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所有的景点介绍
1. 颐和园景点介绍和图片
1、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区的主体建筑。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毁于1860年,光绪十三年,建于1887年。乐寿会馆面向昆明湖,背靠万寿山,东临大仁寿会馆,西临长廊,是公园内最佳的生活娱乐场所。
2、排云殿
在万寿山前的建筑中心,排云寺是乾隆为他母亲60岁生日而建的。慈溪重建时,改为排云寺。这是慈禧在花园里住过的地方,在她生日的时候接受过礼拜。“排云”一词取自郭普石的不朽排云山,但见金银台。它类似仙山云雾缭绕的琼阁中出现的神仙。
3、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整个公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千湖区南部有碧波、烟波、西浪、北塔成群;湖中有一条西堤,上面有桃柳;湖上有一座17孔桥,湖中三个岛屿上也有不同形式的古典建筑。
2. 颐和园景点介绍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又称清漪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按照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建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景色极具优雅,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区域概览
颐和园规模宏大,全园可分3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为主的苑园游览区。
整个园区约四分之三为昆明湖所占据,湖畔有亭、台、楼、阁、廊、榭等建筑物百余座三千余间,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等皆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游览颐和园不可错过的地方。
泛舟昆明湖
游览颐和园,除了参观金碧辉煌的殿堂建筑,乘坐景区内的游船,泛舟昆明湖上,既轻松惬意,又不误观光赏景。园内有游船码头8个:八方亭、文昌阁、玉澜堂、排云殿、石丈亭、铜牛、石舫和南湖岛,5种不同类型的游船:脚踏船、手划船、电瓶船、龙船和大型画舫。游船价格路线各异,可各取所需。
园内餐饮
颐和园面积较大,完整的游览完至少要4-5个小时。逛得累了饿了,可以坐下来补充下能量。园内共有三个快餐亭,分别位于知春亭、排云殿东九间和石丈亭处,主要经营日常饭菜和面食,价格相对来说还算公道。
如果想要应景儿,园内还有一处专营宫廷御膳的老字号饭庄:听鹂馆,在那里可以品尝到具有宫廷风味的食物,不过价格就比日常菜贵一些了。
开放时间:
旺季(4-10月):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最晚离园时间20:00。 淡季(11-次年3月):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最晚离园时间19:00。
门票信息:
旺季30元,淡季20元。园中园门票(不分淡旺季):德和园5元,排云殿-佛香阁10元,苏州街10元,文昌院20元。联票:旺季60元,淡季50元(含大门票、园中园)。
3. 北京颐和园内的景点名称
北京颐和园内的景点名称:寅辉城关、知春亭、景明楼、苏州街、十七孔桥等。
1、寅辉城关
颐和园内六大城关之一,始建于乾隆年间,东边石额刻“寅辉”,西边刻“挹爽”,与西部的“通云”城关遥相呼应,皆是苏州街的陆上关口。
2、知春亭
建于昆明湖东岸边、玉澜堂前的小岛上,北有山为屏,南面朝阳,得春较早,因此为名。此处是饱览万寿山、昆明湖全景和玉泉山、西山借景最好的观景点。
3、景明楼
始建于乾隆年间。楼形制取自元代赵孟頫所绘之《荷亭纳凉图》,楼名则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一九九二年复建。
4、苏州街
原称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一八六〇被英法联军焚毁,一九九〇年在遗址上复建。街全长三百余米,以水当街,以岸作市,沿岸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等六十多个铺面,集中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江南的商业文化氛围。
5、十七孔桥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全长一百五十多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最长的桥,因有十七个桥券洞而得名。桥头及桥栏望柱上雕有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的两端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
4. 颐和园的景点介绍,不少于300字
颐和园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方的皇室园林更体现出大方的特色。昆明湖的湖水很清澈,视野也辽阔,长廊的壁画最为经典。夏季的荷花和金鱼特别美,深冬的雪景也很赞。
景点介绍: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内,距北京城区1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之一。 颐和园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景点类型:历史建筑
最佳季节:9-10月最佳。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热,气候适中,是理想的旅游季节,尤其是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夏季虽炎热,但是景色绝佳,在昆明湖游船赏景再合适不过了;冬季寒冷,湖面结冰,白雪下的颐和园也别有一番神秘的景致。
建议游玩:4-5小时
门票:1.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30.00元 德和园:5.00元 佛香阁:10.00元 苏州街:10.00元 文昌院:20.00元 联票(含门票、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苏州街澹宁堂):60.00元 2.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20.00元 德和园:5.00元 佛香阁:10.00元 苏州街:10.00元 文昌院:20.00元 联票(含门票、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苏州街澹宁堂):50.00元
5. 颐和园都有什么景点(全部)
【主要景区】
东宫门区: 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 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玉澜堂: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湖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
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