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定位
❶ 请问传统旅行社和在线旅行社各自的定位和目标市场是什么
其实这两者是没有本质的区别,所谓的在线旅行社是指传统旅行社延生出来的电子商务服务的一种。就像天猫店铺,淘宝店铺,携程旅游等等,都是所谓的在线旅行社。
❷ 中国国家旅游的读者定位
具有人文情怀的中高端实力人群,他们——
◎ 拥有良好教育背景及鉴赏力版,追求高品质、有深度或权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
◎ 拥有较高职位和影响力,是各行业、各单位主要领导、意见领袖和中坚力量
◎ 渴望探索,热爱旅游,愿意并能够参与高品质旅行
◎ 具有社会责任感,愿意实践绿色环保的旅行方式 ◎ 年龄:30~50岁为主,覆盖20~60岁人群
◎ 性别:性别比例男性稍高
◎ 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以上学历占绝大部分
◎ 个人年收入:综合年收入15万以上为主要受众
◎ 职业构成:旅游行业管理机构及相关企业、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系统及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具有较高成就的文化艺术界人士,以及外企白领、公司高管等社会各界中坚力量
❸ 大学生旅游市场定位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没钱,二是时间多(现在学生中也有很多土豪啊)。又因为年轻爱刺激,喜欢冒险,喜欢探索,也喜欢跟风,因此当下“背包客”——自助旅行人群中有相当高的比例是大学生(随便走进一家青年旅舍就能发现)。如果要开发旅游产品、线路,个人觉得,可能云贵川藏新疆内蒙或者边境等偏远自由行会吸引背包客,而学校周边的拓展项目等新奇有趣的集体旅游项目也能作为大学生集体活动的一项选择吧。
❹ 旅行社如何运用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
首先,你得抄知道什么是袭家庭生命周期,它的具体阶段分为几个,简单介绍一下还是有必要的。然后分析家庭生命周期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旅游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虽然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其规律性也是必然的,所以要对号入座分析。后面就是旅行社根据不同阶段的旅游消费特点将产品进行细分和对产品定位。
❺ 如何正确定位旅游保险
近年来旅游保险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究竟该如何正确的看待旅游保险问题,旅游保险包括哪些,基本常识是什么等等。由于缺乏这些知识,使得人们在旅游保险的购买过程中不能正确的选择旅游保险的种类,以及出现一些纠纷问题。本文主要从旅游保险的内容,该购买哪几种旅游保险等方面讲述了如何正确的定位旅游保险,最后一案例分析进一步的深化论点。
旅游保险内容
旅游保险主要产品:游客意外伤害保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住宿游客人身保险、旅游救助保险和旅游求援保险,其中前三种为基本保险。
(一)人身意外保障:由于意外造成死亡或永久性伤残而给予一笔预先约定的金额。
(二)医疗费用保障:在旅途中因意外而引致的医疗费用开支。完善的旅游保险应包括“国际医疗支援”服务,万一在外地发生严重事故,受保人可享用国际医疗队伍的服务;例如紧急医疗运送或送返原居地等。大部份的旅游保险都是只保障因意外造成之医疗开支,但亦有少部份的保单可同时保障在旅途中因疾病而带来的医疗支出。
(三)个人财物保障:保障在旅途中,财物因意外损毁或被盗窃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个人法律责任保障:在旅途中受保人因疏忽而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而被追讨索偿的保障。由于不同的保险公司发出的保单条款可能有异,因此保障范围可有不同。
4种类型旅游保险推荐
保险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游客出游应购买4种类型保险:
旅游救助保险这类保险是国内各保险公司普遍开办的险种,是保险公司与国际救援中心联合推出的,游客无论在国内外任何地方遭遇险情,都可拨打电话获得无偿救助。
旅客意外伤害保险这类保险主要为游客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提供风险防范服务,游客所购买的车票和船票金额中的5%是用于保险的,每份保险的保险金额为2万元,其中意外医疗事故金1万元,保险期限从检票进站或中途上车上船开始,一直到游客检票出站或中途下车下船。
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参加探险游和惊险游的游客最好购买,这类保险每份保险费为1元,保险金额最高可达1万元,每位游客最多可买10份保险。保险期限从游客购买保险进入旅游景点和景区时起,直至游客离开景点和景区。
住宿游客人身保险这类保险每份1元,从住宿之日零时起算,保险期限15天,期满后可以续保,每位游客可以购买多份,这类保险提供的保障主要有住宿旅客保险金5000元,住宿旅客见义勇为保险金1万元,为旅客随身物品遭意外损坏或被盗、被抢、丢失的补偿金200元。
有关人士还提醒游客,旅游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由国家旅游管理部门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加以约束的强制性保险,游客在跟随旅行社出游时,一定要明确自己应获得的保险权利。
旅游保险案例分析
案例一 保险赔偿进旅行社腰包
游客吕女士参加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外出旅游,不料旅游途中发生车祸受伤。经交通部门勘查认定,由肇事人赔偿吕女士医疗费、误工费等1.8万元。之后,保险公司根据旅行社代为吕女士所投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决定向吕女士赔付1.2万元保险金。
但是,旅行社却告诉吕女士,肇事者已经向她赔付1.5万元,赔偿金额大于保险公司赔付额,而且一个人不能因一个案件获得两次赔偿,因此保险公司的赔付应归旅行社所有。吕女士当时虽不愿意,却说不出什么理由,于是当时放弃了保险公司对她的赔付。
说法:市旅游质监所认为,在此纠纷中,游客吕女士不应该放弃应得的保险赔偿。吕女士在旅游前通过旅行社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吕女士因车祸受伤,理应获得保险赔偿金。
案例二 没买保险硬要医疗费
张老太报名参加一家旅行社组织的华东7日游。签订合同时,旅行社向其介绍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但张老太不愿办理该项保险。旅游途中,在杭州某酒店住宿时,张老太进入卫生间准备洗澡过程中不慎摔倒,造成右手骨折。旅行社立即派人陪张老太去医院检查、拍片,并垫付了全部的医疗费用。
旅游结束后,旅行社向游客张老太索要垫付的医疗费,张老太非但不给,反而声称旅行社应承担她摔伤的全部责任和医疗费。旅行社将游客张老太告上法院,经审理,判被告返还旅行社垫付的医疗费。
说法:市旅游质监所认为,张老太在进入洗手间时,由于自己不小心摔伤,属自身过失,应对其承担责任。案件调查未发现旅行社和酒店有过错或过失,因此不承担责任。
❻ 旅行中有什么好的定位软件可以使用
这个软件主要是有定位功能
❼ 旅游定位人群分类
旅游定位人群分类,我觉得每一个路线都要根据人不同的需求,旅游有的是年轻人,有的是老年人,年轻人可以多看一些景点,老年人一注重品质,景点不要剥夺
❽ 去旅游定位发朋友圈算装逼吗
看个人想法,有的人发朋友圈定位只是做个纪念,只要自己开心,管别人怎么看法,会很累的;就像做事问心无愧一样,其他人爱说,嘴长在别人身上,管不了,自己开心很重要,做自己。
❾ 简述“发现旅行”的产品定位和目标消费群
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然后,两脚向前摆动,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
❿ 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定位是
旅游业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业以持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国际旅游界人士认为,旅游业甚至已经超过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2010年,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在北京召开时,会议主题就是“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据统计,2011年旅游业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9.1%(同期汽车制造业占8.5%,银行业占11%),旅游就业2.58亿人次,占全球就业总数的8.3%。
从国内看,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拉动了经济增长。据测算,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其中,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2010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1258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9.4%。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
从全球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我国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2011年,入境旅游人数1.35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5758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2011年人均出游率2次,国内旅游人数26.4亿人次。
我国是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2011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7025万人次。出境人员中,因私出境6412万人次,占出境总人数的91.3%。《世界是平的》一书说,“中国旅游者将改变世界旅游业”。中国对全球旅游业的贡献率逐步加大,特别是我国出境旅游快速增长,成为全球国际旅游增长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11年中国对全球入境旅游的贡献率超过30%。
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指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构成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产业,它不仅本身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同时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广泛的关联带动的作用。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的主要思路是,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主要与文化、金融、交通、商务、医疗、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有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旅游产品供给和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热点产品仍集中在少数知名旅游景区,导致旺季一票难求。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与急剧上升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中西部部分旅游目的地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问题依然突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旅游便捷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国内旅游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现有的法律法规不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要求,旅游民事规则不完善;旅游活动缺乏全程监管,旅游经营和管理不规范;市场诚信缺失,地区和行业壁垒依然存在;旅游部门执法力量不足,综合执法机制不健全。
我国旅游发展方式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一些地方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旅游综合带动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旅游业科技含量不高,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商业模式创新、现代科技运用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旅游发展要求。特别是缺乏适应两大战略目标要求的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投资创业人才等,现在外语导游、专业的景区讲解员、宾馆饭店的主管领班都不能适应发展需求。目前全国开展旅游教育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达1968家,在校旅游专业学生109万人,但没有真正意义的名牌大学。真正的旅游大国应当产生真正意义上类似美国康奈尔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这样的旅游大学。
走出“门票经济”是一个形象化说法,走出去,就是告别过去靠卖门票、靠涨价甚至一锤子买卖模式,向科学发展切实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