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五台山必去的寺院
① 去五台山拜佛一定要去的寺庙>
必须去的主要有:菩萨顶,显通寺,殊像寺,黛螺顶,塔院寺,镇海寺,五爷庙等。下面有具体介绍请参考。
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9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岩山寺(繁峙县)、洪福寺(定襄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塔院寺、菩萨顶、圆照寺、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延庆寺、公主寺(繁峙县)、三圣寺(繁峙县)、惠济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县);其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
五台山佛教组织以寺院为单位,按佛教传承之不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青庙亦称和尚庙,僧侣大都为汉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称青衣僧。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青庙中又有十方庙和子孙庙之分。子孙庙按师徒关系实行家传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担任职事。历史上五台山青庙多属子孙庙。十方庙可以接待四方来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云游,组织管理实行选贤制。现在,根据中国佛教协会颁布的《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原来的子孙庙均已不实行家传制而改行选贤制,子孙庙和十方庙已无明显的分别。
黄庙亦称喇嘛庙,属于藏传佛教。五台山藏传佛教均属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信教喇嘛均穿黄衣,戴黄帽,称黄衣僧。明永乐年间,五台山始有青庙改成黄庙。清康熙时,敕令将罗睺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涌泉寺等10寺改为黄庙。于是,青衣僧改为黄衣僧,汉喇嘛由此产生。现在,五台山有黄庙8处,即菩萨顶、罗睺寺、广仁寺、万佛阁、镇海寺、广化寺、观音洞、上善财洞。
希望对能帮到你。
② 现在去五台山主要去那几个寺庙,上香许愿那个寺庙最灵验
现在从太原出发有五台山一日游游览的寺庙有菩萨顶五爷庙广化寺殊像寺尊胜寺
太原到五台山内二日游游览的寺庙容有菩萨顶 广化寺 殊像寺五爷庙 黛螺顶 尊胜寺
五爷庙是五台山上香许愿最为灵验的寺庙,祝您愿望早日实现。
还有不明白的可以来电哦,用户名就是我手机号
③ 五台山有哪些寺庙及景点
主要有:殊像寺、菩萨顶、大显通寺、塔院寺、黛螺顶、普化寺、佛母洞、万佛回阁、五爷庙、答灵隐寺、狐仙庙。
五爷庙(万佛阁)名声在外,那里香火虽然旺。
灵隐寺在灵隐山顶上,是个狐仙庙,当地的人都说那里是五台山最灵验的地方。
另外,台怀镇附近寺庙挺多的,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庙,每一个都非常值得一去,如:殊像寺、菩萨顶、大显通寺、塔院寺、黛螺顶、普化寺、佛母洞等。
④ 五台山有哪些地方是必须要去的
① 大唐雄风:佛光寺
从 五台高速口驾车40分钟就可走入佛光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磅礴、豪迈大气、古朴典雅的大唐古刹,佛光寺东大殿,寺院内是数不尽的国宝,唐代壁画、唐代 泥塑、唐代木构、唐代经幢、唐代古塔......彷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奇珍异宝的宫殿。当然还有世界古老的文殊殿、场面宏大的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场面、还有 历代祖师大德的故事...朝拜时间大约需要2小时。
② 佛的世界:南神垴
从五台高速口驾车10分钟即到南神垴脚下,具《魏书•地形志》记载:这里公元前100左右诞生了佛国第一座庙宇。
这里走入了中国第一个了不起的皇帝,汉文帝,天下第一孝子、文景之治、汉武大帝的爷爷...
登高120米即到,这里古代称作古南台、皇图垴、南神顶、宝峰山...
所谓“台”就是神佛所居,智慧文殊菩萨之居,文殊“手印、足印”清晰可见...
这里是原生态石佛的世界,眼睛能开合的西明大佛、山体最大的五台大佛、文殊老人...
这里还有佛国最早的文化遗址,距今2200年的建寺遗留物“汉窑”...
这里还有悬崖绝壁之上1000多年前古人参禅悟道、开智的遗迹“棋盘石”
这里看日落,更是令人遐思万千、海市蜃楼变化莫测...
朝拜时间大约需要3小时。
③ 清凉道场:竹林寺
从台怀镇驾车10分钟就到竹林寺:步入寺院宏大的殿宇、宽广的道场、庄严肃穆、彷佛进入了天宫一般...
千钵文殊、五台山图、古塔...几乎浓缩了整个千年的佛教文化和五台山文化。
朝拜时间大约需要1小时。
⑤ 去五台山拜佛,必去的五大寺庙,你都知道么
五台山必去的五大寺庙_五台山值得一去的地方:
南禅寺
它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全院式的建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佛光寺
它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显通寺
这是五台山寺庙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庙,现占地面积约120亩,各种建筑400余座,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规模浩大。周围山峦起伏,寺内殿阁巍峨,兼有苍松翠柏参插其间,佛教气息浓郁。
显通寺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大白塔北侧、菩萨顶脚下,是五台山佛教圣地中最古老的寺院。因寺院所在山峰很象佛祖说法的灵鹫山,故名大字灵鹫寺。
广济寺
它俗称西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内西街。创建于至正年间,明清曾进行局部维修。寺门紧临大街,院内东西配殿奉观音,地藏二菩萨,正中为弥陀殿,最后为大雄宝殿五楹。大雄宝殿和殿内塑像保存尚完好。殿为五开间悬山式,殿内只用两根金柱,空间面积异常宽阔。殿内有佛,菩萨,第子,金刚等塑像,两侧分别架麟,狮,象,都是元代佳作品。殿前唐代八角形石幢,高约4米,座上镂以石狮,幢身雕有佛像,顶部覆以宝盖,刀法简洁,形制石朴。
岩山寺
它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灵岩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城南峪口五台山北麓天延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
岩山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寺内正殿已毁,现存建筑主要有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其它殿四间,禅房三间,垂花门一座,钟楼一座兼做山门。除南殿外,其余均为晚清到民间年间的建筑。寺内青松郁郁,古殿峻峨,壮观幽谧,仿佛镶于山野的璀璨明珠。
⑥ 女人去五台山出家去哪个寺院
显通寺 菩萨顶 位于台怀镇中心地,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规模最大的寺庙。该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原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教文帝时期扩建,因寺侧有花园,赐名花园寺。唐代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乃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又赐额“大显通寺”。现占地面积约120亩,各种建筑400余座,规模浩大。 塔院寺 塔院寺在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一部分,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至明永乐年间独立起寺,与显通寺分开,院内修建白塔一座,取名为塔院寺。人们进入台怀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塔院寺白塔,非常引人注目,常被人们看作是五台山的标志。 菩萨顶 位于显通寺北侧的鹫峰上。从下往上仰望层层台阶,犹如天梯,直达菩萨顶上的梵宇琳宫。相传文殊菩萨就居住在山顶上,故起名叫菩萨顶,亦称文殊寺。原为青庙,初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经过扩大重修改为黄庙,由喇嘛主持。寺院规模宏大,占地45亩,有殿堂房舍430余间,均为清代重建。参照皇宫模式营造,瓦为三彩琉璃瓦,砖为青色细磨砖,非常豪华,为五台山诸寺之首。 栖贤寺 位于五台山的大社村,故古称大社寺。据传,北宋年间,杨七郎在一次擂台比武中,打死了潘仁美第三子潘豹,潘家即把杨家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不断向皇帝控告杨家“罪状”,加上潘仁美之女潘妃在宋太宗面前哭哭啼啼,内外夹攻,迫使宋太宗下令将杨家父子革职为民,遣送到五台山大社寺软禁。被软禁的第二年秋天,辽邦撕毁了和约,大举进犯宋朝边境,宋太宗以潘仁美为师,御驾亲征,结果被困在幽州,此时势逼宋太宗又要启用杨家将,便派八贤王赴五台山向杨家父子求救。当杨家父子离开大社寺时,村里人为纪念他们,把大社寺更名为“栖贤寺”。 龙泉寺 原为杨家将家庙,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间。因这里由九道山岭环抱,泉水清澈见底,谓之龙泉,寺因此而得名。龙泉寺有一座牌坊,是五台山文物中最出名的石刻牌坊。它共有三门六柱,呈“一”字形,整体雄伟壮观,巧夺天工,据说是由工匠耗时六年才建成。牌坊上刻有89条蛟龙,鳞爪俱现,神态逼真;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游人观后,无不交口称赞,印象深刻。 距龙泉寺西北里许的山坡,有一座杨业的瘗骨塔。传说杨业死后,五郎将其尸骨葬此,并建塔纪念。宋太宗后来追封杨业为杨令公,故后人称此塔为令公塔。 金阁寺 从龙泉寺对面的公路盘升,经过九拐十八回,就可望到一处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寺了。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1900多米,距台怀镇15公里。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从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被诏往五台山,他根据名僧道义禅师所说的文殊菩萨显圣处“金阁浮空”而创建了金阁寺。该寺铜铸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圣名。在金阁寺修建中,由印度那烂陀寺纯陀法师监工,依照经轨建造。三藏法师不空是唐玄宗时从印度来的,后来中国的几代帝王,都对他十分优礼。当年秋金阁寺落成后,不空回京师,唐代宗迎入城。三藏法师不空是当时新兴密宗的主要创立者,不空离开五台山后,门徒高僧含光常住金阁寺弘扬密宗。因此,历史上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 广仁寺 又称十方堂,在罗睺寺山门东侧,为罗睺寺的属庙。清代道光年间修建。清代康熙年间,罗睺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常住藏族喇嘛。青海、甘肃等地的藏族佛教徒朝圣五台山,就在该寺居住修持。后来僧众逐渐增多,道光年间,修建了十方堂,专门招待从远地来的喇嘛和少数民族善男信女。因该寺没有地产,日常开支佛用仍由罗睺寺担负。 十方堂有三进殿宇,殿宇两侧配楼房长廊。殿堂和殿堂设置有明显的藏式风格。寺内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旁有钟鼓二楼。中间一座殿是宗喀巴大师殿,殿内主供黄教祖师宗喀巴大铜像。第三层殿面阔5间,檐额上挂一块书有藏文的木匾,意为弥勒殿,殿内供弥勒菩萨等铜像数尊,两壁的经架上置道光版藏文《甘珠尔》经。
⑦ 请问山西五台山哪些寺庙最著名是必去的
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9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岩山寺(繁峙县)、洪福寺(定襄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塔院寺、菩萨顶、圆照寺、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延庆寺、公主寺(繁峙县)、三圣寺(繁峙县)、惠济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县);其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
五台山必去的三大寺庙:
1、十大寺院榜首-佛光寺——中国第一国宝。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2.第二大寺院:显通寺——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五台山青庙领袖。
显通寺位于五台山内台怀镇北侧。寺内的七处九会殿,是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时,神宗命妙峰法师用磨砖砌成的一座华严道场。寺宇规模宏大,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寺之历史甚古。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始建,原名大孚灵鹫寺,后魏孝文帝再建,名花园寺。唐太宗时重修,名华严寺。名太祖朱元璋重修后赐额“大显通寺”。后来历经扩建修葺,形成今日规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宇面积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殿宇7座,由南至北依次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这些殿宇皆造型略异,各具特色,保存完好。
3、第三大寺院:塔院寺——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坐在寺院。
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这里,原是五台山显通寺的塔院。明代时,重修舍利塔,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起名塔院寺。
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寺庙也因塔得名,塔的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从产便简称其为舍利塔,或者习惯地称这为五台山白塔。这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当做五台山的标志。
⑧ 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庙是哪个呢有怎样的习俗
说到山西五台山,相信各位一定不会陌生,它是山西省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同时也是世人皆知的佛教圣地,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是大家公认的文殊菩萨道场,所以一直以来,到五台山朝圣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不过去过五台山旅行的朋友都知道,五台山寺庙众多,但是要说香火最旺的,非五爷庙莫属。
很多人说,去五爷庙许愿并不是迷信,这里寄托了老百姓对善道的认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人说人的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山西五台山的五爷庙,这样才能把财运带回家中。
⑨ 想去五台山拜文殊菩萨应该去哪座寺庙呢
五台山的寺院都有文殊殿,殿里都有文殊菩萨,礼佛修行,诚心拜佛,其实五个台顶礼五方文殊最为殊胜,功德最大,然后就是黛螺顶小朝台,殊像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文殊洞都值得去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