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旅游岛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㈠ 如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现在没动静了,估计跟90年代初一样,又黄了。
开始说建设旅游岛闹的最凶的时候,是听说有2个优惠,一个免税,一个博彩。
免税现在还是没铺开,就三亚弄了两个商场意思下。
博彩更是被否决,辛酸呀,谣传的海口赛马场附近我还有套房子呢,还以为可以跟香港的跑马地媲美。白开心
都黄了,都是外地的政客过来弄弄泡沫经济,弄弄GDP。渡个金又回大陆了。
㈡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意义以及优势是什么
一、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1、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材料说明我省正在继续坚持那些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和发展观?
答: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
2、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哪些优势?
答: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国际一流的生态环境;热情、淳朴好客的海南人民;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一流的度假设施,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还享有免签证、落地签证、航权开放等政策优势。同时,海南旅游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具备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基础和条件。
3、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海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海南旅游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们的收入,有利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海南文化、教育、社会等全面发展。
4、 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我们青少年应做些什么?
答: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加强礼貌礼仪、待人接物等文明素质的培养,准备更好的迎接四海宾朋。保护海南资源、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积极宣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提高海南的知名度尽一份力量,就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政策等。
5、 请你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几条行之有效的建议。
答:利用好海南的热带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真正把海南岛建设成为全世界人民美丽的四季大花园,吸引更多的游客;更好的打造海南特色文化;例如,印象海南岛、海南本土特色民族文化节目等,建设更多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文化品牌;优化旅游产品,在生态游的基础上发展森林游、温泉游和民族特色风情游,积极引进和扶持邮轮游;进一步扩大来琼国际旅游客的免签证范围;加强海南岛全民素质建设,特别需要加强旅游行业诚信建设等。
希望对你有些用处!
㈢ 关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作文指导。
1、简要介绍海南国际旅游岛(例如: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中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2.、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面临的问题(比如:海南人民的整体素质);3、如何解决面临的这些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㈣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哪一年提出的
2001年12月 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框架建议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提出 概念提出
2002年6月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撰写了《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7年4月 海南省政府向国务院行文申请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 首次申请
2007年6月 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联合调研工作座谈会在三亚举行,联合调研组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组成。
2008年3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以《关于支持海南省发展旅游业有关问题的函》函复海南省政府,原则同意海南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试验;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对海南发展旅游业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批准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四市各开办一家市内免税店等更加开放的旅游政策。 国务院原则同意
2008年4月25日 省政府首次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 正式启动
2008年7月29日 全国政协和海南政协组织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调研正式启动
2008年9月20日 海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 实质运作阶段
2008年10月9日 人民政协报刊登专题调研记行,全国政协表示全力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2008年11月10日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大纲(初审稿)刊登,征集社会各界意见。 大纲完成
2009年2月11日 海南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称,09 年争取将国家给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落实下来新政策有望出台
2009年3月9日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言。
海南岛风光
2009年4月20日 海南省副省长陈成博鳌论坛发言透露中央政府将很快组织研究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
2009年8月18日 海南省旅游委机构大改革
2009年9月1日 海南首家市内免税店—由中国免税品(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三亚市内免税店正式对外营业
2009年9月17日 海南省旅游客运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加强对新组建的旅游汽车客运服务公司的监督
2009年11月5日 2009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海南网上展馆正式挂网
2009年12月31日 国务院办公厅12月31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年1月2日 海南省委宣传部通过网络向省内外征集海南国际旅游岛主题宣传口号及其他宣传口号
2010年1月6日 为向国内外宣传推介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1月6日在北京召开海南国际旅游岛新闻发布会。该新闻发布会将在1月6日上午10时通过电视、广播与网络现场直播。
㈤ 关于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编辑本段]战略定位
——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魅力海南——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魅力海南——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
加大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物资供应、综合利用和产品运销基地。魅力海南——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
[编辑本段]发展目标
——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海南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国际旅游的机遇和挑战
1.海南旅游发展现状
凭借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遍布岛内的400多家旅游饭店,和众多旅行社的努力,海南旅游业在20内迅速崛起。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1987年建省前相比,2007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51万人次,是1987年的25倍,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是1987年的150倍,国际旅游收入是1987年建省前的25倍,而境外旅游人数是1987年的4.35倍。
2.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机遇
(1)国家对于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2000年底,国务院批准对21个国家的旅游团实行从海南开放口岸入境,在海南居留15天内免签证的优惠政策。随后海南省又实行了对台湾同胞的特别签证,拥有了全国有权为台湾居民审查签发一次性有效签证的四个口岸中的两个城市。从2002年4月1日起,海南岛实行了面向全球的落地签证,所有来海南的旅游团,都可在海口、三亚口岸签证机关办理即落地签证。2003年3月24日,中国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复将海南作为中国民航开放三、四、五航权的试点地区。
(2)国际赛事于会议,旅游节庆的举办。2001年2月26日,来自亚洲和澳大利亚的26个国家的代表在海南举行了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大会。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以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举行,亚洲的崛起和活力使世界的目光投向了海南,随之而来的外国资金、技术与人才进入海南岛。进一步塑造了海南“国际商务会展旅游地”的新形象。
2002年世界小姐组织机构宣布将在海南三亚举办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从此三亚拉开了“美丽”的序幕。三亚分别于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举办了三届世界小姐总决赛,这是世界上第二座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的城市。
1996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已经成为集婚庆、旅游和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旅游节庆活动,每届都吸引了数百对海内外新婚或纪念婚夫妇前来喜结良缘或重叙温情。这些国际会议、赛事和旅游节庆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使海南知名度大大提升。
(3)游轮经济对海南国际旅游发展的影响。从2001年到2005年,全省共接待国际游轮1104艘次,出入境旅客达51.6万人次,其中出入海口市口岸898艘次,出入境旅客28.6万人次,当然,主要是海口至越南的短程航线;出入境三亚口岸206艘次,出入境旅客23万人次。据统计,2008年1月~3月份,三亚海港口岸邮轮船舶入出境50个航次,旅客入出境42898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和320%,比去年全年增长120%。创三亚海港口岸历史纪录。这些旅游多为来自欧洲地区的高端游客。
3.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挑战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与海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似的岛屿星罗棋布,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大溪地等世界著名岛屿竞相辉映,这些岛屿的旅游资源与海南岛的旅游资源有很强的相似性。海南岛在国内旅游市场中最有特色的热带海洋旅游优势,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并没有出彩之处。海南发展国际旅游,需要面对的是众多同质旅游地的竞争,而海南旅游产业起步晚,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教育基础相对落后,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水平低、服务质量差、效益差,而其他国际著名旅游岛屿均已具备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以及较成熟的营销网络。
海南旅游产业现有问题简要总结如下:
(1)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促销主题不明确。海南境外客源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知名度不高, 西方发达国家对海南岛知之甚少, 这与海南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以及缺乏鲜明的营销定位和品牌是有很大的关系。
(2)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缺少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没有将海南特有的海洋文化、热带原始森林文化、黎苗少数民族文化充分挖掘。
(3)海南旅游业缺乏对海南旅游业定位、发展方向与阶段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在旅游产业规划上,片面开发低档次的观光旅游产品,从旅游线路组合、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的开发规划和城市规划都体现出产品开发与资源特色的不协调,形成了旅游资源的高品位和开发产品的低档次的严重错位。
(4)旅游企业管理不善,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的通病相当突出。在缺乏统一管理的情况下,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意破坏生态环境,价格竞争带来的普遍服务质量低下等情况屡见不鲜。
(5)旅游区布局不合理,旅游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交通相对落后,国际航线少。
㈥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经济价值
旅游酒店方面可关注生产保健酒的 海南椰岛(16.00,-0.29,-1.78%)(600238),主打产品椰岛鹿龟酒和椰岛海王酒,作为一种馈赠佳品和地方特产,游客特别是国内游客的增长将有可能大幅提升其销量。同类公司还有包含酒店业务的罗顿发展(7.57,0.32,4.41%)(600209),其最大亮点是拥有五星级涉外旅游饭店--金海岸罗顿大酒店,成为受海南国际旅游岛直接影响的最大受益者。
椰岛鹿龟酒在2012年9月2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成果发布会上,经“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组委会评测,海南椰岛股份有限公司,其品牌价值为70.62亿元,同比增长26.31%,位居于中国保健酒行业第一位、海南省第一位,对海南旅游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垄断当地交运的海南高速(6.29,-0.13,-2.02%)(000886)和海南航空(6.73,-0.11,-1.61%)(600221),拥有重点优良景区资源的 首旅股份(22.88,-0.08,-0.35%)(600258)和 三特索道(14.65,-0.23,-1.55%)(002159),也值得关注。另外,中国国旅(20.55,-0.23,-1.11%)(601888)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经营旅行社和免税业务,并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下属子公司在海南地区开展免税业务具有政策先发和产业链优势。
拟建设的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将分上下两层,其中铁路桥为四线,设计客车时速160公里,货运列车时速120公里,公路桥设计时速为100公里。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建设方案和时间表初步确定,跨海大桥争取在2012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 跨海通道直接将海南和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紧紧衔接在一起,不但能促进海南的发展,可以给广东制造业深入到东南亚市场创造更良好的机会,而且,国际旅游岛的建立还可以使海南成为一个全新的国际消费市场,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竖立广东制造的形象。除此之外,海南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中国维护南海领土主权的完整。建设琼州跨海大桥对于国家南海开发战略举足轻重,可以带动泛北部湾经济带的长足发展。
㈦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意义
海南国际旅游岛主要是为了发展海南的旅游业,因为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虽然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特区,建省也有20年的光景了。但是海南全然没有特区的风范,海南的GDP和西部地区基本相当,海南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海南主要发展旅游业,主打高端像美国的夏威夷一样成为中国人的避寒之地。但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都是大手笔,海南的旅游房产四面开花,但是配套设施很不完善,而且房价奇高无比,海南的物价也是很高的,海南旅游是富人的天堂啊!海南的目标是只做高端旅游,但是做好补仅仅是拿钱来做硬件设施,而要硬件和软实力要同时提升,海南政府要有鸿鹄之志,不要鼠目寸光。
㈧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组织架构
一、组织机构
中共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工作委员会为中共海南省委派出机构,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为海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省政府授予和委托先行试验区管委会履行先行试验区范围内行政管理权和行政执法权,行使相关的省级行政审批权。先行试验区管委会下设党工部、党政办公室、发展局、招商局等。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区域开发主体是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先行试验区管委会代表省政府对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是海南省政府直属大型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40亿元,承担先行试验区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政策实施等任务。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海南省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海南省国际文化体育赛事运营有限公司、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置业有限公司4个全资子公司。
二、运行机制
海南省人民政府在规划、土地、项目等方面赋予了试验区省级审批权。规划管理方面,总体规划由管委会组织编制,报省旅游规划委员会审核,由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审批;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由管委会组织编制并审批。土地管理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管委会组织编制,报省旅游规划委员会审核,由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区内所有农村集体土地由管委会统一征收、统一整理、统一储备、统一供应和统一管理;区内经征用和储备的国有土地供应由试验区土地部门制定年度计划和供地方案,报管委会批准后实施;省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优先保证先行试验区范围建设用地指标的需要。项目管理方面,先行试验区管委会具有省级政府项目立项核准审批权,即凡符合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的项目一律由管委会核准审批。
㈨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1、环境治理好
2、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加强
3、治安问题
4、民族问题
5、政策问题
6、民生问题
7、景点项目的包装和规范
8、饮食安全与诈骗行为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