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遇大雨了
⑴ 徒步旅行,在野外碰到大雨了怎么办
首先,恶劣天气最好别进山,太危险,能免则免。但山里通常小气候明显,森林植被涵养的水分在白天蒸腾,夏季空气对流强烈时,风雨说来就来。因此,面对任性山雨,躲避时应该注意啥呢?
我们先分解一下山里强降水可能带来的危险——雷击、山洪、滑坡、失温、路面湿滑等几种威胁因素好了,因地制宜,各个应对。
雷击
雷雨是夏季山区的常见气候,常有游客在长城或野外被雷击受伤乃至身亡的新闻。这确实很可怕。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雷电时不要呆在大树下、不要待在空旷的地方……但我要说的是,这在野外不好把握。比如下雨时你不在树下躲雨难道甘愿挨淋?比如有时候你就在空旷的山脊上,能跑到哪里去?
要预防雷击首先要搞明白原理:雷击就是云层放电,地面的阳极电荷要与云层底面的阴极电荷吸引,而一切有利于电荷相遇的导体都会成为闪电通道。人体是一个良导体,因此有条件成为吸引雷击的“桥梁”。很显然,避免雷击就是要让人体避免成为周边环境里的那个导电桥梁。因此:
1.在空旷处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
2.远离孤立的大树。
3.多人共处时,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不要抱团取暖,提醒对方把手机关了。一方面降低目标大小,另一方面也为了防止一次被雷劈死好几个。
所以我们在野外通常尽量找石头缝或崖壁下避雨,当然山坡上的大树也不是不能选择,但注意别选最大最高的那几棵。有一次我们几个队员在山里突遇大雨雷电,当时各自躲在半山坡上的大树和石头下,感觉雷就在身边打,浑身发麻,汗毛都竖起来了,十分瘆人。幸而都关了手机,离得较远,总算没出事。
山洪、滑坡、泥石流
然后来看山洪和滑坡。
今天看新闻,北京居庸关长城处发生山体滑坡,道路阻断。如今,原始森林已基本不复存在,山体上的泥沙碎石无法被大树根系所固定,一遇大雨便松动滑落,极易引起滑坡。
对待滑坡及泥石流等突发威胁,身处野外首先要判断什么路段容易发生滑坡:一、陡坡、植被覆盖不好的地方——泥石流通常会沿着一些小山沟冲刷出来;二、公路两旁——施工破坏了连续的地表结构以及植被,也容易发生滑坡。滑坡往往有些先兆,比如山坡上有小碎石不断滚下等。在这种危险地段一定要注意多观察、别犹豫,快速通过或者别冒险,待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时机。对于玩户外的驴友来说,川西、西藏等地的一些山脉较容易遇到滑坡等灾害,因为青藏高原比较年轻,地质结构本就不稳定,且多高山峡谷地貌,山体表层较为松垮,这一点尤其是在汶川地震周边的山区较为明显。
大雨后山涧溪流会水位暴涨。大多数人都知道避免在溪边扎营,以防夜间忽遇洪水。这里还要提一点:暴雨后不要轻易冒险涉溪。也许你当初渡溪时轻松愉快,但暴雨会让它水位暴涨,水流冲击大,人在水中很容易被流水击倒,加上山区的水温很低,更加降低了人在水里的灵活性。前些年狼塔、墨脱陆续有驴友涉水时葬身河流,这都是教训。尽量去找水流缓慢、水深较浅的地方涉溪过河,哪怕多花点时间也是值得的,这对于独行侠或者2、3人小队而言异常重要。
失温
失温的危险驴友基本都明白,但很少有人会担心夏季失温。山区的温度本来就低一些,暴雨后会更低。身体被淋湿后也会带走大量热量,在山中遭遇过暴雨的都会明白浑身湿透后的糟糕感受。因此即便是夏季进山,防雨的装备也还是重要的,轻量化的硬壳衣裤能带就带,或者在背包里备上干燥的备用衣服,都能减少因下雨导致的寒冷带来的伤害,毕竟在山里就算是感冒发烧也会很棘手。
防滑
路面湿滑这个问题需要高亮,因为这太容易被新手忽略。在南方,山民习惯于穿军胶鞋进山,这是因为南方的山里总是潮湿的,军胶鞋的软底虽然很容易让脚疲惫疼痛,但却很是防滑。而驴友的登山鞋通常都会采用Vibram底,俗称V底,硬、耐磨但不耐湿滑。在干燥的石头和路面上,抓地很稳,然而一旦路面变湿情况就会逆转。我就曾受过血的教训,一块突出而平整的岩石,白天我轻松踏过,夜晚下山时却因为下了小雪变得湿滑,我忽略了,依然习惯性地一脚踏上去——滑倒并摔断了我的小腿。
因此,雨后走得慢一点,尽量不要走夜路,有条件的话备一双轻便的军胶鞋或者别的防滑的鞋子在包里,这都会让你在雨后的行进更加安全。
最后,还有一句大实话,看好天气预报,别无视预警,下雨就别进山了。
⑵ 出去游玩时遇见下大雨的天气是什么体验
如果是连续的大雨,那我会很郁闷,好不容易规划好的旅程也会因此而泡汤,不过我会试着改变自己的行程,不至于毫无收获。
⑶ 旅行时遇到了雨天,是什么心情呢,
下雨去旅游,你会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的。雨中旅游,会有种朦胧美,内尤其是情侣或者是爱人雨中旅容游,会有种特浪漫的气氛。
我们去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觉得在阳光明媚的时候游玩就是最舒服的。但是,经常也是不尽如人意前一秒的阳光灿烂,后一秒就倾盆大雨!
不过,也有人说雨天的风景也有别样的美丽。下雨天有时候也会有别样的美感,例如,在一个古镇里,下起了菲菲细雨,雨水打湿了青石板、花草,雨滴从屋檐滴落下来,连成线,那会激发起人心底的绵密思绪,会有一种烟雨古镇的美感。
当雨停住后,一切的事物都是清新又清晰,而且润润的,空气的质量和湿度会变的很舒服。
(3)旅行遇大雨了扩展阅读:
形容雨天的唯美句子:
1、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昨宵爱春风桃李花开夜,今日愁秋雨梧桐叶落时。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怅卧新春白跲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⑷ 户外旅行中遇到下雨天该怎么应对
提前看天气预报,出发前最好穿着橡胶运动鞋,携带轻便绝缘的雨衣。雨伞一般带有金属手柄,在强雷暴天气不建议使用。身上尽量不带金属饰品,如钥匙、配饰等,不在山顶或空旷的地上安营,以免遭雷击。
千万记住,湿冷而裸露在外的皮肤远较贴着湿冷棉布的皮肤为保温。不论背包厂商如何夸耀其防水性,加罩一个防水罩在背包外是必要的。背包内的衣物、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胶袋包好,硬壳保鲜盒可用来装易碎折潮的食品、药材、底片或火柴等杂物。
将地图放在好拿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顶袋,并作好防泼水处理。若有戴眼镜,请先戴一顶前檐凸出的棒球帽再外罩雨帽,如此可令你视线较佳。遇雨马上穿雨具,勿因雨小而不穿,淋到落汤鸡再穿就来不及了!雨具以两截式雨衣为宜,雨裤用吊带支撑可防止下滑。
雨具永远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背包之侧袋、顶袋或主袋顶部。短绑腿可防止雨水从裤管滑进登山靴内部。雨中记录是件苦差事,可用封口塑胶袋包装笔记本以防水。
⑸ 导游带旅游团过程中遇到暴雨怎么办
赶紧带团友回旅游车上避雨,天公不作美但作为导游不能也跟着团友埋怨,这样会影响大家出游情绪会觉得钱花得不值,可在车上组织大家唱歌,讲笑话,玩游戏,猜谜语,累了就看电影(放搞笑的电影,不要放紧张恐怖的电影会影响情绪)。如在路上,旅游车在远处,可让团友在安全地方集中避雨,再联系司机过来接上车,切忌让客人淋雨跑去旅游车那,那样会导致客人着凉,衣服湿了也会影响出游心情。总之一切以客人开心为中心,多替他们着想,他们也会肯定你的付出的。
⑹ 当我们在户外旅游时遇到暴雨,泥石流,雷电时该怎么做
泥石流,如果“遇到”了,基本就是尽可能快的逃跑,然后就是听天由专命了。所以,在暴雨属(特别是已经大雨很多天后)时不要去山区户外旅游!
遇到暴雨,如果已来不及撤退回家,一定向较高地势跑,并且注意脚下的地面情况,松软、少植被的地面,如果还在山坡甚至山根,那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雨伴有雷电,不要在树下避雨,也不要在车内避雨,尽可能找到房屋(哪怕无人居住)进行躲避。
⑺ 去旅游,遇上下雨天怎么办
送你四个字:风雨无阻!
/凡是出门,无论天晴或是下雨,都要随身带伞,因为伞有二个作用,即太阳伞和雨伞的作用。
⑻ 每次去旅游都遇到下雨是什么体验
下雨去旅游,你会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的。雨中旅游,会有种朦胧美,尤其是情侣专或者是爱人雨中旅游,会属有种特浪漫的气氛。之前,我都是天气好的时候,才会出去旅游,到处走走的。有一次,心情特别的不好,很想出去走走,但当时在下雨,不方便。我心里在纠结,出去or不出去?犹豫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必须出去,风雨无阻。因为心情在这里放着啊,如果总是窝在家里,更郁闷,更加的犹豫。还有什么比心情不好,一种郁闷到想哭的情况更糟糕呢,下雨天旅游,无非就是挨雨淋了,无非就是身上的衣服弄脏了之类的啊!和心情比起来,这都不是事儿。
⑼ 旅游碰上下雨的打油诗(难得休息去旅游却遇到大雨)
在家不行善,出门大雨灌。
自觉是好汉,奈何乾坤乱。
避雨滴水檐,“珠专泪一串串”。
身后有属牌匾,上书“御果园”。
缤纷杏花乱,蜂蝶戏流连。
细雨不觉烦,微风阵阵甜。
此处独赏玩,舒爽在心田。
何须奔波苦,美景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