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甘肃省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

甘肃省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

发布时间: 2020-11-25 05:57:28

A. 政策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全面开发

近年来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相继出台:2016年,《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在全国实施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万企万村帮扶、百万乡村旅游创客、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扶贫模式创新推广、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等八项专项行动;2017年,《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全面实施规划攻坚、精品开发、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示范创建等旅游扶贫工程,加快推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2018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制定出台,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阿洛是浙江湖州培训班的学员。他回到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迪麻洛村后,对自己升级扩建“迪麻洛阿洛客栈”更有信心了。同时,他在安吉县参观时,想到可以把一些项目引进家乡,和乡亲们一起走上旅游致富路。自2014年以来,这样的培训班共举办了15期,有4000多名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受益。旅游扶贫培训已经成为旅游扶贫工作的“常态”。

B. 第一次来康县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康县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达100多处,人文景观50多处。著名的景区景点有: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白云山森林公园、花桥村等。

阳坝景区
阳坝
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4A级景区)位于甘肃省康县东南部,景区总面积504.93平方公里,境内气候温润、景色秀丽,有红豆杉、香樟、白皮松等国列珍稀树种近40种;有金丝猴、金猫、大鲵等国列珍稀动物36种,又自然景观200余处,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居全省之首。景区内大部分为原生态森林。

梅园河湿地公园
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康县阳坝镇,面积555.8公顷,是以永久性河流湿地为主,灌丛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组成的复合湿地,是陇南市独具特色的天然生物园,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特性。湿地公园建立后,不仅能够提供巨大的生态功能,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流域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推动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白云山森林公园

白云山森林公园,主峰海拔高2500米,白云山具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张家界之灵于一身。园内风景如画,奇峰险竣,苍翠秀丽、花木繁茂。白云主峰壁立千仞,直指苍穹。2003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它依山面水局新颖别致,结构脱俗独特,如画卷垂挂白云山顶,似彩屏直竖燕子河南。每当东方破晓,河谷里,晨雾或如轻纱,游移飘乎,变幻莫测,或似重幔,匿大桥、迷高楼,山形花影在雾海中沉浮隐现。当夕阳衔山,晚霞满天,河面抹上淡淡的红光,微波起伏,园林倒映,又给公园增添了“一道残阳铺水中”自然景观。
1985年10月4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康县时,曾饱醮浓墨,挥毫题写的“白云山公园”园名镶嵌在大门上方,两边刻有陇南味纯汪廷湖题写的对联“百世风光当代装点多秀美,千古岁月今朝耕耘更香甜”,大门背面是全国政协常委杨植霖题写的“留赠康县” 一诗。

花桥村
花桥村
花桥村(4A级景区)位于白望路沿线,距康县县城26公里,距望关成武高速入口5公里,距陇南市70公里。花桥村景区是西北地区集乡村养生养老、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乡村旅游培训及农特产品加工、展示、销售等产业链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花桥村森林覆盖率高达70%,年平均气温11℃,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村庄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2014年花桥村被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同年被列为全市乡村旅游示范点。2016年在全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场会上被授予“中国茶马古道文化艺术之乡”、“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全省农民回乡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茶马古道
康县毗邻陕西、四川,自古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通道。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有碑文佐证的茶马古道。

C. 栖云田园小镇有哪些旅游项目

榆中县栖云山李家庄田园综合体2017年7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也是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唯一一个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距兴隆山大景区2公里,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项目规划占地26500亩,其中核心区8300亩,按照千亩花海区、栖云田园小镇、生态田园区、养生养老区、田园野趣区、亲子体验区、生态养殖区、榆兴农庄体验区、智慧农业生产区等9大功能区域规划布局,全力打造智慧栖云田园小镇、西坡精品民宿、农业种植、千亩观赏花海、特色餐饮、亲子体验、开心农场体验、康体养生养老、休闲娱乐、盆景园、森林王国、农产品检测中心、作坊一条街、农耕广场、民俗街、农耕博物馆、栖云画家村等46个重点建设项目。经过近3年的发展建设,李家庄田园综合体成效初显,榆兴农庄、千亩花海、农业种植、智慧农业产业等多渠道齐发力,不仅拓宽当地群众的致富路,也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闲暇娱乐的好去处,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1 千亩花海即将绽放

提到花海,一定会先想到榆中县花间田的千亩花海,百万株颜色各异的鲜花相继盛开。记者再次走进花间田景区,工作人员分工有序正在加紧为迎接五一小长假的到来做准备。

“现在正在进行花海的整体规划布置,已经将部分郁金香进行移栽,预计4月28日就可以对外开放。”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花海将以郁金香、醉蝶花、波斯菊、向日葵、虞美人、马鞭草等为主,实现鲜花春、夏、秋三季“长跑”,将在4月28日—30日试营业,5月1日正式开园。

据了解,花海于2019年五一小长假投入运营,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配套了彩虹桥、花间田飞索、喊泉、迷宫等网红“打卡”娱乐景点。连续举办了花间田摇滚音乐节、农民丰收节暨艺术节、千人书法大赛、冰雪旅游节等十余场主题活动,客流量达到50万人次,收入突破400余万元。

与此同时,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平台,吸引了大量周边就业人员务工。参与景区花卉整体布局及种植的白银小伙林广巍在网上看到榆中县千亩花海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后,便投入到花间田景区花海种植项目中。“我一直从事花卉种植工作,以前在其他地方打工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现在来到这里可以拿到5000元。”林广巍介绍,景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正在修整鲜花的张清芳已经在花间田景区工作快三年了,来这里之前主要靠家里的几亩薄田为生,每年的收入不过五六千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而现在,在家门口就业,让她的生活也充满了色彩。“现在每月工资可拿到3000元左右,一边工作一边赏花,别有一番滋味,工作的心情和动力也跟着倍增。”

2 智慧农业大棚带动农户创收

恰逢周末,上午10点的榆兴农庄已经接待不少游客,大棚采摘、水上餐厅、垂钓、儿童娱乐等一站式休闲体验,与田园风光来个亲密接触。在榆兴农庄智慧农业采摘大棚,利用多项领域传感器,通过手机控制棚内卷帘、通风、浇水等日常工作,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实现不同蔬菜在同一大棚种植的场景。记者看到各类果蔬食材正享受着“日光浴”茁壮成长,硕大饱满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郭小燕一家是地地道道的榆中县李家庄人,过去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一年收入只有4万元左右。如今,通过“企业+农村”的经营模式,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起初是村上帮助农户贷款建造智慧大棚,现在我家已经承包了三个智慧大棚,主要种植西瓜、西红柿、草莓,不仅收入翻了几番,管理也更加规范。”

D. 乡村旅游将会带动乡村振兴吗

据报道,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7036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27.5亿元,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8万人,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反映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富民效应。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既是推进旅游强省战略和优质旅游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发展质量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景区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旅游强省的中坚力量,希望乡村振兴可以早日实现!

E. 乡村旅游的规划原则是什么

(1)服务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用水、用电、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任务,乡村旅游规划应于新农村建设回话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有了基础。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把旅游乡村的住宿、餐饮、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设施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营造村容整洁卫生、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2)突出优势

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种类多样,但是同时由于乡村产业的相似性,带来了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相近。因此,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要进行横向资源类比分析,突出区域优势,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突出优势,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优势,引导游客凌律独特的乡村风光和山水景观。

(3)强化特色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强化特色,一是突出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避免乡村城镇化和商业化。并且服务设施设计防止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

(4)参与性

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就在于游客的体验参与。游客从城市来到乡村,在旅游观赏青山秋水之中获得审美体验,在果园中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感受着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乡村旅游规划,要提供给旅游者采摘、捕捞、耕耘、栽种等乡村劳作机会,让旅游者体会农事的艰辛的同时,获得健身娱乐。

山合水易相关案例参考:

《河北省昌黎葡萄沟景区项目策划》

《甘肃省白银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策划》

《安慧芜湖大浦新农村建设实验区旅游项目策划》

F. 乡村旅游模式有哪些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够发展旅游,而是要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从各地的发展经验来看,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有三类乡村,一是紧靠中心城市,汽车车程在两个小时之内的城郊乡村;二是紧靠现有景区的乡村;三是具有旅游资源良好的古村落、农村风貌、高科技农业、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以及果业、花卉等特色农业发展或自然、生态比较好的乡村。铭智旅游策划总结中外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分为五种:
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
村落民居旅游模式是依托特色村寨或民居群落的村落民居建筑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村落民居建筑按发展特点分为古代与现代两类,村落民居旅游模式也相应分为古民居旅游与新民居旅游两种。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乡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充分突出和展示乡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工艺游艺、体育竞技、信仰崇拜等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
3、生态旅游模式
乡村生态旅游模式以田园、草原、森林、渔港等生态环境和各种乡村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模式以稻作的梯田、放牧的草原、狩猎的森林与扬帆的渔港为特色,把乡村生态与乡村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开发梯田游、草原游、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蕉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
4、现代农业旅游模式
建设现代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代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未来趋向。山东枣庄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沂南大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临沂罗庄飞龙花卉,形成乡村旅游的现代农业科技游模式。主要做法是,引进国内外种植高新技术和品种,使园区内的果木、花卉、蔬菜等植物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园内一般分为育苗区、栽培区、温室区,果木、花卉特色种植区。
5、综合旅游模式
综合旅游模式是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多元开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随着旅游业多元趋势的发展,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与选择也趋向多元化,乡村旅游发展又呈现出休息娱乐、收获品尝、运动养生、观光审美、学习体验等五种旅游类型趋向。旅游模式是旅游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发展模式会随之推进,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消费观念都将影响旅游发展模式的设计,休闲度假、现代农村观光、休学体验等旅游产品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G. 甘肃一带的农村现在发展怎么样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甘肃地域狭长,地理差异性显著,涵盖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黄河流域、戈壁绿洲等多种地理单元;又是多民族聚居区,文化地理单元的异质性强是甘肃的基本特征。甘肃省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牢牢守住“三农”基本盘,强化工作举措,狠抓任务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稳中向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是会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会宁县以本次节会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基础配套设施,创新培育精品旅游线路,着力解决“引客入宁”短板,切实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努力为会宁乃至白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