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旅游业提升城市化质量

旅游业提升城市化质量

发布时间: 2020-12-14 21:59:48

Ⅰ 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

①政府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专服务的职能,建设服务属型政府。 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并全面 融入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基本公共服 务能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②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提高执法 能力和水平,落实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责任;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有序推进农 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Ⅱ 城市化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提高还是降低 为什么啊

城市化对人的生活质量是提高的。因为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它的经济发达程度具有极大的相关。
城市化水平高的省市,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城市人口比重在88%~71%甚至更高。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包括广东、辽宁、黑龙江、吉林、浙江等,城市化比重在55%~48%左右。城市化水平中等的省,包括内蒙古、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山东、山西、青海、新疆、重庆、宁夏、山西等省市区,城市化人口比重在43%~32%左右。其次省市更低了。位于西部的各省区多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和干燥区,其人均一、二产业值超过内地许多省市区,加上乡村聚落也趋于集中分布,均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
简单说,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个数值越大表明,该国家/省/市/区的经济越发达,人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比如东西部的比较,东部发展快,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人民受教育程度高,城市人口远多于非城市人口;西部发展缓慢,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人民受教育年龄、程度普遍偏低,城市人口小于非城市人口。知道了这些,就可以分析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表示经济、教育程度等综合因素的提升,对人们的生活而言,钱多了,交通方便了,素质提高了,生活当然更好了。

(自己总结的答案哦)

Ⅲ 城市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可以使人们享受更好的城市化带来的便利,但是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

Ⅳ 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

推进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城镇化专是树立和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关键就在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能够缩小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既可以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Ⅳ 如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水平

“十三五”时期是青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顾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质量不高、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突破既有模式的瓶颈,形成新的城镇体系布局,进而达到扩大内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

以美丽城镇建设为载体奋力走出青海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路子。针对新形势下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高端统筹、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青海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导意见》,决定从2014年起利用5年时间,安排4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作为引导资金,与既有渠道资金、社会资金统筹使用,形成聚集效益,核心打造80个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美丽城镇,每年支持16个美丽城镇建设,每个城镇安排3000—6000万元投资。工作开展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已安排下达32个美丽城镇建省级专项资金16亿元,实施项目191个,项目总投资66.57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1.3亿元。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打造了门源县青石嘴镇、共和县龙羊峡镇等一批美丽城镇,城镇环境进一步美化,市政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生态环保、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高原美丽城镇初具规模,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海东市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目前海东有省级核心项目19项,开复工率78.9%,完成投资27.75亿元,市核心区基础设施道路、海东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乐都区瞿昙寺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市级核心项目202项,开复工率71.8%,完成投资84.9亿元。东部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快,去年海东市安排东部城市群新发债券14.5亿元、核心区建设资本金15亿元,带动总投资426亿元的117个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了2016年国家第2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申报工作,通过竞争性评审答辩,海东成功跻身2016年核心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试点申报成功后,我市相继出台了海东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城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以及推进PPP建设模式加快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管廊建设运营。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镇化是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必然途径。摒弃以往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正在考验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只要我们协力同心、苦干实干,坚定不移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一个城乡一体化蓬勃发展的青海必将从蓝图变成现实。

Ⅵ 城市化弊大于利怎么辩论

反方
第一,何谓城市化?化是一个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进行,虽然对方也不否认,可是在交锋中你们为什么总是以静态的观点去看问题呢?你们总是把城市化美好化,这怎么能行呢?试图引起观众和评委的共鸣,这是你们的计策,但是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二,对方对生活质量的理解,我们说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两个概念,为什么你们只是抓住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说证明生活质量的提高呢?我们什么时候又说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偏重于精神不偏重于物质呢?生活质量有质又有量,对方您不是不明白,只是装得稀里又糊涂。
第三,历史的车轮是前进的,这是人类发展的科学文明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自然是提高的啊,可是你们的结论是城市化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这怎么可能呢?你这不是牵强,也不是凑巧,根本就是导向了杀人之说。
听听真理的阐述,城市化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从产生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产方式的探索,作为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固然有其必然性,这我们都承认,但是作为一种政策选择、发展模式,城市化使人口和资源大幅度集中于部分城市!这不但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而且使原来的城市功能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城市化产生严重的“马太效应” ,造成城乡差异悬殊, 并使城市化走上通过生态破坏疲建的不归之路,这其中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已被城市化的实践和社会学的理论所证明。
纵观人类发展,西方学家提出城市化规模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在近代,又有人提出了人口数量与平均管理 更体现了人性的蜕变和衰退之说啊!处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是我们时代发展的主体和主流啊!从伦敦到芝加哥,从刚才对方辩友提到的新加坡到青岛,哪一个不是发现了城市化的弊端后采取抑制城市化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对方辩友不要为了论证你们的观点,而被蒙蔽了探寻真理的双眼啊!事实也好,雄辩也好,我方观点城市化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谢谢大家!

正方
不敢说对方辩友顽固,但是我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的几个错误。
第一,刚才对方辩友说到过一段时间,城市化就不再城市化了。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要告诉我,上海南京城市化了是不是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比我们低了呢?
第二,刚才岁方辩友说我们的城市化是一个静态过程,殊不知城市化是一个发先问题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啊!第三,刚才对方辩友说农村变成城市不行,城市变成农村不行,那情对方辩友为我们新中国的建设之一个方向吧!
下面请继续阐述我方的观点,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鉴于刚才对方一再混淆概念,我不得不重申城市化和生活质量是两个问题。
首先,城市化是一个社会概念,即面而非点。再者,城市化也并不是简单的将农村变为城市,否则社会的发展将要是“灭耕地,存水泥”了。
再者,对于生活质量,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个方面,所以我们所说的生活质量也包括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两个方面。下面请允许我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物质生活质量角度,城市化在政府规范的指导下,通过人们去力求新的生产,犹如无形手在推动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力得以进步,生产关系完善,从而提高了作为物质生活质量标准的第一、第二产业的水平,当然,这只是从理论上看,那事实又是怎样呢?工业革命以后,全球变进行城市化,虽然我国开始较晚,但成绩斐然,从大范围看,GDP数额增长一支独秀,生产力突飞猛进,生产关系日益完善,从小看,我们从住草房到住楼房,从吃不起窝窝头到能买粮,城市化功不可没啊!
第二、从精神生活质量角度来看,首先城市化让人们集中的生活工作在了一起,提供了一种不断完善车的城市化生活模式,提供了更各种场所,让人们可以地更好交流、沟通。再者,城市化通过经济手段,不断推动教育文化的发展等产业的发展,提高作为生活质量标准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再次,城市化过程中,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新鲜血液不断注入,人们的观念眼界不断提升,比如说辩论赛的产生就是一例,当然一切事物都不理想的,也并非完美的,城市化也不例外,难免会有弊端,城市化不可能提高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
所以我们应该从整体的,主流的眼光去看待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我拿起这张白纸,我希望大家说这是一张白纸,而不是一个墨点啊。最后让我们放眼社会,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的提高下辖呢日益见,才被作为一次项方针提了出来。感谢我们亲爱的祖国和党委为我们指出了走城市化的道路,,让我们沿着城市化的额道路大踏步地想走下去吧!因为千言万语,千事万例均已经证明了,城市化确能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谢谢!

Ⅶ 如何衡量城市化质量

城市化质量关键看就业,往本质里说,就是农民工由务农变成进城务工,他的生产率有多少提高。比如在农村种地,一年收入2000,进城务工,一个月就赚2000,那这个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好处显然就要远远大于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如人口膨胀、环境问题等。
使得生产率提高得越多,这个城市化就越有效率,有质量。

在论述时,首先有一个大框架,要在哪里城市化,东部沿海城市继续扩大,还是西部中小城镇化。这里有一个约束,中国有18亿亩耕地红线,东部、西部,大规模的城市化只能选择其中一块。
定好框架,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产业。农转非后农民失去宅基地,需要就业,什么样的产业能吸纳最多的就业?一般我们认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效率高,这个问题可以与第一个问题相结合,重新讨论东西部的选择。
农民工就业了,但城市化还没完成,因为农民工的钟摆式流动使得他们在几年之后重新返回家乡,特别是没有变成非农户口的人。为什么他们要返回家乡?社会保障、户籍,这里有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城市化进两步退一步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这三个问题串起来,再加上一条线索,那就是农地制度,农地制度会怎样影响农民的进城和回流行为?又会怎样影响产业、就业发展?
讨论完这些,你的路径就出来了,路径里出现了很多矛盾,根据他们一个个提出对策。

Ⅷ 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作为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化质量,


(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要求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风貌各异、产业互补的城镇体系。(1分)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分)因此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提升产业层次,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1分)④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1分),必须用创新思维来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行。(1分)
(2)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或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角色,主动融人到城市中;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平等地为他们提供就业、居住、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保障和服务。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府要为他们制定专项的财政、 税收、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善于抓住重点、统筹兼顾。要重点解决他们所关注的就业、收入等重难点问题,同时解决好他们所关注的其他问题。④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抓住主流、区分支流。他们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良品质,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⑤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他们既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根据自身实际,实现向市民转化(或政府既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推进市民化)。

Ⅸ 城市化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1.生态效益 2、 社会效益 3、 经济效益 1、城市林业建设资金不足 2、城市林业的经营管理粗版放 3、领导重视程权度不够 4、现有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 5、城市林业结构不合理 6、市民爱护环境认识不足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由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物,如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排放物已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建筑物以及财产设备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破坏性恶劣影响。除了大气污染外,城市中水污染、噪声污染也十分严重。水污染已是供水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供水中,地下水已成为重要水源,但地下水资源毕竟有限,加上不少城市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造成饮用水紧张。城市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噪声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健康、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所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城市人民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引起人民关注。

Ⅹ 如何提高城乡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质量

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3-11-21

本报讯 记者赵亚平报道 近日,甘肃省副省长张XX在调研城镇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时强调,要继续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加强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不断完善城乡服务功能,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推动城乡建设特色发展,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张广智强调,要始终坚持以规划指导建设、引领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要立足长远发展,科学编制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发展必须靠产业支撑,在城镇化规划中,要把产业规划放在首位,按照当地产业布局,紧紧盯住支柱产业,分清支柱产业、附属产业、相关产业、配套产业的关系,不断创新突破,研究规划好产业格局。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要充分体现为民便民的特色;要努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注重提高市民自身素质,造就新一代城镇化市民。四是将文化作为城镇化建设的灵魂,认真分析城镇特征,深入挖掘传承地域历史文化底蕴,为城镇建设注入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让城镇建设的外在和内涵实现同步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努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五是按计划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公平公正分配,真正让这项民生工程惠及城乡困难群众。同时,从实际出发,努力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保障。
赵亚平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