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春节旅游
㈠ 十堰春节习俗
一、赶嫁娶
腊月廿四后,司命爷上天了,人间便无神管,全是“黄道吉日”,娶媳妇、嫁姑娘自然就不用再看日子,民俗叫“赶乱”。于是从小年以后直到腊月廿九,不论城里乡村,也不论江南江北,娶媳妇、嫁姑娘的扎堆,大街小巷,十里八村,四处都可听到锣鼓、喇叭、鞭炮响。
二、掸扬尘
腊月廿四大清早,全家人早早起床,一起动手。男劳力换套旧衣服、戴上草帽,在长竹竿顶端捆上刷子或鸡毛掸子,依次掸掉房顶、楼顶、墙面的浮尘及蜘蛛网,然后把角角落落、边边沿沿清扫干净。
除尘后全家人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女主人及长女便开始清洗床上用品和衣服,等到腊月三十夜,趁守岁时,把全家人的新衣服分别放在各自床头。
三、写对子
十堰人过年,普遍贴春联、门画。春联又叫“对子”,起源于桃符。对子和门神是“兄弟”,十堰城乡、官民均有贴对子和门神的习俗。春联、门神是“栽”在各家门上的两对“迎春树”,上面落着吉祥和喜庆,烘托出一派春色和年景。
四、闹年
闹年,就是每年除夕前祭祖,表示与祖先一同过年。农历腊月廿六后,家家户户都要带上酒菜到祖坟祭祖。祭祖时,在坟前大树下选块地方,铺上草席,摆上酒菜、果品、供馍,上坟人代表全家给祖宗拜年、敬酒,以示阴阳团聚,怀念之情。
五、团年
古时团年饭很讲究,比喜宴还丰盛,有凉拌菜、炒熟菜、蒸扣菜、炖汤菜,还有花生、瓜子等。凉菜有黄豆芽、猪肝、牛肉、香肠、腊鱼、鸡爪子(又名“抓钱手”)、腌鸡鸭蛋及小青菜等。炒熟菜有鸡鸭肉块、猪肉块、猪腰花、糖醋溜鱼等,荤素搭配。蒸菜即各种蒸肉、八宝饭、红薯丸子、蒸酥卷等。
汤菜以莲藕熬猪蹄、牛羊肉萝卜汤为主,汉江河边还有蒸盆鱼、翘嘴鱼汤、黄桑鱼汤。竹溪县有腊肉、鲜肉混合的“竹溪蒸盆”等。菜上齐了,点燃一大挂鞭炮,炸得门前火花乱飞,全家拜完神,在祝福声和欢笑声中,馋了一年的团年饭才开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春节习俗
㈡ 十堰网红蹦床春节营业吗
好吧 已经过了这个时间了
㈢ 《十堰的春节》作文200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㈣ 2018年春节十堰天气预报
预测不到那么远的天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