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开乡村旅游

开乡村旅游

发布时间: 2020-11-24 16:13:44

乡村旅游怎么搞

挖掘乡村自然生态资源和传统文化内涵,突出乡村优势。与繁华大都市相比,乡村旅游的优势就在于归园田居、采菊东篱的诗意风光,在于农耕放牧、春播秋收的农业文明。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扬长避短,突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要保留地方特色乡村建筑,保持淳朴的乡村自然风貌,营造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尽量避免“大而全”的规模建设。要深挖乡村旅游人文内涵,要鼓励和支持旅游扶贫村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演艺、农事体验、节事节庆活动,保持乡村旅游景区特有的“农味”、“土味”和“野味”。

创建乡村旅游对接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突出农民利益。乡村有旅游的优势,但还需要现代化的旅游理念和资本来开发。创建开放的乡村旅游对接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把乡村的山水、农民的资源和现代化的旅游理念、资本对接,促进优势互补,带动贫困人口致富。要支持和鼓励专业化旅游企业参与旅游开发,给予优惠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带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积极推进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与旅游扶贫村“结对子”,在劳动用工、农副产品采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对口帮扶。创新农民财产入股参与扶贫开发的新路径,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财产权以及农民集体资源和资产都可以入股合作旅游开发。建立乡村旅游收益共享机制,乡村旅游开发不能把群众排斥在外,要着眼于贫困人口受益、贫困户脱贫摘帽,让贫困农民分享旅游开发的长期收益。

拓展乡村旅游路线和产业价值链,突出农业价值。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要拓展乡村旅游价值链,让贫困农民旅游收入多元化。深入挖掘乡村优质土特产和传统手工艺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带动辐射作用,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小吃、餐饮、手工艺品品牌,实现产品标准化。要整体开发乡村旅游线路,形成乡村旅游合力。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定点扶贫的河北省大名县为例,乡村旅游和农业资源正在进行统一整合,组团开发,科学规划推出乡村游线路。打造集生态农业旅游、运河文化、回族文化、名人文化、小吃文化、红色文化六大主题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兼具人文、自然、民俗、休闲、娱乐、教育六大功能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提供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乡村旅游体验,增强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建立乡村旅游协同管理与服务机制,突出政府职能。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扶贫,涉及的点多面广,需要上下联动、协同推进。要加强统筹、齐抓共管。建立由旅游、农业、文化、交通、规划、国土、环保、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的乡村旅游协同管理与服务机制。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将乡村旅游工作有机融入扶贫攻坚大局,共同推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要抓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方案。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效衔接,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规划。

强化客源市场定位与营销推广,突出市场作用。目前,营销仍然是乡村旅游的一个薄弱环节。要准确定位目标客源,主动开拓客源市场。把周边大中城市作为一级客源市场,组织乡村景区对周边主要客源地进行宣传推介,与当地旅行社进行业务合作。由本地人游带动外地人游,先起步,再做大,后做强,示范带动,造势旅游扶贫。要广开乡村旅游营销渠道,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把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小吃、特色农产品进行集中展示、捆绑营销、联合推介。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营销,支持推动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旅游扶贫宣传营销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宣传、营销。

改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突出需求品味。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做到“推开门看大自然”,更要求“关上门是现代化”。政府要统一规划引导,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路建设,确保每个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打造干净卫生、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
更多关于乡村旅游的问题请关注51找地网。

Ⅱ 乡村旅游的开发思路有哪些

由于乡村旅游的来开发需要政府、源企业、金融机构、当地居民等各方共同参与,涉及利益体较多,所以可按照乡村旅游成长的协调机制,将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政府主导型模式、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和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
大量实践表明,政府主导型模式适用于乡村旅游开发早期阶段或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因为政府主导的优势十分明显,可构建相对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政府、开发商、农民的利益均衡。
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又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村民自主开发型模式,另一类是乡村组织型模式。村民自主开发型模式常见的有有“个体农庄”模式、“农户+农户”合作模式、“示范户带领”模式等,乡村组织型模式是由自发组织的协会或部分引导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Ⅲ 乡村旅游有利有弊,如何正确开发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考虑目标人群在哪里。我国目前市场潜力最大、发展最成熟、最普遍的乡村旅游类型就是将城市郊区利用起来进行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最好是在城郊或距离城镇两到三小时车程以内;
其次,利用景区进行拓展,将位于景区周边的乡村用于乡村旅游发展也是一种较为便利的模式;
因此,投资者和农民在开发乡村旅游前,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好地理位置,并且根据目标人群的喜好以及当地的特色乡村文化合理选择项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指出,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时,一定要深度挖掘当地的特色乡土文化、民俗文化,从建筑、饮食、民俗等方面全面提升当地乡村旅游的价值以及核心竞争力。此外,投资者和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时可以考虑与政府、企业、旅行社以及农民展开合作,这样既能保证资金到位,同时也能适当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风险。

Ⅳ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具备的条件!

一、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有资源,像你说的山、水、环境优美。
二、既然是乡村旅游,一定要有乡村的特色,比如说吃的农家餐有特色,其他地方吃不到。住的农家院落有特色,其他地方找不到。比如民俗方面独一无二。。。
三、另外交通要便利,让游客开车能到。
四、同时各种配套设施也要齐全,比如电、网络、娱乐等等。

Ⅳ 想建个美丽乡村游需具备什么条件

“走哇,端午节,我请大家去农村转转。”6月6日,家住临河山河墅的王彦博在微信群里与几位老同学相约,准备来一次乡村游。他说,夏天来了,去农村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体验淳朴的农家氛围,去蔬菜水果大棚里干点农活,比呆在家里看电视强十倍。
不知不觉间,这种回归田园、体验农村的旅游活动方式——乡村游开始火起来。其实,早在古代,美好惬意的乡村生活和宁静恬然的自然风景已然成为文人游士笔下称赞的对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孟浩然的感受;“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陶渊明的意境。而如今,厌倦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和拥堵喧嚣的交通,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城市人也把眼光投向了美丽的农家田园,乡村游一时受到不少城里人追捧。
乡村游的兴起不仅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提供了一个增收创收的渠道,也成为我市旅游业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旅游产品,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
乡村游 休闲好方式
夏天来了,淹没在水泥丛林当中的城市人,从繁忙的工作间隙当中挤出弥足珍贵的双休日,思谋着去哪避避暑,渴望找一个离城市不远的桃花源。其实,这也不是一件难事,“桃花源”就隐藏在我们周边的农村里,不过是加一脚油门儿的事。
25公里有多远?开车只需30分钟,这是临河浩澎现代农业观光园距离临河城区的距离。6月6日,在这个城区最高温度为32度的夏日,记者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徐徐清风带来的惬意。这个前有湖泊、后有寺庙,处处田园风光的农业观光园里,高标准的餐饮住宿已经齐备,其他配套也正在逐步完善。炎炎夏日,来此避暑纳凉,坐在树下垂钓、打牌,去蔬菜大棚采摘,到四周环绿的蒙古包畅饮,别有一番趣味。
回到临河城区,向西驱车15分钟,又一处极具现代农业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区已来到。这里是位于临河区干召庙镇永丰村五组的浩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观光,当然要看农业,感受农村的气息。而这儿就有一个让你改变对农业的看法,处处称奇、步步赞叹的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厅。厅里,看不到土地,找不到水源,阳光也被顶棚阻隔,只有一根根拳头大的粗管盘绕其中,而蔬菜瓜果却在这里生长得异常繁盛,让人感叹现代农业的神奇。待这里的配套建成后,将包括山、水、生态餐厅、高档休闲会所、老年大学等,以及果蔬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设施,让人对它的前景充满期待。
以上仅是我市乡村游的个别代表,目前,在市政府的统一引领下, 各旗县区正在全面规划和利用自己的乡村旅游资源,把其中的小型、微型及季节性湖泊、鱼池、寺庙、果园、农田防护林等作为农业旅游的特色内容和重要景观加以开发,以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田野、能大饱人眼福的立体种植模式、能掀起人激情的滚滚麦浪、能振奋人精神的灌排水利设施、能带来口福的河套西瓜、华莱士等田园景致为旅游吸引物,加以整合,并在增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综合吸引力、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客源市场方面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效果。

Ⅵ 开办乡村旅游行业需要什么手续

  1. 如果是景点开发,需要到市级以上旅游局报批并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登记,规划局,土地局办理相关手续

  2. 如果是农家乐就只要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就可以了

Ⅶ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人们也回更加渴望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中答放松紧绷的神经,享受优美的田园生活轻松与惬意。远景设计研究院乡村旅游规划专家就其问题谈到:对乡村旅游概念理解不深导致旅游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将乡村旅游简单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掩盖其内容的丰富性,导致乡村旅游类型过于单一。盲目开发缺乏规划,导致开发和运营中出现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关键点在于对特色的挖掘与合理的展现。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