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旅行
⑴ 有没有旅游攻略
瑞士人间天堂十日行
每天办公室的痛苦煎熬,终于盼来了国庆长假。早就仰慕瑞士的雪山风光,这次早早地就开始做功课,把所有有瑞士文章的旅行杂志翻出来,仔细地看了一遍,还买了《走遍世界——瑞士》(日文版),《藏羚羊自助游——瑞士》和《异域风情丛书——瑞士》这三本书,对瑞士的风土人情、宗教历史进行快速“充电”。为了拍摄瑞士的风情照片还卖掉已经用了3年多的富士S602数码相机,换了一台最新的900万像素的富士 FinePix S9500。一切准备就绪,出发!
9月30日 和平的日内瓦
上海—〉慕尼黑(转机)—〉日内瓦
经过12个小时的颠簸,清晨5点到达了慕尼黑机场。虽说是清晨5点,机场内的免税店依然开着,溜达了一圈,看中了一个手机的应急充电器(可以用4节7号电池对手机进行充电 19.9欧元)。在慕尼黑又等了4个小时,终于转机到达了日内瓦。
到了日内瓦,不得不去国际红十字会的总部。这个由亨利.迪南(Henry Dunant)在1864年创立的国际救援组织,成立至今不分国家、种族、制度,在世界出现战争、灾难的时候,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将其总部设立在中立之国瑞士可以说是必然和唯一的选择。
离开了红十字会总部,又去参观了宗教改革纪念碑,它记述了影响瑞士与法国的宗教改革家卡尔文的故事,他要求宗教应该是清教徒式的,反对当时奢靡的教廷生活,因此他的改革也使得当时以作珠宝为生的工匠开始改做手表,这也使得瑞士在随后的数百年中其钟表业得到了辉煌的发展。
在日内瓦著名的罗奴大街(Rue Marche)上林立着各种著名的商店,看到瑞士最大的电器连锁店ID(Inter Disconter)新开张,所有产品便宜11%的超大海报广告,立刻激起我们的“血拼”冲动,可是进到店里一看,心里立刻凉了一截,东西实在是太贵了,难怪在日本的导游书中这么写道:“习惯了国内(指日本)高昂物价的日本人,去国外购物都有一种逃离和解脱(超高物价)的幸福感觉,但是这个规律只有在一个地方会被打破,那就是瑞士”。举例而言在国内卖5999元的富士最新款FinePix S9500 数码相机在这里要卖到1098瑞士法郎还要加7%的消费税,(结果约合人民币7710元)即使便宜11%也要6860元。唉看来在瑞士买电器是无望了。
买不起日内瓦的电器,逛逛街则是一种享受。10月的日内瓦,已经是秋天。街道上洒着金色的落叶,日内瓦湖畔,牵着爱犬的老人悠悠地散步。连狼狗(德国牧羊犬)也是那么地绅士,不再可怕。在湖边,有人在用面包喂天鹅,喂鸽子,更让我惊奇的是居然有人在喂麻雀,而麻雀也能像和平鸽一样在人的身边上下飞舞啄食。不愧是和平之都,连麻雀也能与人如此友善地相处……。
摄影小贴士:
出行装备:
l 富士 Finepix S3 Pro , 富士 FinePix S9500
l 适马 12-24mm F:4.5-5.6 24mm-70mm F2.8 尼康 50mm F1.4镜头
l 富士XD 卡 512M 2张 ,1G 1张,128M 1张
l 4组16节 1800mAh的镍氢充电电池 富士原装充电器
l 58mm偏光镜(S9500 用) 82 mm偏光镜 (S3 Pro 用)
l 笔记本电脑一台
l 富士XD—〉CF读卡适配器
l 乐宝适摄影包
旅游小贴士:
10月的瑞士早晚比较凉快,一件能够挡风挡雨雪的运动服装是必备的。如果带登山鞋,一定要带高帮的,否则上了雪山,雪有可能会达到50cm以上。
瑞士的电压和中国一样,但是插座要用国内的圆插头,扁插头在瑞士无法使用。
10月1日
日内瓦—〉洛桑—〉沃韦—〉蒙特勒
清晨,从日内瓦出发来到了奥林匹克之都——洛桑。那是因为从1917年开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就落户洛桑,世界上最大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也设在洛桑。博物馆运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向人们展示奥林匹克的历史。许多优秀运动员用过的比赛用品也在馆中展出,在那里我看到了著名速滑运动员杨阳的比赛服装,也看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徽标。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此看到祖国的身影,一种自豪与爱国的情怀油然而生。
这次的出行,我将其定位在深度游,就是想在每一地,除了旅游点的观光之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给自己随意溜达,了解当地的民风,转转喜爱的小街。离开博物馆,来到市中心的圣母大教堂,我们没有去看教堂的内部,倒是被教堂外几个老外的武术表演所吸引,原来是当地的武术学校在招生,看看他们的表演,实在是花拳绣腿得可以,不过每一次的表演结束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毕竟打的是中国的武术嘛,我们不捧场谁捧?!)。
吃过午饭,驱车来到沃韦,这里的巧克力非常出名,据说巧克力从意大利传到瑞士的时候,是一种很苦的黑巧克力,后来瑞士人兑入了其特有的浓郁的牛奶,成为了最出名的瑞士牛奶巧克力。世界第二大食品生产商雀巢公司的总厂也设在了这里。
在沃韦的日内瓦湖滨,还竖立着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桌别林的雕像,晚年的桌别林就是在沃韦的近郊古和斯耶度过的。现在每个来到沃韦的游客都会在其雕像前留影,以缅怀这位世界电影史上杰出的代表。
进入蒙特勒,天空中下起了雨,这场雨在随后的几天一直伴随着我们。蒙特勒坐落在日内瓦湖畔景色最好的地方,面湖靠山,雨中升起的云雾缭绕在半山腰。云上的别墅好似人间仙境。难怪从18世纪后期,英国的贵族就喜欢跋山涉水来到这里旅行。从而使瑞士的第一家宾馆诞生于此。应该说瑞士能够成为世界各地的旅行者驱之若狂地来到这里的,蒙特勒是功不可没的。
摄影小贴士:
阴雨天中的拍摄:
l S9500在阴雨天中拍摄时最好采用自定义白平衡的模式,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色彩比较鲜艳,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雨天带来的阴沉感觉。
l 在雨中拍摄,把S9500的遮光罩套上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雨水溅到镜头上。
旅游小贴士:
10月2日
蒙特勒—〉鲁克巴—〉采尔马特
早晨,雨停了,来到离开蒙特勒不远处的西墉城堡。这座始建于公元9世纪的城堡,当时是为向从意大利过来的东方商人征税而设立的一个关卡。在古堡中有华丽的堡主大厅,能够眺望远处阿尔卑斯山脉的宴会厅,公爵的卧室则留有13世界的装饰结构。西北角的小教堂,墙上的壁画已经褪去,但通过现代投影艺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的地风貌。西墉城堡不仅以其古老和精美的建筑闻名,更因大诗人拜伦的长诗《西墉的囚犯》而蜚声西欧。在城堡中慢慢地走着,品味着,不知不觉地过了2个小时。
离开城堡,天上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去采尔马特的时间还早,我们在西永(Sion)离开主路,弯上了去鲁克巴(Leukerbad)的山路,在盘山公路上,乡村宁静的美景跃入眼前,途中我们停下车来,端起相机对着一个不知名的天堂般的村庄一阵狂扫。想把眼前的一切收入相机。当这次旅游结束,回想起来,才发现这个村庄只是这次天堂之旅的一个开始,和随后的景色相比实在不算什么。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鲁克巴。鲁克巴拥有阿尔卑斯最主要的温泉资源,共有6座公共温泉中心。是一座从罗马时代开始发展的温泉小镇,歌德、莫泊桑等大文豪都曾造访于此。没有时间泡一泡这里的温泉成了本次旅行的一大遗憾,但是在这里的午餐特别让我们回味,坐在可以眺望对面雪山的窗边,品着当地的葡萄酒,尝着小店的特制的鸡胸肉…..
下午4点左右,我们到达了采尔马特,这座在马特洪峰下的小镇,虽然当地的居民只有3500人左右,每年却吸引着几十万人来到这里滑雪、度假。我们下榻在小镇上的一家四星级酒店,我不禁感叹原来四星级的酒店也是可以这么小的。如果不是门口明显地标着四颗银星,我一定会以为这只是一间小旅馆。进入酒店,才发现一切都显得那么地精致,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小小的阳台上还放着二把椅子,坐在那里,看着楼下各国的游客背着滑雪板和行囊匆匆走过,这个小镇仿佛就象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摄影小贴士:
l 如果天气晴好,建议在前一天傍晚从蒙特勒步行40分钟,拍摄夕阳中金色的西墉城堡。在途中,山上的别墅特别有味道,时间允许,可以往山上走走,不同的欧洲别墅,一定让你的摄影产生灵感。
l 在西墉城堡的地窖中,只有几盏小灯,即使把S9500的ISO调到1600,依然需要靠在柱子上固定。如果能够带上三角架是最棒的。
旅游小贴士:
l 瑞士的商店到了晚上6:00基本都关门,即使像苏黎世这样的大城市也不例外。吃完晚饭,只能是Window Shopping。
l 一定要带上笔记本电脑,这样既可以把数码照片导入电脑,下载几部平时没有时间看得电影,还可以打发无聊的夜晚。
10月3日
采尔马特—〉马特洪峰—〉采尔马特
连续的阴雨天,让我一直担心无法看到马特洪峰。夜晚几次爬起来,望着天空,雨依然不停地下着,让我从担忧变为绝望。
第二天,拉开窗帘,银装素裹的采尔马特映入眼帘。昨晚的小雨,变成了大雪。观看马特洪峰肯定是没有希望了。“上帝在那里关上了门,却在这里打开了窗”,虽然看不到马特洪峰,却让我们在一夜之间看到了2个不同采尔马特。
虽然看不到马特洪峰,我们还是坐小火车来到了观景台。一路上随着海拔的上升,天越来越冷,积雪也越来越厚。到达3120米的观景台,积雪已经达到了腰部。这对于我们这些来自上海的游客,无疑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在雪地中“艰难”地漫步,顶着雪花在雪地中翻滚……
雪地中站着一条被瑞士人奉为国家英雄的的圣伯纳犬。圣伯纳犬身材高大,身高可达1米,体重能够达到100公斤以上,粗壮、勇猛,耐寒而又安静仁慈,特别适合在雪地中进行救援。它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最著名的是关于巴利的故事,在19世纪初,巴利在圣伯纳山上服役了12年,先后救助了40个人。1814年在第41次搜救中被当成狼而被射士。巴利的遗体被制成标本,现存于伯尔尼瑞士国家历史博物馆。目前的法国巴黎的爱犬公墓还树立了一个巴利的纪念碑,上面雕刻着身负小孩的大狗。碑文上写着:“它救了40个人,在救第41人时殉职”。来到瑞士的游客都要与其合影留念。在大雪纷飞中,圣伯纳犬孤独地站着,这条3岁的“巴利”有110公斤,但却十分地温顺,我伸出手,他也友好地伸出前爪握手。
摄影小贴士:
l 从Gornergat观景台下来,可以在Riffelsee下车,在湖畔可以拍到美丽的马特洪峰的倒影。
l 采尔马特居民的窗台上都种有美丽的鲜花,而且每一个窗台的风格各不相同,拍一组窗台鲜花照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l 鲜花盛开的采尔马特,好似万国花卉博览会,是拍摄花卉特写的乐园。富士的S9500数码相机拥有1cm的超微距拍摄模式和适合低角度拍摄的翻转液晶显示屏。特别适合花卉的特写拍摄。
旅游小贴士:
l 采尔马特——〉Gornergrat观景台坐齿轨火车需40分钟(7:10—19:12分每24分钟一班) 车费单程36瑞士法郎。
l 上观景台的必备物品:保暖的外套,防滑靴,太阳镜,防晒霜。即使在晴天,山上的风也是很冷的,夏天山上依然有可能积雪。另外紫外线非常强烈,要注意皮肤保护
l 采尔马特的山上有一家很正宗的中餐厅“华园”,味道非常好,是由北京的3个大厨在主理。价格也非常的公道。如果几天没有吃中餐难熬了的话,强力推荐!
10月4日
采尔马特—〉坎德斯泰格(海洋湖)—〉英特拉根
离开采尔马特的时间到了,虽然没能看到马特洪峰的真面目,留下了些遗憾,但也为我再游瑞士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采尔马特,我一定会再来!”
我有过开车上船渡河的经历,也坐着火车上船渡过海。在去坎德斯泰格(Kandersteg)的路上,我又增加了汽车上火车过山洞的经历。宽大的旅游巴士必须小心谨慎地在地面人员的指挥下开上列车。上了车还要按次序排列整齐,巴士的反光镜贴着两边的栏杆,稍一不慎就会把车子刮掉。列车驼着几十辆汽车缓缓地钻进山洞,两旁一下子漆黑一片,我们躺在大巴上闲聊,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宿舍关灯后躺在床上神聊的时光。
经过约半个小时的穿越,眼睛被一道强光射中,透过车窗,连绵的雪山和绿油油的草地带着吃草的地奶牛涌进车厢,整车的人都不禁地发出“哇——!!!”的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的天堂。
眼前的美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还是留点页面多上几张照片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摄影小贴士:
l 拍摄坎德斯泰格(海洋湖)的美景,一台带广角镜头的相机是必需的。富士S9500带有28mm的广角,但似乎还是不足以把美景收尽。
l 坐缆车上山,最好坐在右边,这样拍摄时才不会被缆车的铁杆挡住镜头。
l 看到美景立刻就。山上的天气变化很快,刚才还是阳光普照,几分钟之后眼前的雪山就会被漂来的乌云挡住。
旅游小贴士:
l 如果天气好,下山的时候可以不乘缆车,而是徒步下来,从湖边走下来约需3个小时,不过有一路上有美景相伴,一定会大有收获。
10月5日
因特拉肯—〉少女峰—〉Trummelbach冰川瀑布—〉因特拉肯
因特拉肯坐落在少女峰下。是每一个去少女峰的游客必须住上一晚的地方。在市中心的Hohematte大草坪上,几头牛在吃草,脖子上挂着瑞士特有的大大的牛铃,叮叮铛铛地地招呼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在因特拉肯的大街上,到处都是针对外国人的礼品店。瑞士军刀、瑞士手表、瑞士巧克力是铁打不动的三大法宝。也许来自亚洲的观光客越来越多,尤其是这几年从中国大陆的团队激增,几乎每一个商店都有会说中文的店员。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因特拉肯,风景虽然不错,但已经失去了小镇的安宁。观光接待地的气氛太浓了,商品的内容雷同,走进商店,就被一双双戴着铜板眼镜的双眼盯住,大有不留下“买路钱”就不让走的架势。
少女峰的名字本身就让人向往,上少女峰游玩需要1天的时间。从Grindelward乘小火车到Kleine Scheidegg大约需要45分钟,小火车的窗户很大。沿途的风景堪称绝美,(在车厢里要把人和风景都拍进去需要一台大广角的相机,这次我带了S3 Pro用的适马12-24mm的镜头有了用武之地),车子每转过一个山头,沿途的雪山、小屋、草坪都会让车厢里的游客发出一声惊叹。
到了Kleine Scheidegg需要再次换车,才能到达少女峰顶,这已经是在雪线之上了,沿途都是在山洞里穿行,很佩服瑞士的工人,从1895年开始花了16年的时间在天寒地冻的雪山中开凿出这条让世人赞叹的铁路。它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蒸汽列车,而是运用了刚刚发明的电气化列车。这是因为全程的80%都是在山洞里穿行,蒸汽列车的烟雾容易回涌到车厢。而且阿尔卑斯大量的雪水为水利发电提供源源不断地保障。
登上少女峰是每一个来到瑞士人的梦想。在中国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之说,到了瑞士没有登过少女峰又怎么能够体会到瑞士是山的故乡的感觉?在瑞士有两座山很中国的名山结为了姊妹山。一座是丽江的玉龙雪山与采尔马特的马特洪峰,另一座就是少女峰和我国安徽的黄山。可见少女峰在瑞士的地位之高。
上了少女峰,所有的人都在那里欢跳,看到一个从马来西亚的旅行团,兴奋地脱光衣服在-12℃的雪地里滚爬,想把自己彻底地和大山融为一体。到了这里我才彻底地理解为什么瑞士能够吸引世界上人前来“朝拜”。
远处五颜六色的滑雪服在雪地里拉出一道道优美的线条。哈斯基拉着雪橇在欢快地奔跑。蔚蓝的天空中不时地留下飞机划过的白线。山顶上的天文台在蓝天的映衬中傲立。坐在窗边享受一杯浓浓的卡布奇诺,时间仿佛在此停驻。
从少女峰下来,如果还有时间在Kleine Scheidegg转车到Lauterbrunnen,再往上走15分钟,可以看到达瑞士最大的室内冰川瀑布Trummelbach Falle。去之前我一直不理解为何称之为室内瀑布。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里的瀑布是由少女峰、艾格峰的冰川化成。而且是在山洞里形成瀑布,。瀑布虽然不是很宽,落差也不是很大,但是气势磅礴,在山洞的空腔共鸣下,宛如千军万马,汹涌奔腾。
摄影小贴士:
l 上少女峰,最好带一片偏振片,这样拍出来的天空才会显得更蓝。
l 由于山上的风很大,因此不可能更换镜头,需要一支能够从广角到到长焦都好用的镜头。我这次上山基本上都是用S9500,因为其镜头焦距从28mm—300mm,基本能够满足所有的要求。虽然S3Pro也带上去了,但是没有能够用上。
1.由于少女峰上的温度很低,电池在这种情况下性能会急剧下降,平时S9500一组电池可以拍250张左右,到了山上,不到100张就没电了。所以一定要多备一组,最好是二组电池,而且要放在贴身的口袋里。
l 在上少女峰需要花1天的时间,所以早点起床,可以在Grindelward上火车之前去车站对面的小山上拍拍照,那里的景色也是很美的,我的好几张让我满意的照片就是在那里拍的。
旅游小贴士:
l 在因特拉肯的火车站对面有一家比较大的Coop超市,在那里购买的巧克力要比大街上的旅游商店里便宜10%左右。如果有时间可以去逛逛。
l 因特拉肯有一个赌场,进去要收5法郎的门票,如果是观光客,一般凭酒店的住宿卡可以免票。里面的赌场和东南亚的赌场不同,筹码都很小,从0.2—5法郎。主要是参与为主,只当是一种游戏好了。
10月6日
因特拉肯—〉伯尔尼—〉卢塞恩—〉苏黎世
伯尔尼是瑞士的首都,城市不是很大,但很宁静(我喜欢)。Kramgasse街是伯尔尼主要的Shopping街,街的两旁都有廊房,即使是下雨也不会淋湿。街道的中央,有很多喷泉,可以直接饮用,喷泉上的雕塑都有4、5百年的历史,非常的精美,值得一看。
在这条街上还有一个地方是非常值得去拜访的,那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居。他坐落在Kramgasse街49号,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从1902-1909年居住在伯尔尼,其中1903年—1905年就住在这间小屋中,在这三年中他发表了多篇革命性的论文。其中1905年发表的光电效应理论,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最为著名,这一年物理学界称为“奇迹诞生的一年”。100年之后虽然出现了电脑、发明了激光、原子能被广泛的应用,但如果没有爱因斯坦,这一切可能吗?为纪念爱因斯坦的贡献,2005年被命名为“世界物理年”
卢塞恩地处瑞士的中央,国内的欧洲多国游如果有瑞士,一定会在卢塞恩停留。其中必看的景点是卡贝尔桥和痛苦的睡狮。卡贝尔这座建于14世纪的欧洲最古老的木桥是卢塞恩的标志,在桥内的支撑架上展现了17世纪名家的绘画。桥下天鹅在优雅地游,去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带一些面包,轻轻撒下,可以吸引她们在你身边聚集。
16世纪,瑞士手表还没有出名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瑞士出口最多的,那就是瑞士的雇佣兵。他们以勇敢和忠诚著称。在卢塞恩的痛苦的睡狮就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时为保护路易十六世而战死786名瑞士雇佣兵而设立的。目前守卫梵蒂冈的教廷卫兵全部都由瑞士人担当,这也是对他们的忠诚的最佳表彰。
摄影小贴士:
l 带上一些面包,在拍摄卡贝尔桥时撒一些,可以把天鹅吸引到你的画面中来。
l 卢塞恩的老街很美,是拍摄街头即景的好去处。S9500那0.01秒的快门延迟,0.8秒的开机速度和300mm的长焦是抓拍人物的好利器。
旅游小贴士:
l 伯尔尼和卢塞恩的教堂都很美,虽然大门一直紧闭着,不用害怕,勇敢地去推开。上帝的大门是不会拒绝任何一个想靠近他的人的。
l 卢塞恩同时也是瑞士的主要购物地,由于旅行团大都在此停留,因此许多名表的总店都设立于此。高价名表在瑞士各地的价格都相同,但是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全的款式。除了瑞士三宝之外,皮鞋也是值得购买的东西,瑞士的皮鞋做工精良,不亚于意大利的产品,而价格却比国内的要便宜一半。
10月7日
苏黎世—〉上海
苏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很多瑞士银行的总部就设在这里。是欧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因此,相比较其他城市,这里的消费也比较高。他这里最主要的商业街是通往苏黎世火车站的班霍夫大街,许多瑞士的银行总部和世界名牌的专卖店都设在这里。对于名牌我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瑞士的人均收入很高,其物价水平是世界第一的。与其在这里购买,还不如去香港。我倒是在这里的百货商店买了一只荷兰产的挂钟,其特别之处是在每一个整点的位置,用照片来代替数字,挂在家里既是钟又是一个可以放12张照片的像框。
在班霍夫大街的北面有2座教堂还是值得一看的。一座是圣彼得教堂(St.Peterskirche),它是苏黎世最古老的教堂,在公元857年的文献中对其已经有记载,另外,教堂上面建于1534年的大钟堪称是瑞士最大的钟,钟面达8.7米,时针有3米,分针有4米之长。
另一座教堂是圣母圣堂(Fraumunster),教堂窗上面的彩色玻璃色彩异常鲜艳,被认为是瑞士教堂中最美的玻璃窗。还有一样让我感动的是在教堂的宣讲台上,高高地放着3、4米高的管风琴,在彩色玻璃的映衬下显得华丽又不失庄重。在没有弥撒的时候游客可以自由参观,不用花很多的时间,但是非常值得一看。
在苏黎世我们还去看了莱茵河瀑布,他落差仅有25米,但是平均流量却高达每秒750立方米,是欧洲最大的瀑布。去那里的人不是不是很多,因而显得很幽静。但是每年的8月1日瑞士国庆节,却会有数千人涌向瀑布,因为那里会举行焰火晚会。
下午3点,我们踏上回国的路程。10天瑞士游虽然已经是很长,但是依然感到意犹未尽。几天下来,我们都得了审美疲劳症,每一个地方都能让我们感到惊喜,一圈下来已经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瑞士之美,只是深深地感到这确实是一次“人间天堂”之旅。
摄影小贴士:
l 在教堂拍摄玻璃窗由于很暗,最好采用三角架。曝光建议采用-2/3EV,可以让玻璃上的花纹显得更加清晰。
旅游小贴士:
l 苏黎世机场的商店很多,大约有50-60家,但是价格很贵。如果要在慕尼黑转机,可以把钱留在慕尼黑买,同样的物品至少便宜20%。
l 瑞士的互联网很发达,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公共无线接口的热点。但是价格很贵,对于旅客只能用信用卡付款,2小时约需人民币320元。这2个小时是可以累计使用,而且是全国漫游。
⑵ 鲁迅有没有《麻雀》这部作品
没有这个作品。鲁迅作品主要有 :
第一卷 《坟》《野草》《呐喊》
第二卷 《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第四卷《 三闲集》《 二心集》《 伪自由书》
第五卷《南腔北调集》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第七卷 《两地书》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第八卷 《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
第九卷 《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
第十卷《 小说旧闻钞》 《唐宋传奇集》 《汉文学史纲要》
第十一卷《 月界旅行》 《现代小说译丛》 《地底旅行》 《现代日本小说集》《域外小说集》 《工人绥惠略夫》
第十二卷《 一个青年的梦》《 爱罗先珂童话集》《 桃色的云》
第十三卷 《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
第十四卷 《小约翰》《小彼得》《表》《俄罗斯的童话》《附:药用植物》
第十五卷 《近代美术史潮论》《艺术论(卢氏)》
第十六卷《 壁下译丛》《译丛补》
第十七卷 《艺术论(蒲氏)》《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
第十八卷 《十月》《毁灭》《山民牧唱》《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第十九卷《 竖琴一天的工作》
第二十卷《 死魂灵》
⑶ 麻雀主要内容概括
《麻雀》是千乘影视、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等单位出品的谍战革命剧,由金琛、周远舟执导,原著作者海飞编剧,李易峰、周冬雨、张鲁一、张若昀、阚清子、尹正、李小冉、王劲松联袂主演。
该剧根据国家一级作家海飞的原著小说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陈深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首领毕忠良身边,以“麻雀”为代号委派工作,秘密传递信息,成功“窃取”汪伪政府“归零”计划的故事。
该剧于2016年9月5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口碑与收视双丰收,CSM52城市网日均收视排名2016年全年度第二,播出期间同时段第一,夺得37天收视冠军,单集最高收视 2.529,大结局收视率 2.486创造了2016年电视剧单日单集最高收视记录,播出期间网络总播放量突破110亿。
(3)麻雀旅行扩展阅读:
麻雀剧情简介:
1940年3月,汪伪政府宣布成立。侵华日军在上海大肆搜捕抗日志士,汪伪组建由前国民党军官毕忠良(张鲁一饰)担任处长的“特别行动处”为虎作伥。一直潜伏在毕忠良身边,代号“麻雀”的中共党员陈深(李易峰饰),与组织暂时失去联系。置身虎视狼顾的险境中,陈深信仰坚定,冒死营救上线“宰相”及抗日志士。
毕忠良老奸巨猾,虽与救命恩人陈深“情同兄弟”,却对其产生怀疑,设重重陷阱步步紧逼。“宰相”牺牲后,陈深终于找到新上线“医生”并受命拿到日军代号为“归零”的重要作战计划。
陈深的昔日恋人徐碧城(周冬雨饰),与另一国军情报人员唐山海(张若昀饰)假扮夫妻潜伏进特别行动处,在多次行动中给陈深制造麻烦和危机。
智计过人的陈深身处连环杀机之中,巧妙利用日本侵略者、汪伪分子等各派势力之间的微妙缝隙,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成功地获取了“归零”计划,挫败了日本侵略者的阴谋。
⑷ 上海哪里有买迷你旅行麻将牌
淘宝 网购,或者 去京东苏宁一号店送货快
⑸ 麻雀冬天为什么不怕冷
外麻雀是温血动物,不要冬眠的,平时冷的时候都呆在窝里的,回还是怕冷的。
答麻雀,又名树麻雀、霍雀、嘉宾、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贼、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厝鸟、家雀儿。鸟纲雀形目(Passeriforms)文鸟科(Motacidae)麻雀属鸟类的通称,亦叫北国鸟(个别地方方言又称呼为:家雀、户巴拉)。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向下弯;初级飞羽9枚,外缘具两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其中树麻雀为习见种 ,雌雄相似。麻雀属晚成鸟。
麻雀体长为14cm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 呈圆锥状;跗跖为浅褐色;头、颈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羽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尾呈小叉状,浅褐色。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雄鸟此处为褐红,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⑹ 为什么燕子要去南方过冬而麻雀就不用去那
燕子是一种候鸟。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回——成群结队地由北答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像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 (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
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麻雀能找到食物,并且可以在屋檐瓦缝中做暖和的窝。,麻雀身上的毛也很保暖。所以冬天就不用去南方了。
⑺ 骑鹅旅行记中麻雀对男孩的称呼发生了三次改变,可以感受到麻雀对男孩的什么
《骑鹅旅行记》中,麻雀对男孩儿的宠物发生了三次改变,可以感觉到麻雀对男孩儿的依恋。
⑻ 去赤水旅行避暑,同事们却一天到晚打麻将,该如何选择
现如今,人们在工作之余,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出去旅游了,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见识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体会到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在开阔了自己眼界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得以放松,可以说,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有着非常多的益处的。在和伙伴一起旅行的过程中,有时候自己的伙伴会因为比较累,所以要暂时休息一下,曾经有小伙伴吐槽过自己和朋友在赤水旅行时,朋友们就一直在打麻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其实,我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我相信每一个人也都想拥有一个愉快的旅途。如果你的朋友和你有着不同的想法,只要你认真的的与他沟通,相信你们可以很愉快的协商好,这样两个人在旅途中都会拥有着不错的心情。
⑼ 为什么冬天燕子去南方麻雀却不去呢
并不是所有来鸟类都有能力源迁徙。燕子是候鸟而麻雀不是。理由如下:
迁移是必须付出代价的。例如迁移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可能遇到不良的天气、迁移方向定位错误、要适应不熟悉的新环境、并且与其它候鸟及该地的留鸟竞争资源等等。同时,当所有的鸟类都采取有较大好处的行为模式(迁移)时,竞争变大,原本没有很大好处的行为模式(不迁移)就会相对变得较为有利。因此不同的行为模式在演化上就都会存在,并达到一个演化上稳定的策略这同时也是为什么有些鸟类会部分族群迁移,部分族群不迁移的原因。
进一步说,同一族群中冬季不迁移的个体可能必须忍受食物缺乏的危机,但可以在下个繁殖季来临前尽早占据较好的繁殖巢位,增加生殖成功率;相反的,迁移个体则可以在温暖的渡冬区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但须冒迁移时的危险及繁殖巢位可能较差的代价。迁不迁移是个体生存与繁殖策略的问题,若迁移个体的生殖成功率远高于不迁移者,则演化将趋向于迁移的行为模式;反之,若迁移个体的生殖成功率远低于不迁移者,则演化方向将不利于迁移行为;若两种策略的生殖成功率类似,则两种行为模式在演化上都将被保留。
⑽ 为什么燕子要去南方过冬而麻雀则不需要
燕子是一种候鸟。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回行——成群结队地由北答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像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 (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
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麻雀能找到食物,并且可以在屋檐瓦缝中做暖和的窝。,麻雀身上的毛也很保暖。所以冬天就不用去南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