觀。4.動植物作為旅遊資源的動、植物,是自然界中最活躍、最有生機的因素。它們是自然生態環境的主體,是各地自然景觀中富有生氣的組成部分。正是它們是環境生機勃勃,「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同時起到進化、美化和活化環境的作用,是旅遊區景觀和園林構成的重要要素之一。動植物資源活躍在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各個領域,但是它又以自身獨有的美學觀賞性吸引著旅遊者。它的造景特色可分為植物造景特色和動植物造景特色兩大類。
❼ 鄉村旅遊的高級形態是什麼
什麼叫鄉村旅遊綜合體?顧名思義,它不同於傳統鄉村旅遊只注重吃、住等個別或少數產業要素的提供,而是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和相關產業的幾乎所有要素的旅遊綜合體。
從產業形態來講,它有四大特徵:1. 一、二、三產融合 鄉村旅遊綜合體依託鄉村景觀、鄉村生產生活方式,以實現農業三產化、農業旅遊化為導向對鄉村土地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從產業形態而言,鄉村旅遊綜合體充分體現了一產(農業)、二產(農產品加工、手工藝品)、三產(旅遊服務業以及養生、會展、文娛等相關行業)融合發展的趨勢。
2. 產村一體化發展 打造鄉村旅遊綜合體是將發展旅遊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提高等三農工作相結合的有效抓手,有利於實現「產村一體化」。
3. 文化創意植入靈魂 鄉村旅遊綜合體,是一種主題化的鄉村休閑旅遊集聚空間。通過不同的主題定位、文化提煉、創意植入來塑造個性與靈魂。鄉村旅遊規劃專家—成都銘智旅遊策劃。如全國鄉村旅遊的第一「網紅」袁家村,她的靈魂就在於不僅能活化文化,彰顯了關中民俗文化特色,而且還能持續創新關中民俗旅遊。
4. 承載新的生活方式——第二居所 鄉村旅遊綜合體,是鄉村旅遊從單一觀光旅遊升級到綜合休閑度假的產物,也是人們生活方式變革的產物。隨著度假旅遊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高收入群體擁有了「第二居所」。城裡的房子以滿足工作、日常居住需求為主,被稱為「第一居所」;第二居所,「不是城裡的第二套房,而是村野生態公社裡的第二種生活」,用來滿足「回歸鄉野、滋養心靈「等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及享受。鄉村旅遊綜合體的居住類產品,成為人們「第二居所」首選。
❽ 文化旅遊的商業模式的基本形態有那些
店鋪模式一般地說,服務業的商業模式要比製造業和零售業的商業模式更復雜。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就是「店鋪模式(Shopkeeper Model)」,具體點說,就是在具有潛在消費者群的地方開設店鋪並展示其產品或服務。
互聯網上的創業者們發明了許多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完全依賴於現有的和新興的技術。利用技術,企業們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餌與鉤」模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商業模式也變得越來越精巧。
「餌與鉤(Bait and Hook)」模式——也稱為「剃刀與刀片」(Razor and Blades)模式,或是「搭售」(Tied Procts)模式——出現在二十世紀早期年代。在這種模式里,基本產品的出售價格極低,通常處於虧損狀態;而與之相關的消耗品或是服務的價格則十分昂貴。
❾ 旅遊產品的組合及其意義
旅遊產品的概念在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一般來說,存在目前兩個主要的誤解:一是狹義的將旅遊產品等同於旅遊吸引物,這顯然過於簡單,因為旅遊中最基本的
「旅」(交通)都沒有包括;另一種是廣義的旅遊產品,則將旅遊產品概念泛化了,認為交通產品、住宿產品、旅遊線路、導游服務以及各項與旅遊活動有關的事物都是旅遊產品。實際上,按組裝產品的概念來說,旅遊產品包括交通產品和旅遊吸引物。沒有吸引物那是旅行,沒有交通,那是遊憩和探險。(shenmi
shi.cn
收集)
從旅遊目的地的角度出發,旅遊產品是指旅遊經營者憑借著旅遊吸引物、交通和旅遊設施,向旅遊者提供的用以滿足其旅遊活動需求的全部服務;
從旅遊者的角度來看,旅遊產品就是指旅遊者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費用和精力所換取的一次完整的旅遊經歷。
總之,旅遊產品是指旅遊經營者為了滿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的各種需求,而向旅遊市場提供的各種物質產品、精神產品和旅遊服務的組合。
旅遊產品是個整體概念,它是由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和旅遊商品等多種要素組合而成。其特徵是旅遊服務成為旅遊產品構成的主體,其具體展示主要有線路、活動和食宿。
·旅遊產品的價值構成·
將旅遊產品作為一種整體產品來看待,旅遊產品的利益構成模型如下圖所示:
·旅遊產品的構成·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旅遊產品從構成上看可以分為兩種:
1、核心旅遊產品(原初形態):具有能滿足旅遊者審美愉悅需要的效用和價值;
2、組合旅遊產品(終極形態):旅遊企業或旅遊相關企業圍繞旅遊產品的核心價值而做的多重價值追加,這種追加具有幾乎滿足旅遊者旅遊期間一切需要的效用與價值。
對旅遊產品除了可以考察其利益上的構成以外,還可以考察其物質上的構成。作為旅遊產品既有物質形態的成分,也有非物質形態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