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如何提升旅游优势
① 海南有着怎样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可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人均约 0.48公顷。由 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 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较温带和亚热带为优,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按适宜性划分,海南岛的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它用地。目前, 海南岛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15.2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6万公顷,其中 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作物资源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 主要有水稻、 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栽 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 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等; 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海南岛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岛上原来生长有3000多种热带植物,建国后,从国外引进1000多 种,并从国外野生资源中发掘出1000多种有用植物进行栽培试验,均取得显著成 绩。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油棕、 槟榔、胡椒、剑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植物资源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 1/7,其中600 多种为海南所特有。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 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 果树(包括野生果树)142种;芳香植物 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 树木200多种。 植物资源的最大藏量在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类型中, 热带森林植被 垂直分带明显, 且具有混交、多层、异龄、常绿、干高、冠宽等特点。 热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 霸王岭、 吊罗山、 黎母山等林区,其中五指山 属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热带森林以生产珍贵的热带木材而闻名全国,在1400多种 针阔叶树种中,乔木达800种,其中458种被列为国家的商品材,属于特类木材的有花梨木、坡垒、子京、荔枝、母生等5种,一类材34种,二类材48种,三类材119 种,适于造船和制造名贵家具的高级木材有85种,珍稀树种45种。
动物资源
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 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 南特有)。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 水鹿、猕猴、云豹等亦很珍贵。
南药资源
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4000多种 物中可入药的约有2000种,占全国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是4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 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50种。
水产资源
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全省海洋渔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 2.57万公顷。海洋水产在 800种以上,鱼类就有600多种,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 40多种。 许多珍贵的海特产品种已在浅海养殖,可供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约 2.5万多公顷,养殖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 虾、 贝、澡类等20多种。海南岛的淡水鱼(不包括溯河性的鱼)有15科57属72种。
海盐资源
海南岛是我国理想的天然盐场,沿海港湾滩涂许多地方都可以晒盐,目前集中于三亚至东方沿海数百里的弧形地带上。已建有莺歌海、东方、榆亚等大型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我国南方少有的大盐场。
矿产资源
海南矿产资源种类较多。至1991年,全国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中,海南已探明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 57种(若按工业用途可分为65种);探明有各级储量规模的矿床 126个(含大型地下水源地6处),其中大型矿床31个,中型矿床31个,小型矿床 64个。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砂、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页岩、化肥灰岩、沸石等10多种。其中,石碌铁矿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0%,品位居全国第一;钛矿储量占全国的70%;锆英石储量占全国的60%。
能源资源
经地质普查勘探证实海南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先后圈定了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3个大型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其中,对油气勘探有利的远景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水力资源:海南岛大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约100万千瓦,可供开发的约6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6亿度。地下水资源储量约75亿立方米,占总水资源的20%左右,其中理论可开发利用25.3亿立方米。目前尚未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能源资源还有海洋能、太阳能和生物能。
旅游资源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岸带景观: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 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 18- 30℃,阳光充足明媚, 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当今国际旅游者喜爱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5个要素,海南环岛沿岸均兼而有之。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颇负盛名有的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 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原始森林, 最著名的有乐东县尖峰岭、 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3、珍禽异兽:为了保护物种,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其中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 东方县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等。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中间大石迭置,瀑布众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琼中县的百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负盛名。 5、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一座是位于琼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中间连着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该岭附近的雷虎岭火山口,罗京盘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亚市的落笔洞、保亭县的千龙洞、昌江县的皇帝洞等。岛上温泉分布广泛,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 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 6、沙滩、潜水、海鲜是三亚旅游度假的三大永恒主题。地处中国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四季如夏,鲜花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在三亚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了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等众多海湾,椰树成林;海上有东、西两岛为碧波万顷的海面增加层次,互掩其中。蜈支洲岛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美誉,有中国保护最完好的生态珊瑚礁。
② 国家为什么把海南岛提升为国际旅游岛
海南来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自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中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③ 海南是如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
据报道,赏千亩稻田花海、看田野狂欢大型实景演出、品原生态“稻田盛宴”…专…今年1月正式开园的三亚属水稻国家公园成为三亚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海南开始全力打造全域旅游。
分析人士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2016年1月,海南被确定为中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通过对全域旅游的探索,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
④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怎样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经济增速达到22%,远高于2009年同期的9.3%,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有六项经济指标居全国第一。借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势,海南大力发展服务型、开放型、生态型经济,目前,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正在形成。2010年以来,海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其中一是旅游业呈强势。由于近年来海南加快实施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目前已具备3000万人次的年接待能力。以三亚市为例,全市共有180多家星级酒店,2009年共接待国内游客近1000万人次,国外游客百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占全市总收入七成以上。而农民自办的“农家乐”也成为农民经济的重要来源,一个“农家乐”平均年收入都在近万元。二是金融服务业看好。通过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实行小额贷款,组建村镇银行、成立农村商行等等举措,海南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大增,2010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体系资金净流入677.49亿元,彻底改变了以往资金净流出的局面。三是在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随着大量岛外居民来岛购房,海南房地产业形成了候鸟式占房、长居型定户、度假型暂住的新业态,以2010年一季度为例,海南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倍,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5.1%,其中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48.9%,成为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绿色青山资源有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剔除粗放发展,走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之路。”这是海南人的共识。海南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和7个风电场;利用生物质能发展沼气产业,建设了日产20万立方米特大型车用沼气工程,到2015一年使全省适宜用沼气的60万农户全部用上沼气。水泥生产是高污染的代名词,海南昌江华盛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产线,,既改写了生产水泥尘灰飞扬、浓烟四散的历史,又开了利用废气余热发电的先河。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可降解塑料、华能海口电厂烟气脱硫环保设施改造、中航特玻12兆瓦余热发电、金海纸浆回收利用碱液等一系列循环经济项目,发挥了经济和环保双赢的功效。海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以及工业、建筑、交通运输、能源、旅游等行业和公共机构中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打上绿色经济烙印的大棚农产品是海南设施农业的骄傲。海南多为坡地和旱地,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大棚这一农业设施的推广运用尤其重要。目前,海南大棚设施面积已达15万亩,年均增加超过1万亩,其中大棚设施农业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交易远远超过传统农业。大棚不仅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而且像一道屏障,阻隔了病虫害,减少了农药使用率,还能节水和减轻农业气侯灾害。根据海南省农业厅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南每年将新增大棚设施5万亩。
⑤ 去海南旅行的理由,好处
如果你以为海南的夏天只是烈日炎炎,酷暑难当,避之惟恐不及的话,你就错了。今天我要告诉你夏季度假也要来海南的10大理由:
1.气温凉爽
一般人的想法,海南的夏天难以忍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遍地皆绿,空气清新,夏无酷暑,冬暖如春,海水和森林的自然调节,凉风习习,再热也不觉得闷。7至8月平均温度25℃―29℃,年平均气温22℃―25℃。 其实海南岛除了中午,早晚是比较凉爽的,尤其是在海南岛中部地区。五指山、乐东、陵水等山区,夏季的平均气温更是在23℃以下,是全国难得的全年、全天候的海岛度假旅游胜地。
2.生态环境全国最佳
常看中央电视台空气质量预报的人知道,海南的空气质量平均水平是全国最好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海南岛森林覆盖率51.8%,为全国之最,生态环境质量绝佳,地表水质和近岸海域水质保护良好状态,是全国水质最好的省份之一。海南这个“未受污染的长寿岛”、“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受到众多游人的青睐。
饱受了沙尘暴、酸雨、工业废水等折磨的你,有什么理由不来海南呢?
3.避暑胜地的诱惑
避暑山庄不仅仅在承德。海南地貌山地众多,可称作避暑山庄的度假村比比皆是,像著名的五指山地区,大部分度假村依山而建,山水相邻,葱林叠翠,鸟虫互鸣。真是出得此门来,只在此山中,脚下水潺潺,头上鸟啾啾。其它如著名的吊罗山度假区,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等让人远离红尘的山庄别墅不胜枚举,任你挑选。
4.来海南登山
如果你是一个登山爱好者,又畏惧夏季的炎热,那么来海南实现你的梦想吧。海南现有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黎母山等五大片热带原始森林区,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冬暖夏凉,平均年气温22℃,夏季平均气温25℃以下,素有“南国夏宫”的美誉,空气纯净无粉尘,可以说是夏季登山的最好去处。在你披荆斩棘,历经艰险地到达主峰的时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原始丛林,感受着习习山风,你会后悔来海南吗?
5.来海南漂流
夏季漂流是现在新潮一族最酷的休闲运动。而海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又决定了它在这个项目上的领先地位。现在海南多个地方也开辟了漂流项目,而且各具特色。
万泉河漂流全程水路长15公里,漂流时间3小时,经过7个险滩,新奇、刺激、但惊而无险。这里两崖石林绝壁,高耸入云,藤萝花木,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堪称海南第一漂。著名的五指山谷漂流,就以其原始、落差大而闻名,是对勇敢者胆识的挑战。
6.海底漫步
相信我,你在中国任何地方潜水,绝对找不到在我国最南端城市三亚潜水的感觉,那是一种拥抱自然和被自然拥抱的感觉,是一种回归母体的感觉,是一种叫你潸然泪下的回家的感觉。
地处热带的三亚,港湾众多,波平浪静,海水清澈见底,水下能见度最高可达30米,水温适中,常年保持在21℃―27℃,是进行潜水的绝佳之处。海底生物繁多,色泽艳丽。
你穿梭于起舞的活珊瑚中,鱼儿穿梭在你身边起舞,色彩缤纷,渐欲迷眼,斯情斯境,你醉了吗?尽情地醉吧,不用担心,有教练一步不离地跟在你身后呢。
7.热带雨林探险
虽说海南四季常绿,但要真正领略热带原始雨林的风貌还是要到真正的夏天。神秘幽邃的热带雨林是探险的好去处。
五指山有“海南屋脊”之称,是海南岛的象征。它的原始热带雨林森林面积10多万公顷,它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和中国的西双版纳,成为全球仅存的几块热带原始雨林之一。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四季风光各异,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景区。千奇百怪的岩石,千姿百态的瀑布群、幽潭深涧、千百年经无数次风雨吹刷形成的大峡谷,共同构成了五指山的自然奇境。
其它如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黎母山不仅有热带雨林,还有长臂猿、云豹等濒临灭绝的动物,实在是不可不游。
8.风格各异的水上游乐
夏季的水上游乐在全国是比较普遍的,但像海南岛如此集中和丰富多彩却是非常难得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五指山漂流,琼海博鳌水城也颇具特色,在风格旖旎的三亚玩水上游乐,滋味无双,提到水上游乐,就不能不提到以亚龙湾、大东海为代表的海南的标识旅游品牌―――沙滩。这里的沙滩洁白细腻,坡度平缓细柔,海水清澈见底,具有在国内外度假区中罕见的优异品质,加上椰树灌木、蓝天白云的映衬,让你真真地陶醉在椰风海韵之中。
9.特色水果
海南的水果本来四季常鲜,夏季则更是靓丽出击。你不用去世界各地,海南骄傲地说,我们这里都有。的确,由于海南优异的地理气候条件,热带水果在这里都能安家并结出优秀的果实,台湾的火龙果、越南的红毛丹、印尼的西藩莲、泰国的榴莲保证你目不暇接,大快朵颐,如果你是水果的知音,快来吧。
10.随心所欲
上面例举的理由够多了,如果你还意犹未尽,那我再说一个:在炎热的夏季,你躲开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三亚或者昌江的某个渔村,登上一条即将出航的小渔船,什么也不要带。随船漂泊,吃用海水清煮出来的海鲜,定定地看大海与长天一色,轻轻地听水鸟和鱼儿的呢喃,恍若隔世……
⑥ 海南旅游优势及劣势 详细点 亏待不了你!!
优势:
1、资源优势
2、政府发展方向
3、发展历史
4、商家对海南发展的取向
5、海南联合其他旅游大省进行旅游打造的程度
优势通过上面几类阐述应该差不多了
劣势:
1、资源未尽利用
2、旅游公司不加以规范,增长速度过快,导致恶性竞争,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
3、导游管理不规范
4、黑车黑导屡禁不止
5、各市县发展不均衡,现在发展和以往发展的重心还是放在东线,西线中线之有口号,行动力少,换句话说,就是领导重视程度不一样
6、其他市县地方保护强烈,妨碍发展,甚至不发展,万宁的神州半岛开发,和石梅湾开发就是最好的例子
7、旅游不能实现逸条龙服务,打个比方,从海口到三亚,海口琼海,万宁,可选并不多,目的地,三亚,所以,浪费....
⑦ 海南在旅游目的地形象鲜明的前提下如何发展其他旅游产品 因为在写论文,跪求高手指导!
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际,很高兴应邀参加海南改革开放发展高层论坛,感受“品位之城、阳光海口”的魅力,领略海南20年来发展的辉煌成就。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和邵琪伟局长,对这次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海南省在兴办特区、创新发展中取得的“很了不起的“业绩,表示崇高的敬意!
20年来,海南省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以特区的特色、特有的速度,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作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与1988年建省之初相比,旅游接待人数增长了15.6倍,旅游收入,增长了接、近60倍;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全省GDP的14%左右,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最具特色与潜力的外向型产业。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要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国务院就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意见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海南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可以说,海南作为经济特区的发展,不仅进入了一个新历史起点,而且面临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重要机遇。借此机会,我想就把海南省建设成为特色优势鲜明的海岛国际旅游目的地,谈一些思考和认识,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海南发展旅游业的特殊优势
第一,海南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阳光充沛,海水清洁,沙滩优良,海岛多样,生态优越,具有发展热带海滨海岛旅游的独特优势。海南人文旅游资源也独具魅力,博鳌论坛、文昌椰乡文化、三亚黎苗民族风情,等等,为发展海岛旅游注入了灵魂与活力。
第二,海南所处区位具有优越性。地处经济发达的客源辐射圈。海南距离香港、澳门直线距离不到500公里,飞行时间仅45分钟;靠近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的珠江三角洲;海南是“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联络的前哨和门户,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随着航权逐步开放,海南与港、澳、台,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航空交通更趋稳定,海南有条件成为上述地区和国家的优选旅游目的地。
第三,海南基础设施具有前瞻性。近年来,海南完成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且正在筹划新一轮基础建设项目。航空、港口、跨海铁路、高速公路等配套条件日益完善,围绕构筑大环岛旅游循环圈,建设了旅游景区与环岛高速公路、粤海铁路的连接线,加快了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线路的通信、电力、供水、环保和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快捷、安全、高效的旅游通道。尤其是海南发展旅游的软环境日益优化,凸显优势。
二、海南发展旅游业的鲜明特色
第一、支柱性产业地位的鲜明特色。旅游业是海南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优势产业,也是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和发挥海南生态环境优势的特色产业。海南良好的区域资源可以转化为效益最大化的旅游资源,形成很强的垄断优势、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用旅游带动大开放,带动各行各业的大发展,这是海南的现实、有效、可靠的产业选择。正如卫留成书记曾经指出的,海南省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的,能够给中国作出贡献的,是海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旅游产业,也就是说,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结构。我们都该应强化这一认识,这是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认识基础。
第二、开发高端性旅游产品的鲜明特色。随着海南旅游市场日益国际化,以及我国旅游消费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海南拥有的阳光、海水、沙滩、绿地、温泉、民俗等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显得更加可贵。可以对应开发高端的休闲度假产品和新业态旅游产品,适度超前地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高端旅游产品的制高点,新业态旅游产品的集聚地。通俗地说,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一个高端消费市场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而不是大众性、粗放型的旅游市场。这是海南生态型、稀缺性旅游资源的特性决定的。
第三、特区政策支撑的鲜明特色。生态和政策的秉赋,是海南旅游发展的两大支点。海南整岛办经济特区是一个特殊优势,国务院又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新的支持,我们要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用足用好免签证、免税区、放航权等政策,放大政策效应,推动海南旅游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的鲜明特色。海岛旅游易于综合开发。因此,海南旅游业不仅是支柱产业,而且是动力产业。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旅游业与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科研产业,以及国防设施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科技旅游、航天旅游,等等,这样才能把海南建设成为一个多功能、综合型、国际化的世界著名、亚洲一流、中国最佳的热带海岛型旅游目的地。
三、建设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工作着力点
加快海南旅游业发展,关键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要突出高端性。坚持高起点策划规划,高层次招商引资,高水平开发建设,高标准经营管理。对1998年编制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抓紧进行修编和提升。对正在策划规划的项目,应借鉴墨西哥坎昆、古巴巴拉德罗、泰国普吉岛、印尼巴厘岛等旅游资源和产品相似的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发挥后发优势,精心搞好策划规划和开发建设,体现世界一流水平。
第二,要突出市场化。在政府引导下,充分运用先进的市场化商业模式,加快建设进程。要有效地整合全省优质旅游资源,培育优质旅游龙头企业,包装优质旅游产品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旅游业发展。可采取大企业引入、大项目带动、主题式设计、区域性开发的模式,从单体要素建设向整体区域开发转型,按照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统筹考虑进行旅游招商,努力形成长旅游产业链和大旅游经济区,在大的区域内,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丰富产品类型,提升整体水平。
第三,要突出国际化。着眼国际市场,调整发展方式,构建起国际旅游岛的鲜明形象。建设国际旅游岛,强调的是国际化,主要是指:一是旅游产业体制机制的国际化,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接轨。二是旅游要素的国际化,产品类型、接待设施、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三是旅游服务的国际化,质量标准、文化要素,个性服务和舒适程度等,适应国际要求。四是市场开发的国际化,面向境外、海外客源地和消费者进行有效宣传促销和形象宣传。
第四,突出品牌化。不断提升海南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既要学习借鉴国际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又要注重创新发展的后发优势,既要建设一流的旅游硬件设施,又要注重创新经营机制和优质服务。既要注重打造各具特色、风格鲜明、旅游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旅游城市,又要加快培育精品专项旅游产品,重点培育和开发游轮旅游、海上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不断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树立起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形象。
参加这次高层论坛,感受颇深,卫书记的主旨报告、周部长精辟小结、各位专家的演讲,还有罗省长将要做得总结,可谓新概念、新思维、新路径,很有冲击性。既感受到了思想认识成果的高端性,也从大家对中国旅游和海南旅游发展的关心支持中受到了鼓舞。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地支持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规划发展、人才培训、市场促销、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实质性的支持。我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有海南省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的实施,海南一定会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
⑧ 如何提升海南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
海南旅游其实还算可以了,休闲度假走在全国前列。去过海南,唯一的回感觉是文化太答少,泛休闲过多。。要提升海南旅游产品,软硬都要抓,软件指服务,服务要提升,政府层面来说要加大监管,要出台旅游行业的服务标准,要让所有旅游人有服务的意识,硬件指旅游配套,需要多元化大型主题乐园以及旅游综合体进行补充,满足游客的需求。
⑨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意义以及优势是什么
一、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1、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材料说明我省正在继续坚持那些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和发展观?
答: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
2、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哪些优势?
答: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国际一流的生态环境;热情、淳朴好客的海南人民;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一流的度假设施,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还享有免签证、落地签证、航权开放等政策优势。同时,海南旅游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具备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基础和条件。
3、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海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海南旅游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们的收入,有利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海南文化、教育、社会等全面发展。
4、 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我们青少年应做些什么?
答: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加强礼貌礼仪、待人接物等文明素质的培养,准备更好的迎接四海宾朋。保护海南资源、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积极宣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提高海南的知名度尽一份力量,就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政策等。
5、 请你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几条行之有效的建议。
答:利用好海南的热带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真正把海南岛建设成为全世界人民美丽的四季大花园,吸引更多的游客;更好的打造海南特色文化;例如,印象海南岛、海南本土特色民族文化节目等,建设更多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文化品牌;优化旅游产品,在生态游的基础上发展森林游、温泉游和民族特色风情游,积极引进和扶持邮轮游;进一步扩大来琼国际旅游客的免签证范围;加强海南岛全民素质建设,特别需要加强旅游行业诚信建设等。
⑩ 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1、有热带的自然景观,热带旅游资源丰富,苗族黎族等民族风情,人文资源丰富。
2、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
3、交通便利
4、基础设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