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旅游
A. 杭州文三高新区是属于西湖区还是滨江区的
要过了江才是滨江区,你这里是典型的城西西湖区,怎么会是滨江区,一点都不搭界的
B. 杭州高新区人才开发中心与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一个单位吗
是一个单位的。不过有江北和江南两个办事机构。高新区人才开发中心在文三路学军中学对面,是属于滨江区人力社保局的一个市内外设机构。
C. 杭州高新区的图书馆(滨江)是免费开放的吗
按国家规定,公共图书馆从2011年开始,全部免费开放。如果杭州高新区图书馆(滨江)是公共图书馆的话,肯定免费开放。
D. 杭州高新区高中有哪些
杭州高新区,其实就是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包括下沙大学城在内等一些场所。
E. 杭州高新区的历史资料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杭州高新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也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1996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滨江区,1997年6月,滨江区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滨江区进行管理体制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管理体制调整后的两区合二为一,简称杭州高新区(滨江)。
高新杭州高新区(滨江)总规划面积85.64平方公里。其中,江北区块位于西湖区境内,面积11.44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江北区块已经成为拥有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孵化器、创新基地和完善的社会中介服务的高新技术研发、生产基地。下沙区块1.2 平方公里,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南区块即滨江区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钱塘江南岸,是未来的杭州市城市副中心,目前正在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集教育、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滨江区辖西兴、长河、浦沿3个街道、28个行政村、7个社区。目前总人口约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万人,来杭创业者及流动人口约8万人。
杭州高新区(滨江)紧紧围绕“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目标,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三大基地和现代通信制造产业园等十大特色产业园为依托,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发展第一产业,把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统一起来,使全区经济好中求快、稳中求进,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27亿元 ,比上年增长20.6%;技工贸总收入700亿元,比上年增长32.1%;财政总收入28.01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8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4.8%;三次产业比重为1.6∶82.1∶16.3。
高新区(滨江)现有各类企业2500多家,其中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97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完成的技工贸总收入占全区技工贸总收入的一半多,在六和路的UT斯达康、华为3com、东方通信等著名现代通信企业成为高新区的一大亮点。软件产业进一步集聚壮大,全区现有软件企业750多家,2003年实现软件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71.5亿元,比2002年增长47.7%。全区有7个软件项目被列入2003年“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项目(全国共24项),8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位,4家企业成为中国电子政务IT百强,15家企业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行列,11家企业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快威科技、恒生电子、新中大、信雅达、浙大中控等许多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单打冠军”。2004年5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我区召开了全国首届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工作会议,对我区的软件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相关配套材料等产业链,2003年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及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杭州士兰微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民营企业。UT斯达康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留学生创办企业。由于工作成绩显著,2003年杭州高新区再次被科技部评为全国先进国家高新区,杭州高新软件园被评为先进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区科技企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先进国家科创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先进单位。
F. 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园区概况
杭州高新区(滨江) 是杭州市的一个新城区,由高新开发区、滨江区管理体制整合而成。其中,高新区始建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位于钱塘江北老城区原文教区一带,面积11.44平方公里,是杭州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发源地,也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大孵化器;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位于钱塘江南岸,面积73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现有28个社区、15个行政村,人口31.9万。
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高新区、滨江区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这不仅使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新的空间,而且使“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有了新的重要平台。2009年市委市政府再次作出重要决策,萧山临江围垦区内滨江区所属约8平方公里土地经置换整合成高新区江东科技园,从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新格局。
建区以来,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目标,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南北双城(滨江新城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建设,努力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新城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G. 杭州高新区都有哪些
知友你好
杭州高新区都有哪些什么呢?
你的问题描述的太过模糊
导致知友很难回答
H. 杭州高新区情况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杭州高新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也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1996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滨江区,1997年6月,滨江区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滨江区进行管理体制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管理体制调整后的两区合二为一,简称杭州高新区(滨江)。
高新杭州高新区(滨江)总规划面积85.64平方公里。其中,江北区块位于西湖区境内,面积11.44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江北区块已经成为拥有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孵化器、创新基地和完善的社会中介服务的高新技术研发、生产基地。下沙区块1.2 平方公里,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南区块即滨江区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钱塘江南岸,是未来的杭州市城市副中心,目前正在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集教育、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滨江区辖西兴、长河、浦沿3个街道、28个行政村、7个社区。目前总人口约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万人,来杭创业者及流动人口约8万人。
杭州高新区(滨江)紧紧围绕“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目标,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三大基地和现代通信制造产业园等十大特色产业园为依托,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发展第一产业,把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统一起来,使全区经济好中求快、稳中求进,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27亿元 ,比上年增长20.6%;技工贸总收入700亿元,比上年增长32.1%;财政总收入28.01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8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4.8%;三次产业比重为1.6∶82.1∶16.3。
高新区(滨江)现有各类企业2500多家,其中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97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完成的技工贸总收入占全区技工贸总收入的一半多,在六和路的UT斯达康、华为3com、东方通信等著名现代通信企业成为高新区的一大亮点。软件产业进一步集聚壮大,全区现有软件企业750多家,2003年实现软件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71.5亿元,比2002年增长47.7%。全区有7个软件项目被列入2003年“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项目(全国共24项),8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位,4家企业成为中国电子政务IT百强,15家企业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行列,11家企业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快威科技、恒生电子、新中大、信雅达、浙大中控等许多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单打冠军”。2004年5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我区召开了全国首届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工作会议,对我区的软件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评价。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相关配套材料等产业链,2003年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及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杭州士兰微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民营企业。UT斯达康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留学生创办企业。由于工作成绩显著,2003年杭州高新区再次被科技部评为全国先进国家高新区,杭州高新软件园被评为先进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区科技企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先进国家科创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先进单位。
I. 杭州钱塘新区与高新区滨江哪个好
我主要还是看你在这两个地方干什么钱塘新区的话,现在发展的还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