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驾旅行 » 去圆明园旅游你会想些什么

去圆明园旅游你会想些什么

发布时间: 2020-11-30 17:57:35

1. 我想到北京故宫,天安门,天坛,圆明园,颐和园旅游参观一下,请问一天半的时间能安排吗该如何安排谢谢

差不多,但是会很累,做好心理准备。
故宫离北京站较近。北京站在故宫东边,很近。颐和园在北四环,北京站在市中心。
第一天,天安门,故宫,天坛。时间紧,建议您游览故宫的时候只走中轴线,另外,可以去参观一下自雍正帝开始就成了正式办公的地方——养心殿。还可以自费参观珍宝馆。
第二天,早晨早起,直奔颐和园。颐和园东西比较多,但是时间紧,所以从东宫门进,只游览东堤的建筑物就好。中午的时候去圆明园,走马观花看看就可以了,那里基本上都是残垣。下午三点就开始往火车站走吧。乘坐4号线西直门下车,换2号线在北京站下车,车程大概一个半小时。
养精蓄锐,祝您旅途愉快。

2. 北京圆明园游玩要门票吗

去圆明园要门票,价格25元整。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2)去圆明园旅游你会想些什么扩展阅读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而圆明园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是个谜。无论是故宫、颐和园还是其他文物建筑,都会有相关的陈设档案,专门记录建筑中所拥有的文物,唯独圆明园缺乏陈设档案,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的总数并没有明确的记录,弄清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国外也变得很难。

3. 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北大一日游安排

从圆明园南门出来后往东走过了路口就是清华西门,从西门进去后逛清华。
清华里有两种路线供你选择。如果你要去东门的话就先去荷塘,然后礼堂然后二校门,再往东走去东南门。东南门离车站要近一些。如果想去看东门那边的教学建筑群的话只有往东门走了,然后出东门往左边走会有车站。第二种你还想从西门出的话就先二校门,礼堂,荷塘。礼堂附近多绕绕,有很多东西,如果想去东门看教学建筑群的话就先经过二校门往东走再转回来就是了。只是出了西门就要过马路往左走500米左右走到北大东门去。第一种比较省力一些。对了,坐车的话你找到中关园的车就行了,印象中355,运通110都到
到了北大后要看看图书馆,博雅塔和未名湖,最有名的。东门进去后就是理科教学楼群了。直走就是图书馆。往右走是塔和湖。我只能给你介绍个大致方向,具体怎么走你得问路,路就在嘴下。下午要去颐和园的话一定要往西门走,这样你既看到了北大古色古香的正门又离车站近,不走回头路。出西门往左走一点点就是。很多车到颐和园。或者你到北宫门也行。所谓北宫门就是颐和园北边的宫门。你问问售票员哪下合适。

4. 假如你到圆明园旅游 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115年前,八个强盗把这里肆掠一空,付之一炬。但是今天,他们不敢了。

5. 延禧攻略:璎珞去圆明园时,做了什么事

在延禧攻略里面,看璎珞复仇和争宠真的是很过瘾啊,乾隆这个大猪蹄子风流了一生,终于是栽在璎珞手里了。就算后来璎珞因为避子汤的事件,跟着太后去圆明园避风头,就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璎珞还是可以隔空撩乾隆。

6. 关于旅游圆明园的英语作文80字

1去爬山,中午野餐,野餐时下雨,败兴而归.

It's fine today. We decided to have a tour the city. In the morning, we took an early bus to a mountain. It was quite a colorful world. There were green trees, orange leaves,red peach blossoms. At noon, we sat by the river bank and took out a lot of things, such as bread, orange juice, apples, cakes, and so on. But all of a sudden, it began to rain. Unluckily there was no shelter nearby. We had to take a bus to go back home in a hurry.
What an unforgettable picnic it was!
2暑假和爸妈一起去北京旅游,去故宫,长城,天安门等等,在那玩的很开心.
Last summer holiday,I went on a packet tour to beijing with my parents.We went there by plane.We went sightseeing by tour bus in the city.We also visted many place of historical interest.We visted the Palace Museum,the Great Wall,Tianan Square and so on.The weather there was nice.And the people there were friendly,
too.I like Beijing.We had a good time.

3 Holiday is coming .I'm going to visitSichuan on vacation.The weather is great there!Sichaun have some pandas.So I will go to the zoo.I know that the zoo have two pandas.They are black and write.They are very cute.And they are a little heavy.I love them.I will be very happy .I will find the people taking photos about the pandas,too.
So I decided to take photos for the pandas,too.I will have fun taking photos.And I will have Sichaun specials for dinner.They must be delicious.
翻译:假期来临了.在假期我将要去参观四川.那的天气很好.四川有很多大熊猫,所以我将要去动物园.我知道动物园有两只大熊猫,它们是黑白相间的.它们很可爱,而且他们有点重.我非常喜欢它们.我也可以发现人们都在给大熊猫拍照.
所以我也将给它们拍照,拍照我会很快乐.我也将会在四川吃特色小菜.一定很好吃!

7. 如果有机会让你去游玩圆明园你最想去哪里为什么

圆明园

众所周知,圆明园作为三山五园的代表

一直是北京旅游的热门景区

也是附近群众游玩的好地方

作为AAAA级景区,十元的门票也不贵

不过,马上圆明园就要免费开放啦!

在今年的6月8日(端午节假期第二天)

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当天圆明园遗址公园将免费对外开放

小资料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于2005年,时间为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从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2017年,“文化遗产日”正式更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睡莲花开圆明园

众所周知,圆明园的荷花全北京闻名

每年荷花开放的时候

这里真是一片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圆明园的睡莲约有十万多株

现在正是胜放的时候

而且睡莲品种繁多

花色也各不相同

而且,按照往年的惯例

一般在6月底

圆明园的荷花节就会开幕了

到时候,各种荷花将这个公园

妆点成一片荷花的海洋

精灵们的天堂

圆明园水清草绿,环境非常好

也让这里成为许多动物的天堂

其中,最出名的

就是圆明园的天鹅了吧

摄影:仪暄

圆明园的天鹅姿态优雅

而且数量还不少

不过,这些天鹅有时候

也会“干坏事”呢

摄影:仪暄

您看,这好好的睡莲

唉,就这么被几只天鹅给霍霍了

拍摄:仪暄

不过,平时当天鹅在湖面巡游

那修长的身姿在水面滑过

当真是精灵一般美丽

处处是美景

在圆明园,荷花虽然出名

但这里可不仅仅是荷花啊

在水畔,芦苇已经很茂盛了

微风吹来,在风里摇摇摆摆

6月底,就可以看荷花了

这个时候最合适的

就是乘船在湖面游荡了

圆明园占地面积巨大

坐船也可以节省些体力

8. 游圆明园作文500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好的话加到财富悬赏100

圆明园记游
到了圆明园,我却还在寻找圆明园,这也许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在这里,满眼是乡村景色,田园风光.如果不是带"圆明三园图",我一定会以为自己迷了路.然而那张标有圆明园四十景图的地图,却清楚地向人指示着――这里是文源阁,那是买卖街......
法国教士王致诚曾这样描述圆明园的盛况;"......以人工垒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联贯而成无数小山谷,谷之低处清水注之......谷中池畔有庭院,有敞廓,有暗廓,有花圃,有瀑布......山丘之上遍栽林木,而以花树为多,真人世间之天堂也.......世传之神仙宫阙,惟此堪比拟....."然而现在,除了断垣残壁,四顾一片荒凉外,还有什么呢?那昔的"福海"、“后湖”而今成了水田,种上了水稻、莲藕和芦苇。“四宜书屋”上空,炊烟缕缕,阵阵鸡鸣狗吠随风送入耳畔,更使人不知所在。难道圆明园真的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只过是废墟一片,已不复存在了吗?
我喜欢在秋天里踏着落叶走在那些烈火洗劫石间,听秋天萧瑟,看落叶飘零,那如泣如咽的风声会使我不由放慢脚步.这时,我似乎想得很多很远,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只是看着脚下的石,石下的草.走着,体味着圆明园秋天的风,秋天的叶,秋天的呼吸.
这气氛有些悲凉,但却使人冷静,使人清醒.抬眼望去,那唯一完整些的残迹――西洋楼远瀛观远远地孤独地立着.我形容不出它是耸立还是屹立,我只觉得从它那两块巨石相联结的缝隙间,从它那石身被折断的岔口上,也正发出秋风吹过告诉我们什么,也许正是那段"文明与野蛮"的历史......
我记得雨果对那次暴行的描述:"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看着秋风拂过树,拂过石,拂过草,也任凭那风吹打着自己.我的心像被敲击着,随着那枝梢上仅存的一两片树叶颤动.这时,现实与历史,理智与激情掺杂在一起,撞入我的头脑,冲进我的心怀,它们化为握紧的拳,咬紧的牙和冷峻的脸.
也许春风能吹散愁云,吹去耻辱.春天的圆明园又是另一番情景.这时,草儿绿了,树枝绿了,和暖的风使一切都披上和谐的色彩,虽然依旧有累累伤痕,但却显出正在萌发的生命力.这时,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圆明园并没有湮灭,正像一篇介绍圆明园的文章里说的:"园内虽然已经没有保存得完整的遗址遗物,也没有平坦修理的大道,却保留着十分难得的园林基础,其中散布着曲折不尽的羊肠小径.加之连绵不断的丘陵开始披上了绿装,空气清新,四野字根表漫步其间,自然心旷神怡......"春天的圆明园给人感觉更多的是生命的活力――它并非已不复存在!而它之所以能够存在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由于它活在人们心中,由于它刻在历史的石碑上,这是不能磨灭的.
我又记起英军头目额尔•格兰特的狂言来:"为了显示大英帝国的报复能力,为了给中国人留下永久的纪念,有必要烧毁圆明园!"这带有侮辱性的狂言在我们头上悬下去吗?不!我们要让圆明园重新使湮灭的原因.
秋天里我曾站立过的地方,现在已经满是绿意了.未来呢?未来,即使是秋天,即使我也不用再痴痴地寻找圆明园了,它会以一种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姿态,扑入我的眼,浸入我的心......

9. 圆明园里有什么景色

朝贡体系
但是,中国皇帝认为中国自古就是世界的中心,皇帝为天下共主,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所有人见到皇帝都必须磕头表示臣服。满清的传统外交主题就是让夷狄们前来磕头,并由此建立了一套被费正清称为“朝贡体系”的完整外交模式。所以,麻烦在于,夷狄拒绝磕头,而且他们还要长驻北京。 公使驻京必然导致觐见皇上,而对皇上不行跪拜之礼将有悖于己于“天下一统”的观念,英法联军当时要求和满清谈判,要谈判就要见皇帝;见皇帝,按照传统外国使节就要在见皇帝时下跪,也就是为了磕头或不磕头。
罪魁祸首
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英国额尔金伯爵(James Bruce, the 8th Earl of Elgin)。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是为了报复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1860年9月,英国公使巴夏礼(Harry Parkes)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Henry Loch) 打着停战的白旗前往通县和清政府谈判,被载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被伏击活捉的一队英法联军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监禁了一个多月。 满清皇帝和政府一直把巴夏礼看着英法联军的最高统帅,根据“擒贼先擒王”的传统计谋,他们在通州谈判之前就计划诱擒巴夏礼,期望巴夏礼就擒之后,英法联军群龙无首,必定自乱,然后乘机大举进剿,稳操胜券。监禁期间,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中,有20人在监禁中死去,其中包括《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包尔比(Thomas Bowlby)。
报复目的
额尔金得知清政府的暴行以后,决意报复。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后来他经过几天深思熟虑,选择了圆明园为报复行动的目标。额尔金决定烧毁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另有深意。额尔金认为紫禁城是中国政府所在地(当时英法正与清政府方谈判《北京条约》);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 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译自英文)
编辑本段评论及各种观点
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对圆明园做出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火烧圆明园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有评论说: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编辑本段影片《圆明园》
大型史诗电影《圆明园》,第一次全景式的讲述圆明园的历史和真实的皇家生活。它独特的文化诉说和史诗题材,精致大气的创作手法,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道文化盛宴。由薛继军总导演、金铁木导演、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
编辑本段西方解读
“夏宫”
1860年10月7日上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欧洲人更愿意称之为中国皇帝的“夏宫”。位于北京西北郊的这座园林是中国统治者的世外桃源,聚集了大片精美的宫殿、宝塔、亭台、庙宇、湖泊、花园及树林,包括一座由意大利建筑师在18世纪修建的欧洲风格宫殿——西洋楼。此外,圆明园还存放着外邦进贡的礼品,这使它成为当时世上最著名的工艺品收藏地之一。
东方情调
概而言之,中国皇帝的这座夏宫是“东方情调”最典型的代表,是曾在18世纪横扫欧洲园林设计的“中国风”的主要灵感来源之一。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于1749年出版过一本关于圆明园的著名著述;1753年,瑞典国王就在斯德哥尔摩以外的夏宫建造了“中国宫”;1761年,英国人为威尔士公主奥古斯塔修建了一座中国宝塔,后来那里成为英国皇家植物园。正如王致诚所说,要让欧洲人明白圆明园到底像什么,这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作为整体,它无法类比于我们的建筑方式和建筑学规则”。它太庞大,太多元,太优雅,太昙花一现而又根本无法抗拒。法国作家雨果形容它,是“幻想的原型”、“月宫般的仙境”、“大理石建造的梦”。 1860年10月7日闯入这座世外桃源的欧洲士兵,被它的壮丽景象彻底征服。法军总司令孟斗班(Montauban)写道:“在欧洲,没什么东西能令我们感到如此奢华。”圆明园让这些人眼花缭乱得无以言表。一名法国士兵阿尔曼得·鲁西写道:“看到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头晕眼眩……突然之间,一千零一夜对我来说完全真实可信。”
有组织劫掠
紧接着,破坏开始了。48小时里,圆明园成了一场“有组织劫掠”的目标。士兵们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鲁西记载道:“两天内,我拿到了价值3000万法郎的丝绸、珠宝、瓷器、铜器和雕塑” ,这是一场令人错愕而迷幻的狂欢,“就像是吸食大麻者的幻觉”。 最后,在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James Bruce,他是恶名昭著的古希腊石雕收集者七世额尔金伯爵之子)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指文源阁——译者注),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由于不少楼阁由易燃的松木构筑,卷着松香的浓烟一连数日弥漫于北京北郊的天空。“再也没有一双眼睛能够见证另一个时代的艺术天赋和品位了”,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Robert McGhee)这样写道,语气中毫无愧疚,“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
文化毁灭行动
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动之一,直可与焚烧亚历山大大帝图书馆及哥特部落践踏罗马相比肩。法国人当时就已指出,这就如同卢浮宫和法国国立图书馆同时被毁。而且,这一暴行是两个国家所谓“教化”非欧洲世界的代表性行为。火烧圆明园充分说明了这一行动的伪善及其种族主义根基。在欧洲文明国家间,此类文化毁灭行为甚至在战争期间都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国显然未被包括在这一道义原则之内。中国人没有忘记这个教训,它在今天仍记忆犹新。[1]
编辑本段历史真相
耻辱
圆明园被说成是人民的“耻辱”,每到危机时刻就要往事重提。但问过许多人,当年英法联军以什么理由或者说是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却没有多少人答得上来,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血与火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所到之处的野蛮行径。不过,难以想像的是,当英国及法国的道德水准只是停留在烧杀抢掠层次之上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创造出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如果他们真的只是像那些当年烧毁罗马的野蛮人一样随便在北京放火,很难想像在他们中间竟会产生出几乎是不可尽数的思想大师,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注意到,对于英法联军当年用于焚烧圆明园的理由,被小心翼翼的掩盖起来,似乎其中真有什么难言之隐。十多年前有一场火爆的电影,片名就叫《火烧圆明园》,里面的英国人莫名其妙就把圆明园给烧了。其实,对于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借口,完全可以公开予以揭露,他们用以掩饰其罪行的所谓理由,应该予以坚决驳斥。但在中国的历史著作当中,对此居然讳莫如深,最多也就只用几个字提及,一掠而过,好像是害怕泄露什么国家机密。当人们对事情经过知之甚少时,怎么就可以发表那么多的感概。 言归正传,再回到圆明园的问题上去。显然,有了前面的一段铺垫,我将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一段历史并提出新的解释。
文明的冲突
被人们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那场战争,借用塞缪尔·亨廷顿的话来说,本质上是一场文明的冲突。当时满清政府与英法两国激烈交涉的主要焦点是“公使驻京”一项,被清方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至于在今天被人们所看重的“利益”,如开放外贸口岸、允许外国人内地旅游、协定关税、保护传教士、赔款、领事裁判权等等,对于手操生死予夺大权的皇帝来说,都是可以随意处置的小事一桩,双方很快就在这些小事上达成了协议。 后来,皇帝还提出以向西方商人全免关税等更多优惠来换取英法两国取消。 在解释这些史实时,需要从中国传统的“天下一统”观念谈起,按照这一观念,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皇帝为天下共主,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所有人见到皇帝都必须磕头表示臣服。但这一观念必须得到夷狄们的认同,所以,中国传统外交主题就是让夷狄们前来磕头,并由此建立了一套被费正清称为“朝贡体系”的完整外交模式,也可以更形象的称之为“磕头外交”。现在的麻烦在于,夷狄拒绝磕头,而且他们还要长驻北京。 公使驻京必然导致觐见皇上,而对皇上不行跪拜之礼将在事实上促使“天下一统”观念的破产,而这种“天下一统”观念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接受,与儒家“礼治”思想的结合,就汇成了古代中国独裁专制制度合法性的主要源泉。这一改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使合法性的来源逐步枯竭。如果有人---尽管是一些犬羊之性的夷狄,可以公然拒绝向皇帝本人磕头,其他人是否可以同样效法?如此推导下去皇帝天下共主地位就会摇摇欲坠,那他还能在金銮殿上稳坐多久?除此之外,公使长驻北京,又被看作是类同古代的“监国”,按照满清政府当时的理解,驻京外国公使可以在京城里任意收税,干涉政令,折迁民居衙署,建立高楼,布署各类武器,总之是如同太上皇似的为所欲为。中国沦为外夷监守,自然万不可行……
历史的悲剧
在对圆明园被焚毁经过有了一个大致上的了解之后,我们的义愤填膺就不只是指向英法两国了。皇帝拘禁、虐杀英法外交官的行径,不仅违反西方的国际法,也同样违反中国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行为准则,即使这一准则在中国几乎没有多少人遵守。额尔金勋爵在中国,最痛恨那些 “把这一古老文明践踏在脚下的人”,由他来下令焚毁圆明园,不啻是历史的悲剧。但无论怎样,比起中国在那场战争中所丧失的150万平方公里土地,皇帝的圆明园实在算不了什么。对圆明园的大肆渲染和对国土沦丧的只字不提或是轻描淡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英法联军放火报复的愤怒谴责与对专制制度野蛮暴行的有意隐瞒同样构成鲜明的对比,正是通过如此处理,圆明园才能在政治动员中发挥出巨大作用,除一般的激起狂热情绪之外,还能把社会舆论导向现实政治所需要的主题。
编辑本段圆明园旅游
圆明园门票
成人票:10元 儿童票:5元 其他优惠:大、中、小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 60岁以上—70岁以下的老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残疾人(凭残疾证); 免票:1.2 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伤残军人、烈士家属(凭有效证件); 70岁以上老人及离人员(凭老年证、离休证或身份证)。
开放时间
7:00至17:30
北京圆明园旅游禁忌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位观众均应对其给予保护; 2、遵守停车场的管理规定,按指定车位停车,并主动交纳停车费; 3、依次序购票、验票、参观; 4、现金及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5、请勿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入内,请勿吸烟及野外用火; 6、遗址区内请勿乱刻乱画、爱护花草树木,请勿攀折树木和景观雕塑; 10、文明礼让,文明参观; 11、在博物馆参观时,请勿按压展柜,触摸、损毁展品; 12、为满足观众需求,遗址区内有旅游纪念品商店;

10. 圆明园简单的旅游线路图要路过重要景点

绮春园新宫门 →鉴碧亭→石残桥→天心水面→涵秋馆三孔桥→仙人承露台内→别有洞天→ 曲院风荷容→蓬岛瑶台→平湖秋月→→方壶胜境→西洋楼遗址(万花阵迷宫、大水法、观水法) →线法山→圆明园全景沙盘→含经堂遗址 →绮春园,结束游览。

夏季到圆明园赏荷,是许多市民、摄影爱好者的最爱,也是圆明园历年一大特色活动,届时会举办荷花节。

每年开展多种皇家相关的活动,如春节期间的皇家庙会,春季的踏青节,9月底的金秋皇家文化节等,可感受古代皇宫颇为讲究的庆祝方式。

(10)去圆明园旅游你会想些什么扩展阅读:

由于圆明园景区很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选择游玩路线。如果全部景点即使是走马观花,也需要六七小时,步行六七小时,少说也有十几公里了,游玩观景的同时也是对体力的考验。

园内设有收费摆渡车,可更省力些,也便于游人有目的的游览。摆渡车路线及价格如下:三园交界-西洋楼遗址西口(往返),单程6元。三园交界-九州景区(往返),单程6元。西洋楼遗址西口-九州景区(往返),单程10元。三园交界-藻园门(往返),单程10元。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