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伊春旅遊業

伊春旅遊業

發布時間: 2020-11-25 22:55:57

1. 伊春的概況

伊春概況
伊春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里。小興安嶺縱貫全境,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1948年開發建設,1958年建市,現在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業管理局合一,轄1市(縣級)、1縣、15個區、17個林業局,總人口132萬。
伊春是座美麗的林業城市,是國家的重要木材生產基地。這里因盛產珍貴珍樹「紅松」,被譽為「紅松故鄉」、「祖國林都」。在伊春市的嘉蔭縣,曾挖掘出了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被稱為「神洲第一龍」的黑龍江滿洲龍,在其附近又新發現了隱藏量巨大的鴨嘴龍、霸王龍、虛骨龍和甲龍的化石群。因而伊春又被稱為「恐龍故鄉」。這里山清水秀,林茂石美,四季風光如畫。初春,冰雪動融、杜鵑盛開;盛夏,千山盎然、百水爭秀;仲秋,層林盡染、奼紫嫣紅;深冬,銀裝素裹、雪玉冰清。獨具特色的森林生態旅遊以其原始、自然、粗曠、神奇而聞名遐邇。2000年,伊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伊春是一座綠色寶庫,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伊春境內溝谷密布,水系發達,有大小河流702條,總蓄水量102億立方米,其中河流分屬黑龍江、松花江水系。湯旺河為伊春的主要河流,境內流長443公里,注入松花江下游。市內大部分城鎮沿河分布,河水環繞山行,兩岸山秀樹奇,最適宜進行休閑及探險漂流。伊春有林城面積300多萬公頃,森林覆被率為82.2%,活立木總蓄積量2.2億立方米。伊春擁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森林類型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蓄積量較多的樹種有紅松、雲杉、冷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水曲柳、黃菠蘿等,藤條灌木遍布整個施業區,各種珍惜名貴的針闊葉樹種達110餘種。伊春區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小興安嶺的森林中,棲息著東北虎、馬鹿、黑熊、犴、猞猁等6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260多種鳥類。小興安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孕育了種類繁多、分布相對集中、療效顯著、質量好、經濟價值高和獨具特色的300多種野生葯材。總蓄積量200多萬噸,年允收量20萬噸,年有收量約為5000噸。伊春市葯材資源在黑龍江省所佔比重為35%左右,其中鹿茸、熊膽、麝香、獾油、林蛙油、人參、五加參等十分名貴。森林中有1390多種植物,是山野果、山野菜的豐產區。有松籽、榛子、山葡萄、獼猴桃、都柿等山野果20多種,蘑菇、木耳、刺嫩芽、猴腿、蕨菜等已被採集利用的山野菜20多種。山野菜年允采量84萬噸,開發利用潛力巨大。伊春礦產資源豐富,地貌景觀奇特。據初步勘探,有金、銀、鐵、鉛、鋅、鋁、銅等金屬礦藏20多種,已探明的金屬礦床、礦點達100多處,黃金儲備量居全省首位。非金屬礦產資源分布更為廣泛。有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瑪瑙石、花崗岩、珍珠岩、紫砂陶土、褐煤等25種,礦點140多處。小興安嶺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大森林中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湯旺河興安奇石、紅星火山地質公園、朗鄉石林、嘉蔭茅蘭溝、南岔仙翁山已成為中國北方罕見的地質奇觀。
伊春是黑龍江省主要森林生態旅遊區,森林、冰雪、河流等旅遊資源極具特色。在當今世界三大旅遊資源(海洋、森林、冰雪)中伊春獨占其二(森林、冰雪)。伊春的森林、冰雪兩大旅遊資源,天造地設,得天獨厚,並基本保持著原始的風貌。由於受小氣侯影響,伊春的冬季,以其降雪量大,雪質好,雪期長等特點,被冠以「冰雪故鄉、瑞雪世界」之美稱,已成為黑龍江省重點開發的三大冰雪旅遊線之一。小興安嶺的山型高低錯落,白雪皚皚,雪質極佳,是理想的滑雪、戲雪勝地。伊春現有鐵力日月峽、伊春梅花山、朗鄉石猴山等7個滑雪場,其中伊春梅花山滑雪場曾四次被列為國際滑雪節分會場,小興安嶺的冰雪為滑雪愛好者和初學者提供了一個冰雪樂園。迷人變幻的四季風光,獨特的大森林地貌和氣候條件構成了伊春古樸、自然和原始的旅遊風貌。由於遠離喧囂的大都市,這里空氣清新。有近300萬公頃的大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430噸,生成氧氣3340噸,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和植物芳香氣,伊春被譽為「天然氧吧」。是回歸大自然進行森林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旅遊的理想之地。
伊春有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有位於市區內的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資源館、木雕園、石苑、金山屯橫山古墓群、西林小孤山古人類文化遺址及少數民族風情園等景觀,這些景觀無一不為伊春這座秀美林城增添著一道道亮麗的色彩。應該說,伊春是集山奇、林茂、水秀景色於一身,森林、冰雪、漂流旅遊資源於一地,自然、歷史、人文景觀於一體的中國北方重要的森林生態旅遊勝地。
伊春是由林木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而興建的城市。經過50多年來的開發建設,伊春的經濟結構由原來的單一木材生產向多元化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伊春市委、市政府面對市場經濟的挑戰和機遇,積極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依託自身資源優勢,優選了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態旅遊、生態畜牧、北葯和綠色食品等,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重點扶持,強力推進。
積極推進了木材精深加工業的發展。全市各地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現代生產水平的人造板、傢具生產企業,產品有硬質纖維板、中密纖維板、刨花板、膠合板、細木工板等;各種規格、材種的居室客房套裝傢具和辦公傢具及椅類等;花色齊全、品位高雅的木製工藝品等。產品行銷全國,部分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其中「光明」傢具已成為全國知名品牌,被國家授予「中國傢具之王」稱號。
森林生態旅遊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全市共建有15個旅遊區100多處旅遊景點,已開發建設了五營國家級森林公園、金山屯大豐河漂流、美溪回龍灣度假村、南岔仙翁山風景區、朗鄉綠色度假旅遊區等。因此,這里被譽為中國黑龍江小興安嶺上的綠色明珠。目前,伊春市已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9處,國家級地質公園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森林公園18處,省級自然保護區8處,國家4A級、3A級景區3處、2A級景區11處,AS、2S、3S級滑雪場各1處,國家級狩獵場1處,省級狩獵場3處,全市景區建設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產品結構和空間布局。其中,五營豐林自然保護區和帶嶺涼水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湯旺河林海奇石風景區、嘉蔭恐龍地質公園、美溪回龍灣以及金山屯大豐河漂流、鐵力依吉密河漂流、日月峽滑雪、梅花山滑雪、桃山狩獵等產品在國內外都有較高知名度。
生態畜牧業正在崛起。伊春的自然生態得天獨厚,可供放牧的草類繁多,而且無污染。目前伊春已經形成了「南牛北羊、中部雞兔、全市蛙鹿」的總體發展格局。已有嘉蔭縣絨山羊基地;友好區肉雞、養兔基地;桃山林業局、南岔區養大鵝基地;鐵力市肉牛基地;烏馬河區、桃山林業局、金山屯養鹿基地。
北葯業茁壯成長。伊春林區生長著名貴的北方野生葯材,「林都北葯」的開發利用,不僅成為伊春市經濟發展的亮點,更重要的是給全社會和全人類帶來更多的安康。伊春市制葯和保健品企業可生產中、西葯兩大類9個劑型160個品種,85%為中成葯品,80%以上的品種依託林區地道葯材為基礎原料。已創國家新葯4個,省部優產品5個,國家保護品種3個,健字型大小品種4個。主要產品有康婦消炎栓、北豆根膠襄、芩暴紅系列、刺五加片、消咳喘糖漿、多利欣、六味地黃丸、六甲嘧胺及人參滋補品、林蛙油深加工產品、刺玖果飲料、刺五加保健茶、鹿產品、蜂產品、穿地龍兆素、暴馬子花茶、植物香卡等產品。
綠色食品方興未艾。伊春林區盛產山特產品,經過加工已成為人們十分喜愛的綠色食品、飲品,「小興安嶺大森林」的品牌已得到各界朋友的認同。伊春市已建立20萬畝綠色大豆基地1處,15萬畝綠色大豆基地1處,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4處,萬畝山野菜、山野果培植基地6處,超千萬袋食用菌基地5處,獲得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的產品達48個,綠色食品年產量10萬噸。伊春山菜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命名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綜合加工基地。伊春市已建立2處綠色食品產地批發市場,入駐企業達80餘家。伊春已在北京、上海、大連、福州等地建立了36個銷售網點和辦事處,產品已輻射國內大中城市和東南亞,是聞名全國的以山特產品為重點的綠色食品基地。
伊春市嘉蔭縣是國際客貨一類口岸、江海聯運港口、對外國人開放地區。1993年嘉蔭口岸建成開始過貨。伊春市已與俄方10多個地區100多家企業建立經貿關系,對俄貿易十分活躍。在邊貿、森林採伐、旅遊、勞務輸出等方面合作全面推進。
伊春市正面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等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在尋求合作,共謀發展的基礎上,把伊春建設成為世界知名、中國一流、中等規模的生態園林城市。

2. 伊春旅遊必去的景點是哪裡

伊春有以下旅遊必去的景點:

  1. 五營 國 家 森林公園

    往公園深處走,腳下是木棧道,滿眼都是松林,待到9、10月份,如果運氣不錯,地上能看到碩大的松塔,剝開來就是顆粒飽滿的松子。
    景區內的亮點是天賜湖,典型的高山湖泊,湖水映襯著青山,群山環抱著湖水,翠湖、青山、綠樹、藍天、白雲、恰似一幅山水畫,別有一番情趣。

    公園境內河流20餘條。公園以稀有的花崗岩石林地貌景觀和完善的原始生態為特色,植被繁茂,山色蔥翠。漫步古松白樺幽徑間,您可聞百鳥歡歌、可賞松柏輕舞、可嗅杜娟花香、可觀興安奇石,可在這天然的大氧吧里放下疲憊與煩惱,進入返樸歸真、天人合一的境地,體驗「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林海雪景,感受「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的意境。

3. 中國旅遊業的發展

我給你一個我當記者采訪伊春伊春時的稿件吧,或許對你有參考作用。
建設園林城市,發展生態旅遊
——記祖國林都伊春 桐 源
在峰巒疊嶂的小興安嶺腹地,蒼莽的林海之中,有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城市。這里四季分明:初春花團錦簇,生機盎然;盛夏千山滴翠,綠浪起伏;仲秋層林盡染,林果飄香;隆冬千里冰封,銀妝素裹。這就是祖國林都、紅松故鄉、恐龍故鄉伊春。
伊春市地處黑龍江東北部,縱貫小興安嶺山系,地域遼闊,幅員廣大,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林業施業區面積400萬平方公里。伊春的現行管理體制為市政府和林管局合一的方式。轄1市、1縣、15個區和17個林業局。境內有漢、滿、回、朝鮮、蒙古、鄂倫春等22個民族,全市132總人口萬。自1948年大規模開發以來,共為國家生產木材2.3億立方米,相當於國有林區建國以來為國家提供木材的六分之一。
伊春境內水系發達,有670多條河流,是黑龍江、松花江兩大水系的重要源頭,東南西構成三江平原的天然屏障,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里。嘉蔭國際客貨一類口岸是伊春連接俄遠東地區的黃金通道和實施「南聯北開」戰略的重要門戶,對俄邊境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具有十分便捷的區位優勢。
由於遠離喧囂的都市,這里空氣清新,水質潔凈,環境靜謐,置身其中,會讓人深切的體會到回歸自然的感覺。
伊春森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森林覆蓋率82.2%,擁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五營豐林自然保護區和帶嶺涼水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五營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在小興安嶺林海中,生物群落豐富多樣,有1390多種植物、300多種野生動物。伊春地文景觀奇特,小興安嶺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大森林中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湯旺河林海奇石、朗鄉石林、嘉蔭茅蘭溝、南岔仙翁山已成為中國北方罕見的地質奇觀。在「恐龍之鄉」嘉蔭縣,挖掘出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黑龍江滿洲龍,被稱為「神州第一龍」。伊春冰雪旅遊資源豐富,受氣候影響,降雪量大,雪質好,雪期長,是黑龍江省重點開發的三大冰雪旅遊線之一。伊春空氣清新,大森林每年可以吸納二氧化碳2400噸,吐出氧氣3300噸。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和植物芳香氣,被譽為「天然氧吧」。
生態旅遊——綠水青山任我行
小興安嶺是一座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豐富的森林資源,孕育了各種珍貴的野生動植物:紅松籽、榛子、山葡萄、獼猴桃、都柿等山野果漫山遍野,刺嫩芽、猴腿、蕨菜等山野菜別具特色,還有東北虎、馬鹿、黑熊、犴、猞猁等珍惜動物出沒於林海雪原之中,巨大的寶藏等待著伊春人民開發。
目前,伊春的各類旅遊景點初具規模,現已擁有桃山國際狩獵場、五營國家級森林公園、豐林自然保護區、日月峽滑雪場、湯旺河林中奇石園、美溪回龍灣、金山屯大豐河漂流、嘉蔭茅蘭溝、朗鄉萬松岩、上甘嶺溪水森林公園等20個風景區,建成了聞名中外的恐龍地質公園、東北抗聯遺址、火山岩地質公園、小興安嶺資源博物館、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小興安嶺石苑、木雕園等一批人文景觀。每年接待大量遊人到這里參觀、度假。
伊春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牢牢抓住國家實施「天保工程」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契機,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培育,優先發展,全面提升旅遊業的產業地位,力爭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十五」期間預計全市共實現旅遊總收入15.5億元,接待旅遊人數626.4萬人次,旅遊直接就業人數達到6500人,使旅遊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十五」期間,以「中國林都——伊春」為整體品牌形象,全市旅遊宣傳促銷工作力度不斷加強,先後承辦4屆中國黑龍江森林生態旅遊節和1屆中國黑龍江五花山觀賞節。並結合伊春旅遊資源特色舉辦了漂流節、冬季攝影節和杜鵑花觀賞周。積極組織旅遊企業參加國際、國內旅遊交易、展覽活動和國內主客源市場產品推介活動。
為進一步規范旅遊行業,伊春市制定出台了《伊春市旅遊區(點)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伊春市旅遊家庭旅館評定標准》等7個規范性文件、標准。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法規、規定,全市旅遊管理部門大力開展旅遊市場整頓和監督檢查工作,嚴厲查處非法、違規經營旅遊業務的行為,有效地維護了旅遊市場秩序,保護了旅遊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伊春的旅遊建設工作贏得了世人的認可,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被黑龍江省定為重點建設的三條精品旅遊線路之一。
城市建設:與大自然水乳交融
生態旅遊的發展離不開園林城市的建設,生態旅遊為園林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經濟後盾,園林城市的建設又會刺激生態旅遊的蓬勃發展,這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孿生兄弟。 伊春市委九屆十二次全會對中心城區建設提出了「山在城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景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水邊、城在景中」的建設理念,並描繪了伊春、烏馬河、翠巒、友好四區連片的建設藍圖,力爭2010年使中心城區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50萬,發揮輻射牽動作用,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效應,把中心城區建設成為品位高雅、風格獨特、功能完善、景觀優美的生態園林城市。
伊春的地貌特徵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城市建設要充分體現人造景觀的自然和諧,人與大自然的融合貫通,所以提出了「依山就勢造風景、就地取材建園林的」建設方法。這種做法既可以節省建設資金,又可以避免重復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盡量保留濕地、林地,使自然景觀納入中心城區,達到生態環境與園林建設的有機結合,展現森林環抱、綠蔭遍地的秀麗畫卷;按動靜分設的原則,在已形成或即將建設的道路兩側統一考慮設置主商業區、副商業區、居住區、別墅區、工業園區、養殖加工區、綠化區以及健身休閑等功能區,居住區內以五層建築為主,點綴以適當的高層建築,體現高低錯落、景觀別致的美景。同時樹立建築是形,文化是魂的科學理念,將建築富與不同的文化內涵;將中心城區原有的代表性、標志性建築翻新,精雕細琢,提升檔次,使之成為人們休閑觀賞的新景觀;在中心城區邊緣依山種植四季常綠樹種,突出紅松故鄉的特色生態,並在中心城景區內仿北京香山移植規模比較大的達子香林,增加旅遊景觀,形成以街路綠化為骨架,以庭院小區綠化為基礎,以公園、廣場、園林綠地為景點的點線面環相結合的園林綠化體系。
為了有效積累建設資金,實現園林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伊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保證人均用地、城市建設用地的基礎上,將剩餘土地通過競爭的方式出讓使用權;將中心城區的戶外廣告牌經營權及路、橋、廣場、雕塑的冠名權轉讓、租賃和拍賣,盤活資產,籌集建設資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伊春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林都伊春必將成為祖國北方一道靚麗的風景。

4. 中國近三十年來旅遊業的發展

我給你一個我當記者采訪伊春伊春時的稿件吧,或許對你有參考作用。
建設園林城市,發展生態旅遊
——記祖國林都伊春 桐 源
在峰巒疊嶂的小興安嶺腹地,蒼莽的林海之中,有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城市。這里四季分明:初春花團錦簇,生機盎然;盛夏千山滴翠,綠浪起伏;仲秋層林盡染,林果飄香;隆冬千里冰封,銀妝素裹。這就是祖國林都、紅松故鄉、恐龍故鄉伊春。
伊春市地處黑龍江東北部,縱貫小興安嶺山系,地域遼闊,幅員廣大,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林業施業區面積400萬平方公里。伊春的現行管理體制為市政府和林管局合一的方式。轄1市、1縣、15個區和17個林業局。境內有漢、滿、回、朝鮮、蒙古、鄂倫春等22個民族,全市132總人口萬。自1948年大規模開發以來,共為國家生產木材2.3億立方米,相當於國有林區建國以來為國家提供木材的六分之一。
伊春境內水系發達,有670多條河流,是黑龍江、松花江兩大水系的重要源頭,東南西構成三江平原的天然屏障,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里。嘉蔭國際客貨一類口岸是伊春連接俄遠東地區的黃金通道和實施「南聯北開」戰略的重要門戶,對俄邊境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具有十分便捷的區位優勢。
由於遠離喧囂的都市,這里空氣清新,水質潔凈,環境靜謐,置身其中,會讓人深切的體會到回歸自然的感覺。
伊春森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森林覆蓋率82.2%,擁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五營豐林自然保護區和帶嶺涼水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五營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在小興安嶺林海中,生物群落豐富多樣,有1390多種植物、300多種野生動物。伊春地文景觀奇特,小興安嶺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大森林中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湯旺河林海奇石、朗鄉石林、嘉蔭茅蘭溝、南岔仙翁山已成為中國北方罕見的地質奇觀。在「恐龍之鄉」嘉蔭縣,挖掘出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黑龍江滿洲龍,被稱為「神州第一龍」。伊春冰雪旅遊資源豐富,受氣候影響,降雪量大,雪質好,雪期長,是黑龍江省重點開發的三大冰雪旅遊線之一。伊春空氣清新,大森林每年可以吸納二氧化碳2400噸,吐出氧氣3300噸。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和植物芳香氣,被譽為「天然氧吧」。
生態旅遊——綠水青山任我行
小興安嶺是一座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豐富的森林資源,孕育了各種珍貴的野生動植物:紅松籽、榛子、山葡萄、獼猴桃、都柿等山野果漫山遍野,刺嫩芽、猴腿、蕨菜等山野菜別具特色,還有東北虎、馬鹿、黑熊、犴、猞猁等珍惜動物出沒於林海雪原之中,巨大的寶藏等待著伊春人民開發。
目前,伊春的各類旅遊景點初具規模,現已擁有桃山國際狩獵場、五營國家級森林公園、豐林自然保護區、日月峽滑雪場、湯旺河林中奇石園、美溪回龍灣、金山屯大豐河漂流、嘉蔭茅蘭溝、朗鄉萬松岩、上甘嶺溪水森林公園等20個風景區,建成了聞名中外的恐龍地質公園、東北抗聯遺址、火山岩地質公園、小興安嶺資源博物館、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小興安嶺石苑、木雕園等一批人文景觀。每年接待大量遊人到這里參觀、度假。
伊春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牢牢抓住國家實施「天保工程」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契機,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培育,優先發展,全面提升旅遊業的產業地位,力爭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十五」期間預計全市共實現旅遊總收入15.5億元,接待旅遊人數626.4萬人次,旅遊直接就業人數達到6500人,使旅遊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十五」期間,以「中國林都——伊春」為整體品牌形象,全市旅遊宣傳促銷工作力度不斷加強,先後承辦4屆中國黑龍江森林生態旅遊節和1屆中國黑龍江五花山觀賞節。並結合伊春旅遊資源特色舉辦了漂流節、冬季攝影節和杜鵑花觀賞周。積極組織旅遊企業參加國際、國內旅遊交易、展覽活動和國內主客源市場產品推介活動。
為進一步規范旅遊行業,伊春市制定出台了《伊春市旅遊區(點)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伊春市旅遊家庭旅館評定標准》等7個規范性文件、標准。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法規、規定,全市旅遊管理部門大力開展旅遊市場整頓和監督檢查工作,嚴厲查處非法、違規經營旅遊業務的行為,有效地維護了旅遊市場秩序,保護了旅遊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伊春的旅遊建設工作贏得了世人的認可,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被黑龍江省定為重點建設的三條精品旅遊線路之一。
城市建設:與大自然水乳交融
生態旅遊的發展離不開園林城市的建設,生態旅遊為園林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經濟後盾,園林城市的建設又會刺激生態旅遊的蓬勃發展,這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孿生兄弟。 伊春市委九屆十二次全會對中心城區建設提出了「山在城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景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水邊、城在景中」的建設理念,並描繪了伊春、烏馬河、翠巒、友好四區連片的建設藍圖,力爭2010年使中心城區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50萬,發揮輻射牽動作用,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效應,把中心城區建設成為品位高雅、風格獨特、功能完善、景觀優美的生態園林城市。
伊春的地貌特徵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城市建設要充分體現人造景觀的自然和諧,人與大自然的融合貫通,所以提出了「依山就勢造風景、就地取材建園林的」建設方法。這種做法既可以節省建設資金,又可以避免重復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盡量保留濕地、林地,使自然景觀納入中心城區,達到生態環境與園林建設的有機結合,展現森林環抱、綠蔭遍地的秀麗畫卷;按動靜分設的原則,在已形成或即將建設的道路兩側統一考慮設置主商業區、副商業區、居住區、別墅區、工業園區、養殖加工區、綠化區以及健身休閑等功能區,居住區內以五層建築為主,點綴以適當的高層建築,體現高低錯落、景觀別致的美景。同時樹立建築是形,文化是魂的科學理念,將建築富與不同的文化內涵;將中心城區原有的代表性、標志性建築翻新,精雕細琢,提升檔次,使之成為人們休閑觀賞的新景觀;在中心城區邊緣依山種植四季常綠樹種,突出紅松故鄉的特色生態,並在中心城景區內仿北京香山移植規模比較大的達子香林,增加旅遊景觀,形成以街路綠化為骨架,以庭院小區綠化為基礎,以公園、廣場、園林綠地為景點的點線面環相結合的園林綠化體系。
為了有效積累建設資金,實現園林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伊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保證人均用地、城市建設用地的基礎上,將剩餘土地通過競爭的方式出讓使用權;將中心城區的戶外廣告牌經營權及路、橋、廣場、雕塑的冠名權轉讓、租賃和拍賣,盤活資產,籌集建設資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伊春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林都伊春必將成為祖國北方一道靚麗的風景。

5. 伊春迅速發展的原因

五十-八十年代 迅速發展的原因是地處小興安嶺 森林資源豐富 所以發展很快
近一二十年禁止採伐了 所以發展緩慢了 但是現在正在努力發展旅遊業

6. 伊春市撤區設縣後的產業支撐是什麼

最大的支柱 就是 沒有支柱

7. 黑龍江旅遊業資源的優勢是什麼

近年來,黑龍江不斷強化旅遊業的發展地位,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冬季已成為全國的旅遊熱點區域,旅遊接待量和旅遊收入的增長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詳見表4-1)。

表4-1黑龍江省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黑龍江憑借全國最大面積的森林、眾多的江河湖泊、獨特的火山地貌及豐富的冰雪旅遊資源,已培育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品牌。「哈爾濱—亞布力—雪鄉」等精品冰雪旅遊線路已成為海內外知名的黃金旅遊線路,避暑、生態、休閑、文化等旅遊產品不斷推向市場,對俄邊境旅遊、北方少數民族風情旅遊等系列產品也深受人們喜歡,基本形成了以哈爾濱為中心、向周邊區域市場輻射的良好發展格局。哈爾濱的文化旅遊、齊齊哈爾扎龍的濕地旅遊、五大連池的火山地貌、伊春的森林旅遊、鏡泊湖的高山堰塞旅遊、亞布力與雪鄉的冰雪旅遊已成為全國聞名的特色旅遊項目。

8. 伊春旅發大會觀後感

伊春市旅遊發展大會圓滿結束了,
這次大會是立足綠色化轉型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
務實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全面促進旅遊業大發展大提升的一次極具全局性、戰略性、標志性的大會。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