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人物景点介绍
① 成都有哪些名胜古迹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文殊院、昭觉寺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
五:昭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5公里,素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在唐贞观年间(627-649)改为佛刹,名建元寺,宣宗时赐名"昭觉"。宋崇宁年间(1102-1106)佛果克勤(宋高宗赐号圆悟禅师)说法于寺,复名昭觉。南宋绍兴初年,敕改昭觉为禅林。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为成都著名古刹之一。
② 成都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我觉得我知道的可能就是历史的话有:司马相如、杨慎、刘娥、李冰卓文君 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现代的还有就是:巴金和刘心成了我觉得,我知道的就这些了。
③ 成都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卓文君 西汉 西汉才女
扬雄 西汉 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严君平 西汉 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
常璩 东晋 东晋史学家
杨玉环 唐朝 后人评价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薛涛 唐朝 唐朝才女,诗人
袁天罡 唐朝 星象学家、相士、道士、风水大师、预言家
花蕊夫人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诗人,才女
欧阳炯 五代后蜀 五代后蜀词人
黄筌 五代西蜀 五代西蜀画家
王珪 北宋 北宋名臣,宰相。封歧国公
魏了翁 南宋 南宋学者,庆元五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
圆悟克勤 宋代 宋代高僧
④ 成都有什么历史名胜古迹
【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十二桥侧。1985年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有大片的商代早期建筑遗址,并出土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卜骨等。遗址中商代木结构建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是我国发现的柱础以上结构最完整、构件最齐全、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遗址。该建筑采用打桩基、竹篾绑扎、榫卯相接的技术,建筑形式属于"干栏式"。?
文君井
【文君井】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邛崃县临邛镇里仁街中段南侧。相传为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开设酒肆的遗址。是一处占地6200平方米的园林和古建筑相结合的纪念遗址,现存文君井,相传即当年卓文君开酒店的用水井,井畔东为照壁,上刻楷书"汉卓文君井"5字。北侧竖诗碑一块,面井一面刻清代进士曾先曦楷书"文君井";另一面刻郭沫若1957年10月1日到邛崃时手书《题文君井》诗和跋辞。该处园林始建年代待考。1949年以来,政府拨专款进行过多次维修,1959年开始对外开放。现园林布局以文君井为中心,北隔水池为琴台,东侧有当垆亭和水榭,南侧有八角亭,西南有船舫式建筑漾虚楼。整个园林显得小巧,玲珑,秀雅。?
武侯祠
【武侯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南门大桥西侧,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始建于6世纪,初与汉昭烈(刘备死后谥号)庙相邻。明初,并入昭烈庙,形成现在的君臣合庙的规模。大门额书"汉昭烈庙",人们却总称它为武侯祠,说明广大群众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原有殿宇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建,主体建筑坐北向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殿宇高大宽敞,布局严整。刘备殿与东、西两廊和二门,诸葛亮殿与两侧书房、客室及过厅,各自形成一组严整的四合院,中有山木花石陪衬,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殿宇西侧是刘备墓,又称惠陵。祠内塑有蜀汉历史人物像47尊,碑碣40余块,其中称为三绝碑的唐碑最为著名。还有匾额楹联30余件,鼎、炉、钟、鼓10余件,这些都是研究蜀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隋唐窑址
【隋唐窑址】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区西一环路二段。是目前四川省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隋唐时期窑址。占地6783平方米。1983年发掘。其中有2座隋代短龙窑、4座唐代馒头窑和大量陶瓷器物等。隋代短龙窑在全国属首次发现。?
宝光寺
【宝光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北18公里新都县城。占地8公顷。四川省佛学院所在地。川西地区禅宗主要传戒丛林。隋代名大石寺。唐僖宗入蜀驻寺,敕高僧知玄建砖塔13级,取名无垢舍利塔,更寺名为宝光,敕知玄为住持。历宋、元、明累有所建,殿宇辉煌,备极宏丽。甲申岁(1644)寺毁塔存。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殿宇,恢复旧观。道光十二年(1832)妙胜采金堂巨型石柱374根固殿,始具一塔、五殿、十六院宏伟规模。中轴线上依序为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殿、藏经楼,两侧为钟鼓楼、伽蓝堂、客堂、斋堂、系佛堂、极乐堂、祖堂、念佛堂、罗汉堂、禅堂、影堂、戒堂。布局严谨,环境清幽。罗汉堂乃寺内杰出建筑,由100根石柱支撑,结构坚实,布局奇巧,呈"田"字形。步入堂中,方向难辨。历时9年塑成罗汉、菩萨像577尊,每尊高1.7米,或坐或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国内外极负盛名的佛教历史文物。舍利塔屹立在寺中的中轴线上,前后与天王殿、七佛殿呼应,左右有钟楼、鼓楼对峙,这就是"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格局,为我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典型布局。宝塔高10米,13层,四周悬挂朱雀御铃,玲珑精巧,顶端是鎏金的飞鹅铜宝顶,塔基须弥座和八角形的砖石勾栏使塔身显得格外古朴庄严。寺院深处是一组组幽巷小院,其中位于藏经楼东、西侧尽头的花园式四合院,小巧玲珑,各式陈设古色古香,幽雅别致。寺藏蜀汉章武二年(222)铜鼎,梁武帝大同六年(540)佛碑,斯里兰卡佛舍利,唐、宋、元、明各代砖、陶、瓷、铜器皿,清代临摹明永乐《瑞应麒麟图》,蒋南沙《双鸭图》,王宫舞《双墨龙》,张大千《水月观音》,徐悲鸿《奔马》以及赵子昂、董其昌、唐寅、文徵明、祝枝山、破山、竹禅等名人、诗僧的珍贵墨迹1300余件。?
石笋山摩崖造像
【石笋山摩崖造像】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邛崃县大同乡井沟村石笋山上。造像共33龛,上下两排,分布在高40米、长120米的悬崖峭壁上。始凿于唐代,大部分是佛教造像,有释迦牟尼龛、西方三圣龛、维摩经变龛等,保存基本完好。其中造像最大者为释迦牟尼坐像,高7.5米,头部高1.8米,肩宽2.8米。?
二郎滩摩崖造像
【二郎滩摩崖造像】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成都城西南蒲江县霖雨乡仙阁村二郎滩两岸的山崖上。此处前临通往朝阳湖风景区的公路,周围碧峰起伏,蒲江横贯而过。主要分布点在碧云峰山腰的飞仙洞和山脚、大佛坪和禽星岩等处,计有造像92龛,777尊。其中唐代造像64龛,491尊;五代后蜀造像17龛,256尊;清代造像11龛,30尊。造像题记19则(唐代11则,后蜀4则,清代4则)。该处造像不仅数量多,种类较全,并且造型优美,艺术价值颇高。其中尤以第九龛造像最为精美。该龛计有造像38尊,其中西方三圣为圆雕,弟子和护法天龙八部为高浮雕。平顶龛上浅浮雕枝叶茂密的菩提树;飞天用线刻法,线条流畅,身姿婀娜,为典型的盛唐风格。佛座下浅浮雕伎乐,造型优美绝伦。?
大慈寺
【大慈寺】又名大圣慈寺。在成都市蜀都大道东风路旁。创建于唐至德年间,唐肃宗亲笔题写"大圣慈寺"匾额。唐宋时,大慈寺规模宏大,有殿宇96院,厅室8524间,每年的上元、寒食、端午、七夕、中秋、冬至等节日,地方官吏和名流学士来此宴饮游赏,诗词唱和。寺内还以壁画见称,唐代吴道子、前蜀李升、后蜀黄筌等都在此作有壁画。寺中所藏碑石书法墨迹也丰富。后多次毁于兵火,今存殿宇为清代中期重建。现为成都市博物馆所在地。?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工部草堂、浣花草堂、少陵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的故居。760年春,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浣花溪边盖起一简陋的茅屋,这即是"万里桥西一草堂"的成都草堂。杜甫在这里住了3年又9个月,其间诗歌创作丰富,留存下来的有247首,约占他全部诗篇的1/6。草堂旧址以后几经变化,到宋代正式建立祠宇,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加以布置修葺,终于奠定现在的规模。1949年后,连年培修,1954年在此建立了杜甫纪念馆,成为研究杜甫的资料中心。今天的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占地20公顷,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幽深宁静。廨堂之间,回廊环绕,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别有一番风光。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花、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的翠竹苍松,既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望丛祠
【望丛祠】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郫县城南,占地5.4公顷。红墙围绕,帝陵巍然,古柏森森,气象肃穆庄严。该祠历经千年,蜀人借以感念古望帝杜宇和丛帝根除水患,使蜀中成为天府之国的伟绩。1981年全面恢复和扩建,新增面积2.4公顷,东湖、西湖荷绿鱼肥,舟楫往来,风光宜人。"望丛歌会"每年端午节在祠内举行,是郫县人民的一大盛事。?
王建墓
【王建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承陵。位于成都西郊抚琴东路,占地3.37公顷。墓主王建(847~918)是五代时期前蜀皇帝。该墓地下无洞穴,全部建筑在平地之上。封土为圆形,直径80余米,高15米,墓室南向,无墓道,全长30.8米,以14道红砂岩砌筑的券拱为骨架,铺陈石板。墓分前、中、后三室。中室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两侧透雕12个力士半身石像,作扶棺状。棺床东、南、西三面浮雕24人,各执琵琶、筝、笙、柏板、正鼓、和鼓、毛员鼓、齐鼓、答腊鼓、羯鼓、吹叶、虎、横笛、筚篥、百肃、贝、铜龙等古代乐器,具有颇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后室石制御床上为王建全身石刻造像,身着帝王常服,像高86厘米。此墓早年被盗,出土随葬品30余件。?
文殊院
【文殊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北校场东侧,是川西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原称信相寺,始建于南唐,明代毁于兵火,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改名文殊院。嘉庆十九年(1814)和同治六年(1867)两次扩建。占地5.5公顷,有殿宇五重,房舍190余间。该院五殿连属,依次为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宸经楼。殿宇系木石结构,采用四川峡石为柱,朴素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院东西两侧是钟鼓二楼、斋堂、廊房等建筑。诸殿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寺内现存大小铜佛像100余尊,为清代名匠所铸,工艺精湛,风格各异。其中15尊较大的铜像铸于道光七年(1827),历时3年才完成。说法堂有宋代铸造护戒神铁像10尊,风貌古特,具有北齐风格。钟楼内供奉的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铜像和三大士殿后壁供奉的韦驮像,都是古代艺术珍品。说法堂正壁间有康熙御书《室林》、《海月诗》碑刻,院内藏有众多的文物和佛教经著。?
石塔寺石塔
【石塔寺石塔】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邛崃县城西北45公里高何乡高兴村镇西山南麓的台地上。寺前为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因塔全用红砂石砌成,故俗称石塔。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为13层密檐式塔,平面呈正方形,高17米,塔基露出地面,塔顶上冠以宝珠。?
云顶山石城
【云顶山石城】位于成都城东北金堂县云顶山上,下临"沱江三峡"。因高峰突起,四面壁立,状如城垣,故名石城山。传说诸葛武侯曾在此屯兵守隘。南宋淳?三年(1243),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珍为了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率领四川军民在此修造了石城山防御体系,与合川钓鱼城、南充青居城、苍溪大获城、万县天生城等被蒙古军称为川中"八柱"。海拔968米、相对高度513米的云顶山巅,东西横距2.1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周长约7.2公里。全城因山为势,利用天然峭壁作为城垣,中断处则以条石扣榫,作丁字形堆砌筑墙相连,城垣处于缓坡地带时,则加筑了"一字墙"以防敌人接近。山城周围有8座城门,皆筑于悬岩陡坎之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现在,山城的北城二门、长宁门雄姿不减,后宰门、端午门、南城门、小东门遗址可寻。山上还有当时守卫军民开凿的水井18口,水池32个。南宋军民在云顶山建城坚守,先后15年,曾作为成都府、潼川府、汉州治所,直到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才最后被蒙古军攻占。此城受到民间千方百计保护,因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是川西唯一幸存的抗元古城堡。?
崇州市文庙
【崇州市文庙】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1.6公顷。建于明洪武初年,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曾修缮,是保留较完好的孔庙。建筑对称,殿堂高筑,红墙黄瓦,雕龙巨柱,角檐翼然高啄,宝顶直刺苍穹。现存建筑有鼓乐亭、泮池、戟门、钟鼓楼、大成殿、启圣宫、尊经阁等。大成殿脊披红瓦,飞檐凌空,巍峨壮观,规模宏大,雄冠川西。庙内有桢楠、银杏等珍木和丹桂、玉兰、海棠、腊梅等名花。?
【朱悦郖墓】位于成都市北郊凤凰山。1970年发掘,为明代蜀献王朱椿的长子朱悦?陵墓,是四川省目前已发现的明朝墓葬中最大的一个。朱椿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封蜀献王,洪武二十三年(1390)就藩成都。其长子朱悦?(1388~1409),生前未封王,谥号悼庄世子,明永乐八年(1410)八月葬于凤凰山。墓室拟蜀王府建造,全用石料砌成,长34.7米,顶高2米,由大门、正门、正庭、中庭、后殿、中室组成。在仿木结构建筑上,全部琉璃瓦构件,石雕精细,涂抹刷金,墓室大门象征皇室正门,代表王府宫殿正门。二门之内正殿之前为广阔正庭,左、右两厢代表正殿两庭院的左、右偏殿。正殿为重檐建筑,庑庭式,甚为华丽。正殿之后为中庭,中建圆殿,两庑亦有左、右偏殿。后殿为寝殿,中室置棺柩,上为平阁,左、右、后三壁环砌须弥座。墓中石雕香炉,须弥座、次门和家具上的装饰雕刻都是石雕精品。以象辂为中心的500多个釉陶武俑、乐俑、侍俑编成仪仗俑群,形制、服色以及所执的仪仗都与明朝亲王仪仗制度及衣冠制度相符合,造型奇异,形象逼真,编成队列,似欲耀武于地下。出土文物还有玉、铁制品等殉葬物和木质谥册、谥宝等。?
成都明蜀王陵
【成都明蜀王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泉驿区石灵乡大梁村境内,距成都市区7公里。为明朝第三代蜀王朱友??陵墓。陵墓长28米,宽9米,高6.95米。墓廊由两券砖砌纵列式简券拱组成,廊下为石仿木宫殿式建筑。前室地面排列彩釉陶仪仗队,中室设祭坛,后室置须弥棺台。大门、二门及前室、中室厢房的屋面铺琉璃瓦,绿色彩釉斗拱。檐前的勾头和滴水饰龙纹图案或麒麟怪兽图形。门额绘有莲荷、牡丹、菱、菊、海螺、火轮等各种精美图案,下为须弥台座。镶嵌在后殿琉璃瓦壁正中的圆形镂空描金釉陶龙尤为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所用仿木石料全为青石,每块重2吨以上,建筑结构合缝紧密,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墓内圹志、仪仗等物,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难得资料。?
回澜塔
【回澜塔】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邛崃县东南3公里南河中沙碛上。初名镇江塔。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邛州知府袁昭文始建,毁于明末。后经清代乾隆、同治、光绪数代陆续建成,改名为回澜文风塔,简称回澜塔。塔共13层,高75.48米,平面呈六边形,全用青砖砌身,塔内有梯可至顶层,其高度在四川省内列为第一。虽经百年水浸、风蚀、地震,而今仍然巍然如故,是研究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珍贵实物。?
三义庙
【三义庙】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区提督街97号。是祭祀三国蜀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庙宇。初名三义祠,始建时间待考。乾隆四十九年(1784)曾毁于火,乾隆五十二年重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再建。今仅存大殿、拜殿,保存较为完好。庙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509平方米。现存两殿皆为单檐硬山式屋顶,绿色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梁架。大殿面阔5间23.1米,进深4间15.2米,有石柱24根,上接梁架,殿内存有楹联12副。拜殿面阔5间23.7米,进深1间7.8米。殿内塑像均已无存。?
纯阳观
【纯阳观】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津县城西北1.5公里太平乡。占地面积近2.6公顷。有殿宇亭阁10余重,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园林布局别致而驰名川西,是一所供奉以吕洞宾为首的历代忠孝儒道的世俗善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1935年修建,陆续建成吕祖殿、三丰殿、武圣殿、文昌殿、五圣殿、关岳殿、大忠亭、至孝亭、黄鹤楼等。其中吕祖殿、三丰殿为主体建筑,殿前有阅台,檐柱外设雕石栏杆,其望柱头上圆雕十二生肖像。忠孝堂包括大忠亭、至孝亭,均为三重檐八角攒尖亭阁式建筑,各占地810平方米。大忠亭原供奉自商周比干、伯夷、叔齐至明清的方孝孺、于谦、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等202人塑像,至孝亭内原供奉民间传说的"二十四孝"塑像和其他历代知名孝子塑像和牌位,其数亦以百计。?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东城根街与蜀都大道西段交叉处。始建于1911年,旧称少城公园,是成都市兴建较早的一个公园。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机轰炸,损坏极为严重。1949年后经大力整修,更名人民公园。现公园占地10公顷,其间有秀美的小丘,宽阔的湖水,成片的花林,绿树浓荫中建有儿童乐园、露天剧场、盆景园、游泳池等娱乐设施。成都菊花早已知名,而园中菊花更是精美荟萃,争奇斗艳,品种多达500余个,每年菊花盛开,市民纷纷前往观赏。公园中还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巍然屹立,引人伫立瞻仰,是成都市中心区最有历史价值的景观之一。?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内。建于1913年。是川路总公司为纪念四川保路运动中献身的死难烈士所修建的纪念碑。高31.86米,呈方锥体。全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顶组成。其台基为月台式;碑座四面分别饰以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器和自动联接器等灰、沙浮雕图案;碑身高约15米,各面阴刻"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10字,字径1米见方。碑顶高约6米,上有瓦作二龙戏珠图案及云龙、蝙蝠等装饰。外观巍峨宏伟,肃穆庄重。?
大邑刘氏庄园
【大邑刘氏庄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大邑县安仁镇。是一所地主庄园。始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庄园由刘文渊、刘文昭、刘文成、刘文彩、刘文辉五弟兄的公馆和刘氏老宅组成。公馆分老公馆与新公馆两部分,老公馆始建于1932年,新公馆建于1942年,是刘文彩先后兼并32户农民的田地和住宅后陆续建成的。1958年,刘氏庄园被辟为"教育馆",作为实物史料,它展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农村的阶级状况。60年代末在此处展出了大型泥塑群收租院。?
【李人故居】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外东上沙河堡花果村,为著名作家李郔人故居,又名"菱郔窠"。始建于1939年,1959年重新修葺。1982年政府拨专款整治维修,作为名人故居加以保护。占地1196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406平方米。正房一楼一底,木构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底层4间,分别为客厅、写作间、卧室和家属住房,恢复了作家生前原状。楼上原为书房,现已辟为陈列室,展出其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
【彭大将军纪念碑】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白江区城厢镇彭大将军专祠内。建于1938年。碑为四方体,连碑基及碑顶在内计五层。基部有石雕蟾蜍花草,前人题咏和汪兆铭撰《先烈彭大将军传》石刻小字。碑身四面分别刻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考试院长戴传贤题写的"先烈彭大将军殉国纪念碑"大字。大将军彭家珍,成都金堂县人,1912年1月27日在北京炸死清宗室顽固派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亦当场壮烈牺牲。此举对清帝退位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年3月29日,孙中山大总统批准追赠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忠烈祠。1953年,毛泽东签发彭家珍烈士家属光荣证书。
⑤ 成都著名景点及四川传统文化介绍
一,成都景点:
1,文殊院
文殊院为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寺内藏有自唐宋以来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珍藏各类经书12万余册,还有自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
2,望江楼公园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4,永陵博物馆
永陵博物馆座落与成都市青羊区,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俗称王建墓,也是中国所知的唯一建筑于地面之上和第一个经过正式发掘的帝王陵墓。
5,百花潭公园
百花潭公园位于成都西郊,与青羊宫、杜甫草堂相邻,占地约135亩。公园得名于《蜀中名胜记》,诗圣杜甫在此留下了“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名句。
二,四川传统文化
1,方言
四川话是流行于川渝地区及周边省份邻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2,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⑥ 四川成都有什么风景名胜及其介绍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和卧龙5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峨眉山四川旅游资源丰富,许多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贡嘎山,海拔7559米,不愧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西岭雪山雄峻美丽;若尔盖、阿坝、红原大草原广袤无垠;“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雄、夔门天下险”久享盛名;大足、安岳石刻、乐山大佛、都江堰等人文景观中外驰名;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的九寨沟黄龙寺更比作“童话世界”“天上瑶池”。四川不仅有以大熊猫为主的各类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还有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川菜、川酒享誉海内外,四川已成为中外旅游者瞩目的旅游胜地。来过四川的游客,一定会为四川雄、奇、险、秀、幽、野、古、绝的自然风光所倾倒。
四川主要由四个文化区域组成
巴文化区:
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和广安(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直辖市重庆,重庆简称渝,故重庆称巴渝,以及湖北省恩施州)
蜀文化区:
绵阳、自贡、遂宁、德阳、成都、雅安、眉山、资阳、乐山、宜宾、泸州和内江十二市(秦政府建立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政府之前,巴国和蜀国是中国西南仅有的两个文明国家)
攀西文化区:
攀枝花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首府西昌,所以常常统称为攀西)
川西高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 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部的高原区域)
四川省有天台山、青城山、千佛山、四姑娘山、蒙顶山、峨眉山、白云山、凤凰山、凌云山、金城山、夏衍山、西岭雪山、窦圌山、华蓥山等著名山峰。 成都从古至今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因为成都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因为它地处于龙门、邛崃山脉之中,独特的自然历史环境,孕育了整个川西平原。
成都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很多。如: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宫、孟知祥墓、朱悦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彭大将军纪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桥烈士墓。
另外还有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园,有以引种一百多种竹子、被称作“竹的公园”的望江楼;装饰、布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的百工堰;年年举办“灯会”“花会”的文化公园;以饲养和繁殖大熊猫著名的成都动物园、以锦江绿化带为背景的滨江公园和以“人和水”为主题的活水公园。
成都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中心城市。1998年,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极大地改善了成都市区的旅游环境。
成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因而构成了成都独特的旅游三大特色,即"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
“蜀汉文化”源远流长。成都有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国古迹--武侯祠,有位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有保存完好的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之墓--永陵,有驰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同时,成都精湛的传统工艺也蜚声海外,银、漆、绣、竹、锦等工艺品堪称一绝,川剧、川菜、茶馆、名小吃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熊猫故乡”称之无愧。全世界仅存的一千只左右大熊猫,80%分布在成都及附近地区,成都有国家森林公园3个,有崇州市鞍子河、大邑县黑水河、都江堰市龙溪--虹口3处大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此外,在成都还建有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其大熊猫繁育研究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成都可以了解到大熊猫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与大熊猫有关的背景文化,在成都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还可以追寻大熊猫的踪迹。
“天府风光”之美名,因为这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青城山,有雄伟多姿的九峰山、九龙沟、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天台山,有秀丽多姿的朝阳湖、龙泉湖、桂湖、古色古香的黄龙溪。成都平原的农家田园富饶美丽,民风古朴,民俗遗存丰富,体现了特殊的旅游文化内涵。
古诗有云: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这四句话道尽了成都的风光。
别名: 锦里
介绍:
在武侯祠旁边有个高约7米的门楼,这就是是锦里的入口。锦里全长约340米,主要依托成都武侯祠,北邻锦江,东望彩虹桥,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古老的祠堂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锦里古街目前主要包括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等几大部分。走在锦里,所有的东西都体现着三国文化与川西文化:三顾园、诸葛连弩、曹营坝咖啡吧……从玩的、看的、住的、买的,到三大炮、军屯锅盔、白家肥肠粉、牛肉焦饼、三过荞面、米酒等精致的小吃、饮料,锦里作为一个了解四川文化的窗口的地方被称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是成都之旅的一个亮点。
地址:
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素享“天府”盛誉的四川省,拥有秀丽的山川和辽阔的沃土,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反映着四川历史的发展进程,它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之一。
四川省博物馆初建于1941年,时称四川博物馆。创办伊始,设备简陋,经费不敷开支,专业人员甚少,直至1949年底,全部藏品仅近万件。解放初期,该馆更名为川西博物馆,1952年定名为四川省博物馆。经过三十年来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全部藏品达十六万件之多。
四川省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省级历史博物馆。在过去的四十年内,该馆曾发掘、清理了数以千计的古代遗址和墓葬。目前这里除经常陈列展出三千三百多件古代和近、现代文物外,还举办各种临时性或纪念性的专题展览。通过这些陈列展览对群众进行生动形象的历史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使人们从中了解四川历史发展简况和地方文化的特征。 黄龙溪古镇内,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有 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雄浑厚重,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每年农历六月初 九和九月初九的庙会,还能再现昔日古镇的喧闹场面。
幽深的老街,弯弯曲曲,街道两旁有众多小饭店,门前大多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酒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在风中不停地舞 动着招徕着客人。古镇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几乎每家都会做,但又各有特色。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 牌,透着浓浓古意。
古镇上,最有特色的还有它的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 景。喝茶对于古镇上的人来说,那是与吃饭并列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他们用本地产的茉莉花,冲在盖碗里,一些茶馆有时也有上好的竹叶青、峨眉雪蕊这样的好 川茶。一碗茶两三块钱,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们,大清早上馆子遛鸟兼喝茶,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雅致的享受
旅游资讯
交通:川南古镇黄龙溪是中国十大古名镇之一,位于四川省双流县南部,距成都市区42公里。成都新南门车站有直达黄龙溪的班车,8:00—16:00,每隔1小时一班,票价8元/人,1个多小时可到达。抵站后可乘人力三轮车或步行就可逛古镇了。
⑦ 成都有什么历史名胜古迹
1、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
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2、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3、芙蓉古镇
芙蓉古镇位于成都平原,距成都市区5公里,紧靠成都市区绕城高速公路,芙蓉古镇是温江依托成都发展的第一门户,又是成都面向川西扩张的第一站。
经过河堤整治、屋面造型、城墙围砌等共3期的主体工程实施,一条宽12米、长1200米的仿古一条街终于横空出世,一个崭新的川西“芙蓉古镇”崛起在蓉城近郊,成为成都市民闲暇时近郊游玩的好去处。
4、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康熙三十六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5、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起来的。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是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屹立于锦江畔,高39米,共4 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攒尖,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基有石栏围护。朱柱碧瓦,宝顶鎏金。
⑧ 介绍成都历史,旅游景点
http://www.cytssc.cn/jd/cd/这里是旅游介绍
成都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军入蜀,蜀国灭亡。为加强中央集权制,秦国在蜀地设置蜀郡,秦大将司马错重筑成都城,作为蜀郡首府。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发达,成为朝廷重要贡赋来源,朝廷遂设置锦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因此把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简称“锦城”,汉代的成都,经济已相当繁荣,晋人左思在所著《蜀都赋》中称“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是西汉时期著名五都会之一。唐代,成都的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与长安、扬州、敦煌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都会。就其商业的繁荣程度而言,它仅次于扬州,时有“扬一益二”(唐代的成都是益州的首府)之说。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秀”,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元代设四川行中书省,成都一直是省会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它的名字,两千多年来从未变更过,这在中国地名史上实属罕见;二是两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的郡、州、府、道、省等行政区划的首府所在地(包括几个独立王朝的都城),从未变更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会城市之一。
⑨ 成都出过那些历史名人
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5、杨廷和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杨廷和年少成名,十二岁时乡试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岁时中进士,授翰林检讨。明孝宗时为皇太子朱厚照讲读。正德二年(1507年)入阁,拜东阁大学士,专典诰敕。刘瑾诛后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