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春节旅游
㈠ 皖南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做年货:
除了上街打年货外,我们那里大年三十前三到五天,家家户户就开始自制年货了,像磨豆腐(一般是做成水豆腐、油豆腐、“让豆腐”等等豆腐系列)、煎油果(就是类似街上卖的那种糯米油饼)、打糍粑等等,这些基本都是不太能守的食品。像腊肉、水酒等这些东西,早在过年前一两个月就做完了。
除夕:
大年三十,应该算是全家最忙的了。早饭后,父母就开始杀鸡宰鸭准备年饭,小成员们搞卫生、贴春联、贴年画。
家里的女成员也基本把年饭都准备好了,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开始吃团圆饭。所以叫年夜饭
初一:
新年第一天,做的很多事情,都得有讲究。按老一辈的说法,初一是否喜气祥和,预示着新的一年是否顺顺利利。
早饭也有讲究,一般吃的是大年三十的剩饭(这表示“年年有余”)、面条或粉条(表示祝老人长寿、全家鸿运长久)
初一要讲究祥和与吉利,所以说话有忌讳,不能带“死”字,,也不能骂人吵架。
其实这些N多的老“讲究”,都是祖辈遗留下来的习俗,有些迷信有些愚昧,但除了那些在后辈人无法接受的规矩,仍然不会有人刻意去改变它、去打破它,就像过生日吹蜡烛许愿一样,都是祈祷自己和家人在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祈祷全家来年有好的收入,遵循一下老规矩也无妨。
拜年:
在我们家乡,拜年算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和任务,占据了“过年”时间这个绝大部分。亲戚多的,基本要从初一开始,到元宵节,都得是走家串户的拜年的过程中。
“初一崽,初二郎”,初一一般是向爷爷奶奶、叔伯邻居拜年的,初二开始就是去外婆、舅舅姨姑家拜年了,而且通常是一家得吃一餐饭,碰到晚上的还得夜宿,所以亲戚多,地点分布又广的,拜年花的时间就特别长。要说明的是,出去拜年的一般是男主人带小孩,女主人得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等所有亲戚都来拜完了,女主人就可以叫上自己的姐妹一起回娘家拜年了。
随着现在的后辈们与外界社会接触的增多,家乡的N多风俗都有所改变。大年三十晚的夜空中,燃放着越来越多、越来越绚烂的烟花;除夕夜,有人家开始学着煮饺子、吃馄饨;凌晨0点,开始有人家放鞭炮,真正意义上地“辞旧迎新”;拜年不再是耗尽大半个月的时间,串过主要几个亲戚家的门就算结束了;等等…
但更多现代文化的出现,也让该保留的给遗丢了。越来越多的大人围在了麻将桌前,没人再对戏班、对舞龙舞狮有兴趣;越来越多的小孩守在了电视机旁,看动画片和肥皂剧也似乎来的舒适一些;初一扯皮打架的随处可见,没人管那么多的忌讳……
风俗在变,人文在变,但是只要身边的亲人那份热情不变、家的温馨气氛不变,每年盼望回家过年的心情依然不会变。
㈡ 徽州的民俗风情
【齐云山道场】道教祈禳仪式,又称法事、斋醮,俗称
"
做事业
"
。共有
25
种名目,
其中:
"
诸天科
"
祝愿亡夫在曹平安无灾,
"
解结科
"
为儿女体弱多病祈求
解除结(劫)难,
"
禳火科
"
求神保佑免遭火灾,
"
血湖科
"
为超度产妇亡魂而做,
"
超七科
"
为亡父母灵魂祈求升天,
"
过关科
"
为儿女祈求易长易成度过难关,
"
炼
度科
"
为求避免水火两灾难愿为善积德,
"
百子科
"
祈求神灵多生贵子,
"
度人经
"
报答父母祖先的恩德,
"
十王科
"
为新丧阴魂祈求十殿阎君舍罪解脱地狱之苦。
"
水陆科
"
广度水陆各路一切幽灵,
"
罗天大醮
"
秉承帝王敕命为沙场捐躯和天灾大
难中众多牺牲者超度而举行。
做道场的法师称为
"
都讲
"
、
"
高功
"
,
熟炼经咒的念
唱、吟表、禹步等动作及锣、鼓、小锣、板鼓、钹、笙、笛等乐器的演奏。法师
分着五色法衣,按东绿、南红、西白、北黑、中黄五行方位,捧笏持幡,或参或
拜,诵经宣咒,焚符洒水,气氛喧闹而严肃。一般道场须道士七八人,多的
13
-
15
人,其中主坛法师一人,陪坛法师
1
-
4
人,吹打锣鼓乐器数人。
【齐云香火】
齐云山道教活动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日开始,
十月初一日结
束。
七月初一日,
由道长为首,
率领各院房道众大斋三日,
并在玄天太素宫做大
型禳火道场,
祈求玄天上帝保佑香火平安,
道业兴旺。
十五日,
各院房道士汇聚
太素宫,做水陆道场。此后,浙江省淳安、开化县,徽州及相邻各县香客和香会
团体组织,
陆续起程至齐云山进香。
休宁县流口地区曾元会、
三多会进香日为农
历七月十九日,
屯溪永敬会进香日为九月初一日,
休宁蓝渡诚敬会、
祁门百子会
的进香日为九月十六日。
九月初九日玄天上帝登极日,
是齐云香火的最高潮,
在
山香客往往达
5000
余人。朝山者,三天前就虔诚沐浴斋戒,家院洗刷一新,不
容半点荤腥血秽。启程之日,穿着整洁朴素,肩背黄布香袋,上写
"
齐云进香
"
,
下写某香会字样,由会首领头,肩荷进香大旗,鸣锣开道。各式旗幡、各色凉伞
相随,丝竹之声和鸣,爆竹震耳。行进中逢观遇庙,均需焚香叩拜。至齐云山,
道房派有专人为各香客的香袋加盖
"
齐云进香
"
印鉴,
香袋上印鉴越多,
显示进香
次数越多。
香客视自身经济状况捐输香火费。
挑选采购本山土特产品带回赠送亲
邻,俗称
"
结缘
"
。第三天偃旗息鼓离山返回,至登封桥回香亭(今圯)
,将剩余
的香烛纸箔全部烧化。
【晒大圣】求雨习俗。旧时天旱不雨,休宁,屯溪一带农村,农民便将专司
风雨、保护丰收的
"
大圣
"
石像,背出庙,放在村口或田畈曝晒,直到天雨为止。
黄山区则称晒
"
西瓜癞痢
"
(菩萨名)
。一但晒了
"
大圣
"
,地主必须减免租谷。
【石敢当】风水镇符。为长方形石碑。或嵌入墙中或独立而置,上刻
"
石敢当
"
三字,
有的刻成
"
泰山-石敢当
"
或
"
泰山石敢当
"
。
相传黄帝时代,
蚩尤残暴,
头
角坚实,无人能敌。一次登泰山,自称天下谁敢当,女娲遂投炼石制其墨,上镌
"
泰山石敢当
"
,
蚩尤惧。
从此
"
泰山石敢当
"
成为民间辟邪神石。
又据
《姓源珠玑》
,
石敢当为五代时的力士,
生平逢凶化吉,
能御侮防危。
故后人凡桥路冲要处,
必
须石书其姓名,
以捍卫居民。
石敢当通常被置于村落入口处、
河川池塘岸边、
门
前巷口、
三叉路口直冲处等。
歙县渔梁某宅因门正对紫阳山上一怪石,
故将门偏
斜朝向紫阳峰,
同时在门前安
"
泰山石敢当
"
一尊。
黟县城内很多宅民将门远离冲
巷这处,
而直冲巷的墙角处立
"
泰山石敢当
"
。
凿石敢当必须选择在冬至日后的甲
辰、丙辰、戊寅、庚寅、壬寅这
10
天。除夕要用三片肉祭祀。
【火火连度】
道教祈禳仪式。
在宽敞的殿堂举行,
堂前设置大火盆、
水盆,
点烛,
焚香,鸣锣,击鼓,念经。道士三五人着法衣,手执红绿纸幡出场,领头法师宣
唱《炼度经》
,众声附和,主法官边诵经喧将纸幡投盆着火,须叟取出,原幡依
然无损。
这种带有化学反应性质的现象足使观者惊异。
主法官又执
"
驱邪剑
"
,
一
会儿插入火盆,
挑起火投入水盆;
一会儿又从水盆中挑起星火,
放入火盆,
反复
搬弄,星火不息,手法娴熟。
【水口】风水术语。
《缪希雍葬经翼》称:
"
水口乃地之门户
"
,当
"
一万众水所总
出处也
"
。徽州处万山间,各个村落四面皆山,形成较封闭的完整空间,水口也
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村落的咽喉,
被看成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
风水认
为水即是财富,
为了留住财气,
除选中好的水口位置外,
还必须建筑桥台楼塔等
物,
增加锁钥的气势,
扼住关口。
绩溪县冯村在上水口架安仁桥,
并在侨上方围
墙设
"
天门
"
;
在下水口筑理仁桥关锁水流,
并建台榭于桥下方,
象应
"
地户
"
。
再
衬以四周狮、象、龟、蛇几座山,天门开,地户闭。借助风水,表达了吉凶观。
水口往往有很多树木及文昌阁、奎星楼、庙宇等建筑,这些布局也是基于风水
"
障空补缺
"
理论之上的。
风水在水口上的处理,
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及景观,
形成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的村总体环境特征,使水口成为村落庭园。
【水陆道场】道教祈禳仪式。筑高坛,树判官竹,上罩箬笠,悬红灯,广招
远近孤魂。仪式须道士
10
余人,外加杂工
10
余人。道场开始,道士着法衣,袍
笏登场。坛上供道教诸天神,坛下正对面设
36
谏(屈死鬼)孤幽塑像或灵位,
灵前各点长明灯。杂工沿路泼粥,化纸钱、锡箔,行至二三里外。河上放水灯。
道士诵念经咒,
锣鼓磬笛校伴奏。
为期一昼夜或三五七夜不等,
视事主的要求而
定。
【天门】风水术语。村落河流入口为天门。
《周礼.大司徒疏》引《河图括
地象》
:
"
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
无下。
"
中国地势,水多由西而东流,于是后世风水中的河流流入村落的入口为
天门。
天门要求开敞,
水主财,
门开则财来。
绩溪县冯村在河流入口处架安仁桥,
并在桥上砌围墙,象征天门。
【文峰】风水术语。旧时凡是省、府、州、县和乡村,如果科甲不发,文运
不兴,
便在甲、
巽、
丙、
丁四字方位上,
选择一块吉地,
立一峰,
只要高过别山,
即发科甲,
此峰即称文峰。
如在平地建高塔,
称文峰塔。
徽州一般村落均有文峰
或文峰塔。
【相宅】
风水术语。
对住宅环境进行选择。
在具体方法上,
风水有形法与理
法两种。
形法主要涉及宅外视线所及的山川地形的配属以及宅内的布局,
即宅外
与宅内形,
理法是以罗经定方位,
将宅的坐向分为
24
向来配合宅主的出生年月。
最贵的宅地是:
"
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宅池,谓之
朱雀。后有丘陵,谓之元武。
"
(
《阳宅十书》
)对不太理想的宅地,采取避让、
改造、符镇进行处理。歙县渔梁某宅,坐北朝南,面对紫阳山,门前为河流,环
境相当理想。
由于用地限制,
宅门正对紫阳山的一块孤立巨石,
不吉。
于是将门
向偏斜,
朝向紫阳山峰这一吉向,
同时在门前立一
"
泰山石敢当
"
镇邪。
西递某宅
东为流水,为取得宅门迎水这一效果,将辅助用房突出,并专设一门迎水
【引水补基】
风水术语。
使不理想的地形符合风水理论的一种补救措施。
有引沟
开圳、挖塘蓄水、开湖、筑堤坝、造桥等各种方法。相传婺源县羽中麓齐氏族祖
齐渊精堪舆之学,
在村头引沟开圳,
遂使该村科举日盛,至今该圳尚存。
黟县宏
村明永乐时听从休宁风水师何可达的指导,将村中一处泉扩挖成月塘,以储
"
内
阳之水
"
而镇丙丁之火。
万历年间,
又因来水躁急,
在村南开挖南湖,
缓冲水势,
储
"
中阳之水
"
以避邪,成为引水补基的典型。
【择吉】风水术语。人死后,埋葬时
"
既择年、月、日、时,又择山水形势,以
为子孙贫富、贵贱、贤愚、寿夭,尽系于此
"
,所谓葬地要使该地它日不为道路,
不为城郭,
不为沟池,
不为贵势所夺,
不为耕犁所及,
"
使其形体全而神灵得安
"
,
如果
"
择之不精,地之不吉
"
,则
"
子孙亦有死亡灭绝之忧,甚可畏也。
"
参见〔徽
州风水〕
。
【照妖镜】
风水习俗。
旧时宅居因朝向不吉、
两屋大门相对、
门对烟囱或其它不
利因素,
便在门楣间或窗户上方悬挂一面镜子避邪,
凡妖魔鬼怪见此镜都要躲避,
住户便逢凶化吉。俗称此镜为
"
照妖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