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海南旅遊業發展

海南旅遊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1-25 21:30:14

海南旅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海南旅遊:著眼國際化 加快轉型升級 「海南的空氣可以裝瓶賣錢。」一位北京朋友這樣描述他從海南旅遊回來的感覺。 論及當前海南最具特色、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產業,毫無疑問,首推旅遊業——這也是海南人多引以自豪的一點。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海南采訪時多次聽到這樣的觀點:海南經濟發展腳步落後於東部沿海,但正因為這樣,海南更具後發優勢——資源環境尚未受到嚴重影響,而良好的自然環境,使海南可以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去發揮最大的潛力。海南旅遊 轉型升級將打開海南旅遊發展新空間 張琦認為,這幾年,海南旅遊業在迅猛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在全國帶有共性的深層次問題,如「零團費、負團費」組接旅遊團隊問題等,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張琦如是說,最緊迫的就是立足國際市場高端市場,加快海南旅遊業的轉型升級。 要想成為中國度假旅遊的一張大牌,首先,海南的旅遊管理體制和相關配套制度還不能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對資源的開發缺乏規劃指導,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開發「小」和「散」,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大產業、小管理」的工作格局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其次,海南的旅遊區域發展不平衡,「東西並舉、山海互補、南北互動」的旅遊發展格局有待逐步形成。第三,旅遊市場監管「屬地管理」工作原則有待進一步強化。第四,全省遊客到訪中心體系急待建立。 張琦介紹說,2008年海南將精心做好旅遊產業升級轉型這篇大文章,努力實現海南旅遊產品由觀光旅遊為主向度假休閑為主轉變,遊客結構由國內遊客為主向境外遊客比重明顯提高轉變,旅遊產業運行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旅遊建設管理由多頭管理、低檔次開發向政府主導、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轉變。

㈡ 海南旅遊業發展的怎樣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經濟增速達到22%,遠高於2009年同期的9.3%,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有六項經濟指標居全國第一。借建設國際旅遊島之勢,海南大力發展服務型、開放型、生態型經濟,目前,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正在形成。2010年以來,海南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其中一是旅遊業呈強勢。由於近年來海南加快實施旅遊要素的國際化改造,目前已具備3000萬人次的年接待能力。以三亞市為例,全市共有180多家星級酒店,2009年共接待國內遊客近1000萬人次,國外遊客百餘萬人次,旅遊業收入佔全市總收入七成以上。而農民自辦的「農家樂」也成為農民經濟的重要來源,一個「農家樂」平均年收入都在近萬元。二是金融服務業看好。通過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台,農村信用社為農民實行小額貸款,組建村鎮銀行、成立農村商行等等舉措,海南金融業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大增,2010年上半年,全省銀行體系資金凈流入677.49億元,徹底改變了以往資金凈流出的局面。三是在國際旅遊島的大背景下,隨著大量島外居民來島購房,海南房地產業形成了候鳥式占房、長居型定戶、度假型暫住的新業態,以2010年一季度為例,海南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倍,對GDP增長貢獻率達35.1%,其中對服務業增長貢獻率為48.9%,成為推動服務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動力。「綠色青山資源有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剔除粗放發展,走節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之路。」這是海南人的共識。海南利用太陽能和風能,建設了光伏產業基地和7個風電場;利用生物質能發展沼氣產業,建設了日產20萬立方米特大型車用沼氣工程,到2015一年使全省適宜用沼氣的60萬農戶全部用上沼氣。水泥生產是高污染的代名詞,海南昌江華盛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產線,,既改寫了生產水泥塵灰飛揚、濃煙四散的歷史,又開了利用廢氣余熱發電的先河。中海石油化學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產可降解塑料、華能海口電廠煙氣脫硫環保設施改造、中航特玻12兆瓦余熱發電、金海紙漿回收利用鹼液等一系列循環經濟項目,發揮了經濟和環保雙贏的功效。海南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在企業、區域、社會三個層面,以及工業、建築、交通運輸、能源、旅遊等行業和公共機構中扎實推進循環經濟各項工作,為全面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和生態省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打上綠色經濟烙印的大棚農產品是海南設施農業的驕傲。海南多為坡地和旱地,農業生產受到自然條件限制,大棚這一農業設施的推廣運用尤其重要。目前,海南大棚設施面積已達15萬畝,年均增加超過1萬畝,其中大棚設施農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交易遠遠超過傳統農業。大棚不僅改變了農民靠天吃飯的命運,而且像一道屏障,阻隔了病蟲害,減少了農葯使用率,還能節水和減輕農業氣侯災害。根據海南省農業廳規劃,「十二五」期間海南每年將新增大棚設施5萬畝。

㈢ 海南以旅遊業為主要發展方式,疫情對海南有重大打擊嗎

我認為疫情對於海南而言,是有著一定的打擊的。因為海南是一個旅遊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省份,而因為猝不及防的疫情,現在人流量也是非常的少。疫情發生對於我們中國以及乃至整個世界而言,都是非常不願意看到的。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在這個幾個月中每天都有人陸續死去,都有人不斷的被確認診斷。這一些死亡的人都是實在病毒的,作用下也讓我們為之而感嘆。

但是當然對於海南省而言,打擊是非常大的,但是相應的國家也會給海南省一定的補貼以及相應的彌補措施。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認為海南省會有打擊,但是這個打擊很容易就會過去的。所以作為中國人,我是特別自豪並且驕傲的,整個中國都體現出了一種現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可以非常大聲的說出我愛我的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就是我的祖國。希望我們國家可以越來越好,更上一層樓。

㈣ 海南島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

1、有熱帶的自然景觀,熱帶旅遊資源豐富,苗族黎族等民族風情,人文資源豐富。

2、距離經濟發達地區近,客源市場廣闊

3、交通便利

4、基礎設施完善

㈤ 海南旅遊業的發展前景

一、海南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

隨著海南旅遊接待能力的持續增強,旅遊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旅遊產業對相關產業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以觀光為主,度假、會議為輔的海南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已初具規模。

(一)旅遊業發展水平。

一個地區接待遊客的人數和旅遊收入水平,是判斷該地區旅遊業發展情況的重要量化指標。2004年海南接待遊客1402.88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1372.02萬人次,佔全部來瓊遊客總數的 97.8 %;接待海外旅遊者 30.86萬人次,占遊客總數的2.2%。2004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11.01億元,其中國內旅遊收入104.24億元,占旅遊總收入的93.9%。

(二)旅遊產業規模。

由於看好海南發展旅遊業的良好前景,社會各方面對海南旅遊業關注不斷增強,投資持續增加,旅遊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據經濟普查資料顯示,2004年海南省從事旅遊經營的法人企業有 845家,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 7.78 %;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主營業務收入38.31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的4.94 %;資產總額196.49億元,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業單位604家, 客房總數50334間;床位103305張。住宿業中旅遊飯店296家,客房總數37119間,床位78705張。旅遊飯店就業人員31297 人,資產總額116.10億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業人員2729人,資產總額13.65億元。旅遊經營企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198家,占旅遊企業總數的 23.4%;私營企業 275 家,佔32.5%;外國和港澳台企業71家,佔8.4%;有限責任公司137家,集體企業55家,股份合作22家,聯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分別是22家、45 家和20家。這表明,海南的旅遊企業中私營企業近幾年發展較快,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呈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格局。

(三)旅遊產品開發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海南省不僅在發展旅遊業中逐步整合優化傳統的觀光旅遊項目,而且根據旅遊資源特點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精心營造旅遊熱點,突出發展休閑度假、會議旅遊、節慶活動等能充分體現海南自然、文化歷史特色的各種專項旅遊產品,有效提升了旅遊產品競爭力。一些特色旅遊項目在國內已有一定影響,取得良好的示範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遊區,是集海南生態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檔次較高、特色鮮明的旅遊觀光景區;以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為代表的一批建築風格各異的度假休閑酒店群落成了國內遊客冬季避寒的首選度假之地;博鰲亞洲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海南會議旅遊的興起和會議層次的提高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包括台達、亞龍灣、博鰲在內的省內16家各具特色的海濱型、山地型高爾夫球場的分布密度在國內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區(景點)的建設明顯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處景區(景點),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遊區等7處景區(景點)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景點)。與此同時,全省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尤其是旅遊發展的交通「瓶頸」制約進一步緩解,旅遊點的可進入性顯著增強,在交通、通訊、水電供應等方面,基本能夠滿足現代旅遊業發展和國內外遊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協調配套、功能齊全的旅遊設施供給體系。海口、三亞等五個城市也因此而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四)旅遊法律和產業政策。

旅遊法制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遊局組織制定了《海南省旅遊規劃大綱》;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國推出我國第一部地方性旅遊條例《海南省旅遊管理條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訂《海南省旅遊管理條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遊市場管理規定》;並於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行了《海南省旅遊條例》;《海南省旅遊總體規劃》目前也已獲得通過。與此同時,為加快開發海南的旅遊度假資源,國家還賦予海南許多鼓勵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如海南對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民,持普通護照參加5人以上的旅遊團隊,可以在15天內免簽證;國家還特許海南省擁有國際三、四、五類航權開放政策。所有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海南旅遊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首先,從旅遊產業的宏觀功能看,由於旅遊產業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服務業,也不是一般的第三產業,而是關聯度高、涉及面寬、帶動力強的綜合性產業。它在國民經濟和第三產業中處於一個產業群的核心地位,發揮著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核心作用。旅遊消費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購、娛等6個部門,而旅遊業的關聯帶動作用,不僅體現在直接為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景區景點帶來客源和市場,而且間接地帶動和影響農業、工業、城建、文化等行業發展,進而還能刺激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起到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國民經濟素質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遊增加值48.84億元,佔全省GDP的6.0 %,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4.6%。

其次,從旅遊產業的波及和連帶效益上看,海南發展旅遊業是建立在國民經濟較低水平之上的,作為先導產業,相對其他產業,旅遊業的效益不僅表現在旅遊收入上,還更多的體現在社會效益上。即利用旅遊經濟的綜合性的特點,通過對旅遊業的投入開發,可以帶動一定范圍內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全面發展。「旅遊搭台,經貿唱戲」就是在這種模式下旅遊業功能的形象化說明。例如,海南旅遊業與房地產業的互動作用在這幾年表現得相當明顯。不少經濟條件優越的國內遊客利用黃金周旅遊期間在三亞和海口等地購置房產,從而帶動了當地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城鎮經濟結構出現歷史性變化。旅遊房地產已逐步成為海南房地產業在國內促銷的品牌和優勢。

第三,從旅遊行業的特殊性來看,由於旅遊業的廣泛性和豐富性,決定了旅遊業是一項勞動密集型行業。2004年全省旅遊企業直接就業人員49325人,占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的18.64 %。由於旅遊業的帶動性強,許多相關產業都可以藉助於旅遊市場的持續繁榮而活躍,開拓消費領域,吸納大量的就業人員,形成地方就業的主渠道。

此外,旅遊業相對於其它行業而言,所需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資金投入不大,成效較快,適於文化技術相對落後、資金缺乏而又急於擺脫困境的中西部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的需要。通過旅遊業的開發,與外界進行人員、信息、技術及資金的交流與溝通,可以帶動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的山區其他經濟產業的開發與建設,對於主要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邊遠山區,能夠直接起到幫貧解困、弘揚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說旅遊業是關聯全社會的產業,旅遊業的發展與衰弱,已經不是旅遊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影響國民經濟全行業發展的問題。

㈥ 為何說海南旅遊迎來了新的機遇

據報道,4月中旬印發的《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再次提及國際旅遊島,其中描述是「深入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不斷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開放旅遊消費領域……

海南有可能放開外商股比限制,這將給海南眾多目的地景區帶來大利好,可直接與擁有眾多IP的國外企業對接,擺脫中介機構的限制。這將有助於緩解海南旅遊內容產品欠缺的問題。一個被公眾關注的點是,賽馬和體彩的相對放開。

專家表示,這次中央對海南的定位,一個很大的變化是,把旅遊業作為發展的優勢產業之一,而不像過去那樣把旅遊業作為主導產業,旅遊業在海南整體產業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不過其他產業的發展也將有助於培育更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從而對旅遊業的發展環境帶來利好。

㈦ 政府在海南旅遊業發展應當什麼角色

要資源, 也是成功開發旅遊的最主要條件。 每刻都在變化 , 因此生態旅遊資源也在變 「空中花園」、「絞殺」、「獨木成林」、等等。海南還有 6 3 0 多種的珍稀特有的熱帶 化, 進而形成了一個動態的系統。生態旅遊資源的開發程度 、開發模式和使 植物, 其中桫欏、海南桫欏、白桫欏、大羽桫用方式及建設規模等都和生態旅遊資源評 1 .2 . 3 原始性和和諧性 生態旅遊資源欏、坡壘、海南粗榧、母生、子京、花梨、野荔 ,同時生態旅遊資 是大自然孕育而成的 , 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枝、見血封喉、青皮 、海南蘇鐵等被譽為熱 渾然天成 , 沒有任何的人工修飾的最原始 源評價的高低對未來旅遊業的持續發展起 林「十三太保 」, 更是著名的野生植物 帶雨到指引作用。因此, 研究海南生態旅遊的可 生態資源 。不論是清水秀的山地森林生態 海南山地熱帶雨林區內的植物種類繁 , 是能讓其發展振興的重要 持續發展策略多, 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 , 天然植被有明顯的系統 , 還是一望無際的荒漠都是原始自然方式之一。 , 到處還充滿了各種奇特的 熱帶垂直地帶性 生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由地球上的 。如 , 熱帶雨林的板根 、根抱石、「幾雨林景觀生物和環境在經歷了幾十億年的進化形 代同堂」、「雨林屏風」、「空中花園」、 「絞殺」、成。地球只有一個, 大自然賜予我們人類的 1 生態旅遊資源的概念及特點 「冷血「獨木成林」、老莖生花等等。還有 , 因此人類應遵循生 生態資源也是有限的1 . 1 生態旅遊資源的概念 所謂旅遊資源指殺手」見血封喉「, 四大南葯」的益智、 態學規律 , 建立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系 凡是能夠造就對旅遊統。可順應自然而建的或者在天人合一等 者具有吸引力環境的自然事物 、文化客觀 思想指導下建造生態系統 , 實現人與自然 的和諧。 植物壽星」龍血樹等。 巴戟天、砂仁、檳榔「, 事物, 它們都可構成旅遊資源。

㈧ 為什麼感覺去海南旅遊的人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感覺去海南旅遊的人越來越少了?

近幾年不斷有人反映去海南的遊客越來越少,於之前相比火熱度有所下降。我個人認為,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六,海南三亞的景區太注重商業化了,從而使得遊客感覺到去旅行,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想去的遊客都會自帶食物,就連當地的美食也不敢嘗試,主要是價格太高,導致很多的遊客都不敢去海南遊玩了。

㈨ 海南島的旅遊業發展會變成怎麼樣

畢竟現在疫情還不是很穩定。所以旅遊方便這行,這兩年發展可能還是有一點點困難。

㈩ 海南儋州旅遊業發展的好嗎

儋州市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悠久的歷史給儋州市留下了眾多古跡,並且多為宋代以前的古跡,如漢代伏波井、中和古鎮、東坡書院等。儋州本地居民在蘇東坡帶來的良好的文化氛圍影響下,這里的人民愛好吟詩作對,使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有許多民間詩社。儋州人也喜愛唱歌,其中儋州山歌和調聲最為盛行,「儋州調聲」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石花水洞地質公園位於海南省儋州市國營八一總場的英島山下,距儋州市30公里,是目前我國成功開發的緯度最低的天然溶洞,形成於140萬年前。整個景區由內景區、石林景區和熱帶果園觀光景區三部分組成。是一個集科考、觀光、科教為一體的綜合性園林景觀。洞內有石鍾乳、石筍、捲曲石、單晶方解石花等極具觀賞和科學價值的景物,其中捲曲石被專家稱為「國家極品石」。水洞曲折蜿蜒,光怪陸離,五彩斑斕,在水洞輕舟漫遊,猶如遨遊龍宮,美不勝收。
2,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的千年古鹽田,被批為旅遊景點。海南千年古鹽田被譽為最早採用日曬的制鹽場,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民間制鹽工序的古鹽場。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鹽田村仍有30多戶鹽工,每天都在這片鹽田上沿襲著1200多年來的古老方式勞作。
3,熱作兩院植物園位於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鎮西郊,是中國熱帶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的植物標本園,佔地32公頃,1958年建立。被中外譽為「熱帶植物王國」。
4,中和古鎮位於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為儋州州治,是海南比較古老的一個小鎮,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謫居三年於此。由於蘇東坡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幾百年來,這里的人都很愛吟詩作對,中和古鎮享譽「詩對之鄉」。這里古跡不少,鎮東有東坡書院、桄榔庵、東坡井等,宋代建築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兩個城門,可見當時的宏偉規模。
5,白馬井古跡位於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主要景觀有「白馬湧泉」和伏波將軍廟。傳說漢代英雄馬伏波將軍南征時,因將軍的白馬用蹄刨沙湧出清泉而得名。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位漢代雄而造伏波廟設伏波井。
6,磷槍石島位於海南省儋州市西部沿海,是由珊瑚、貝殼、海灘崖、次生珊瑚礁組成的珊瑚島,屬珊瑚礁分布區的北緣,周邊海域有珊瑚26種,活珊瑚覆蓋度在5%左右,礁盤面積3.3平方公里。地處恆大海花島西部約5.8公里處,四面鄰海,為海南國際旅遊島西部黃金海岸的重要節點。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