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必去的几座山
① 七律长征中提到了几条河和几座山
七律长征中提到的河:金沙江、 大渡河。
七律长征中提到的山: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乌蒙山、岷山。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时间: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1)千山必去的几座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这首诗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② 《七律•长征》中千山代表是哪两座山
千山,
五岭:即越来城岭、源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乌蒙:即乌蒙山,是穿行于贵州、云南之间的山脉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
万水
大渡:指大渡河。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③ 古诗词里的千山指的是哪座山
这里两句里的千山都是量词,形容很多的山,这是诗的浪漫。
譬如岑参的,千树万树梨花开,里面的千树万树也不是具体指的哪棵树。就是一个量词,形容很多的意思。
④ 我想在沈阳周边找一个纯爬山的地方,不要门票的,辽阳本溪都可以,推荐什么棋盘山、千山、凤凰山的就免了
马耳山吧,那里山不高,人也少,环境可以。位于沈本交接之地。
⑤ 鞍山市 千山韩家峪方向樊梨花山寨 在哪!那里有个点将台 蟒仙 狐仙洞 ,还有梨山圣母 薛仁贵
开车的来朋友在鞍山(自达到湾)下高速!---- ----做火车的朋友!从鞍山火车站下车乘坐8路公交车到韩家裕站(还有一站到千山正门)下车,打车15---20元就送到
山寨下!
点将台就在山脚下,很不起眼的!
⑥ 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用三座山是什么写法
你是说实际只有三座山,那就是夸张的写法啊!
⑦ 千山山脉的主峰是那座山
千山山脉位于辽东半岛,为长白山余脉, 东北接长白山,西南至大连市的老铁山,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千山山脉两侧为辽东低山丘陵。 主峰是绵羊顶子山,海拔1046米。
⑧ 千山到底有多少座山
文学上的一种夸张手法
没有必要去弄懂到底有多少座呵呵
⑨ 千山百峰各有仙,敢问道友哪座山
正一萨满为一统
东北悬天一仙山
千山百峰各有仙
敢问阁下那座山?
⑩ 千山最高的山是那座啊
国家测绘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千山仙人台“长高”0.2米后,千山风景区表示,在即将出版的《千山导游》和着手印制的宣传画册等各类宣传品中,将标示仙人台708.5米这一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