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規劃以發展旅遊為

規劃以發展旅遊為

發布時間: 2020-11-25 21:19:14

⑴ 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出發,某地制定了三年規劃,投入資金進行生態環境建設並以此發展旅遊產業,根據規劃

設三年內旅遊業收入每年的平均增長率為x,
根據題意得方程:
200+200(1+x)+200(1+x)2=400+400×(1-

1
3
)+400×(1-
1
3
)×(1-
1
2
),
化簡得x2+3x-1=0,
解得x=
?3+

⑵ 如何規劃設計以一個地區的旅遊產業

●按照國際經驗,以地區的人均年收入水平為參照,旅遊大致可分為4種類型

●我國大部分地區目前已經進入了休閑游的階段

旅遊產業規模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旅遊業基本保持了平穩增長的發展態勢,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穩步上升

旅遊產業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居民人均出遊次數增加,未來旅遊業還擁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旅遊產品分類

●旅遊產品大致可以分為觀光游、休閑游和度假游三大類

旅遊文化及資源

●旅遊資源需要經過開發才能形成旅遊產品

旅遊產業定位邏輯

●地方旅遊業的發展定位的基本邏輯

中投顧問旅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咨詢的服務內容:

1.產業發展基礎與競爭環境調研分析

2.相關成功案例研究與經驗借鑒

3.國家、省、市各級產業政策深入研究

4.總體定位、產業定位與發展目標設計

5.園區開發模式、開發策略與融資模式

6.產業鏈與產業集群研究與設計

7.產業發展路徑、發展策略研究與設計

8.重點產業發展項目設計

9.產業功能、細分功能及項目空間布局

10.產業發展政策與保障措施設計

⑶ 旅遊產業發展規劃都規劃哪些內容,能給我個案例嗎

旅遊產業發展規劃是國家或地區為發展旅遊事業,對所屬旅遊資源和旅版游地的開發、利用、保護權進行全面規劃和總體部署,確定旅遊業的發展總方向,各種建設項目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布局,以保證旅遊業各部門的協調發展。其規劃內容主要有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的范圍與期限、指導思想、發展戰略、發展目標、旅遊空間布局、功能分區、游線、旅遊產業服務體系規劃、旅遊形象規劃、環保、保障體系規劃等;具體案例可以看勇先創景的《臨城縣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等。

⑷ 135規劃有關旅遊方面的方針有哪些

經僅供參考:
為了保證旅遊規劃開發的科學性和效果,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旅遊規劃開發中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由此形成了旅遊規劃開發應該遵循的一些原則. 掌握和遵循旅遊規劃開發的原則,是我國旅遊規劃開發中解決矛盾、彌補不足、取得預期成效的重要條件.
1、資源依託、市場導向原則.\x0d旅遊規劃要以資源狀況為基礎,高度重視市場的需求狀況、特徵及其變動趨勢.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生產建設活動都必須遵循的原則.在旅遊規劃開發中突出資源依託、市場導向原則的特殊意義,在於旅遊資源轉化為旅遊項目和產品後,其外在特徵變化不大,因此,往往有人將旅遊資源等同於旅遊項目和產品,進而以為決定旅遊發展狀況和前景的主要是資源狀況.所以,在旅遊規劃的開發和發展中往往易於只看到資源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沒能開發出適合市場需要的項目和產品,直接影響到旅遊規劃的開發和發展的效果.此外,長期的自然經濟傳統和計劃經濟實踐,也容易使我國的一些市場經濟觀念還不夠普及和深入的地區,在旅遊規劃的開發和發展中忽視市場的重要性.這類現象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因而也是市場經濟尚不發達的地區,是客觀存在的,且可能繼續出現.
2、突出特色、揚長避短原則.\x0d旅遊項目和產品的開發必須堅持特色第一的方針,為了突出特色,就必須揚己之長、避己之短.在旅遊規劃開發中強調突出特色、揚長避短原則,特殊意義就在於,旅遊吸引力最初就產生於文化的差異性.對於旅遊者而言,旅遊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去了解、認識新、奇、特的事物和尋求新的感受、經歷、知識.因此,旅遊規劃開發和生產必須特別重視特色.由於從事旅遊規劃開發的人多是生活在同質文化之中的,一方面會對旅遊資源的價值認識不足,習以為常,看不出新奇和特色之處;另一方面又會在初期和一定階段簡單地學習其他地區、其他人的做法(因為這些往往是其所不熟悉而感到新奇有趣的),在項目、產品開發建設中生搬硬套,生吞活剝,進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開發出一些特色甚微的項目和產品,結果往往是弄巧成拙.
3、圍繞中心、成龍配套原則.\x0d旅遊項目和產品的開發建設,必須在抓住中心的同時,注意協調配套,形成成熟的項目和產品.這個原則的含義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旅遊開發建設必須明確主題,分析確定其最核心的內容、最主要的特色是什麼.二是在項目和產品開發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必須始終注意突出、體現其中心、主題,不能隨意進行旅遊規劃、選擇、建設、組合內容而形成沒有主題、沒有特色的項目和產品.例如,生態旅遊區項目的中心是感受、體驗綠色生態及其所蘊涵的思想觀念,要求盡可能保持生態的多樣性和原生性,減少人為的干擾、影響和破壞.相反,如果在生態旅遊區建設嘈雜的現代游樂設施,甚至包括過多的旅遊服務設施,就會使其主題、中心和特色受到損害.三是在項目和產品的設施建設上要注意協調配套,一般行、游、住、食、購、娛的服務都要具備,且在等級、檔次、規范等方面基本協調,不能畸高畸低,並逐步增加設施和服務的數量、等級,以增強可選擇性.特別是要避免只顧項目自身的主體建設和功能的配套,忽視輔助性、服務性設施、項目.四是在項目、產品開發建設的同時重視人員素質、管理和服務規范、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等軟體的建設配套,以及項目、產品建成後的包裝、品牌策劃塑造和市場宣傳銷售等環節的配套和統一籌劃. 4、立足自身、放眼全局原則.\x0d旅遊項目、產品開發建設要以自身的成龍配套和成熟完善為立足點,同時必須環顧周邊地區、相關區域的項目、產品,注意與周邊地區、整個區域乃至全國旅遊開發建設、旅遊產品結構調整和布局的協調一致.\x0d旅遊規劃開發要放眼全局,源於大部分旅遊項目,包括規模很大的旅遊區,在大部分時候都不可能是獨立銷售和完全獨立供旅遊者消費的,必須與區域內的其他項目、周邊和其他地區的旅遊項目共同組合成產品、線路.因此,一定區域內的旅遊規劃項目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互補或競爭關系,在開發建設新的旅遊項目時必須認真分析其與其他項目的關系和自身在區域中、在旅遊線路和產品中的地位、作用;旅遊項目最終還要受到大區域、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對於某一個旅遊區開發來說,首先是所在地區、周邊地區、全省旅遊開發、產品建設的目標和戰略對其具有指導性作用,國家旅遊發展政策方針和旅遊產業發展旅遊規劃、旅遊區域和產品開發建設規劃的影響也是全面而深遠的.簡單地說,旅遊規劃開發中貫徹立足自身、放眼全局原則,有利於強化旅遊規劃開發和產品建設中的一盤棋觀念,對保證旅遊開發建設的整體效益和項目本身的長期效益有重要作用.
5、梯次推進、逐步深入原則.\x0d就旅遊項目開發、建設方式來看,應當分階段分步實施,並注意在項目等級、水準、內容、性質、特徵等方面不斷提高、深化、豐富和強化.旅遊項目和產品是一種不斷改進、完善、豐富、擴大和提高的過程性產品,有的尚處於未開發建設的原始狀態就可以供人們旅遊消費.因此,在進行旅遊規劃開發建設時,可以先從交通著手,逐步到游覽、休憩、衛生、服務、管理設施建設和策劃包裝、宣傳銷售、內涵挖掘、展示參與等環節、方面.就項目和產品性質來說,可以從一般性的參觀、游覽,到欣賞、考察、參與、體驗,有的還可以向娛樂、度假、康體、商務、會議等方向發展.\x0d旅遊規劃開發強調梯次推進、逐步深入,還在於對我國為數眾多的旅遊項目開發經驗教訓的總結.\x0d我國不少開發比較早的知名旅遊景區、景點,從基本完成配套建設起,長達數十年就是一張老面孔,功能沒有擴展,內容沒有得到深化和豐富,品牌形象也完全一樣.且其中的一些景區仍沒有意識到由此產生的危機.
6、科學開發、有效保護原則.\x0d在旅遊開發中,要堅持科學合理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方式,要注意對資源、環境的切實有效保護,防止和杜絕掠奪性、破壞性開發利用,實現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目標.資源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旅遊資源大部分具有脆弱性、不可再生或不易恢復性特徵,一旦在開發中性質、特徵發生根本性變化,要復原幾乎是不可能的.\x0d但同時也要認識到,人類所有的生產建設活動都是按照自身的需求去改變資源的性質和特徵,以生產出能夠滿足自身需要的產品.如果將這種改變資源性質、特徵也都看成對資源的破壞,就不會有人類的生產活動,也就不會有人類及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因為擔心在開發中會受到侵擾、破壞就禁止或嚴格限制開發利用,還可能因資源的價值沒有及時體現,特別是沒有較好地轉化成經濟收入,沒有使區域內和附近地區居民、企業、政府從經濟利益上感受到資源的價值,就很難使對保護資源必要性的認識深入而廣泛,人們保護資源的內在動力就很難產生.這樣,有效保護的目的就很難實現,結果往往是資源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被破壞.

⑸ 旅遊規劃的發展歷史

1.初始階段旅遊規劃最早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英國、法國和愛爾蘭等國,最初旅遊規劃只是為一些旅遊項目或設施做一些市場評估和場地設計,如飯店、旅館等,這還稱不上旅遊規劃。20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旅遊規劃在歐洲進一步發展,擴展到北美,再到亞洲和非洲擴散。
2.過渡階段
20世紀70年代後,旅遊業發展推動旅遊規劃研究深入,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開始出現比較系統的旅遊規劃著作。作為成型階段的標志,美國旅遊專家岡恩(Gunn)於1979年出版了他早期旅遊規劃思想體系的總結著作《旅遊規劃》。3.快速發展階段80年代是旅遊規劃研究的大發展時期,學術界基本達成共識:旅遊規劃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交叉學科,任何其他學科的規劃,如城市規劃和建築規劃都不能替代它;80年代末隨著娛樂休閑度假旅遊呈上升勢態,對休閑、娛樂和度假規劃的研究受到重視。其中Clare.A.Gunn的《度假景觀旅遊區設計》是比較成熟的度假地設計指導手冊。
4.深入發展階段90年代以來,生態旅遊規劃理念滲透到各種旅遊規劃之中,逐漸發展成為旅遊規劃的主流和方向。另外,國外學術界對旅遊開發所產生的各種旅遊效應也十分關注,從社會學、人類學方面研究旅遊發展問題的學者也越來越多。 1.初步萌芽階段(1978—1985)中國旅遊業萌生於新中國的外交工作。直到1978年以後。這一時期的旅遊規劃也具有典型的特徵:一是無流派,二是無規范,三是無邊界。
2.探索研究階段(1986—1996)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人造旅遊吸引物和主題公園在全國大量涌現。90年代中期,我國旅遊度假區的建設如火如荼, 促進了旅遊規劃在全國大規模地進行。這一時期的旅遊規劃進入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業化規劃階段。旅遊規劃的內容開始注重對旅遊客源市場的分析, 並開始將旅遊業作為一個產業部門加以系統化的規劃。3.重新整合階段1997—1999年是我國旅遊規劃編制的低潮期。由於此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泡沫現象已有顯現, 加之亞洲金融風暴的波及, 旅遊業除了遊客與收入「滯脹」外, 還有人造旅遊吸引物、主題公園、度假區建設失誤的負效應。4.科學發展的新階段2000年起,這個階段的旅遊規劃實踐開始了六個方面的演進更替:一是旅遊規劃最大的變化是從業性質的轉型,即從第二階段兼職性質的「旅遊規劃發燒友」演變為第三階段職業化的「旅遊規劃執業者」;二是旅遊規劃編制者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學者演變為在工商管理部門注冊的獨立法人單位;三是旅遊規劃的編制運作從學者們的個體行為演變為法人單位的集體行為;四是旅遊規劃項目從業主直接委託編制者演變為通過招投標形式委託;五是旅遊規劃內容從學者們的自圓其說演變為政策性的規范界定;六是旅遊規劃成果評審從同行們的會審形式演變為大眾參與的程序化操作。總體上講,這些演變更替是積極的和有益的。

⑹ 旅遊總體規劃以什麼為主要任務

旅遊總體規劃(overall tour plan)又稱旅遊綜合規劃,是在旅遊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綜合分析旅遊區資源特點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提出旅遊區發展戰略;確定旅遊區的性質;劃定旅遊區和風景區的范圍及外圍保護地帶;劃分景區和其他功能區;制定保護和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的措施;確定旅遊區的接待容量和游覽活動的組織管理措施;對風景區的總體布局、綠化、交通、水電、旅遊服務設施進行統籌安排、全面規劃;進行總體投資預算和效益分析;進行環境經濟及社會影響評價分析。遠景設計院指出它也常包括某些專題規劃(或稱部門規劃)的內容,如旅遊資源調查、評價和開發;客源市場調查、分析和規劃;旅遊線路設計和規劃;旅遊商品設計規劃;旅遊環境保護;旅遊管理和人才培訓計劃等。旅遊總體規劃是與旅遊部門規劃對應而言,它具有全局戰略性,對景區內各景點及具體建築項目不作詳細規劃。
旅遊總體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以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國土規劃等為依據,綜合研究旅遊資源、旅遊市場和旅遊發展條件,確定旅遊在本地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和發展目標,並對如何實現目標作出整體性部署。通過總體規劃,完成旅遊市場細分、確定旅遊產品特色、合理進行景點布局、科學確定環境容量和有關規劃指標,統籌處理旅遊產品體系、旅遊支撐體系和旅遊保障體系三方面的關系,以及遠期與近期、保護與發展等全局性關系,以確保旅遊業在規劃區內穩定、健康地發展[2] 。

⑺ 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出發,某地投入資金進行生態環境建設,並以此發展旅遊產業.根據規劃,本年度投入80

解:(1)第1年投入800萬元,第2年投入800×內 ,可得n≥5,
所以至少要經過5年旅遊業的總收入才能超過總投入.

⑻ 國內旅遊規劃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旅遊規劃的思路則是一個不斷追求創新的過程。旅遊規劃的對象是一個旅遊系統,這個系統具有復雜性,該系統的各要素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旅遊市場和旅遊吸引物的變化都有可能導致這個旅遊系統的變化。
旅遊規劃從早期的資源開發為導向,到市場導向,再發展到以旅遊形象和品牌為綜合導向,經歷了一個由傳統的旅遊規劃方向發展到適應現代市場機制的發展方向。由於旅遊業面向的主要是市場,因而市場是規劃開發的起點,要以客源市場為導向、以旅遊地的系統規劃為主體,以出遊系統為媒介、以支持系統為保障、以反饋系統為監控。在市場發展充分的條件下,旅遊產品創新很大程度上是對不同景區景點資源特色的挖掘、整合。
北京旅遊資源尤其是文化資源極其豐富,因而創意旅遊是北京旅遊一大亮點,打造文化主題公園。例如圓明園古老歷史與現代化旅遊體驗相結合,人們在游覽圓明園遺址同時,還可以通過數字影院體驗「虛擬圓明園」,諸如此類的創意旅遊,是北京旅遊保持生機活力的重要手段。
再如湖北襄樊的古隆中,當年劉備「三顧茅廬」和「隆中對」、「諸葛亮三分天下」的故事,已是國人心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代文化的歷史記憶。古隆中通過把旅遊產品不斷重組整合,既可以作為「三國產品」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諸葛亮」旅遊產品的一部分,還可以是「中華名人」旅遊產品的一部分,使旅遊產品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不斷整合,而對旅遊產品的系列整合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
只有真正樹立整體系統的發展思想和長遠的動態的發展意識,才能真正做到為旅遊業的長期規劃作指導。
除了以上三點區別外,旅遊規劃和城市規劃二者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系。可以說,旅遊規劃與城市規劃之間是局部與總體、從屬與統領的關系,具體體現為:
一方面,旅遊規劃是城市規劃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里,城市旅遊規劃就作為城市規劃系統的一個專項規劃而存在。
另一方面,旅遊規劃的空間布局受到城市規劃的領導,只有和城市規劃協調,才能真正實施。城市總規應界定旅遊發展的用地范圍,在城市范圍內,對土地進行規劃,包括旅遊的發展用地,詳細安排每個與旅遊發展相關的地區,通過法律保障,檢查所有將要進行的建設項目,每個項目在建設之前,需報有關規劃主管部門審批方可實施。旅遊設施的標准,例如旅館的密度、建築的高度、建築覆蓋率、容積率都是城市詳細規劃中所規定的。

《60分鍾讀懂旅遊規劃》作者:賈雲峰

⑼ 總體規劃的城市旅遊發展

城旅一體、整體發展,旅遊依託城市發展,城市建設體現旅遊功能,把城市作為旅遊吸引物整體打造,將城市旅遊變為旅遊城市。為此旅遊業與商貿、金融、科技、港口、工業等功能進行整合,同時整合各種社會經濟資源投入旅遊發展,以旅遊為紐帶促進城市功能的全面發揮,在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功能配套、工農業生產等方面,全面融入旅遊功能。項目帶動、集聚發展是要通過龍頭項目帶動旅遊市場開發、旅遊產業集聚和城市載體功能建設,激活市場人氣,帶動相關產業的全面發展。
為實現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中國旅遊強市的發展目標,必須加強項目建設,打造具有震撼力的世界級旅遊吸引物。突出龍頭項目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形成強烈的市場吸引力,並且通過龍頭項目,促進產業集聚和升級。同時按照大力發展都市型旅遊的要求,加強城市載體功能方面的大項目建設,形成城市的吸引力,促進旅遊與相關產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在梳理旅遊資源的基礎上,更多融入天津城市總體規劃「一軸、兩核、兩帶、三區」的空間戰略思想,以積極態勢融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的建設中,真正將城市旅遊變為旅遊城市,提出了「海河旅遊發展帶」、「中心都市旅遊區」、 「東部濱海旅遊區」,以及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薊縣「北部山野旅遊區」,成為天津近中期旅遊發展的核心集聚區和龍頭帶動區。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