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国旅游 » 日本京都旅游地介绍

日本京都旅游地介绍

发布时间: 2020-12-08 22:45:48

Ⅰ 日本京都概况

日本的京都府,日本一级行政区,京都府是日本关西地区的都道府县之一。 面积 4,612.71平方公里 ,总人口 2,646,569人(2004年2月1日)。府治位于京都市。

京都府位于日本主要岛屿--本洲岛的中西部,东邻三重县和滋贺县,西邻兵库县,南邻大阪府和奈良县,东北邻福井县,北濒日本海。京都府拥有人口260万,80%以上集中于城市,面积为4613平方公里。京都市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境内南部为京都盆地,北为丹波、丹后山地,平均高度约600米。奥丹后半岛突出于日本海中,其东为若狭湾。沉降海岸,有舞鹤、宫津等良港。较大河流为淀川水系主支流和由良川等。森林面积占75%。年平均气温14-15℃。降水量南部1,400毫米以下,北部1,600-2,600毫米,降雪期长。旧畿内的山城国,山阴道丹波国的大部分和丹后国。今包括11市,首府京都市。 1868年置京都府。工业以电机、纺织、食品等为主,运输机械(造船)、化学、一般机械亦较发达。传统工业高级丝织品、染色、陶瓷、酒类以及漆器、扇子等手工艺品夙享盛名。耕地78%为水田。南部丘陵产茶有名。乳肉用养畜业发达。鱼产丰富,海陆运输便利。多古迹名胜、寺院、美术工艺建筑和自然风景区。主要城市有京都、宇治、舞鹤等。
京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京都也是接受文化熏陶的好地方,无论是艺术、佛教还是民间手工艺。游客可以通过TIC学习日本烹调技术、传统工艺(丝绸、陶瓷、造纸、庙宇行头等)、日本戏剧、茶道和插花。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和时代节(10月22日)。时代节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

【二、2】京都府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

市部: 福知山市 | 舞鹤市 | 绫部市 | 宇治市 | 宫津市 | 龟冈市 | 城阳市 | 向日市 | 长冈京市 | 八幡市 | 京田边市 | 京丹后市 | 南丹市 | 木津川市
乙训郡: 大山崎町
久世郡: 久御山町
缀喜郡: 井手町 | 宇治田原町
相乐郡: 笠置町 | 和束町 | 精华町 | 南山城村
船井郡: 京丹波町
与谢郡: 伊根町 | 与谢野町

【二、3】京都府历史
[编辑本段]

713年 自丹波国分置丹后国
740年 圣武天皇迁都恭仁京
784年 桓武天皇迁都长冈京
794年 迁都平安京
866年 应天门之变
1156年 保元之乱
1183年 源义仲入京、平家逃亡
1221年 承久之乱、设置六波罗探题
1337年 建武中兴
1338年 室町幕府建立
1392年 南北朝合一
1467年 应仁之乱
1568年 织田信长入京
1582年 本能寺之变
1586年 丰臣秀吉、建造聚乐第
1601年 设置京都所司代
1863年 新选组组成
1864年 蛤御门之变
1867年 王政复古、废止京都町奉行所
1868年 鸟羽伏见之战、京都府成立
1869年 明治天皇、江戸行幸。东京奠都。
1889年 京都市成立。府知事兼任市长。于舞鹤设置海军第4镇守府(舞鹤镇守府)
1892年 于绫部创立大本教
1897年 设置京都帝室博物馆、京都帝国大学
1898年 京都府与京都市成为分离的两组织
1907年 于深草设置第16师团(自第4师团分出)
1932年 巨椋池干拓事业开始
1944年 第16师团、莱特岛之战全军覆灭
1945年 美国第6军司令官克鲁格将军入洛
1950年 蜷川虎三当选京都府知事、革新府政(~1978年)
1957年 陆上自卫队大久保基地设置
1964年 东海道新干线开业
1994年 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登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1997年 京田边市成立
2004年 京丹后市成立

【三、1】日本京都市
[编辑本段]

指日本的京都市(きょうと,Kyoto ),日本京都府南部(山城地方)的城市,面积827.90平方公里,总人口1,469,472人(2005年9月1日),也是京都府府厅所在地。属于政令指定都市,包含东京特别区为全日本人口第七位。与大阪、与神户共同成为“京都阪神大城市圈”。

京都在公元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名“平安京”。日本平安时代建设了“平安京”,成为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的首都,为日本政权中枢;直到明治天皇东京出行为止的1100年间,大体上皆为的日本天皇居住的城市。

1889年设市。工业以纺织为主,次为食品(造酒等)以及电机、运输机械、出版印刷、精密机械、化学、铜加工等。西阵丝绸夙享盛名,染色、陶瓷、酿酒、漆器、扇子等传统工业亦甚著名。市南部形成的洛南工业地域为阪神工业地带的一环。陆、空运输枢纽。商业发达。有国立京都大学等高等学校多所。旅游业发达,多历史遗迹与古代文物,有故宫、平安神宫等。市西北岚山山麓的龟山公园内,1979年建有周恩来诗碑。

【三、2】京都市地域
[编辑本段]

京都市由以下11区构成。

右京区
上京区
北区
左京区
下京区
中京区
西京区
东山区
伏见区
南区
山科区

市树: 枫树、柳树、桂树
市花: 山茶花、杜鹃花、樱花
自治纪念日: 10月15日
市长: 桝本赖兼
坐标: 东经135度46分00秒,北纬35度00分00秒

【三、3】城市环境
[编辑本段]

京都并不守旧,它只是致力保存其古老的风貌。在发展新的艺术、文化和传统等方面,京都也不遗余力。悠远的历史背景,使得京都继承了诸如建筑、绘画、雕刻、园艺、历史遗迹和民俗艺术、建筑和文物等丰富的文化遗产。日本国内将近百分之十五的重要文化财产都可以在京都找到。它的文化遗产,不论是在质或者是量上,都位居日本全国之冠。

京都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古都京都文化遗产"在1994年已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京都的17处古迹,它们是:清水寺、二条城、金阁寺、银阁寺、天龙寺、龙安寺、延历寺、高山寺、仁和寺、西芳寺、东寺、醍醐寺、西本愿寺、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宇治上神社、平等院凤凰堂。平等院凤凰堂就是今天印在10日元硬币后面的建筑。

京都的文化遗产远不止这些建筑物,还包括与这些建筑物相依相伴的周围环境,还包括一些未登录为世界遗产的建筑和风景。这些寺院既包含了建筑之美、又包含了园林、造型之美,与周围的环境融合无间,的确是传统艺术的精品。京都的人们十分爱护自己的环境,1994年京都市出现了60米以上的旅馆,有不少的京都人认为这些高层建筑破坏了京都原有的风景与气氛,有些景点甚至拒绝这些高层旅馆的住客入园,以示抗议。

京都拥有天赋美丽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每年访问京都的游客有5600万人次,其中有52万为海外观光者。客人们可尽情领略日本的风土人情和各种类型的食宿,较大的旅馆均有用精通英语和法语等外国语言的工作人员,使海外游客尽兴尽致。

在京都,人们把地名串成歌,以便记住。如《丸竹夷》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まる たけ えびす に おし おいけ)
姉 三 六角 蛸 锦
(あね さん ろっかく たこ にしき)
四 绫 仏 高 松 万 五条
(し あや ぶっ たか まつ まん ごじょう)
雪駄 ちゃらちゃら 鱼の棚
(せった ちゃらちゃら うおのたな)
六条 七条 とおりすぎ
(ろくじょう ひっちょう とおりすぎ)
八条こえれば 东寺道
(はちじょうこえれば とうじみち)
九条大路で とどめさす
(くじょうおおじで とどめさす)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姐 三 六角 蛸 锦
四 绫 佛 高 松 万 五条
行囊 钱 声 鱼之棚
通过了六条七条
过了八条就是东寺路
九条大路连成片

这首是明治以后,为了使机动车能够通行而重新规划修整之后新的歌词。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まる たけ えべす に おし おいけ)
姉 三 六角 蛸 锦
(あね さん ろっかく たこ にしき)
四 绫 仏 高 松 万 五条
(し あや ぶっ たか まつ まん ごじょう)
雪駄 ちゃらちゃら 鱼の棚
(せった ちゃらちゃら うおのたな)
六条 三哲 とおりすぎ
(ろくじょう さんてつ とおりすぎ)
七条こえれば 八・九条
(ひちじょうこえれば はちくじょう)
十条 东寺で とどめさす
(じゅうじょうとうじで とどめさす)

丸竹夷二押御池
姐三六角蛸锦
四绫佛高松万五条
行囊钱声鱼之棚
通过了六条三哲
过了七条就是八九条
直到十条东寺为止

用地名解释起来就是:
丸太町、竹屋町、夷川、二条、押小路、御池
姐小路、三条、六角、蛸药师、锦小路
四条、绫小路、佛光寺、高辻、松原、万寿寺、五条
雪肽屋町(现在的杨梅)、键屋町、鱼之棚
六条
七条、八条、九条
十条

这首老的童谣的地名是从北到南,一行是一条从西到东的大路所包含的地名,这样的大路有十条。(京都的地图看上去好像一个大方格被割裂成很多的小方格,路都是笔直的)

歌中的“ちゃらちゃら”似乎是指的是键屋町大街和钱屋町大街(现在已经消失)的“键”或 “钱”字的发音。

另外《寺御幸(洛中坚小路)》则是纵向(南北走向,由东向西)的街道名称。

寺 御幸 麸屋 富 柳 堺
(てら ごこ ふや とみ やなぎ さかい)
高 间 东 车屋町
(たか あい ひがし くるまやちょう)
乌 両替 室 衣
(からす りょうがえ むろ ころも)
新町 釜座 西 小川
(しんまち かまんざ にし おがわ)
油 醒ヶ井で 堀川の水
(あぶら さめがいで ほりかわのみず)
葭屋 猪 黒 大宫へ
(よしや いの くろ おおみやへ)
松 日暮に 智恵光院
(まつ ひぐらしに ちえこういん)
浄福 千本 はては西阵
(じょうふく せんぼん はてはにしじん)

路的名称

寺町通→御幸町通→麸屋町通→ 富小路通→柳马场通→堺町通→
高仓通→间之町通→东洞院通→车屋町通→
乌丸通→両替町通→室町通→衣棚通→
新町通→ 釜座通→西洞院通→小川通→
油小路通→醒ヶ井通→堀川通→
葭屋町通→猪熊通→黒门通→大宫通→
松屋町通→日暮通→ 智恵光院通→
浄福寺通→千本通→西阵(地名)
※ 最后の「西阵」は西阵织で有名な地域の地名です

【三、4】京都市历史
[编辑本段]

京都从794年成为日本的首都,名为“平安京”。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建设以来,它接受了无数次历史风雨的洗礼之后,变化颇为巨大。但是,总是有时导入当代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装置,在产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到如今,也展示着古而不老的风姿。

与此同时,京都完整的保留住了它千余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寺院神社为首,具有古代风格的房建筑物的存在,成为历史的见证。各种祭礼和精湛的手工艺技术充分显示出了们继承发展的意志。古代京都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南北约5.2km,东西约4.7km。以朱雀大路为中心(宽度约85m)分为左京,右京两区,曾经拥有在最大15万大在住人口。左京,右京两区分别有国营市场,储存着全国各地的丰富物产。手工业也是政府直接经营。高技术人材云集此处。

古都的北部有天皇的皇居,和政府机关。它是日本政治的中心。以天皇为首,贵族,官员,武士等都生活在这里。周边地区是政府官员的官邸,宅院井然有序,形成官邸街。

“柳树与樱花交错种植,如锦如缎”。京城本身拥有日本最盛时期的景观,在经过200年之后的10世纪中期发生巨大的变化——右京因为是沼泽地,不宜居住,人口逐渐减少,从而就失去了都市风的彩,回到了过去农村景象。人口逐渐向左京地区集中,越过了城界,向鸭川河的东部,甚至于北部也得到极大发展。

但是,“平安京”没有能够保持它均整的面貌。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平安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京都。

京都这个名字在中世纪初被人们固定下来。朝廷的软弱无能促成的武士政权的诞生。京都作为一国之都也变得有名无实。鸭川河东的耳家町成为武士政权的根据地,新的都市景观在东山一带形成。

历史并不这么简单。中世纪,京都成为新佛教兴起的中心,北山,东山,西山的山麓建起了许多寺院。在平安京原则上除东寺和西寺之外不可有其他寺院,但在市民的支持下也陆续建起来了。13世纪,14世纪,15世纪,随着时代的推进,作为宗教文化都市,京都被给予了特有的新的景观和性格。

中世纪的京都,市民活动非常活跃。在过去从事国营产业的多数的商工人,随时的产业的没落,被迫独立起来,自己成立了“座”—共同组合,以维护营业权益,,前代以上产业,使产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气势也影响到了行政和文化。都市的共同意识的实现,在祗园祭礼中得到了如实的体现。同时,京都也作为商工都市发展成日本最大的都市。

但是,好不容易建成的这座城市,在15世纪后半的11年间却因为内乱—应仁,文明之大乱,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回复为止,花费了之后的近500年的时间。即使如此,也再无法回到从前的样子。一个完整的京都就变就分成了上下两个区,两个区之间有近2km的田园地带。

这时的都市景观持续了约一个世纪。丰臣秀吉在统一政权之后,对京都进行了根本的彻底的改造。首先填埋了两个区之间的间隔,进行整体规划,对整个京都进行了恢复一体化的的大建设。京都成立以来,首次在周边地区盖起来土居。中心部新建了天皇的皇居—御所。新建的聚乐第(宫殿名)金碧辉煌。

于是,京都就这样开始进入了近代。丰臣政权,及接下来的德川政权,使神社寺院得到显著的复兴,城市恢复中了世以来的宗教文化都市的面貌。产业都市的特性也得到显著地恢复,

特别是17世纪末,西阵地区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纺织业地区。

可是这也没有得到长久的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宝永,天明,元治的三场大火,使京都损失残重。人们积极地进行恢复性建设,元治大火的灾后恢复一直进行到了明治时期。

在江户时代被夺走首都地位的京都,在明治初年的一段时间里恢复了首都地位。但因为政治原因,首都被再次迁回东京。京都市民的抗议游行也没能阻止天皇迁移的脚步。过去的皇室贵族,有力的市民,也陆续迁离。

京都陷入危机,大失往日繁华景象。但是京都人以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对火灾后的废墟进行全力以赴的再建设。在四方非难之中,仍然大胆改革—为输送能源,确保水资,对琵琶湖进行水利建设,对西阵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新建工场等,扎扎实实,向前迈进。

以百年建设的大构想为根据,在时治28年,为纪念迁都1100年,举办了第四回“全国劝业博览会”。明治37年以后,革新意志更加得到贯彻执行,从20世纪开始了“三大事业”。为此,政府投入的庞大的资金,进行了长达10的努力。这使京都从真正意义上接受了与近代相适称的大改造。

现代京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幸存,在多方面得到了发展。产生了世界知名的学术机构,先端产业,也成为著名文化遗产胜地。

但是,京都人并不以此而自满,与时代一同迈进,发展。如果没有这些,1200年的一个大都市可能在历史的大火中永远的消逝了。

京都不是一个“博物馆”都市,而是一个历史都市。

Ⅱ 求日本京都著名景点的英文介绍

Arashiyama(岚山)
Arashiyama (岚山 ?) is a district on the western outskirts of Kyoto, Japan. It also refers to the mountain across the Ōi River, which forms a backdrop to the district.

Notable tourist sites in Arashiyama include

The Iwatayama Monkey Park on the slopes of Mount Arashiyama. Over 170 monkeys live at the park. While the monkeys are wild, they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o humans. The park is located on a small mountain not far from the Saga-Arashiyama rail station. Visitors can approach and photograph the monkeys. At the summit is a fenced enclosure, from within which visitors can feed the monkeys.
The romantic "Moon Crossing Bridge" (渡月桥,Togetsukyō), notable for its views of cherry blossoms and autumn colors on the slopes of Mt Arashiyama.
The tombstone of the Heike courtesan Kogo of Sagano.
Tenryū-ji, the main temple of the Rinzai school, one of the two main sects of Zen Buddhism in Japan.
The hamlet of Kiyotaki, a small scenic village at the base of Mt Atago, the home to a notable Shinto shrine.
Matsuo Shrine, half a mile south of the area, which is home to a blessed spring. It is also one of the oldest shrines in the Kyoto area, founded in 700. The alleged restorative properties of the spring bring many local sake and miso companies to the shrine for prayers that their proct will be blessed.
Kameyama koen has a stone commemorating Zhou Enlai's visited to Arashiyama. He was moved by the cherry blossoms and mountain greenery. The four poems Zhou Enlai wrote about his visit are engraved on a stone monument: "Arashiyama in the Rain."

Nijō Castle(二条城)
Nijō Castle (二条城 ,Nijō-jō?) is a flatland castle located in Kyoto, Japan. The castle consists of two concentric rings of fortifications, the Ninomaru Palace, the ruins of the Honmaru Palace, various support buildings and several gardens.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castle is 275,000 square meters, of which 8000 square meters is occupied by buildings.

History

Present plan of Nijō Castle (click for detailed view)In 1601, Tokugawa Ieyasu, the founder of the Tokugawa Shogunate, ordered all the feudal lords in Western Japan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ijō Castle, which was completed ring the reign of Tokugawa Iemitsu in 1626. Parts of Fushimi Castle, such as the main tower and the Kara Gate, were moved here in 1625-26.[1] It was built as the Kyoto residence of the Tokugawa Shoguns. The Tokugawa Shogunate used Edo as the capital city, but Kyoto continued to be the home of the Imperial Court. Kyoto Imperial Palace is located north-east of Nijo Castle.

The central keep, or donjon, was struck by lightning and burned to the ground in 1791.

In 1788, the Inner Palace was destroyed by a city-wide fire. The site remained empty until it was replaced by a prince's residence transferred from the Kyoto Imperial Palace in 1893.

In 1867, the Ninomaru Palace was the stage for the declaration by Tokugawa Yoshinobu, returning the authority to the Imperial Court. Next year the Imperial Cabinet was installed in the castle. The palace became imperial property and was declared a detached palace. During this time, the Tokugawa hollyhock crest was removed wherever possible and replaced with the imperial chrysanthemum.

In 1939, the palace was donated to the city of Kyoto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the following year.

Ryōan-ji(龙安寺)
Ryōan-ji (Shinjitai: 竜安寺, Kyūjitai: 龙安寺 ?, The Temple of the Peaceful Dragon) is a Zen temple located in northwest Kyoto, Japan. Belonging to the Myoshin-ji school of the Rinzai branch of Zen Buddhism, the temple is one of the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Kyoto,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site of the temple was originally a Fujiwara family estate. It eventually came into the hands of the Hosokawa clan branch of the Fujiwaras. Hosokawa Katsumoto inherited the residence, and lived here before the Ōnin War. Katsumoto willed the war-ravaged property to be converted into a Zen sect temple complex after his death. Later Hosokawa emperors are grouped together in what are today known as the "Seven Imperial Tombs" at Ryoan-ji. The burial places of these emperors -- Uda, Kazan, Ichijō, Go-Suzaku, Go-Reizei, Go-Sanjō, and Horikawa -- would have been comparatively humble in the period after their deaths. These tombs reached their present state as a result of the 19th century restoration of imperial sepulchers (misasagi) which were ordered by Emperor Meiji.[1]

Ryōan-ji's tsuku (蹲踞 ?), which is a small basin provided at Japanese Buddhist temples for visitors to purify themselves by the ritual washing of hands and rinsing of the mouth.An object of interest near the rear of the monks quarters is the carved stone receptacle into which water for ritual purification continuously flows. This is the Ryōan-ji tsuku (蹲踞 ?), which translates literally as "crouch;" and the lower elevation of the basin requires the user to bend a little bit to reach the water, which suggests supplication and reverence.[2] The kanji written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one are without significance when read alone. If each is read in combination with 口 (kuchi), which the central bowl is meant to represent, then the characters become 吾, 唯, 足, 知. This is read as "ware tada taru (wo) shiru" and translates literally as "I only know plenty" (吾 = ware = I, 唯 = tada = only, 足 = taru = plenty, 知 = shiru =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phrase carved into the top of the tsuku is simply that "what one has is all one needs" and is meant to reinforce the basic anti-materialistic teachings of Buddhism.

The absence of a dipper is intended to imply that the water is for the soul only an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bend the knee in humility in order to receive its blessing.

Kiyomizu-dera(清水寺)
Kiyomizu-dera (清水寺 ?), full name Otowa-san Kiyomizu-dera (音羽山清水寺 ?) is an independent Buddhist temple in eastern Kyoto. The temple is part of the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Kyoto (Kyoto, Uji and Otsu Citi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1] Not one nail is used in the whole temple. The temple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Kiyomizu-dera in Yasugi, Shimane, which is part of the 33-temple route of the Chūgoku 33 Kannon Pilgrimage through western Japan.[2]

其实这些都是维基网络找来的,本来想给链接的,网络说我有广告,只贴了部分,其他的可用google 维基网络英文版找,包括景点介绍,历史什么的很全的。

Ⅲ 介绍一下日本旅游

LZ的行程是典型的旅行社安排的行程,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放在交通移动上的,时间会比较赶基本只能做到走马观花,第一天的迪斯尼乐园应该会留给孩子比较深的印象,随后的一天半的东京市内观光只能做到蜻蜓点水,多拍些照片算是到此一游,每天的用餐基本上都是当地华侨开的中华料理,十人圆桌四菜一汤的类型,基本能吃饱,去箱根温泉的话一般不是想象中的露天温泉就是类似国内的室内的澡堂子(不过日本人一般泡温泉也就是室内的澡堂子,露天的是比较豪华的)富士山的话一般就是绕着山开车然后在以富士山为背景的地方看硫磺温泉和品尝黑玉子鸡蛋,在那里可以买些纪念品,除了鸡蛋之外强烈推荐那里的牛奶,1000日元一桶(大概1升左右)味道非常之浓厚!接下来会比较辛苦因为从富士山到京都的话开车得好几个小时,京都寺庙较多,那个和服会馆就是去看一场间隔半个小时左右表演的和服秀,可以在那里购买一些和服面料做的纪念品(眼睛盒,手帕之类的)价格还算公道!估计第六天到大阪了之后也没有什么体力可以逛了,可以去心斋桥难波那里去买些日本新潮的东西(那里是大阪年轻人喜欢的地方)回来时可以在大阪的关西机场买些免税品,那里都有中国人的导购员。
在日本尽量说话小声,英语在那里基本用不上(日本人英语口语极差)如若喜欢日本料理生鱼片之类的话,不要接受导游的安排(通常比较贵)有时间的话可以去酒店附近的超市逛逛,里面的东西也很新鲜便宜,一般7点以后一些生鲜类商品会贴上打折的标签很划算。
祝你玩得愉快

Ⅳ 游京都前需要看哪些日本历史方面的书

你是去旅游还是去做访问学者?
《京都流年--日本的美意识与历史风景》
本书是奈良本辰也研究日本京都的重要著作,对京都周遭的庭园建筑、人文历史、景色风物有精美生动的呈现,尤其对日本的文化精神,有深入的分析。
这几年,京都是中国去日本旅游的热点城市。同时,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人,首先会阅读的,也常常是关于京都的书。
本书封面取自著名日本画家上村松园关于京都风物的画作。
《京都流年--日本的美意识与历史风景》,是奈良本辰也研究日本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京都是日本旧都,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征及繁荣之地。本书从日本传统文化出发,以青、朱、白、玄四章,向读者详细介绍了京都及其周围的建筑风物、文化精神、历史变迁。作者从一庭一园、一水一木、一人一事,自建筑而文化,自文化而精神,娓娓道来,趣味横生,而"何为日本"这一思想学术主题,亦在此得到清晰呈现。

Ⅳ 日本京都有哪些值得玩的特色

稀饭旅行小编为你总结:
本京都神护寺介绍
神护寺。神护寺是位于日本(日本6日旅游路线)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的寺院,高野山真言宗遗迹本山。山号“高雄山”。本尊药师如来、开基(创立者)为和气清麻吕。别称“高雄神护寺”。空海曾在此举行镇护国家之修法、最澄也曾在此讲解法华经,是日本佛教史上重要的寺院。
日本京都冈崎疏水介绍
冈崎疏水。琵琶湖疏水流入京都冈崎地区的水道,疏水两旁种有染井吉野樱并木,春天樱花绽放时非常美丽,非常适合散策,推荐樱花季前往。另外在樱花季特别开放有樱回廊夜间亮灯,同时疏水道开放十石舟巡回,可乘船欣赏沿岸开放的樱花。
日本京都Weekenders Coffee介绍
Weekenders Coffee。位于元田中站旁的 weekenders 咖啡馆在当地颇有名气,老板娘的拉花技艺在京都咖啡界也是排的上名次的。店内环境明亮宽敞,还有一处空间摆设着许多咖啡器材以及咖啡豆,显示出该店咖啡均为自家烘焙的特色。除了香醇的咖啡和美味的甜品,该店还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坐在店里可以看到街上不时行过的电车,是电车迷们不可错过的咖啡店。
日本京都有喜屋 ホテルオークラ店介绍
有喜屋 京都ホテルオークラ店。这是一家荞麦面馆,讲究的食材和独特烹饪方法诞生了一个全新感觉的荞麦面。有两种荞麦面,做法不同,口感稍有不同,但是都是一样的劲道。

Ⅵ 简要介绍一下日本京都

京都(假名:きょうと,罗马字:Kyōto 文件-播放),是日本的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794年起被被定为日本的首都,当时名为“平安京”,此后多次成为日本首都。成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当时称为“京之都”,因此“京都”后来成为了此城市的专有名词。

名称
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的洛阳和长安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中国王朝的都城,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国城市建设时,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的右京仿自长安,因此称为“长安”,东侧的左京仿自洛阳,故称为“洛阳”。然而,右京的“长安”地区由于多为沼泽地未能顺利开发,最后实际的市区只有左京的“洛阳”。所以京都也被称为“洛阳”,城市内各地区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称呼,而前往京都则被称为“上京”或“上洛”。

历史
京都自桓武天皇时期,从长冈京迁到平安京以后开始发展。为了摆脱南都奈良一带寺院势力的影响,784年,长冈京的建设者藤原种继遭到反对势力的暗杀。京都也是天智系为了摆脱天武系而建设起来的都城(794年)。平安京是按照中国隋唐时代的京都格局设计出来的城市,它四周被山所围,东临鸭川,西有桂川逶迤向南流过,内部模仿长安设计成长方形。现在的千本路即相当于当时的朱雀大路,京城正北是船冈山。

随着平安律令逐渐式微,京都变成以鸭川和大内里御所为中心的都市,在经济上有所发展。镰仓时代政权因为移到了镰仓,相对的政治城市的色彩减弱,而逐渐变为经济城市。室町时代因为室町幕府位于京都,其作为政治都市的一面又有复活,为了经济发展,养成了由被成为是“町众”的有力市民的自治的传统。

作为日本的战国时代的开端的应仁之乱,使得城市几乎被烧尽。此后被卷入战乱中,一时衰弱下来。这时候的京都,分为上京和下京。在这之后,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保护以及“町众”的支持下,又逐渐复兴。特别是丰臣秀吉对都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对散落在各处的寺院进行建设,现在在京都的都市构造中还能看到当时的痕迹。

17世纪政治中心转移到江户(今东京),京都人口超过50万,成为继江户、大阪之后的日本第三大经济都市。明治维新以后设立京都府,将以前的京都分为“上京区”和“下京区”。1889年,上京区和下京区合并为京都府管辖下的京都市。

现在的京都市因为将周边的村庄合并,以前京都的范围严格的说仅是现在京都市内的一部分,和现在的京都府,京都市都有所不同,但京都这个称呼一般就是指京都市。

观光景点

金阁寺
银阁寺
世界文化遗产,清水寺
世界文化遗产,平等院凤凰堂一角京都御所
二条城
贺茂别雷神社(上贺茂神社)
贺茂御祖神社(下鸭神社)
平野神社
北野天满宫
东本愿寺
西本愿寺
东寺
清水寺
平安神宫
八坂神社
伏见稻荷大社
三十三间堂
大德寺
鹿苑寺(金阁寺)
慈照寺(银阁寺)
妙心寺
龙安寺
仁和寺
桂离宫
修学院离宫
三千院
鞍马寺
醍醐寺
贵船神社
神护寺
南禅寺
永观堂
平等院
岚山
大原

Ⅶ 想跟团去日本京都旅游!

我的建议是

Ⅷ 日本京都旅游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满眼矮矮的房子,狭窄错落的小巷,这就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那个京都。时间的利刃在它面前变得钝拙,而它仍旧保留着几个世纪以前的样子:柔软,平和,古旧斑斓。许多年来,京都依旧遵守着中国盛唐时期的城市布局,即使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也不用害怕迷路。
京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也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
春日赏樱
春天是个令人期待的季节,粉樱花海犹如一片粉色的云彩由南向北飘过整个日本,让人心醉。日本人赏樱兴致极高。春日花开,差不多每一棵樱花树下,都有人铺下塑料布,席地围坐,一众男女老少怡然地饮酒赏花。为了确保一席之地,看起来提前几天就要去占位。每年初春,日本气象部门就会在媒体上发表樱花开花日期预测,称之为“樱前线”。

看樱花的最好去处首选古城京都。京都的樱花充满了古朴静谧之美,尤其是箱根国立公园清水寺的樱花,充满着凄冷的美感。站于用杉木圆柱在岩石边搭建而成的“清水之舞台”,欣赏着青山绿水共同衬托着那一簇簇的淡雅的粉红,樱花在清水寺拥有了灵魂。《古都》中,描写京都清水寺和醍醐寺的红色垂樱,让人感到不可名状的哀愁。
円山公园
八坂神社的深处有着京都第一的赏樱花好去处——那就是円山公园。广阔的公园里种植着850株樱花树。到了赏花时节还会出现很多卖炒面等的小店。因为从早到晚游客络绎不绝,所以对于喜欢一边赏花一边看热闹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特别要说的是这里的垂樱极其有名。在蓝天的映衬下,微风中的樱花树极具震撼力。夜晚配上柔和的灯光,更有一番韵味。如果非要做个比喻的话,可以说比起可爱纯洁的少女,这里的樱花更像是饱尝人间酸甜苦辣、韵味独具的熟女吧!

Ⅸ 去日本旅游京都待几天合适

这个问题我觉得很个人化啊,我觉得一般都是京都市区的比较有名的景点要1~2天,附近周边可以1天,总的来说玩儿3天比较合适,比如嵯峨野的小火车和东映映画村什么的,游览附近周边的城市其实也可以住在京都,比如奈良和宇治,所以看你自己的安排咯,个人建议是慢慢游,因为京都的一条小巷子,都可能非常别致,非常有意境。我们去年和众信旅游去的京都,就呆了1天,个人觉得没有玩儿够啊,如果时间紧张的话,个人建议最好在京都停留3天,这样京都内的部分重要景点可以玩的差不多。

Ⅹ 京都最有名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京都位于日本列岛中心的关西地区。
日本京都著名景点:
平安神宫
二条城
金阁寺
游客可以通过TIC学习日本烹调技术、传统工艺(丝绸、陶瓷、造纸、庙宇行头等)、日本戏剧、茶道和插花。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和时代节(10月22日)。时代节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