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旅行
1. 怎样带孩子去旅行(15条建议,让孩子的旅行更加有意义.)
1.你要先做好攻略,把旅行各个方面安排好
2.给孩子准备个照相机,这样可以让孩子帮你们照相。并且拍下他喜欢的美景
3.可以让孩子看到美景之后,回去休息的时候画出他心目中的风景
4.旅行中的生活方面,让孩子自理
5.通过旅行让孩子看见别家孩子的行为来告知他正确的行为
6.建议与孩子一起准备旅行的事情
2. 带小孩子去旅游要去哪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无暇的天使,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有空带上孩子多出门走走,让他们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在旅途中、游戏里开怀大笑,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比闷在家里背古诗强多了。那么,带孩子旅游去哪才能玩的开心又尽兴呢?
了解到方特在南宁还有一个园区,叫做东盟神画,在网上查了一下,据说融合了东南亚十国风情,借助各种新兴技术近乎完美的再现东南亚风情,打算今年暑假带孩子去一趟,想宝贝会喜欢的。
3. 是否应该带孩子去旅行你有什么看法
完全应该带孩子去旅行。我就是一个经常带孩子外出旅行的父亲,从小孩二岁开始,我就一直带着他们旅行,足迹遍布国内外的很多地方。带孩子旅行的好处总结如下:
1.亲近孩子;平时工作比较忙,与孩子的亲近有时会或略,而外出旅行时,一家人朝暮相处、同进同出,是个很好的亲子机会。
2.有利孩子开阔眼界;有句话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外出旅行就是让孩子接触社会、开阔视野、行万里路的很好机会和实践。
3.在孩子还特别小的时候,安排目的地以海边等少移动的休闲地为好,不宜每天都为赶许多景点而累着孩子,最后因为孩子不舒服哭闹而变成行程的累赘。
4.带孩子旅行还要注意带足、带全小孩可能会用到的,包括常用药物在内的东西,否则路途中有什么特别情况难以应付。
4. 带孩子适合去哪些地方旅游
首先当然是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可以去游乐园玩,也可以去水上乐园,还有动物园,很方便也玩得尽兴。其次就是北京,感受首都的文化底蕴。
5. 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去旅行,国内哪些景点是首选
我觉得成都的宽窄巷子,上海迪士尼乐园、乌镇、四川的大熊猫基地这些地方是首选,这些地方美食、美景比较多,不会让孩子感到枯燥无趣,可以减少孩子的哭闹,让妈妈减少孩子哭闹的烦恼。
成都的宽窄巷子里面有很多的美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可以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宽窄巷子中,有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等电视剧中的人物来吸引孩子的人。当孩子不开心时,可以买小吃来哄孩子开心,相信孩子在面对如此多的东西,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的时候,孩子一定不会去哭闹。而且宽窄巷子中还有一些古建筑,老牌匾,可以带孩子长见识。除此之外,一宽一窄两个巷子,都不是特别长,可以在孩子还未烦躁的时候逛完整个巷子。
(四川大熊猫基地)
这些地方都是让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出去玩比较轻松的地方,而且既可以让孩子开心,又有教育意义,非常值得一去!
6. 适合带孩子去旅游的地方是哪里
1、海南三亚
三亚因为地处热带,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玩沙子也是这个阶段宝贝们的最爱,肯定会哭闹着不肯离开海边的。普通度假酒店都有泳池,宝贝如果害怕在海边游泳,在酒店游游泳,来一些当地海鲜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
4、涠洲岛
位于北海南部的涠洲岛是我国最大的死火山岛,鳄鱼山景区那层峦叠嶂的火山岩,滴水丹屏丰富的海蚀景观,风情各异的海滩,历史悠久的人文景点,丰富的水上运动,绝美的日出日落,每一处景致都让人流连忘返。而对于吃货而言,价廉味美的海鲜也是不容错过的。
7. 国内最适合带孩子去旅游的三个地方,你家孩子去过哪些
最适合孩子去的地方有三个,云南、北京以及大西安!很多父母都想要拥有陪自己孩子一起出去游玩的机会,因为和孩子一起出去游玩能够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还能够放松孩子和父母的心情,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和美满,能够让孩子更加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让孩子更加爱自己的父母!
最后,我们的文化、政治、经济重心北京!北京不仅是儿时小学课本上的“天安门”,更是父辈们精神上最牵挂和向往的地方。北京,给那个时代的人心里烙下了最特殊的印记。去北京天安门看望毛主席,去故宫领略浩荡的皇家气派,如果爸妈腿脚好的,还可以带着他们一起爬爬长城,有生之年做回好汉。
8. 带孩子去旅游时要注意什么
在放假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旅游或者参加什么活动,也不一定所有的家长都放心让孩子独自去旅行或者进行野外郊游等。他们大多数都工作繁忙而又希望能陪孩子过一个愉快的,这时,带着孩子去公园玩耍或者是去游乐场、动物园等地方就成了这些父母的首选。一般情况下,这些游乐场所的安全问题还是比较完善的,不过,即使如此,家长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安全问题。因为根据事实证明,孩子在这些游玩场所发生不安全事故的几率也并非是零。
9. 适合带孩子去的旅游城市
适合带孩子去旅游的城市。其实孩子在小时候是非常好奇的也是最容易学习的。我们可以带她去一些。科技发达的城市。去看一看。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经济形势。
10. 为什么我要带孩子去旅行,它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带孩子去旅行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大部分家长都错了
1不要带儿童去旅行以“长见识”的名义绑架了家庭
经济水平的提高,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渴望,让儿童旅行变成热门,各种“去哪儿”火爆,各种驴啊、牛啊的层出不穷,从每个周末的公园游,到五一、十一的国内游,再到寒暑假的境外游学、夏令营,旅行费用,已经继择校费用、兴趣班费用之后,位列第三大教育花钱杀手。
在“长见识”的背后暗流涌动的是消费层次的较量:你带不带孩子出去玩?你带到哪里去玩?你们住什么酒店?孩子的玩伴都去过哪里?你们买什么礼物回来给老师同学?这一个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么被描述?
放假前后,在妈妈们接孩子放学的聚点,在办公室有孩子的父母中午吃饭的时候,在你跟邻居家长碰面的寒暄里,聊得都是“放假你们去哪啊”,这一句话背后,体现的不是你的教育观念,而是你有钱有闲吗?你玩得起吗?不管你是真心想带孩子出去“长见识”,还是比较心做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的经济实力如何,你都被卷入这阵风中,不能不去,也不得明辨。
为炫耀而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2不要带儿童去旅行见到了,不等于长了见识
城市化生活带来了玩伴匮乏、自然接触匮乏,电子设备和大型游乐场泛滥,为弥补这一缺失,我们选择带孩子出行。
可是我们带孩子去香港、去韩国,去马尔代夫,去欧美,现在还推出了最适合带孩子去的十家度假酒店……,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只是把孩子从你家门口商场里的小游乐场,带到了一个更大的游乐场,从一个城市的海洋公园,带到另一个城市的动物园、海洋公园……
“见到没见过的”和“长了见识”不能划等号,昂贵的投入,带来的并不是与之相等的见识增长,“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孩子在“好环境”中得到熏陶,到现代却逐步演变成对“物质繁荣”的嘘唏感叹。
在这些更豪华,更现代的环境中,得到的多是享乐与消费,如果我们一味强调旅行,而不去审视什么样的旅行,最后结果就是,大家拿钱给航空公司和旅游公司做贡献。
为享乐而去的旅行,不如不要去!也许你会说,我带孩子去的都是户外,不是高级场所,那么下面一段是说给你听的。
3不要带儿童去旅行
把人生体验还给孩子
“在旅途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思考别人为什么活,自己应该怎么去活,旅途所见与内心所遇结合起来,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体验了生命,改变了人生”,这是有些人所谓旅行的意义,这其中更多是想当然的“我认为”和“我以为”。
小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不管她到哪,她最想去的还是游乐场玩,那么多名胜古迹她不在乎,不感兴趣,于是大人硬要她看,还硬要她看出点什么,实在可恨可笑。
一个孩子,也许乐意对着马路牙子发呆一上午,而不在意是中国的马路牙子还是外国的,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探索过程。
孩子到底能从中看到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看到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样,所以,所有大人以为的旅行目的,从头到尾都是错的。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当你真正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我为什么存在”的时候,你才对自己和别人要“怎么活着”感兴趣,才有探索的欲望,甚至有人到了成年,不也是浑浑愕愕无明的活着。
为什么把那些,孩子十几岁要跟同龄人结伴而行的地方,在小时候就由你带着他去呢?等到他大了,想要自己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看到你们曾经在各个景点照的照片,你觉得他还有兴趣再去一次吗?很多时候,我们带孩子转遍全世界的结果,不是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识”,只是他被迫在你的安排下,完成了家长的夙愿。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这样的旅行,是的,儿童不要这样的旅行。这跟你让他去学钢琴,让他考好成绩有什么不同的高级之处吗?行万里路长见识,长了见识以后呢,为了孩子的竞争力更强,然后找个好工作,有一个你认为意义上的好生活,这与孩子的幸福有一毛钱关系吗?
当今的教育,就像这发疯的儿童旅行一样,以“为孩子好”的名义不及思索的用一件错事去弥补另一件错事。
没有欲望去探索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4不要带儿童去旅行旅行对孩子的意义取决旅行对父母的意义
我们希望孩子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至于他长大以后,是不是闭关狭隘,取决于你对旅行的兴趣和行动。我们带着孩子出去,全是围着孩子转,不停的告诉孩子看,你从中看到了吗?
这就跟兴趣班是一样的,一个没有业余爱好的家长,培养不出有艺术情趣的孩子,孩子学的是父母,你先去行万里路,注意,不是为了带孩子出去才行万里路,而是因为你自己对旅行感兴趣。你能做到吗?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被装到笼子,带到野生动物园的经历,笼子外那些悠闲的动物,是如何看我们呢?其实,很多旅行无处不在牢笼之中,我们经常自欺欺人的为旅行而旅行,你真的从中体会到了你讲的那些意义吗?
对旅行没有热爱的父母,不如不要带孩子去!
5不要带儿童去旅行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不在酒店和景点里
不管走到哪,我们住的是标准化的酒店,看得是大门票套着小门票的景点,甚至吃喝,都是在各地都有的连锁快餐店里解决。难道在名胜古迹照了相,就算是旅行吗?等我们离开的那一刻,我们于这个新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生活,还是一片陌生,或者说是根本没有过融入和接触。
简单的参观游览,拿回来的一堆照片,那不是真正的旅行。你一定要在某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才能体会当地人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走马观花式的旅游,除了身体的疲惫和人云亦云的感受,哪里会有对生活、对生命的观察和思考?
如果你能在假期跟某个家庭互换,让孩子坐上当地的公交车,去当地的集市,你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村里那条小河汤水,让她坐在门口的老树下打盹,让她交到几个当地的小朋友……这段经历给她带来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她经历的,都不是人为制造的,都是不卖票的真实生活……
走马观花的旅行,要它何用?
6不要带儿童去旅行那怎么办?
以上旅行,我坚决提倡儿童不要去,那是不是就不要带孩子出去了?天天在家观察马路牙子?
当你明白旅行与否可以不畏压力,不为炫耀……
当你明白享乐主义盛行之下的变味旅行……
当你不去给孩子安排不适合他的旅行,剥夺他的体验……
当你能首先重拾自己对旅行的热爱……
当你真正找到观察生活之源头……
你就知道怎么去做了……
当她很小,渴望在草地上打滚,抓虫子,渴望跟小朋友玩过家家的时候,我不会只为满足自己,痴迷于带着她长途劳顿……
当他长到足够大一点,允许他自由安排自己和小伙伴的假期,一起去经历这个世界……
当她在一篇《望天门山》读过之后,对我说:我也想去天门山看看的时候,我会带她去……
当我在坚持户外活动,她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会让她跟着去……
当我有机缘,真的在给她设计生活经历的时候……
是的,这才是起点。
不是只有做飞机出门才叫旅行;
没有思考与欲望在先,不会有所谓的新发现;
没有榜样,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劳;
“儿童要旅行”已经被妖魔化,又被一些大V强调之后,更是浩浩荡大势所趋。不明所以,不得始终,儿童不要去旅行,只是期望父母们不要“人云亦云”的带孩子去,给孩子留些体验,做她这个年龄该做的、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