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旅遊業
『壹』 山西的旅遊資源有哪些
旅遊資源有:自然美景、歷史文明、革命史跡。
『貳』 山西省的旅遊資源簡介!
山西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境內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佔中國的70%以上。
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忻州五台山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大同雲岡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嶽恆山為中國五嶽之一;懸空寺為國內僅存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寺廟;晉中平遙古城是現存三座古城之一;運城解州關帝廟是規模最大的武廟。
皇城相府、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莊園、申家大院、孟門古鎮、孔祥熙故居等為山西的民居代表。
(2)河津旅遊業擴展閱讀
1、五台山
五台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總面積592.88平方千米。
2、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南距陝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3、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叄』 河津市大河旅遊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河津市大河旅遊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是2018-03-14在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河津市龍門大道南。
河津市大河旅遊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882MA0JYE93XU,企業法人柴維濤,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河津市大河旅遊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河津市大河旅遊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河津小蜜蜂旅行社怎麼樣
如果你要出去旅遊的話,這種旅行社的話,你可以報一個,但是有時候旅行社經強制你消費,你自己小心就行了,如果有空有時間的話,還是自己出去旅遊比較好
1 台頭廟,地址:位於山西省河津市新耿南大街與龍崗路交叉十字口東北隅。台頭廟原貌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布局合理,工藝考究,構造堅固,風格質朴,總面積達15000餘平方米。今天,台頭廟因它的基本構件為元代而成為國寶,又因它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更加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可惜的是它留給後人研究的資料太少了,有力的證據只有兩通石碑,以及散落在民間的一些傳說。2 黃河龍門,地址:山西河津市西北12公里的黃河峽谷中。黃河龍門東西兩山夾河,懸崖絕壁,相對而立,形狀似門。傳說春季三月,鯉魚逆水而上,躍登此門,化而為龍,故名此門為"龍門",由於龍門是大禹治水時所鑿,人們為紀念禹的功德,習稱之為"禹門"。再因之地處秦晉重要交通渡口,又稱之為"禹門口"。3 九龍廟,地址:龍廟位於河津縣城三里許西北隅的一排土山崗上。九龍廟歷史悠久! 九龍廟也稱真武廟,坐北朝南,門口兩條琉璃龍盤旋在靈官樓牆上。4 玉泉寺,地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柴家鄉北張村。玉泉寺是典型的的隋代建築,隋煬帝大業12年賜名''玉泉寺『』,隋代末年軍閥混戰,玉泉寺被毀,2008年重建,是河津市的重點文物保護組成部分之一。5 大禹廟,地址:運城市河津市清澗街道辦龍門村。大禹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的廟宇,在清朝時代大禹廟與韓城大禹廟遙遙相對,氣勢磅礴,是古龍門八大景之一,抗日時期,毀於日寇炮火。為了傳承大禹精神,弘揚龍門文化,2012年春,龍門村擇宜地重建大禹廟。如今的大禹廟坐落於河津市清澗街道辦龍門村,是一座總體布局和建築風格既保留原制,又別開生面的仿古建築群。6 薛仁貴寒窯景區,地址:山西省河津市城區街道辦(新耿區)修村。薛仁貴(614-683),唐大將,名禮,龍門(今河津)人,出身農民,貞觀時從軍兼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村東有一土崗,形似伏虎,名白虎崗。崗側土窯傳為薛妻柳氏寒窯遺跡,窯南有洞一孔,因薛仁貴征東時為白袍將軍,故名白袍洞,內塑薛氏夫婦坐像兩尊,乃鄉人懷念而奉,村南汾河奔流,白虎崗東向2里百底村東側,即當年薛仁貴汾河灣射雁處。
『陸』 全國人經常去黃河壺口瀑布兩邊觀光旅遊有啥好處!還有河津黃河大橋其他黃河大橋!值得一去!靈魂河流
建議去黃河壺口瀑布看一看,非常壯觀,還有蘭州黃河大橋聽說也不錯。
『柒』 陝西河津市是旅遊區嗎
河津市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是一個千年的古城市,也是一個旅遊區,但是河津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沒有形成較好的形式。河津市旅遊區很多,有真武廟、高媒廟、抬頭廟、玄帝廟古剁後土廟、呂仙廟等,在周邊享有較高的聲譽。古塔有唐代倉底塔、宋代鎮風
塔、清代射雁塔、現代九龍塔等,河津著名
大將薛仁貴故里景區位於河津修村,也就是薛仁貴寒窯。古墓葬有山王古耿國墓地遺址、孔子賢徒卜子夏墓,唐代盧虔墓、薛仁貴墓、元代懷仁大將軍墓塔等,有景色如畫的現代公園龍門廣場、九龍公園、北城公園、蓮池公園等,古佛寺有玉泉寺、龍澤寺、天神廟等,龍門、禹門口是河津的自然景觀
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也歡迎你常來河津遊玩
『捌』 山西 河津的地理,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河津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位置優越,人民勤勞。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上任後,全市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社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河津市轄2個街道、2個鎮、5個鄉:城區街道、清澗街道、樊村鎮、僧樓鎮、小梁鄉、柴家鄉、趙家莊鄉、下化鄉、陽村鄉。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縣級)位於山西省的西南部,運城市的西北角,汾河和黃河匯流的三角地帶。東迎汾水與稷山縣為[1]鄰,西隔黃河與韓城市相望,南有台地與萬榮縣毗連,北依呂梁與鄉寧縣接壤。地理坐標,東經為110度32分15秒至110度50分45秒。北緯35度8分17秒至35度17分至15秒,海拔高度在367.5公尺至1107公尺之間。全市東西寬27.5公里,南北長35公里,管轄面積為593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河津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集居,殷商時期商祖已在此建都七世,國都名耿,春秋時為耿國,秦置皮氏縣,隋唐間為龍門郡治,鄰數縣,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名河津,因境內有黃河和禹門口而得名,公元1994年1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消河津縣,設立河津市。今全市總面積593.1平方公里,人口38.5萬,分為2鎮5鄉2個街道辦事處。鋁礬土等20多種。原煤儲量7億噸左右,煤田展布面積68公里,埋藏淺,開采易,多礦藏。地面蘊奇養秀,梧桐樹全國稀有,香椿樹香溢四海,翅果油為國家級保護樹種,平原綠化全國先進;各種中葯材200多種,龍門麻黃,葯材魁首;灰天鵝國內珍禽。水資源年總量3.27億立方米,。人均佔有近千方立方米,堪稱華北一顆明珠。
河津山奇水秀。數萬年滄海桑田,天造地設出人間奇景:黃河峽谷山崖壁立,水勢洶涌,驚濤折岩,龍門、石門形如門闕,船行其中有驚無險,可與長江三峽相媲美,黃河三門游已波列入國際旅遊熱線。瓜峪清幽,萬泉跳殊,雖處工業區而不聞喧鬧,雖盛夏而不知暑熱。幾千年社會衍進,河津人民運用白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境內現存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20多處,麟島上真武廟的紅牆藍瓦處於綠樹掩映之中,殿坡棧道依山勢而上下,亭台樓閣隨地形而參差,琉璃廟建築奇巧,金碧輝煌;高廟人初之祖,遐爾聞名;鎮風塔的迴音似鳥鳴;薛仁貴寒窯雄距虎崗;卜干夏墓,司馬遷墳,王通彈琴山,王績隱居洞,古樸神秘各有千秋。禹門口鋼桁鐵路橋,懸索公路吊橋,斜拉鋼絲橋,圓拱石橋,小半徑高層引橋,五橋並架一處,世界奇觀,加上禹鑿龍門的優美傳說,使得河津這塊風水寶地更加瑰麗多姿,讓人悠然神往。
河津人才輩出。春秋時晉國上大夫谷缺夫妻相敬如賓為人稱道,河津別名「如賓鄉」即源於此。隋代大儒王通,調教授徒,造就了盛唐十名宰相。初唐四傑之首的大詩人王勃,一篇《滕王閣序》千古傳誦。名將薛仁貴屢立戰功,唐太宗欣喜地說;「聯不喜德遼東,喜得彪將」。明代大理學家薛瑄是「河東學派」的締造者。辛亥革命首義大原的總司令姚以價、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其武皆生於河津,都有過他們的輝煌。
[編輯本段]【自然氣候】
河津市於山陝高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涼溫潤,冬季寒冷多風,春夏多東南風,秋冬多西北風,全年平均氣溫13.5度左右,全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左右,無霜期一般為200天左右。
[編輯本段]【人口資源】
2004年末,全市總戶數100433戶,總人口37219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91942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195486人,女性人口176707人,人口出生率13.91‰,人口死亡率5.46‰,人口自然增長率8.45‰。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
河津市境內交通四通八達,水陸兩便。209國道縱貫南北,108國道橫穿東西。三條運煤專線(龍虎公路、上山公路、上固公路)公路,晝夜車輛川流不息。稷西、萬蒼、東張三條公路干線現已全面貫通。已實現鄉鄉村村通油路。侯(馬)西(安)鐵路貫穿全境,境內鐵路長28公里。侯禹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有河津東和西兩處出入口。
[編輯本段]【土地資源】
河津市共有土地870154.3萬畝,其中農用地403484.4萬畝,含耕地35635.7萬畝,林地32385.1萬畝,園地14767.0萬畝,牧草地16.6萬畝,建設用地135678.0萬畝,含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15013.7萬畝,交通用地20664.3萬畝,未利用地229477.2萬畝,水域用地101514.7萬畝。
[編輯本段]【水利資源】
黃河北出龍門順西緣流長15公里,年平均水流量為336.9億立方米。汾河千里東來齊腰橫貫,流經黃村鄉、柴家鄉、城關鎮和陽村鄉西入黃河,年平均流量為14.6億立方米。泉水主要有遮馬峪、瓜峪、神峪,俗稱三峪,三峪總流量為0.268立方米,年經流量為940萬立方米。洪水流量豐年為1377萬立方米,枯水年為590萬立方米。
[編輯本段]【礦藏資源】
河津市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硫鐵礦、石灰石等。煤田面積為6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為7億噸左右,硫鐵礦探明的面積為8.3平方公里,儲量為2268萬噸。石灰石儲量在20億立方米以上。還有鐵礦石、沙等。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河津的湖潮村的汾河風光無比美麗!每年夏天吸引成千上萬的天鵝野鴨,吸引了無數遊人,被譽為「觀年天堂」,河水清澈,有一年一度的捕魚會!河津有被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魚躍龍門」-禹門口(大禹廟原址所在地),有「三箭定天山,灘留射雁名」的唐朝大將薛仁貴的寒窯,有孔子七十二賢之一卜子夏的墓祠,亦有代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成語「相敬如賓」的出處--清澗「如賓鄉」。其它古建築有:真武廟、高媒廟、抬頭廟(西嶽廟)、琉璃廟(玄帝廟)、原土廟舞台、樊村的明代舞台等,均在歷史、藝術、科學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價值。古塔有:鎮風塔、汾陰塔、白虎塔(射雁塔),其中鎮風塔被稱為中國第五大迴音古建築,它和樊村的明代舞台都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http://ke..com/view/136510.htm
『玖』 河津附近的城市有哪些景點
河津古稱絳州龍門,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因地處濱河要口,當黃河要津,故名。河津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隅,呂梁山南麓汾河與黃河交匯的三角地帶,東迎汾水與稷山縣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省韓城市相望。主要景點有:
1.河津市玄帝廟(第四批省保)
時代:明
地址:河津市樊村鎮
樊村玄帝廟又稱琉璃廟,創建於明隆慶三年(1570年),至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軸線有山門、香亭、中殿、後殿等建築,佔地面積2997平方米。
2. 古垛後土廟(第六批國保)
時代:元
地址:河津市樊村鎮古垛村
創建於元元貞二年(1296年),延祐五年(1318年)增建,明代重修。現僅存元代大殿和戲台。大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
3. 樊村戲台(第二批省保)
時代:明
地址:河津市樊村鎮樊村東街西口
亦稱戲樓,原為關帝廟附屬建築。創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成化、清康熙、乾隆年間均有修葺,基本結構仍為明代建築。
4. 鎮風塔(第三批省保)
時代:明
地址:河津市清澗鎮康家莊村西北100米
創建年代不詳,重建於宋,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由村民呂自公等人重修。塔體為方形實心磚結構,十三級密檐式,高27米。
5. 真武廟(亦即玄武廟),位於山西省河津市城區三里許的西北隅紫金山麓的九峰之中,其狀如龍,故俗稱九龍廟、九龍頭。真武廟居勢高峻,三面臨空,形狀似島。
6. 九龍公園從2006年開始擴建,2008年5月竣工,佔地900餘畝,總投資8600餘萬元。公園有龍頭石壁、九龍廣場、太極晨舞、瑤池托月、走廊、拱橋、假山、荷池、九龍塔、迴音台等十多個景點。
7. 高禖廟位於河津市區西南5公里處的陽村鄉連伯村西沙樑上。她地概壯巍,視野遼闊,現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是河津市重要的旅遊景點。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代高禖廟的前身皋廟就創建於此。
8.禹門口。 亦名龍門,位於河津市城西北12公里的黃河峽峪中。古人有「龍門三激浪,平地一聲雷」的贊嘆,可見黃河狂濤在此聲勢之大,桀騖不馴。唐詩「咆哮萬里涌龍門」,形象地勾畫出龍門三激浪的壯觀景象。
9.薛仁貴寒窯。河津市城東10公里修村為唐代大將薛仁貴故里。薛仁貴(614-683),唐大將,名禮,龍門(今河津)人。出身農民,貞觀時從軍兼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村東有一土崗,形似伏虎,名白虎崗。
『拾』 河津知名景區
河津古稱絳州龍門,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因地處濱河要口,當黃河要津,故名。河津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隅,呂梁山南麓汾河與黃河交匯的三角地帶,東迎汾水與稷山縣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省韓城市相望。主要景點有:
1.河津市玄帝廟(第四批省保)
時代:明
地址:河津市樊村鎮
樊村玄帝廟又稱琉璃廟,創建於明隆慶三年(1570年),至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軸線有山門、香亭、中殿、後殿等建築,佔地面積2997平方米。
2. 古垛後土廟(第六批國保)
時代:元
地址:河津市樊村鎮古垛村
創建於元元貞二年(1296年),延祐五年(1318年)增建,明代重修。現僅存元代大殿和戲台。大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
3. 樊村戲台(第二批省保)
時代:明
地址:河津市樊村鎮樊村東街西口
亦稱戲樓,原為關帝廟附屬建築。創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成化、清康熙、乾隆年間均有修葺,基本結構仍為明代建築。
4. 鎮風塔(第三批省保)
時代:明
地址:河津市清澗鎮康家莊村西北100米
創建年代不詳,重建於宋,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由村民呂自公等人重修。塔體為方形實心磚結構,十三級密檐式,高27米。
5. 真武廟(亦即玄武廟),位於山西省河津市城區三里許的西北隅紫金山麓的九峰之中,其狀如龍,故俗稱九龍廟、九龍頭。真武廟居勢高峻,三面臨空,形狀似島。
6. 九龍公園從2006年開始擴建,2008年5月竣工,佔地900餘畝,總投資8600餘萬元。公園有龍頭石壁、九龍廣場、太極晨舞、瑤池托月、走廊、拱橋、假山、荷池、九龍塔、迴音台等十多個景點。
7. 高禖廟位於河津市區西南5公里處的陽村鄉連伯村西沙樑上。她地概壯巍,視野遼闊,現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是河津市重要的旅遊景點。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代高禖廟的前身皋廟就創建於此。
8.禹門口。 亦名龍門,位於河津市城西北12公里的黃河峽峪中。古人有「龍門三激浪,平地一聲雷」的贊嘆,可見黃河狂濤在此聲勢之大,桀騖不馴。唐詩「咆哮萬里涌龍門」,形象地勾畫出龍門三激浪的壯觀景象。
9.薛仁貴寒窯。河津市城東10公里修村為唐代大將薛仁貴故里。薛仁貴(614-683),唐大將,名禮,龍門(今河津)人。出身農民,貞觀時從軍兼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村東有一土崗,形似伏虎,名白虎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