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延安自驾游沿途景点
1. 到西安自驾车,大约3、4天时间,沿途有哪些旅游景点时间怎样安排谢谢
楼上说的太泛,而且真的没有可操作性。如果从西安东边进来:
从潼关进来,渭南的党家村据说不错。
第一天临潼的兵马俑、华清池,当晚到西安市住钟楼附近,晚上去回民街吃小吃,夜观钟鼓楼。
第二天火车站北大明宫遗址公园(可以不去),沿环城路从含光门上城墙,参观唐含光门遗址,南门、文昌门下城墙,柏树林碑林。晚上可以去西大街城隍庙。
第三天翠华路陕历博,慈恩寺、大雁塔,曲江池或者大唐芙蓉园。
第四天小雁塔、西安博物院,准备走人。
华山一天无法来回,一般是前一天下午到华阴,吃饱休息好,傍晚开始爬山,第二天早上在东峰看日出。这个过程很累。一天要去只能缆车上缆车下,而且只到最低的北峰。如果体力不好,估计你后边几天就别逛西安了。最近华山上很冷。
延安的红色旅游从西安出发,全程高速,包括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市,一圈得两到三天。
如果从西边进来,宝鸡市的青铜器博物院,宝鸡东西安西的扶风法门寺,一定要去。西宝高速到西安。
北边下来,延安自不用说,铜川的药王山,耀州窑遗址。
南边过去,看是从汉中还是安康商洛上去。汉中张良庙,商洛还是安康有船帮会馆。
2. 自驾西安到延安两日游
你在西安任何一个地方 过了2环上饶城高速 然后转去北边的路口 在西安出城有些麻烦,浪费时间 建议上绕城 然后上了包茂高速公路 (西安--铜川)只能算一级公路 不是全封闭的 往北走的时候大车很多 请注意安全 延安--西安直线高速公路差不多310多公路 一般来说需要3个小时 不过高速上很多测速的
总体来说黄陵--延安的高速公路质量要比 黄陵---铜川的路好些 因为延安告诉路06年才开的 铜川--黄陵的路时间长一些 中途修过 对了 延安的吃饭住宿要比西安同等水平要高一些 其实不用刻意去找哪个馆子 只要记得延安的著名小吃就可以了 上面有人说了 这里不补充 希望你玩的快乐
3. 去延安旅游该怎么安排行程
推荐延安值得去的旅游景点:宝塔山(参观约1.5小时);杨家岭(参观约1小时);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需2小时);王家坪革命旧址;清凉山万佛寺。
1、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地,延河之滨,在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
(3)西安到延安自驾游沿途景点扩展阅读
最早的旅游
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在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
中国古代“旅游”概念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已经开始注意旅行的类别,殷人和周人习用“旅”字,专指当时最活跃的一种旅行——商旅。《易经》中,专讲行商客贾的一卦就称为“旅”卦。“旅”字之所以用于商旅,一是“旅”本来就含有行走之意,二是“旅”常被古人假借为“庐”,与“庐”字相通的“旅”字便成了当时商业旅游的专称。
东周时期,旅行分类更加清楚,东周人除了沿用殷周以来的说法,以“旅”称商旅,以“征”称军旅,以“归”称婚旅,以“巡”称天子之旅,以“迁”称迁徙之旅,特别是他们用“旅”字为中国旅游史引进了现代“旅游”的概念。
“游”的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风·谷风》),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当时人们把那些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的旅行活动,如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游”。“游”的提出,说明东周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旅游范畴,能够把旅游与商旅、聘旅级行役(礼节性外交和长途公差)等功利性的旅游区别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从此进入了自觉的认识阶段。
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齐梁时,沈约(公元441年-513年)《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诗句,用以专指个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
发展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旅游网站纷纷落户。
促进旅游这个行业大力发展,旅游网经这些年的发展后已多如牛毛,旅游网站的发展也日趋成熟。
这类网站提供及时的旅游线路报价、打折门票信息、切实的旅游建议、以及详细的旅游资讯。将旅游业内信息进行整合分类,人性化的开设了旅游线路预定、打折门票、签证服务、机票酒店预订、旅游保险、旅游书城、包车服务、旅行游记、旅游博客、等多方面的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旅游景区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之一,景区收益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览约2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在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2007年1-11月,中国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数为39970340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37%。其中接待外国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门同胞722831人次,接待台湾同胞4740206人次。
2008年10月份中国入境旅游总人数已经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降,这表明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 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实践表明,全国旅游行业服务国家大局的能力明显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明显提高,把握旅游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随着旅游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旅游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旅游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旅游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旅游行业中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