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旅游 » 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3-16 02:01:46

乡村旅游规划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纵观全国,我们会发现近年来在乡村旅游热潮的推动下,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乡村旅游项目,如浙江田园东方、浙江莫干山、西安袁家村、乌镇乌村等等,这些乡村旅游项目让乡村旅游投资变得炙手可热,大量的社会资本纷纷涌入乡村旅游。但是,发展如此迅速的乡村旅游也面临着诸多困扰。铭智旅游策划总结了以下几点:

照抄照搬导致项目严重同质化

对于大多数旅游项目来说,产品同质化其实都是其困扰所在,乡村旅游可能更为严重。一个地方火了,其他地方紧跟着模仿,这点可以举袁家村的例子。

袁家村的高收益引发了众多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相继投运,虽然在建设风貌、旅游内容、经营方式上都类似,但在区位、文化、环境上都比不上袁家村,最终以经营惨淡告终。

乡村旅游从根本上是满足周边城市的需求,从市场饱和度的角度来看,同类型的乡村旅游项目都是在竞争同一批游客市场,当市场处于饥饿状态时,即便是同类型的项目都能获得成功,但当市场基本被瓜分殆尽后,后进入者如果不能在产品和服务上提供差异化,往往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最终以惨淡收场。

产业链断裂

很多乡村旅游区发展乡村旅游往往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人吸引过来就好了,至于村落如何可持续发展,思考不深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往往鄙弃了一些传统的农业产业,如畜牧业、养殖业、手工业、苗木产业等等。

除非当地本身具有发展旅游十分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否则对旅游产业过分乐观,盲目崇拜是不可取的,且单一的产业结构都是十分危险的。

一般来说,每个乡村旅游点从事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的农户,不能超过总户数的40%,否则,将会形成产业链条中断。

余下的60%农户可以从事养殖、种植、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尤其是本地生态型餐饮原料的供应,一般一个农户需要8~10个供应户,产业链还可以以合同形式由本村延伸到周边从事乡村旅游的村寨。

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之间的处理不当

现在很多旅游项目往往在保持传统文化和迎合现代时尚生活关系上处理不当,容易犯两类极端的错误:完全保留传统,不迎合现代时尚,守旧如旧;过分迎合现代化的时尚和生活,丧失原本乡村具有的文化氛围和内涵。这两种观念都不可取,好的乡村旅游开发一定是能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把握分寸。

以袁家村为例,当关中特色建筑、民俗小吃街模式被遍地移植时,袁家村早早发现其产业单一、体验性不强的弊端,开始布局精品客栈、酒吧、艺术长廊等业态,充分将民俗与时尚创意结合在一起,从业态结构上更为丰富,从体验上也迎合了现代文化青年的需求,基本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

从消费需求看,乡村旅游的消费主体是大中城市中青年人群,这一群体消费能力较强,同时文化素养、审美品位也较高,更加偏重旅游的文化感知、氛围体验。因此,乡村旅游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应进行适当改良,传统与时尚创意应该完美融合,而不是绝对的鄙弃。

⑵ 乡村旅游营销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土观光、乡野休闲、乡俗体验、乡居度假为目的,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为基本载体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类型。就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首先去除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等已经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因此,乡村旅游,更多的是着眼于景观农业及乡村休闲。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大类:

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

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旅游新农村”。

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

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是“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

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应该有完全不一样的旅游开发模式和营销手法,也因此对新农村的效果及示范推广价值产生不通的影响。我们应该选择在一个区域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易于成功开发的类型,进行试点。

⑶ 目前我国农家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1)经营理念落后,产品缺乏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农家生态旅游的经营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目前,农家生态旅游的经营主体是农民,因其文化素质不高,加之小农思想影响,使得农民的思维特征偏于实用理性,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却无视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缺乏全局和长远的考虑。

特色和品牌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农家生态旅游开发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变换城市生活方式的环境,提供一个认识农村的机会。而事实上,现在农家生态旅游经营农户的经营理念雷同化的倾向严重,品牌意识淡薄,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提供的休闲旅游产品内容单调,仅限于麻将、棋牌、卡拉OK等娱乐产品,缺乏品位和个性化色彩;对生态文化、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没有深入挖掘。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缺少健康的娱乐休闲项目和健身的参与性活动及文化的学习性活动。这就忽视了当代游客的多元娱乐需求和追求健康雅致型消费方式的潜在需要,导致游客消费方式呈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旅游状态,重游率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2)经营资金缺乏,缺少统一规划。现阶段我国的农家生态旅游经营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以在资金投入方面有一定难度。由于业主前期投资较大,资金回收缓慢,而游客品位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经营项目无特色,再投入乏力,久无变化,部分生意萎缩,甚至难以维持经营。

由于缺乏对地理位置、自身资源、本地政策、市场需求、基础设施、乡村民俗的调研,及对环境承载力的评估,导致经营农户盲目投资上项目,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没有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有些地方在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片面追求规模大和现代化,不仅脱离了农家生态旅游的内涵,而且破坏了环境和谐,从而降低了旅游吸引力。

(3)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农家生态旅游尚未纳入旅游或工商部门的正式管理范围之内,也未向税收部门纳税,其开业、停业都较随意,有些农户为节约成本,找几个“亲戚”就开始经营,还有些根本不具备经营条件也就地开张。因此,一些农家生态旅游存在“宰客”现象,严重影响了农家生态旅游的形象。

农家生态旅游的开办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较差,整体接待水平较低。而游客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娱乐的同时享受优质的服务,游客在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时必然会对农家生态旅游大打折扣,从而不利于农家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农家生态旅游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小,大多处于无序状态,每个农家生态旅游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服务标准和服务理念,很难做大、做好、做强。

(4)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质量不达标。农家生态旅游开展地区一般是市郊和农村地区,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旅游的开发。首先,交通问题突出。通往农舍的道路较差,交通不太方便。由于外地游客对当地地理环境不熟悉,而又缺少明显的指示牌,可进入性差。其次,休闲设施欠缺。很多农家生态旅游休闲设施过于简陋,缺少可供游人舒适停留的设施,如树荫下的凉亭、坐椅、茶室等。再次,配套设施不齐全。医疗保健站、药店、小超市、理发店等配套设施都还不健全。此外,供水、供电不足、排污不畅、垃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这些都影响了农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不良的卫生习惯及卫生基础条件欠缺等原因,农家生态旅游的卫生状况不达标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部分的农家生态旅游没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住宿和饮食环境卫生、安全存在严重的隐患。2004年广西桂林农家生态旅游中出现的80多名游客群体中毒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近几年,一些地方对农家生态旅游给予保护的政策,大量发展,特别是在连点成片地方的农家生态旅游地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以几年前火爆一时的松华坝片区农家生态旅游为例,这里地处昆明市饮用水源区,但是很多农家生态旅游产生的垃圾仍用火烧,生活污水也随意排放,成为松华坝水质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农家生态旅游的卫生、环保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5)宣传力度不够,促销意识不强。大多数农家生态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加之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与旅行社等服务机构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宣传营销网络体系,导致其资源和产品的知名度难以扩展,品牌效应难以形成。

⑷ 乡村旅游规划过程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随着乡村旅游规划不断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有一些乡村规划呈畸形发展,铭智旅游策划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问题:
1、盲目投资,粗放式经营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项目的投资极为盲目。一发现某地有资源可以利用,便仿效别处进行盲目投资,在开发经营时,为了节省开支而采取粗放式经营,在当地资源吸引力减弱时便转移目标,形成“打一个抢换一个地方的短期投资”。一些己建的乡村旅游点,没有考虑旅游功能和分区,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而且旅游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完全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2、贪大求洋,竭泽而渔
先说"贪大"。很多乡村游从一开始就是以挣钱为目的,因此,本来比较适合小型化发展的乡村游,也急功近利地采取大规模经营。本来乡村的资源是有限的,比如说人们津津乐道的土鸡、土蛋,因为乡村游的规模变"大"了,这些带着"土"字的东西就相对变少了,一些不法经营者便以假充真,有时候干脆从大商场里买东西供给游客。
再说"求洋"。一些乡村游的经营者,为了挣钱对游客百般迎合,甚至大拆大建,令乡村越来越城镇化。
3、原汁原味不可复制
乡村游要在挖掘乡村的特色上下工夫,真正让乡村游保持原汁原味。乡村游,游的就是一种乡土文化,享受的是一种乡土乐趣。可如今,"土"的越来越少了,乡村游名义上是游乡村,实质上却在自觉不自觉地"游城市"。

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无论在其发展模式、发展特色还是在发展规划、发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为今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不可避免的也逐渐显现一些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有以下表现:
缺乏统筹规划
乡村旅游发展所在地,很多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因此,资金不充足,导致很多乡村旅游缺乏合理规划,甚至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详细的总体规划来指导其发展,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形象、发展战略以及发展布局、发展目标不明确,这样很容易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与初衷出现偏差。
旅游产品独特性缺乏
乡土气息是乡村旅游的特质,也应该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打造对象,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地区忽视了这一点,逐渐趋于大众化旅游,造成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忽略了乡村旅游游客的参与性项目,而只是单纯地满足游客旅游的最基本的六大要素。对于项目地文化、民俗的深度挖掘不到位,长期下去,这些基本旅游功能的乡村旅游产品根本无法支撑其长久有效发展,也是乡村旅游今后发展的一个瓶颈。
资金回收期较长,经营效益不理想
乡村旅游的白炽化发展,导致其盲目开发,缺乏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的合理预算,即便进行合理预算,在具体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偏离规划目标,导致实际的投资回收期遥遥无期,加上很多乡村旅游旅游宣传意识薄弱,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这是任何旅游发展致命的弱点,结果是旅游地经营效益不理想,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4、乡村旅游发展的季节性导致资源的浪费
大众旅游中出现的旅游旺季“人看人,人挤人”,旅游淡季“旅店关门、旅游基础设施搁置”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性、乡村旅游观光化发展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营销策略的不到位等原因所导致的乡村旅游的季节性所致。
“硬”服务与“软”服务均有待提高
“硬”服务是乡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基础配套设施,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乡村旅游发展所在地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发展旅游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也是,还处于不完善状态。同样,旅游服务等“软”服务虽然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提高,但是要支撑其继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⑹ 怎样挖掘乡村旅游特色

每个村落的发展,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历史、传说。这些村庄,或因为重大版事件,权或由于重要人物,从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转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意义,并成为时代变迁的标志。也许,因为朝廷动荡才形成的隐居深山的村落;也许,因为战事所迫才保留的军事要塞;也许,因为某个政客、英雄豪杰或者文人墨客等传奇身世才形成一个乡村聚落…..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指出,乡村文化的提炼,需要吃透这些隐藏在乡村背后的历史或人物,才能更好地选择符合且独特的文化属性,打造一个乡村的文化品牌。
乡村文化涵盖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应该对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提炼,确定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表现主题,围绕着主题对乡村文化进行放大,形成乡村品牌形象。

⑺ 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
乡村意向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远景设计院指出鲜明的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必须有意识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如淮北平原的“绿洲仙境”----小张庄,江苏“江南农村”----周庄等都是靠这种方式树立起鲜明的乡村意象,并进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
(2)、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我国地大物博,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地应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及“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乡村旅游才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才能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更钟情于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也才能解决文化含量不够的问题。
(3)、注重产品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如可让旅游者与渔民一起随船撒网捕鱼,和农民一起防线织布,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加民族节庆活动;可以根据季节的推移、经济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新的农家旅游项目,如举行采茶节、竹笋宴、桃花节、杨梅节、百合宴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
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决定出游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除了一般旅游共有的安全问题外,乡村旅游安全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农事方面的操作性安全问题。由于乡村旅游参与性强,而游客又不熟悉农村的农事操作,所以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安全问题。二是农药、肥料、植物花粉造成的皮肤过敏问题。如游客可能因为农田中的肥料、残余农药等引起皮肤骚痒,在果园中活动也可能因某种植物花粉引起皮肤不适等等。所以对游客参与性项目要加强监导,以保证乡村旅游活动的安全。
2.政府主导、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要解决乡村旅游产生的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必须采用政府主导,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 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乡村旅游在内部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但对游客市场和社会来讲,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整体,有着整体的形象和全局的利益。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为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旅游地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积极引导,进行规范管理。如,成都龙泉驿区把乡村旅游纳入该区旅游局管理的工作范围,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各方支持、发挥优势、大办旅游”的方针,把争创国家级花果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目标,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地的地位。
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经营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乡村旅游地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应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的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实保护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3 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
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经营是实行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在设施设备条件的建设上,要加强乡村旅游地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由于乡村旅游地的旅游者大多来自都市,他们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清洁和环境卫生标准,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重视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在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方面,要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龙灯、高桥、吹打乐、花鼓、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4 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灵活营销、打造品牌
乡村旅游地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打造自己的品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⑻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1)开发经营者的思想认识不足。乡村旅游业是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相交叉的产业,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对乡村旅游业的认识产生了两种误区:一是只注重其旅游功能,未以生产为核心,无农业经营收入,仅靠旅游收入维持其发展;二是农业经营者只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单一经营思想,认为旅游业可有可无,如有些地方对旅游者的接待,要视自家房屋的空余而定。因此如何使农业和旅游业得以交融,互为补充,形成特色产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在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产品档次较低
第一、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远景设计院谈到由于忽视了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使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功能、内容单一,如观光果园只供游人观光、采摘果实,民俗旅游产品多限于民俗文化村、民俗节庆活动项目、民俗博物馆等,开发的广度、深度不够,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无法跟上现代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项目模式雷同,重复建设。我国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开发模式雷同。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许多地区一哄而上,既无市场考察,也无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条件分析,结果形成了民俗资源开发无序,民俗村重复建设。如仅北京一地,以民俗风情为题材的便有三处:朝阳的中华民族风情园、怀柔的中国民族文化城、大兴的中国第一文化村。
第三、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部分开发经营者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使其失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3)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受农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方式的制约,我国乡村旅游的项目存在着总体规模狭小的特点,尚未形成参观、购物、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休憩服务设施不足,缺少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设备,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交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4)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一是大多数民营资本进入后,采用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极不完善,任人惟亲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内部管理混乱;二是立法机制几乎空白,因项目雷同,争夺资金等而导致的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等的市场营销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制;三是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方面有很大欠缺,由于执法渠道不畅,执法手段不严,而使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旅游开发到哪里,环境破坏到哪里”的局面。

⑼ 乡村旅游需要解决哪些方面问题

一、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不考虑客观实际,对投资开发项目不作科学论证和规划。投资项目没有成为财富反而变成了包袱。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是有前提的,要有交通条件、食宿条件、景观条件、参与条件、购物条件等。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要与交通基础建设、城镇化建设、村容村貌建设、民俗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进行,要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和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来发展。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在于乡村旅游文化的特色,在于游客与景区服务的互动。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不能单一地依靠政府财政,一定要多元化筹措资金。个人资金、集体资金、资本市场资金应成为投资主体。在资源配置要由市场来决定的时期,乡村旅游市场是否能在所要投资的乡村形成和发育,是决定开发商投入与否的根本依据。资本市场的资金和个人资金的投入是要有回报的,财政资金应该是引导性、支持性的投入。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