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业概况对比
Ⅰ 谈谈中国的旅游业和日本的差距在哪里
中国和日本旅游业的差距就是在价钱方面吧!
中国的旅游业非常发达,但是,旅游景区的门票价钱以及伙食的价钱,真的不让人恭维,有时候一碗面的价钱居然拿到100块钱,而且服务态度也不是很好,而日本则不同,日本的服务态度是非常的好的,而且住宿费什么的都是比较便宜一些,让人感觉到这就是家的感觉。
Ⅱ 日本旅游业与韩国旅游业的异同
日本旅游业迅猛发展
目前,是世界五大客源产出国之一。原因:
①经济高速发展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第
二位,仅次于瑞士。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观光已
经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节假日,促
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②缩短劳动时间,普及和扩大连体制,推行带薪休假制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政府采取了缩短法定劳动时间,实行5天工
作制,普及和扩大连体制等政策,同时,日本积极推行带薪休假制度。1998年就
业人员均享受年度带薪休假的天数为17.5天,且企业越大天数越多,1000人以
上的大企业尤为突出。
③以法的形式确定国家总体的支持政策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以法的形式确定国家总体的支持政策,
先后分布了《日本旅游基本法》、《强行业法》、《国际观光振兴法》、《旅馆
业法》等旅游法规。
国内旅游
最大众化的旅游是温泉旅游。
出境旅游
由于日本国土狭窄,出境旅游发展很快。1964年,政府宣布日本人海外旅游
自由化,拉开了大批日本人出境旅游的序幕。
(1)国际旅游人数迅速增加,全球第4位客源输出国(2002年)
日本仍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贸易黑字国,日本国民的收入水平、储
蓄能力、消费水准在过去近40年的经济高度发展中得到了确确实实的提高,旅
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0—2002年日本出境旅客数
年 1990 2000 2002
出境旅游(万人次) 1000 1781.2 1632.8
(2)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出境旅游市场的具体特征
①旅游目的以休闲度假为主
1999年,休闲度假(82.2%)、商务(13.9%)、修学(1.1%)。休闲度假比例之高在全球范围屈指可数。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日本海外旅游市场是相当成熟的了。
②以多次出国的"常客"占主导地位
随着出境市场的成熟,占主导地位的是多次出国的"常客"。
日本海外旅行主要目的地再访率
1次 2次 3次以上
总平均 41.9 14.9 31.2
中国 34.1 13.8 33.7
美国大陆 27.9 13.1 49.4
夏威夷 29.5 18.9 40.3
③倾向时间更短、距离更近、花费更少的目的地
日本游客的总体需求趋向于低预算,短时间,访问邻近目的地。前往最多的
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夏威夷、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
④喜欢包价旅游
日本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购买包价游,但不是全包价,而是更多自由时间和
活动项目的包价游。
日本游客旅行方式
包价旅行 团体旅行 个人旅行
包价旅游 全包价 自由包价
总平均 49.3 54.8 42.4 6.7 36.7
中国 45.1 86.6 11.2 9.3 34.6
美国大陆 26.2 40.9 55.2 5.3 59.2
夏威夷 60.4 26.7 71.6 6.8 28.1
⑤中老年游客的比重增大
随着日本社会加速老龄化,老年游客的比重将继续增大。
⑥家庭旅游迅速增多
不带孩子家庭更喜欢游览与购物,带孩子家庭更喜欢休闲与交流。
⑦修学旅游需求增大
2002年日本教育部实行新规定,增强中小学学生对体育和文化课程的学习,
大量学校将增设海外旅行项目。
⑧注重参加体育运动或户外活动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海外旅行时注重参加体育运动或户外活动,尤其喜欢潜水、滑雪、钓鱼和打高尔夫球。
⑨生态旅游需求迅速增长
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的并有参与性活动的自然旅游
和深入体验本土文化的文化旅游。
⑩注重与当地人有更多的交流
随着再访客比例的不断增长,日本游客要求在目的地能与当地人有更多的
交流,传统的"参观、游览、娱乐"已不再流行。
(3)出境旅游趋势
①大众化,周游型向个性化与滞留型转变,追求3C和3R
3C:随便(Casual)、方便(Convenient)、舒适(Comfortable);
3R:放松(Relaxation)、清新(Refreshment)、娱乐(Recreation)。
随着旅游的普及,人们旅游次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周游型的
旅游,日本人的消费观点及旅游动机与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理
解日本人出境旅游趋,先了解日本出境游市场上的两种主要类型。
日本出境旅游市场上的两种主要类型
类型 年龄 经济 决定出境因素 旅游目的
积蓄型消费者 50岁以上 富余 安全 追求旅行质量和个性,强调体验与参与,寻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工薪型消费者 20-40岁 略有节余 经济
(薪水) 缓解压力,转换心情,摆脱家务,制造美好回忆
积蓄型消费者:不被经济状况影响的消费群体,他们不管是金钱方面还是
时间方面都有充分的富余,这就是50岁以上的国民群体。相对于经济方面来
说,这一部分群体更关心的是安全方面的问题。一旦外界稍有任何不利情况或
不测性突发事件,就会取消旅行。对于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和退休后的老年
人来说,旅行就是重新划回个性,兴趣和寻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工薪型消费者:经济景气时期,在金钱方面略有节余的消费群体的出境旅
游。这一消费阶层,其旅游消费对薪水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多由年龄在20岁
到40岁的消费者组成。他们虽然也很关心安全问题,但相对来说主要是受经
济状况的制约,所以他们对旅游商品的价格反应更为敏感。对于这些一边养着
孩子,一边工作的人们来说,旅行最重要的就是换个环境,改善心情。从日常
生活中解放出来,肝解工作中的紧张情绪与压力以及从家务中摆脱出来。
韩国旅游业
韩国的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期,60年代的后期得到初步发展,
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提出“旅游立国”的口号,并逐步朝着“整个国土旅游资
源化,全体国民旅游员工化,旅游设施国际标准”的目标迈进。
原因:
①提出"旅游立国"口号,确定"全体国民旅游职业化,整个国土旅游资源化,
旅游设备国际标准化"的奋斗目标
②韩国走的是积极争取入境游客,逐步开放出国旅游的发展模式
③重视开发与保护历史名胜古迹,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展示民族风格,还把一
些产业当做旅游资源,提高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④重视教育,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
⑤开展卓有成效的旅游宣传和促销
出境旅游: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消费能力强
出游特点:
①"廉价"、"近距离"、"短时间"(金融危机期间,政府对出境旅游高额征税
一直没有取消,危机之后消费心理也发生变化)
②出游目的:以休闲度假(35%)和商务旅游(26%)为主,另外探亲访友
(18%),培训修学(9.5%),文化体育(1.5%),会议(1.5%),其他(8.5%)
③散客旅游、家庭旅游、个人旅游的消费呈上升趋势
④年龄构成:21~50岁的中青年游客为主体(65%),女性游客里增长势头
(25%)
⑤出国游客易感兴趣的购物(93.3%),其次是城市旅游(90.5%),再次是
自然风光(86.7%)。
Ⅲ 日本旅游现状!
其实灾难的影响有,但是人家不是照玩嘛。影响已经很小了,关注度也平息下去了,问题是不大的。
Ⅳ 日本旅游业为何广受好评
如今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在服务设施和环境方面都是十分完善的。游客到日本旅游是完全可以体验到国内无法享受的服务。比如说日本的厕所是加热的,而中国则没有这种服务,并且日本还十分的重视文化发展,它们的传统文化非常吸引人,很多的名胜古迹也保存的很完好,紧邻中国,旅游推广也很厉害,出国签证方便,食品多,口味独特,与其他国家相比,旅游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它们的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为一、两千左右,其实在正常的情况下也是这样的,除了那些极差的旅游费用外,日本的旅游成本虽然明显高于东南亚的,但是只要合理的使用资金,找那些性价比高的开销是可以做到控制成本的。
Ⅳ 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与日本的旅游业发展的差距
日本旅游签证问题的保守只是对中国而已.
其他国家都是免签证,比如说澳大利亚护照到日本旅游,三个月的免签证.
日本的旅游业比中国的规范,价值更高.
中国如果是说哪样比日本发达的话,那估计是山寨业,领先世界.
Ⅵ 日本旅游现状日本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日本旅游资源的特点
现在日本的旅游方面很火,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当然这几年由于政治上的一专些原因和天灾,属旅游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不过从今年5月份开始,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日本的虽然很小,但是旅游资源确实不少,现在比较流行的除了经典的本周线以外,北海道线和南部冲绳也已经越来越火了。
Ⅶ 日本旅游业的现状以及日本旅游业的发达城市
今年刚去过,自助游很不错啊
中国人非常多
东京、横滨、镰仓、大阪、京都、奈良、北海道旅游业都很发达的
Ⅷ 日本出境旅游情况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进行对比分析
一、出境旅游者人数
1.出境旅游人数发展趋势
2000年日本出境人数为1781.9万人,比上年增长8.9%,增长146万人,比1997年的1680万人增加了100万人,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自1964年取消对海外旅行的限制后,在1965年出现了第一次海外旅行高潮,达到了15.9万人;1970年大型喷汽式飞机的使用使当年海外旅行人数达到 66.3万人,比上年增长34.6%;1971年出现第二次海外旅行高潮,达96.1万人,比上年增长44.9%;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当年的赴海外旅行人数比上年仅增长2%,结束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出境人数为 233.6万人;之后进人平稳增长阶段。到 1980年遇第二次石油危机,使当年出境游人数比上年减少 3.2%,为 390.9万人;1986年日元升值带来了第三次海外旅行高潮,当年出境人数达551.6万人,比上年增长 11.5%;次年又增长 23.8%,达682.9万人;第三次旅行高潮因1991年的海湾战争而结束,当年出游人数下降3.3%,为1063.4万人;1994年关西机场投入使用,使当年出游人数增长13.8%,为1357.9万人;1995年日元汇率达历史最高点,出游人数为1529.8万人,增长12.7%。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影响日本出游人数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安全因素和交通状况。无论如何,持续或高速增长是日本出境游市场的总趋势。
2.各县的出游人数及出游比例
秋田县、山形县和新渴县的出境游人数在1999年均是负增长,在2000年实现了正增长。2000年各县的出游人数增幅为5%-16%,显示出全国范围的增长趋势。大京都区(由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的首都圈)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39.2%),出游人数为699万人,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自1994年关西机场投人使用以来,关西地区(由京都、大阪、兵库组成的京阪神)的出游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0年达278万人,占全国的 15.6%。
2000年日本各都道府县中出国旅游涨幅超过全国平均数(8.9%)的有北海道、福岛、群马、石川、福井、山梨、长野、歧阜、静冈、爱知、三重、滋贺、奈良、鸟取、冈山、山口、德岛、香川、高知、福冈、熊本、大分、宫崎、鹿儿岛、冲绳。
对出游比例的分析显示,2000年全国的出游比例为14%,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对各县数字的分析显示,东京地区出游比例最高,为25.4%;秋田县最低,为4.2%。大东京都区的出游比例为20.9%,关西地区的出游比例为16.4%。结果显示大都市地区出游比例高,日本各地区出游比例差距明显。
3.各月出游人数
2000年除1月外各月人数均比1999年有所增长。l月因千年病毒影响下降1.3%。以前游客较少的月份 4月5月在月、10月、11月出游人数有所增长,出游高峰月份( 8月3月)峰值减缓。
4.各机场出境人数
机场离境的分析显示,5l%的游客,即908.8万人从成田机场出境;26.l%的游客,即464.7万人从关西机场出境;近80%的游客从上述两个机场出境。名古屋机场出境172.8万人;福冈机场出境94.l万人;上述4个机场共出境1640.3万人,占92.l%。
所有4个机场出境人数均有增长,成田机场增长7.6%;关西机场增长9.9%。所有机场(高松机场除外)的正常国际航班均比1999年有增长。
5.出境旅游者的目的地
对2000年出境旅游市场的细分显示,47.6%的游客去了亚洲(比 1999年增加 2个百分点),31%去了北美洲和中美洲,去欧洲的占13.3%,去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岛屿的占7.l%。
去往亚洲的游客人数增长了13.6%,去往欧洲和中北美洲的游客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6%和4.3%,转变了前一年的下降趋势;去往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岛屿的游客与1999年基本持平。
连续两年韩国都是日本游客的第一目的地,2000年达247.2万人,比上年增长13.2%;去往中国的游客为220.2万人,增长18.7%,取代美国大陆成为第二目的地;之后是美国大陆和夏威夷,增长率只有5.6%和1.7%。
去往亚洲的游客继续保持着高增长,中国香港增长17.7%,泰国增长13.2%,新加坡增长8.4%,中国台湾增长11.l%。
1997-2001年日本出境、来华及来京旅游者人数
出境人数来华人数(人)来京人数(人)来华占出境%来京占来华%来京与上年相比%
1997 16803000 1581747 430439 9.4 27.2 0.22
1998 15806000 1572054 435156 9.9 27.7 1.10
1999 16358000 1855197 456451 11.3 24.6 4.89
2000 17819000 2201528 543319 12.4 24.7 19.03
2001 2385700 506662 21.2-6.75
二、海外旅行方式
1.市场组成与规模
据"海外旅行状态调查"对2000年出境游客的目的和性质的调查(答卷者按性别、年龄、就业状态、婚姻状态和其他标准分成12组),中年男性组所占份额最大,为18%,其次为已婚男性和中年女性。2000年,60.4%的答卷者出行1次,26.1%的答卷者出行2次,平均1.7次,多次出游率比上年有所增长。市场细分显示,中年男子出游次数最多,为2.3次;其次是已婚男子1.8次;单身男子和老年男子都是1.7次。6%的游客是初次出行;16%是第二次或第三次旅行;16%是第四次或第五次旅行;20.4%是第六次至第九次旅行;40.2%是第十次或更多次;平均为第 12.2次。
2.旅游目的地与市场
东亚地区如韩国是大众趋向,但对中年男性市场显示出不均衡性。中年女性和老年女性更趋向于欧洲,有很强的偏好性。单身男性和已婚男性去美国西海岸的比例较高;家庭主妇去澳大利亚、夏威夷、关岛、塞班的比例较高。
来中国的游客中,中年男性占30.7%;老年男性占15.l%;中年女性占10.8%;老年女性。已婚男性、未婚男性均占8.8%;未婚女性、女学生、男学生、职业妇女、家庭主妇分别只占4.4%、2.8%、2%、1.6%和 1.2%。
去往欧洲和俄罗斯的以老年、中年和单身女性居多,家庭主妇、单身和已婚男性较少。家庭主妇和已婚男性喜欢海滨度假地,如夏威夷、关岛和塞班。男学生去大洋洲的比例高。女学生、单身和已婚男性去美国大陆的多。
3.旅行目的
2000年主要的海外旅行以旅游为目的,占65.8%(含蜜月旅行);商务旅行占11.5%;探亲访友占6.l%。1997年以来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比例从70.4%开始下降,商务出行比例上升。70%的女性游客(女学生除外)和老年男性游客的出游目的是旅游;男女学生修学旅游的比例超过15%;30%以上的已婚男性和中年男性是商务旅行。
近80%的到访关岛/塞班和夏威夷的目的是旅游;访问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商务旅游比例较高,赴中国商务旅游的比例为30%。访问美国大陆的目的是多样化的,探亲访友的比例达13.8%。
4.旅行时间和住宿地的数量
海外旅行l-4天的占22.3%;5-7天的占35.9%;8-14天的占33.6%。大部分出游5-14天。尽管如此,4天以内的短途旅行年年增多。超过15天的长途旅行和最近流行的5-14天旅行呈下降趋势。
5.在目的地的活动
以旅游和度蜜月为目的的海外出行者在目的地的活动,购物占58.5%;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占58.1%;参观文化和历史古迹占44.6%;之后是品尝美食和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近年来,购物、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一直是海外旅行的主要活动,购物跃升为首位。赴韩国和亚洲国家旅行的增多导致了购物活动的增多。女学生、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的购物比例高。老年人组购物和品尝美食的比例低,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等观光活动占很高的比例。家庭主妇和已婚男性休闲比例高,占40%。
赴中国、欧洲/俄罗斯游客的80%是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比例也较高。日本游客在中国旅游景感兴趣的是文化遗产,主要以万里长城和故宫为代表;其次是大自然馈赠的众多自然遗产,山水风光、自然风景;各地有特色的美味佳肴,对于日本游客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此外,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旅游纪念品、华丽的民族歌舞和各种戏剧为代表的娱乐,作为中国旅游的魅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据日本旅行业协会调查,近80%的旅华日本游客集中到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地区旅游,其余的约20%则以中西部地区为目的地,这其中又有80%到西安旅游。来中国的游客中,82.l%是历史文化观光;64.3%是自然风景观光;44.6%是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33%是品尝美食;31.3%是购物;观看戏剧、表演、音乐会和电影的占17.9%;休闲的占5.4%;探亲访友和打高尔夫球的各占3.6%。
6.旅行花费
2000年海外旅行人均花费30.9万日元,比上年下降l.7万日元。总花费中含参团费16.9万日元(比上年下降8000日元);5万日元当地旅行费用,含当地食宿、交通费(下降9000日元);7.5万日元购物支出和 1.4万日元杂费。 1997年以来参团费和当地旅行费用连续下降,购物支出从1999年的占23.l%上升到24.4%。2000年赴中国的游客参团费占总花费的63.2%;购物费占26.4%;当地旅行费占8%;其他费用占2.5%。日本游客在华购物最多的品种依次是茶叶/食品,占 18.6%;丝绸/服装/棉毛织品占 14.2%;纪念品/手工艺品占 12.8%;中成药/保健品占10.7%;酒类/香烟占9.7%;字画/文房四宝占7.4%。
7.目的地与重游者
赴夏威夷和美国大陆的重游率最高,分别为63.1%和59.8%;重游3次或以上的占40%。重游率次高的是东亚、中国和欧洲/俄罗斯。调查问卷显示,初次访问中国的占36.3%;来过两次的占11.2%;来过3次或以上的占36.8%;未回答的占15.7%。
三、旅行动机与旅行社的选择
1.海外旅行动机
调查显示,到海外旅游25.9%的人是出于对目的地的向往;20.l%是出于家庭或朋友的邀请;19.4%拥有假期;15.7%经常旅行。出于对目的地向往的老年人最多,占40%;其次是男学生、中年妇女和单身妇女,占30%。拥有假期是单身女性、职业女性和单身男性的主要出游动机;学生和中年妇女受家庭或朋友邀请的比例较高。不同的细分市场显示出不同的出游动机。
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最大因素是阅读小册子和受亲友的推荐。传媒影响也起了一定作用。来中国的旅游者中33.9%是阅读了小册子;30.4%是亲友推介或邀请;11.6%是通过看电视、报纸、文章或其他;1.8%是通过旅行社介绍;0.9%是定期旅行;15.2%是其他;6.3%没有回答。
制约海外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第一要素是安全,第二位要素是卫生条件,第三位要素是对餐饮卫生、旅游购物环境的放心,第四位是住宿饭店、客房情况,如卫生间、浴室、床单的卫生状况,第五位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
2.来中国旅游的原因
日本旅华客源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因为中日两国之间有着深远的历史交往。日本社会在众多领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中的精华部分在当今日本社会依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目前,大部分日本访华游客是中老年客源层。这一客源层的特点是:对学习非常热心。近年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日本接触、了解中国诗歌、电影、音乐、戏剧等的机会大大增多。在这样一个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有所认识,又非常向往的外围环境完善以后,游客好不容易来到目的地,对粗泛的解说是不会满意的。满足日本游客的求知欲望,就要求导游员掌握较深的文化知识和日语能力。
3.选择旅行社
通过旅行社预订的占44.l%;通过邮寄或电话预订的占21.9%,两者合计为66%。通过因特网预订的只占3.2%,上一年占1.4%,有显著增长。单身男性用因特同预订的较高,占7%。人们出游愿意选择旅行社,大部分老年人的回答是"提供满意的旅行"。海外旅行的主要方式是包价旅行,占50.8%;其次是自助旅行,占34%;团体旅行占7.8%。与上年相比,自助旅行的下降了,包价和团体旅行的略有增多。女性选择包价旅行的多,超过60%(不含女学生)。男性自助旅行的多,超过40%(不含老年男性)。中老年旅游者选择全包价旅行的多,老年人高达80%。女学生、青年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选择自由行程的超过60%。赴中国旅行的包价旅行占39.5%,自助旅行的占36.8%;团体旅行的占10.8%;其他占9.4%。来中国的包价旅游游客中,87.5%采用全包价旅游;9.8%采用自由行程;0.9%采用其他方式。
四、今后海外旅行倾向
1.海外旅行需求
调查显示,希望赴海外旅行的人占66.8%,比上年增长3.4%。明确在当年旅行的占26.2%,比上年增长0.3%。被动旅行的(例如回答如有机会的)占40.7%,增长3.8%。否定回答的(不是很想去和不想去的)占24.5%,下降0.6%。单身女性、已婚男性和18-39岁的女性的80%有出游兴趣。女性出游兴趣较强,40.8%的单身女性和46.4%的已婚女性(18-39岁)有出游兴趣。单身男性的出游兴趣较低,持否定态度的占19%。在40岁以上者中,男性、女性倾向相似,否定回答的占30%,肯定回答的占20%,被动需求的占40%。
2.阻碍海外旅行的因素
37.5%的没有出游需求的人是考虑安全因素;考虑语言障碍的占33.9%,下降了7个百分点。其他阻碍因素有不喜欢当地饮食、健康因素、不喜欢乘坐飞机、费用过高等。
3.旅游目的地倾向
多项选择调查显示,自1995年以来澳大利亚(占5l.4%)和夏威夷(占50.8%)一直是主要的旅游倾向。排在第3-6位的是加拿大、瑞士、意大利和法国。1996年以来这4个国家都是受欢迎地区,各占约40%,四者之间的顺序有所变化。中国在1999年排在第16位,占21.8%;2000年排在第17位,占22.5%;2001年排在第15位,占21.9%。
4.旅行方式倾向
对"旅游次数"的重视超过了"行程长短"。倾向于较少的旅行伴侣,而不愿随大旅行团。讲求住宿设施的质量与状态,而不是仅仅满足居住舒适。希望餐馆豪华而不仅仅是在当地人吃饭的地方。上述一切反映出人们在追求高档次的旅行。希望"旅行伴侣越少越好"和"方便的包价旅游"的超过70%。18-39岁的已婚者只希望停留l-2地;男人倾向于旅行次数少而停留时间长;女性希望停留时间短而出行次数多。除单身男性外,80%的人希望包价旅行;单身男性的此一比例不到60%,他们更愿意自己安排行程。18-39岁年龄组中,男人希望获得"当地的体验";女性希望"享受旅行伴侣"。40岁以上的已婚者中,情况刚好相反。
五、加强日本客源市场开发的对策
1.应重视青年女性游客市场的开发
在2000年的 1782万出境旅游者中,男性为 953万人,占 53.5%;女性为 829万人,占46.5%。男性年增9.5%,女性年增8.2%。就市场规模来讲,占份额最大的仍是20-29岁的女性游客,为265万人。2001年l-11月日本来华旅游者中,男性占73.5%,女性占26.5%。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占出境旅游者总数的比例,具有市场开发的潜力。
2.重视回头客
初次访问中国的占36.3%;来过两次的占11.2%;来过3次或以上的占36.8%;未回答的占15.7%。日本游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很喜欢重游。提高重游率一是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树立好的信誉;二是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吸引回头客。
3.开发以旅游为目的的市场群体
近80%的到访关岛/塞班和夏威夷的目的是旅游;访问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商务旅游比例较高,赴中国商务旅游的比例为30%。商务旅游是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也是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弹性最大,要加强这一层次的宣传促销。
4.针对日本各区域进行重点促销
大东京都区(由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的首都圈)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39.2%),出游人数为699万人,市场份额略有下降。年出国人数为278.3万人次,占总量的 15.6%。自 1994年关西机场投入使用以来,关西地区(由京都、大阪、兵库组成的京皈神)的出游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0年达278万人,占全国的15.6%。东京地区出游比例最高,为25.4%;大东京都区的出游比例为20.9%,关西地区的出游比例为16.4%。所以,大都市地区应作为我们市场开发的重点地区。
5.扩大旅游购物消费
以旅游和度蜜月为目的的海外出行者购物占58.5%。女学生、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的购物比例高。老年人组购物和品尝美食的比例低。增加购物消费,一是要开发女性市场,二是要保证旅游购物的信誉和服务。
6.增加旅游活动的内容
中国游客的80%是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比例也较高。我们应增加游客在京的活动内容并重点宣传,如品尝北京美食,欣赏京剧,来北京购买特色商品等。
7.开发修学、蜜月旅行
从出游目的上看,海外修学旅行花费最高,为48.9万元;其次是蜜月旅行,为46.5万元。因修学旅行的停留时间较长,所以当地旅行花费和其他花费上涨。要加强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8.加强宣传品制作
来中国的旅游者中33.9%是阅读了小册子;30.4%是亲友推介或邀请;11.6%是通过看电视、报纸、文章或其他;1.8%是通过旅行社介绍;0.9%是定期旅行。因此,注重宣传册的质量,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宣传能起到好的效果。
9.做好对旅行社的工作
赴中国、欧洲/俄罗斯、中东/非洲的包价旅游和团体旅游所占比例高,合全包价旅游在内,比例超过80%。来中国的包价旅游游客中,87.5%采用全包价旅游;9.8%采用自由行程;0.9%采用其他方式。所以旅行社仍掌握着来华的大部分客源,做好旅行社的工作意义重大。
10.增强旅游产品的针对性
从今后的趋向看,"欣赏自然景观"和"参观历史遗迹"是总的旅行目的。40岁以上的已婚者修学旅行的偏好较强,含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18- 39岁的已婚者休闲旅游的较多。单身男女更希望接触新的文化,与当地人交流和接触。女性购物需求较强。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需求,开发出不同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