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春节旅游
1. 我是北京人春节期间想在河北省附近玩一玩哪里好玩
坝上草原 塞罕坝 雾灵山 北戴河(南戴河黄金海岸) 祖山 白洋淀 清西陵 清东陵 野三坡 驼梁 五岳寨 嶂石岩 小五台山 崆山溶洞等等
河北省旅游景点
石家庄:
革命圣地--西柏坡、井陉苍岩山、赵州桥、正定隆兴寺、于家石头村
邯郸:
赵王城遗址、丛台、吕祖祠、响堂石窟
保定:
古莲池、清东陵、定州了敌塔、白洋淀、
承德: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棒槌山-罗汉山、滦平“八达岭”
秦皇岛:
秦皇岛港、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孟姜女庙、三道关-悬阳洞、
石河-燕塞湖、北戴河
张家口:
张家口-塞外风光-涿鹿文化
邢台:
白云洞
其它:
沧州铁狮子、景县塔
红叶观光
石家庄驼梁、清凉山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
秦皇岛祖山风景区
承德雾灵山自然度假区
围场森林草原度假区
平泉辽河源森林草原
保定白石山国家级地质公园
野三坡国家风景地质公园
张家口蔚县京西大峡谷及空中草原
农业观光采摘
秦皇岛北戴河集发观光园、昌黎万亩葡萄园
唐山栗乡行
保定白洋淀采莲子赏芦花
石家庄赵县万亩梨园采摘
邢台前南峪农业生态区
张家口怀来葡萄采摘
沧州沧州金丝小枣、黄骅冬枣、泊头鸭梨采摘
廊坊三河市高新技术园区
民俗旅游
保定白洋淀渔家民俗
承德避暑山庄胜地游
秦皇岛秋日观鸟节、垂钓与海鲜品尝
唐山乐亭三岛一湾休闲游、迁西青山关长城民俗游
张家口张北草原观鸟游
衡水衡水湖观光游
邯郸武安朝阳沟农家风情游
温泉健身旅游
廊坊香河第一城、茗汤温泉度假区、金海温泉度假区
石家庄温塘度假区
唐山遵化汤泉度假区
张家口赤城温泉度假区
河北红色之旅
五大红色旅游区及30处重点景区
挥师华北,驰骋太行——冀南红色旅游区
胜利曙光,新中国摇篮——西柏坡红色旅游区
抗日烽火,人民战争——冀中红色旅游区
建党先驱,革命火种——冀东红色旅游区
长城烽烟,英烈长存——冀北红色旅游区
2. 河北邯郸春节旅游好去处
河北邯郸春节旅游可以去钓鱼台射箭运动馆、步沟景区、丛台公园、京娘湖、娲皇宫。
1、钓鱼台射箭运动馆
钓鱼台射箭运动馆,作为邯郸首家专业室内射箭运动场馆,坐落于景色优美,风景秀丽的邯郸市北湖湖畔。场馆面积八百平,设射箭区、器材售卖区、装备展示区、调弓室、水吧、咖啡厅、会议区、会客室、和儿童娱乐区。是您休闲、娱乐、商务的好去处。
4、京娘湖
位居太行山脉腹地,这里山水环绕,群峰竞秀。现已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京娘湖因宋太祖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
5、娲皇宫
位于涉县中皇山上,是全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
3. 河北省图书馆春节开门么什么时候开门
2014年春节期间,河北省图书馆开馆时间及开放服务窗口如下:
一、1月30日(除夕 周四)
开馆时间:09∶00—16∶00;开放窗口:全部
二、1月31日(初一 周五)至2月2日(初三 周日),2月4日(初五 周二)至2月6日(初七 周四)
开馆时间:10∶00—16∶00;
开放窗口:总服务台、中文报纸阅览、中文现刊外借、中文图书借阅、多媒体电子阅览、少儿文献借阅、少儿多媒体阅览、儿童活动区、冀图讲坛(讲座安排详见预告)。
三、2月3日(初四 周一)闭馆。
四、2月7日(初八 周五)恢复正常开馆。
4. 春节国内游适合哪里东北/京津冀除外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所以不失为春节旅游的一个好去处。
:平遥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来到平遥就像一次穿越,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
2月份走进平遥城,明清大街上的社火节,一闹就是整整一个月。人们在这里挂上彩灯,搭起彩楼,扭完秧歌唱晋剧......这里的每一分热闹,都把人带到传统生活中去,千年的场景,历历再现
地址:晋中市平遥县境内
凤凰古城
在这个“可能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的湘西明珠中,寻找沈从文《边城》月光下水边的吊脚楼、依山傍水的老城、南华山衬着的古老城楼、飞架于乌巢河深谷的石桥等。宁静而又悠远的古镇、乡民朴实旷达的作风、充满着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成了人们前往最好的理由。
乌镇
乌镇是我国六大古镇之一,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乌镇四季风景各异,冬天的乌镇风景别有一番风味。乌镇小巷道旁许多老人守护着这方水土,抽着旱烟,唱着小戏,摇着破船,走着他们的日子。
如今的乌镇仍保留着大摆长街宴的习俗,初一到初七,延绵数十里的西栅老街上,家家户户沿街支灶搭台、架锅烹煮,空中弥漫着羊肉的香味,再现了明代诗人赵桓所描述的长街迢遥两三里,日日香尘街上起的盛况。
丙中洛
据说,丙中洛才是最原始的香格里拉,是个一步一景的好地方。一路气势磅礴,风景如画!
如果幸运,冬日信步于丙中洛景区,还能看到霜雪中桃花开遍的美景,定是不枉此行。
PS:丙中洛交通不便,需量力而行!
地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龙泉山
每年从春节开始,成都周边几百万人倾城而出,涌向龙泉山那35万亩桃林,赴一场气势非凡的桃花会!
与其说是十万成都人共赏桃花,不如说是十万人同搓麻将,更加来得贴切。十万人,编成部队就是十万人马,全部在搓麻将,堪称中国绝景,所以不少人把桃花会也称作了麻将会。
:大理
大理和阳朔从本质上说是一路“兄弟”,四季如春的小城拥有众多的书吧、网吧、书店、碟店,到处可见常年泡在这儿的人。风花雪月的大理,香风满道、芳气袭人、洱海月夜、银光粼粼,相拥于此,一生难忘。
安塞
过年去安塞看腰鼓表演绝对是一次过瘾的体验,你会不知不觉跟着黄土里的那些汉子一起热血沸腾!这和在舞台上看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5. 2017春节离辽宁最近的河北旅游哪里好,最好是3天的
以下景点:供你选择。 1、长白山 理由:长白山是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关东第一山,景观绮丽迷人,驰名中外,登上群峰之冠,可谓“一览众山小”!由于山地地形垂直变化的影响,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随着调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的4个景观带,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这时可以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夏季了。 玩法提示:爬山,看森林,避暑,看天池,看珍稀地貌和生物 3、神农架 理由:神农架冰山位于湖北省,这里有奇特的风洞、雷洞、闪洞、雾洞等自然奇观。其中神秘莫测的冰洞里还有冰柱、冰剑、冰坠、冰塔、冰珠等,千种奇象,万种神态,寒光皎洁,妖娆夺目。如果你喜欢,还可以在这里做一次惊心动魄的漂流。总的来说,在炎炎的夏季来这里感受一份难得的凉爽,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玩法提示:看珍稀地貌、看冰洞、避暑 4、庐山 理由:几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庐山叠嶂九层、崇岭万仞的赫赫气势,伴生出峰诡不穷、怪石不绝的阳刚之美。由于庐山高耸于江湖之间,雨量丰富,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到庐山旅游,不可不体味庐山的云雾之美。至此消暑,环境幽静,烦热顿消,成为全国著名的避暑胜地。 玩法提示:看珍稀地貌、避暑、摄影、品云雾茶 5、乌镇 理由:乌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郁的水乡古镇。这时除了具备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更多地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在这座小镇,历史上曾出过64个进士,161个举人。现代中国的文学巨匠DD茅盾,也诞生在这个小镇上。 玩法提示:看古建筑、体验文史之乡 6、承德避暑山庄 理由:承德位于湖北省东北部,这里山环水绕,林木苍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我国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大型寺庙群“外八庙”就坐落在市区北新半部。整个山庄殿宇巍峨,丁朴典雅;明湖百倾,洲岛错落;平川旷野,芳草如茵;山峦苍翠,林木葱郁,很是凉爽。 玩法提示: 避暑、看建筑 7、北戴河 理由:北戴河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南,南临渤海,北靠联峰山,海滩漫长曲折,沙软潮平,林木苍翠,水面凉气轻拂,是著名的海滨避暑胜地。盛夏季节,这里气候宜人,游人置身其间,心旷神怡,暑气皆消。我的答案你满意吗?
满意请采纳
6. 河北的春节 (250字左右)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它作为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十分重视.出门打工的,出国留学的,在外谋生意的,等等大多在春节赶回家里,合家团圆.民俗春节更具有年味,但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很多传统的春节习俗正在消失。这里记录一下我国河北省沧州地区的春节风俗.
俺记录的,是小时候在老家过春节的记忆。
一.小年辞灶
腊月二十三这天被定为小年,也就意味着年开始了,小年的主要的任务就是"辞灶".
所谓"辞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依稀记得奶奶在送神(灶王爷)的时候,嘴里念叨:"灶王爷,上西天.骑马去,坐轿来.只说好,不说歹,过了7天再回来."这是有讲究的,为什么呢?春因为在北方农村,灶王爷(纸像)在大年三十那天,被供奉在厨房灶台的墙面上方.这一供,就是一年,也就是到来年的腊月二十三,被送往西天.这里的送往,就是将灶王爷(纸像)烧了.烧的时候,嘴里要念念有词,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奶奶送神时说的.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糖瓜,小时候,盼望着春节,也就是盼望着小年的糖瓜了.糖瓜就是一种糖制品,白色的,做的样子像南瓜似的,很小,很甜.在将灶王爷送上天之前,先用糖瓜供奉一下,同时在灶台上也供奉一些豆子和柴草.豆子和柴草是供奉给灶王爷的马的。
为什么用糖瓜来辞灶呢,这是因为,在民间流传着,每家的灶王爷在被送往西天后,他都要向玉皇大帝报告每家的情况,报告这家的生活情况,有没有粮食浪费呀等等,家家户户的灶王爷因为在这家住了(守护)了一年,对这家的情况很了解.为了让灶王爷上天后只说好话,就用糖瓜来祭灶.因为糖瓜很甜呀,用奶奶的话说,就是甜住了灶王爷的嘴,他就会和玉皇大帝只说这家的好事,不说坏事了,来年呢,这家生活就会很好.
还有一点就是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蒸粘糕,供奉灶王爷.粘糕有粘玉米的,糯米的,粘高粱的.里面加上枣.据说蒸粘糕也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二.三十请神
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早起,这一天比较忙活.吃过早饭,女的在家里忙活,男人就带着孩子出门请神.
所谓"请神",就是去往祖坟方向的路口,对着祖坟方向,邀请神(自己已逝的父辈及祖辈的故人)回家来过年.
小时候在老家过春节,心情甭提多高兴了.因为这一天,小孩子都可以穿过年的新衣服了.然后就是跟着父亲去请神.这一天的程序大概是这样的:
早饭过后,家庭主妇就开始把上贡的贡品准备好,多数是馒头,菜,还有的上猪头贡,或者贡上一只鸡.女主人在准备贡品的时候,男主人就带着孩子们贴对联,挂家谱,贴全神,等这一切做好了.男主人就可以带着孩子们去请神了.
请神前,要在家里带上香和鞭炮,拿着请神的一张符,这张符,是一个文官的画像,讲究"文接武送".到了请神路口,要放鞭炮,把文官的像烧掉,请回自己家的祖辈以及神仙.放完鞭炮,要把香点着,一路上拿着香,带着自己家的神沿路回家.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路上一定不许去串门,也不能走叉路,要按去的路原路走回来.这样,才能把自己家的神请回.回到家,要把"拦门杠"放在大门口.把香插在自家供台的香炉里.这样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但是,香火绝对不能断的.等这支香烧完后,要马上插入另一根.这样继续下去.直到大年初一折供(撤供).有的家在折了供之后,香火依然继续着,持续到正月十五,有的家就在初一折供后撤了.
关于"拦门杠",就是一支木杠,长度要达到自己大门口那么宽,然后上面用纸钱裹住,再用红绳扎住,据说是为了挡住别人家的神来自己家过年.
小时候,跟奶奶过年,奶奶是很讲究的,总是嘱咐我很多,不许我乱说话啦,不许我喝冷水啦,不许我在年三十这天和初一这天的白天睡觉啦(据说这两天白天睡觉的话,一年委靡不振,昏昏沉沉,很懒),不许把水洒在院子里啦,不许当着家谱和全神像大声喧哗啦......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奶奶希望我上香.奶奶是这样解释的:女孩子上香,会给自己觅个好婆家.于是乎,请神回来,不等那支香燃尽,我就立马去换另一支.这样一支一支接下来,奶奶希望我用短香换,那样会多拜拜神(多磕头).我那时候很聪明,选高香,很长的哪种,因为这样可以很长时间换一次了.不过,我还是很用心的,每次换香的时候,我都是严肃的对着家谱和全神像,换好香就磕头.小时候换香时,心里默念:希望我学习更好,希望考入好的大学......大一点过年的时候,我就诚心的对这神说:希望能赐个好婆家......
嘿嘿
三十这天下午的时间,就是包饺子了.包饺子的时候,记得包一个糖的,一个钱(钢蹦)的.据说,吃到糖的,这一年就会心情甜蜜,吃的有钱的那一个,这一年会不缺钱,也有说这年能赚钱...
年三十晚上,合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然后就观看春节晚会,或者村里有活动的,就是放花呀,敲鼓打锣,放灯.
关于"放灯",就是除了放花,放炮仗之外,村里组织的队伍,在游走到每家家门前的时候,要给这家的门前放一堆棉籽皮皮制作的可以燃烧的东西.这就类似家门前的长明灯.因为那棉籽皮皮要烧好长时间呢.小时候,爷爷总是跟着这放灯的队伍走下来,因为爷爷是村里的鼓手.长大后,放灯不再那么隆重了,就在重要路口放花,放炮仗等等了.
还有一点,就是年三十晚上要"撒岁".所谓撒岁,就是将芝麻杆洒在自己的院子里,意味着生活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也将岁撒开,意味抛却烦恼忧愁.
已经很多年没在老家过了,记忆里的年,应该还是这样过吧.
三.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起的很早,有的凌晨4点,5点就起来,过大年啦!
据说,起的早,过的好.但是,随着长大,人们起的也不再早了.大多6点左右起床,煮饺子,放鞭炮,上供......女人煮出饺子来,先到处供一下,而男人带着孩子们就在院子里放鞭炮.说实话,俺那么早很不情愿的起来,总是被母亲喊起来,其实,那么早,根本就不饿,也吃不下,但是,吃一个两个,也要吃的.奶奶总是说,不吃不长岁.俺就想,怎么不长岁呢,过了年,我就大一岁了呗......吃饺子的时候,还不能多说话,记得有一次,俺说了句;这么多饺子,肯定吃不了的,还不剩下啦!被奶奶狠狠的瞪了一眼.从那开始,和奶奶一起过年,俺谨慎的不得了.后来,奶奶解释说,吃饺子的时候,神仙都和我们一起吃,不能乱说的,乱说了神会不高兴的,我目瞪口呆,心里祈祷:神仙们呀,就当我年幼无知吧.....
吃完初一的饺子,就开始拜年了.自己家的亲朋好友,都要走一走,女孩是不参与拜年的.俺那时候看着弟弟跟着大爷家的哥哥们出去拜年,庆幸,幸亏我是女孩.所谓拜年,就是在村子里走走,串串,大约拜到十一点的时候,差不多都串过来了,然后,女人们开始撤供.用武官的那张画符,送神.男人们就开始去上坟了.去祖坟,同姓的,一大家子,开着车,带上鞭炮,越多越好了.
农村的年还是很有味的,因为鞭炮从三十晚持续到初一,响个不停.很是热闹.
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出嫁的闺女,在初一这一天是不能回娘家的,因为流传这样一句:看了娘家的供,死公公.所以,过年,出嫁的闺女是不可能和娘家的人一起过的.过了初一,就可以回家来给父母拜年了.
初二是上坟的日子,远处的亲戚,要来给自己已逝的亲人上坟的.
四.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这天适合做生意的人开张,意思是接财神.
在我们老家,破五这天也很有讲究的.那就是不能串门.奶奶那时候最讨厌这一天有人来串门了.具体原因也说不好,反正很忌讳这天家里来人的.再有就是这一天,家家户户包饺子,煮小人.这个小人,就是面做的,用手捏出人形,主要是捏出头部,然后用刀切出胳膊和腿,和饺子一起下锅煮,煮熟后,全家人要把这个小人分开吃掉,有吃胳膊的,有吃腿的,据说,这样就不会犯小人.那时候,我喜欢吃小人的头,我认为,小人之所以是小人,是因为他的思维,让他做一些卑鄙的事情,于是,我就吃掉他的头,让他不能思考了.
五.关于元霄节
元霄节大多地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吃元宵.但是,农村还有一个讲究,元霄节闹花灯.要三天的.据说,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分别是:鬼灯,人灯,神灯.所以,那个时候,每晚,奶奶都要出去烧香,把大门口,院子里,插的到处都是.俺总是好奇的跟着奶奶到处插香,奶奶的意思就是香插多了,好运也来了.俺于是每插一根香,都是用心的,虔诚的,也希望自己能有好运气吧.
过完元宵节,基本上春节就过去了.俺也就是开始开学上学去了.
六,谚语
农村过年,很是讲究,记得奶奶总爱这样说:初一芝麻,初二麻,初三高粱初四花,五谷六豆,七薯八麦,九果十菜......分别是每一天代表着每一种农作物,如果这天的天气好,这年的那种作物就会丰收.
七.关于节日的节目
在我们那一带,走高跷和耍狮子还是最讲究的,也可以说耍的最好了.沧州是武术之乡,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就是指的沧州地区的武术,童叟皆知.而耍狮子,花样和精彩也值得关注.小时候,看耍狮子的,俺很是害怕,生怕那狮子会扑向俺,俺一直以为那些家伙是真的,因为我们那里的狮子皮,制作的相当精美和完善,看不出里面的人,他们穿的狮子服,跟狮子皮的外表都是那样的和谐统一,不像某些表演,狮子皮制作的简单的能看得见人的样子,渐渐长大后,才知道是人演的.
另外值得关注就是跑旱船了,这些农村的节目,想起来历历在目,虽然已经很多年没在老家过了.
八,关于"田"生日
农历的正月二十五,是田的生日.也就是农田的生日.这一天,也要包饺子的,同时,还要包一个棉花包,也就是饺子的形状包出一个四角形状,形是包的棉花,煮饺子的时候,如果棉花包朝上,这年棉花就会丰收,如果面朝下,收成就不好......
田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打囤".所谓打囤,就是将家里烧饭时农作物的秸秆灰收起来,用簸箕,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撒出形状,大多是田字形,多撒几个,田字中间,放上农作物果实,然后用砖头压住.有的家庭,要在家里的卧室里,撒个钱囤,有的用砖头压上钱,有的干脆把存折压上.......
中国农村的春节还是很讲究了,已经很多年没在老家过春节了,很是怀念家乡的春节风俗.记录下来,回味中,希望这些风俗,能延续下去.
分享:
8
喜欢
阅读(704)┊ 评论 (3)┊ 收藏(0) ┊禁止转载 ┊ 喜欢▼ ┊打印┊举报
前一篇:七绝 咏荷
后一篇:我和老公的快乐生活(五)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巧改对联讽贪官 [发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丝制骨头螺钉 | 夹心层何时有自己的窝?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分享到微博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七绝 咏荷
后一篇 >
我和老公的快乐生活(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不良信息反馈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
关闭
7. 2020年春节河北省哪些城市将举办首届大型灯会举办地点在哪里举办多长时间
这个2020年春节好像没听说过,哪些城市要举办灯会?如果说要举办灯会的话,应该是在正月十五的时候
8. 2016年河北省蔚县春节民俗活动有哪些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9. 河北省宁晋省凤凰镇春节元宵习俗
1、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2、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3、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4、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5、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