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山一日游必去景点
1. 祖山旅游景点门票多少钱
景点级别:AAAA 门票价格:80.00元(含保险) 开放时间:07:00~17:00 地址: 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
2. 秦皇岛祖山一日游,给点建议吧
各个旅行社抄都有此项业务,一般来说,具体线路如下乘车赴祖山,观明代苇子峪长城,登十里画廊赏三十六景,观千年冰臼(仙女云床),游览情人谷观八戒岩、迎客松,返回!
由于属于短程,有的旅行社需自带午餐(但价格较低).建议选择海燕,中轻等较大的旅行社.
价格一般85元/人.
3. 祖山旅游攻略
封山结束后可以开车进山,但建议步行到中心景区望海禅寺,在山中小径穿行,很是惬意,坡度不大,上山不累。在乘坐景区公交往返天女峰,这段路程极其险峻,弯度很大基本都是直角。很考验开车技术。最后在乘坐缆车下山,尽揽全景。
门票85
4. 秦皇岛祖山旅游路线
祖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青龙县东南境内,是大约一亿年前燕山造山运动的花岗岩侵入体受多年提升、断裂、风化、剥蚀等地质地理因素影响形成的一座独立山体,祖山风景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是集观景、观鸟、避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中国最有魅力的文化生态旅游胜地。
祖山旅游风景区是秦皇岛的一个国家4A级景区,由乌龙谷景区、天女峰景区、望海寺景区、飞瀑谷景区、画廊谷景区这5大景区组成,还是非常值得游玩的。一起看看祖山风景区旅游攻略吧。
祖山旅游攻略
带上食物、水、相机
方法/步骤
从祖山东门进入乌龙谷景区就一定要看一看辽代铁瓦乌龙殿遗址,现仅存一完整。
祖山旅游攻略
从乌龙谷景区游览到天女峰景区,天女峰是祖山最高的山峰,站在天女峰上东可观日出,西可望长城,南可远眺帆影,北可俯视群山。天时地利时还可以看到神圣迷人的佛光。
祖山旅游攻略
离开天女峰景区,来到望海寺景区,现在这景区内的望海寺是在抗日战争中被摧毁后经过多次翻修的辽金时代的寺庙,非常具有历史价值。
祖山旅游攻略
从望海寺景区来到飞瀑谷景区,远远就能听到雷鸣般的轰鸣声,八月份来到祖山看飞瀑坠入北龙潭无比震撼,这里真的是值得浏览的地方。
祖山旅游攻略
祖山风景区门票:
景区门票80元/张,意外伤害保险3元/张(自愿购买)【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现役军人(凭现役士兵证和军官证)、身高1.2米以下儿童、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记者(凭国家新闻总署颁发的记者证)免费】
半票优惠对象:(仅限挂牌价门票)
1、身高1.2米到1.5米儿童。
2、60周岁(含60)到65周岁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
3、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在校生(凭学生证)。
观光车票价:40元。【1.2米以下儿童免费】
索道价格:单程78元,往返130元。【1.5米以下儿童(含婴幼儿)半价】
祖山旅游攻略
祖山景区住宿:
祖山景区宾馆 :该宾馆是海拔1000米之上的准三星级宾馆,棋牌室、购物中心、商务中心、游客中心等一应俱全,是休闲娱乐、商务、会议的绝佳场所。
祖山旅游攻略
祖山风景区美食:
祖山特色美食:祖山农家菜、祖山老豆腐、家鸡蘑菇粉、大盘手扒骨、山菜大蒸包(大合子)、铜锅红焖鹿肉、山葱炒鸡蛋 、山龟煲老鸡、杂粮焖驴肉 祖山烤全羊:充满满族风味,是天然绿色佳肴。
祖山旅游攻略
5. 秦皇岛祖山一日游,推荐下。
我们单位去年五一组织去的祖山,也是一日游,感觉很累,光走台阶了,版景色还可以。票价权70。我们是通过旅行社包车去的,你要是自己去从火车站下车后往西走大约300米路对面有长途汽车站,在那里坐去青龙的车,大约3小时到祖山 ,据说海阳路汽车站那有直接到祖山的公交车,估计五一时有。一个人去没意思,可以约几个好朋友一起去,这样还安全。祝你玩得愉快!
6. 带老人从唐山去祖山玩一天,自驾游,有导航。求景点合理游玩线路,要求必须少走路,老人走不动
祖山确实值得去的
带着老人,建议走祖山北门,可以开车上山,推荐行程安排专:
1、画廊谷:一定属要看的地方,坐往返索道,100元,大概需要用时50分钟左右,绝对值!
2、坐景区的车到王母峰,建议尽量带着老人爬一下王母峰(不爬也可以,看你的具体情况了),老年人的体力,20分钟也能上去,上边的景色,绝对的值得一看。
3、从王母峰,沿着林中小路,漫步而行,也是相当不错的,中间有五人岭、万佛石等地方,都是不错的,尤其是春天、夏天的时候,路边开满了小花,反正我是特别的喜欢。
4、至于天女峰,建议您就放弃吧,说实话,祖山我去了很多次,但天女峰我一次也没爬过,据说有一千多节台阶呢。
5、情人谷也适合老年人,但是现在好像不通景区的车,要去的话,只能自己开车去了
7. 祖山风景区岩浆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
一、教学目的
路线:实习基地—祖山风景区东门—车厂—秋子峪—实习基地。
(1)观察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及花岗岩地貌。
(2)观察接触变质作用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现象。
(3)观察基岩区河流地质作用和新生代沉积物特征。
(4)观察寒武纪地层的岩性与原生构造。
(5)观察秋子峪背斜构造,并进行构造运动分析。
(6)祖山自然风景区及明代长城旅游观光。
二、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No.1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内微波塔(苇子峪林场)西约200m处路北侧。
(1)观察响山花岗岩岩体及其次生构造、地貌。
祖山自然风景区地质上属于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的一部分。该岩基出露面积约217km2,平面上以不规则的椭圆状(长轴北北东向延伸达25km,出露宽度达15km)产出,出露位置为两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在构造运动的持续作用下,响山岩体不断扩张,形成了两期岩浆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界线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岩体内部无定向组构,在接触带附近常见围岩捕虏体。本观察点位于岩体的东部边缘,岩性为早期侵入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中粗粒碱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局部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定向性不明显,局部发育晶洞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石英20%~25%,他形粒状,大小1~8mm;钾长石大于65%,肉红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mm,多数3~6mm,大者形成“斑晶”;斜长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两者含量小于5%。
岩石原生构造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响山岩基的原生构造主要是晶洞构造和原生节理构造。在侵入岩中近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原生孔洞称为晶洞。晶洞大小不等,直径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晚期或后期的岩浆(或热液)渗入晶洞,在晶洞壁常发育晶形完好的石英、长石晶体。石英晶体生长好的称为水晶,一般垂直于晶洞壁生长。响山花岗岩晶洞构造比较发育,表明该岩体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响山岩基早期侵入体中原生节理较发育,在同一露头可见三组互相垂直的原生节理。原生节理的产状受岩浆侵位时的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2)观察花岗岩地貌。
响山岩体中发育很多不同方向的近直立裂隙,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在表层地质作用下,特别是风化和地面流水的剥蚀,响山岩体内形成了深谷奇峰、地势陡峻的地貌特征。在露头上亦可见到两组(产状345°∠64°,5°∠80°~89°)或三组次生节理切割岩石的现象。
No.2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两侧。
(l)了解祖山自然风光,接受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祖山风景区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秦皇岛市区西北约25km的青龙县响山—老岭一带,面积约118km2,最高峰响山海拔1421m。在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山峰均由响山发展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之。
祖山有五大景区,上百处自然景观,其中,自然地质博物馆(十里廊谷)、原始遗留的稀有植物(天女木兰)、遇风奏乐的山峰(响山)、变幻无常的六棵松(幻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以及明代石长城等景观更为引人入胜。祖山风景区不仅是北方少有的山岳型森林公园,也是进行地质、生物、环境等研究的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天女木兰,又称天女花、天兰、山牡丹等,属木兰科木兰属,阔叶亚乔木,在国家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级,是世界知名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花期在6~7月间,花瓣乳白色,花蕊红中带黄,极为冷艳,树叶油绿肥厚,枝干光滑无纹,整体呈现出一种丽质秀美的仙女形象。天女木兰对环境的选择比较苛刻,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才能开花生存,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便生长不良,以至枯萎、死亡。目前,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现该树种,而祖山现有1500株,并且成片生长,更是罕见。每年6月下旬,成片盛开的天女木兰,长长的花梗随风飘扬,芳香扑鼻,宛若天女散花,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在风景区大门两侧的陡峻山坡上,苇子峪长城呈北东-南西向蜿蜒起伏。它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主持修建;公元1567年(明隆庆元年)又由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重修,为石长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观察山区河流的地质作用特征。
风景区东门南侧石河支流发源于响山,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上游河谷呈“V”字形;冲积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等,分选差,棱角状—次圆状,局部可见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河漫滩、浅滩,局部可分辨出I、Ⅱ级河流侵蚀阶地或见到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
(3)观察响山岩体晚期中细粒花岗岩。
在风景区东门外两侧陡壁上,可见响山岩体边缘的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约25%,他形粒状,大小0.5~2mm;钾长石含量大于65%,半自形,大小一般为0.5~2mm,个别为2~4mm者构成“斑晶”。次要矿物含量5%~10%,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斜长石。该花岗岩的侵入时间略晚于前一个观察点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前者呈脉状侵入于后者之中,在南侧长城脚下东约150m的陡壁上可见两者的接触关系。
(4)观察节理。
岩石中可见四组节理,产状分别为320°∠74°、12°∠76°、265°∠85°、115°∠85°,主要为次生构造,节理切割岩石,使花岗岩形成陡壁。这些节理表明岩体形成之后,遭受了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
No.3
位于祖山风景区东门东约1.5km处大老峪村南东侧陡壁。
(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宏观特征的观察及判别。
响山岩体东部边缘相的围岩为中-晚寒武世沉积岩,离开岩体由西向东分布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和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泥质岩夹石英砂岩的岩石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本观察点主要为中寒武世地层,宏观上,岩石成层性好,层理构造发育,颜色以灰色、浅褐灰色、暗灰色为主,主要岩性为含云母粉砂质页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含藻泥质条带灰岩。地层呈中薄层状分布在岩体之上,并发育褶皱构造,表明岩体侵入或后期的构造活动使地层发生了塑性变形。
(2)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带特征观察。
岩体边部的岩石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宏观上,以浅褐色、灰褐色为主,块状构造,两者之间见不到截然的界线,为过渡关系,越靠近围岩岩石颗粒越细,由细粒花岗结构变为斑状结构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即岩体边缘有很明显的细粒边或冷凝边。这是岩浆侵入到地层中,岩浆体的边部受到淬火而形成的,表明响山岩体与中寒武统的侵入接触关系。
正长斑岩呈浅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正长石和角闪石,前者为肉红色,含量5%~10%,自形,大小1~4mm;后者为黑绿色,含量小于5%,半自形,大小1~3mm。基质为隐晶质。局部发育假流动构造。岩体中可见围岩的捕虏体。
由于岩浆烘烤,围岩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接触变质岩,使原来硬度低的灰岩、泥岩等变得坚硬。远离岩浆岩体变质程度变浅,直至正常沉积岩。在不同时代的围岩中,发育宽1~10cm的接触变质带,其界线不规则,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化岩、角岩,局部发育矽卡岩和黄铁矿化。
(3)褶皱构造的认识与观察。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分析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分析冷凝边和烘烤边的成因,讨论冷凝边、烘烤边对于确定侵入岩与沉积岩接触关系的作用。测量接触面产状和地层产状,作侵入接触关系剖面素描图。
No.4
位于车厂村西南民居旁的公路边。
(1)观察松散堆积物,分析其形成环境。
正长斑岩和寒武系中薄层灰岩、泥灰岩中,发育宽约20m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它主要由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正长斑岩的砾石和砂土、泥土构成,灰岩、泥灰岩、泥岩的砾石含量少,结构松散,分选性差。在垂向上,沉积物具有分带性:①下部为砾石层,砾石的粒径大,5~45cm,以5~15cm为主,磨圆度较好,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含量大于60%,略呈叠瓦状排列,其余为细砾和砂土;②中部主要为褐黄色砂泥层,呈长透镜体状,砾石很少,厚约40~60cm;③上部为磨圆度差的砾石层,砾石的成分下面以花岗岩、正长斑岩为主,上面以沉积岩为主,粒径较小,大约为3~30cm,磨圆度不好,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大于65%,其余为松散的砂土。
(2)根据堆积物特征,分析物源区。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该点第四系堆积物的形成环境及物源区。该点内容较少,且在公路边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No.5
位于秋子峪村北约700m处公路西侧采石场。
(1)观察褶皱及其伴生构造。
该观察点位于柳江向斜西侧,为一直立背斜(图4-20)。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岩性主要为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为中厚层状—块状,灰色,鲕状结构,颗粒大小1~2mm,圆状,含量大于80%,亮晶胶结为主,风化面上球状鲕粒很明显地凸出于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呈灰色,生物碎屑结构、晶粒结构,中薄层状,所含化石大多为古生物碎片,完整的较少,主要为双壳类。
地层中发育褶皱构造,为一个直立背斜。该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枢纽走向5°~10°,向北东倾伏,倾伏角约10°;出露高度6~8m,宽度约30m;核部地层为徐庄组灰岩夹泥灰岩,翼部为张夏组灰岩、鲕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层产状为300°~302°∠22°~39°,东翼为65°~82°∠30°~33°;发育正扇形节理和次级褶皱。近背斜轴部的节理往往可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构造。区域上该褶皱属于上平山倾伏背斜的北东段,西翼地层被响山岩体破坏、侵蚀而不完整,由此说明该背斜形成于响山岩体之前。
(2)观察断裂构造。垂直背斜的展布方向,发育一些断裂构造,有的张开宽度大于30cm,被风化形成的红土及灰岩角砾所充填。它们是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与挤压应力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张节理。
(3)沉积岩原生构造及岩溶现象。地层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发育,主要有瘤状构造、水平层理、缝合线构造、羽裂纹等。观察、分析这些构造的形成原因。
(4)测量地层产状,作背斜构造横剖面素描图,确定褶皱类型。
图4-20 秋子峪背斜横剖面素描图(据林建平等,2005)
三、回顾与思考
(1)如何从野外的宏观特征判别沉积岩与侵入岩?
(2)怎样识别冷凝边与烘烤边?它们在研究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方面有什么意义?
(3)河流、洪流、片流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有何异同?
(4)如何根据沉积物特征判别物源区?
(5)试述背斜构造的成因。如何识别褶皱类型?怎样描述褶皱特征?
8. 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
路线:基地─祖山风景区东门─车厂─秋子峪─基地
任务:
1)观察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及花岗岩地貌。
2)观察接触变质作用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现象。
3)观察基岩区河流地质作用和新生代沉积物特征。
4)观察寒武纪地层的岩性与原生构造。
5)观察秋子峪背斜构造,并进行构造运动分析。
6)祖山自然风景区及明代长城旅游观光。
预习内容:
1)表层地质作用。
2)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
3)构造运动。
No.26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内微波塔(苇子峪林场)西约200m路北侧(图4-21)。
意义:花岗岩及其次生构造、地貌观察点。
观察内容:
1)响山岩体早期侵入岩。
2)侵入岩的构造特征。
3)侵入岩的地貌特征。
教学内容:
1)祖山自然风景区地质上属于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的一部分。该岩基出露面积约217km2,平面上以不规则的椭圆状(长轴北北东向延伸达25km,出露宽度达15km)产出,出露位置为两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在构造运动的持续作用下,响山岩体不断扩张,形成了两期岩浆侵入(参见第二章,二、岩浆岩)。岩体与围岩接触界线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岩体内部无定向组构,在接触带附近常见围岩捕虏体。本观察点位于岩体的东部边缘,岩性为早期侵
图4-21 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交通位置图
入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2)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图版Ⅲ-7):浅肉红色,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局部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定向性不明显,局部发育晶洞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石英约20%~25%,他形粒状,大小1~8mm;钾长石>65%,肉红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mm,多数为3~6mm,大者形成“斑晶”;斜长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两者含量<5%。岩石K-Ar同位素年龄为101.4Ma(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1995)。
3)岩石原生构造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响山岩基的原生构造主要是晶洞构造和原生节理构造。在侵入岩中近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原生孔洞称为晶洞。晶洞大小不等,直径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晚期或后期的岩浆(或热液)渗入晶洞,在晶洞壁上常发育晶形完好的石英、长石晶体。花岗岩晶洞内的矿物多为石英晶体,生长好的称为水晶,一般垂直于晶洞壁生长。响山花岗岩晶洞构造比较发育(图版Ⅲ-8)表明该岩体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响山岩基早期侵入体中原生节理较发育,在同一露头可见3组互相垂直的原生节理。原生节理的产状受岩浆侵位时的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4)花岗岩地貌:响山岩体中发育很多不同方向的近直立裂隙,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在表层地质作用下,特别是风化和地面流水的剥蚀,响山岩体内形成了深谷奇峰、地势陡峻的地貌特征。在露头上亦可见到两组(产状345°∠64°、5°∠80°~89°)或三组次生节理切割岩石的现象。
5)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描述花岗岩的岩石特征,观测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讨论响山花岗岩体的地貌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岩性鉴定与描述。
2)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的区别及产状测量。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试述响山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2)与华山、黄山等地质地貌特征进行对比,说明响山岩体地貌的形成条件。
No.27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两侧。
意义:河流地质作用及冲积物观察点。
观察内容:
1)了解祖山自然风光,接受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山区河流的地质作用特征。
3)响山岩体晚期中细粒花岗岩。
4)节理观测。
教学内容:
1)祖山风景区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秦皇岛市区西北约25km的青龙县响山─老岭一带,面积约118km2,最高峰响山海拔1421m。在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山峰均由响山发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祖山有五大景区,上百个自然景观,其中,自然地质博物馆——十里廊谷、原始遗留的稀有植物——天女木兰、遇风奏乐的山峰——响山、变幻无常的六棵松——幻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及明代石长城等景观更为引人入胜。祖山风景区不仅是北方少有的山岳型森林公园,也是进行地质、生物、环境等研究的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天女木兰,又称天女花、天兰、山牡丹等,属木兰科木兰属,阔叶亚乔木,在国家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级,是世界知名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花期在6~7月间,花瓣乳白色,花蕊红中带黄,极为冷艳,树叶油绿肥厚,枝干光滑无纹,整体呈现出一种丽质秀美的仙女形象。天女木兰对环境的选择比较苛刻,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区才能开花生存,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便生长不良,以至枯萎、消亡。目前,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现该树种,而祖山现有1500株,并且成片生长,更是罕见。每年6月下旬,成片盛开的天女木兰,长长的花梗随风飘荡,芳香扑鼻,宛若天女散花,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在风景区大门两侧的陡峻山坡上,苇子峪长城呈北东-南西向蜿蜒起伏。它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代开国元勋徐达主持修建,公元1567年(明隆庆元年)又由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重修,为石长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风景区东门南侧石河支流发源于响山,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上游河谷呈“V”字形;冲积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等,分选差,棱角状-次圆状,局部可见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河漫滩、浅滩,局部可分辨出Ⅰ、Ⅱ级河流侵蚀阶地或见到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
3)在风景区东门外两侧陡壁上,可见响山岩体边缘的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约25%,他形粒状,大小0.5~2mm;钾长石含量>65%,半自形,大小一般为0.5~2mm,个别为2~4mm者构成“斑晶”。次要矿物含量5%~10%,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斜长石。该花岗岩的侵入时间略晚于前一个观察点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前者呈脉动侵入于后者之中,在南侧长城脚下东约150m的陡壁上可见两者的接触关系。
4)岩石中可见4组节理,产状分别为320°∠74°、12°∠76°、265°∠85°、115°∠85°,主要为次生构造,节理切割岩石,使花岗岩形成陡壁。这些节理表明岩体形成之后,遭受了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
重点与难点:
1)花岗岩的分类、命名及观察描述花岗岩的方法。
2)中粗粒和中细粒碱长花岗岩接触关系的判断与分析。
3)节理的观测及节理性质的判别与分析。
时间:80分钟。
思考题:
1)如何从野外的宏观特征判别沉积岩与侵入岩?
2)以祖山风景区为例,讨论自然保护区对地质、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意义。
No.28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东约1.5km大老峪村南东侧陡壁。
意义:接触变质作用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宏观特征及判别。
2)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带特征。
3)褶皱构造。
教学内容:
1)响山岩体东部边缘相的围岩为中-晚寒武世沉积岩,离开岩体由西向东分布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和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泥质岩夹石英砂岩的岩石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本观察点主要为中寒武世地层,宏观上,岩石成层性好,层理构造发育,颜色以灰色、浅褐灰色、暗灰色为主,主要岩性为含云母粉砂质页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含藻泥质条带灰岩。地层呈中薄层状分布在岩体之上,并发育褶皱构造,表明岩体侵入或后期的构造活动使地层发生了塑性变形。
2)岩体边部的岩石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宏观上,以浅褐色、灰褐色为主,块状构造,两者之间见不到截然的界线,为过渡关系,越靠近围岩岩石颗粒越细,由细粒花岗结构变为斑状结构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即岩体边缘有很明显的细粒边或冷凝边。这是岩浆侵入到地层中,岩浆体的边部受到淬火而形成的,表明响山岩体与中寒武统的侵入接触关系。
正长斑岩呈浅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正长石和角闪石,前者为肉红色,含量5%~10%,自形,大小1~4mm;后者为黑绿色,含量<5%,半自形,大小1~3mm。基质为隐晶质。局部发育假流动构造。岩体中可见围岩的捕虏体。
由于岩浆烘烤,围岩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接触变质岩,使原来硬度低的灰岩、泥岩等变得坚硬。远离岩体变质程度变浅,直至恢复到正常沉积岩。在不同时代的围岩中,发育宽1~10cm的接触变质带,其界线不规则(图版Ⅳ-1),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化岩、角岩,局部发育矽卡岩和黄铁矿化。
3)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分析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分析冷凝边和烘烤边的成因,讨论冷凝边、烘烤边对于确定侵入岩与沉积岩接触关系的作用。测量接触面产状和地层产状,作侵入接触关系剖面素描图。
重点与难点:
1)正长斑岩的观察与描述。
2)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变质带的识别与分析。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怎样识别冷凝边与烘烤边?它们在研究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方面有什么意义?
No.29
位置:车厂村西南民居旁的公路边。
意义:松散堆积物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松散堆积物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2)根据堆积物特征,分析物源区。
教学内容:
1)在正长斑岩和寒武系中薄层灰岩、泥灰岩中,发育宽约20m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它主要由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正长斑岩的砾石和砂土、泥土构成,灰岩、泥灰岩、泥岩的砾石含量少,结构松散,分选性差。在垂向上,沉积物具有分带性:①下部为砾石层,砾石的粒径大,为5~45cm,以5~15cm为主,磨圆度较好,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含量>60%,略呈叠瓦状排列,其余为细砾和砂土;②中部主要为褐黄色沙泥层,呈长透镜体状,砾石很少,厚约40~60cm;③上部为磨圆度差的砾石层,砾石的成分下面以花岗岩、正长斑岩为主,上面以沉积岩为主,粒径较小,大约为3~30cm,磨圆度不好,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65%,其余为松散的砂土。
2)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该点第四系堆积物的形成环境及物源区。该点内容较少,且在公路边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重点与难点:
1)不同营力和介质的搬运、沉积特征。
2)砾石的岩性识别及可能的物源区分析。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河流、洪流、片流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有何异同点?
2)如何根据沉积物特征判别物源区?
No.30
位置:秋子峪村北约700m公路西侧采石场。
意义:褶皱及其伴生构造观察点。
观察内容:
1)褶皱构造。
2)断裂构造。
3)沉积岩原生构造及岩溶现象。
教学内容:
1)该观察点位于柳江向斜西侧,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岩性主要为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为中厚层状-块状,灰色,鲕状结构,鲕粒大小1~2mm,圆状,含量>80%,亮晶胶结为主,风化面上球状鲕粒很明显地凸出于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呈灰色,生物碎屑结构、晶粒结构,中薄层状,所含化石大多为古生物碎片(图版Ⅳ-2),完整的较少,主要为双壳类。
2)地层中发育褶皱构造,为一个直立背斜。该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枢纽走向5°~10°,向北东倾伏,倾伏角约10°;出露高度6~8m,宽度约30m;核部地层为徐庄组灰岩夹泥灰岩,翼部为张夏组灰岩、鲕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层产状为300°~302°∠22°~39°,东翼为65°~82°∠30°~33°;发育正扇形节理和次级褶皱(图4-22;图版Ⅳ-3)。近背斜轴部的节理往往可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构造。区域上该褶皱属于上平山倾伏背斜的北东段,西翼地层被响山岩体破坏、吞蚀而不完整,由此说明该背斜形成于响山岩体之前。
图4-22 秋子峪背斜横剖面素描图
3)地层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发育,主要有瘤状构造、水平层理、缝合线构造、羽裂纹等,观察、分析这些构造的形成原因。
4)垂直背斜的展布方向,发育一些断裂构造,有的张开宽度>30cm,被风化形成的红土及灰岩角砾所充填。它们是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与挤压应力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横张节理。
此处还可见到断层擦痕(有的产状为115°∠30°和350°∠39°)与岩溶现象。
5)测量地层产状,作背斜构造横剖面图,对褶皱进行分类。
重点与难点:
1)褶皱构造的识别及褶皱的测量与描述。
2)与背斜构造伴生的小构造的观察与识别。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
1)试述背斜构造的成因。
2)如何识别褶皱类型?怎样描述褶皱特征?
3)褶皱构造对于地质找矿有何意义?
9. 秦皇岛祖山风景区,旅游攻略推荐
从海阳路长途汽车站坐班车(上午7:00,9:00)到祖山东门(去10元,回9元),祖山门票价格80元,好像没有优惠。
10. 祖山的旅游指南
景区门票80元/张 ,意外伤害保险3元/张(自愿购买)
观光车票价:单程10元,往返20元
索道价格:单程78元,往返130元
开放时间:8:00-17:00
地址: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
最佳旅游时节:夏秋两季更适宜旅行。但四季各有特色。 祖山烤全羊:满族风味充溢,天然绿色佳肴;经济家庭套餐,农家年饭风味。
祖山特色美食:祖山老豆腐、家鸡蘑菇粉、大盘手扒骨、山菜大蒸包(大合子)、山葱炒鸡蛋、祖山农家菜。 一、自驾车:京沈高速公路在秦皇岛第20出口向青龙祖山方向开车56公里即可到达祖山景区北门(请不要走东门,东门上山需乘坐缆车;也可步行观赏沿途美丽景色)。
二、火车:从秦皇岛火车站乘6路公交车到海阳路长途车站,转乘到祖山的公交车,到达东门或北门(庙沟),东门需乘坐缆车上山,北门自8月5日起由景区专车接送上山。
秦皇岛祖山门票 80元/人 (网上订购70元/人)
● 自驾车——可在京沈高速公路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25公里到达祖山东门,55公里到达祖山北门。
● 公交车——秦皇岛市区海阳路长途汽车站每天都有发往祖山东门和北门的公共汽车。
海阳路长途汽车站―→祖山东门 发车时间:6:30、 7:10、 9:00、 11:15、 13:25、 14:25、 15:35
祖山东门―→海阳路长途汽车站 返程时间:7:30、 8:10、 10:00、 12:15、 14:25、 15:25、 16:35
海阳路长途汽车站―→祖山北门 发车时间:6:40、 10:00、 13:30、 15:10
祖山北门―→海阳路长途汽车站 返程时间:8:00、 11:20、 14:50、 16:30
以上线路如有变化,以长途汽车站公告为准
三、景区内环游车路线
东门——画廊谷 庙沟——北门 祖山宾馆——王母峰 祖山宾馆——情人谷 庙沟——情人谷
景区内东门至画廊谷口有一段小交通是门票里面包含的,登山可有两种选择,1、乘索道而上2、在乘索道的左边有一条人工铺设的台阶可沿此上山,到达祖山宾馆(望海神寺)视野比较开阔,在这儿又有一段小交通是望海寺到天女锋脚下的,这段路比较远,建议大家都乘坐景区小交通,往返20-30元/人(如果门票里面包含的话就不用购买了)车程大概是15分钟左右,属于单向盘山路,岩路上山可以欣赏窗外的美景,仿佛行走在空中一般,美不胜收。
祖山风景区,面积118平方公里,100多处自然景点,游遍所有景点最少需要几天时间,为方便您游览我们特别推荐景区内精品路线以供您选择,并配备导游员为您作细致的讲解。
●十里画廊山水一日游:早至祖山东门观苇子峪长城―→地质、植物科普基地―→画廊谷赏36景―→祖山宾馆午餐―→情人谷观八戒岩、万寿山、迎客松、无字碑―→返程
● 回归自然超值二日游:第一日早至祖山东门观苇子峪长城―→地质、植物科普基地―→画廊谷赏36景―→祖山宾馆午餐―→仙女云床―→空中草原―→祖山宾馆晚餐―→夜晚参加满族风情篝火狂欢夜―→晚宿祖山宾馆;第二日早餐后由宾馆出发―→天女峰登顶观海上渔影、长城等―→五人岭平台观景―→祖山宾馆午餐―→情人谷观八戒岩、万寿山、迎宾松、无字碑―→庙沟停车场结束快乐的祖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