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旅游 » 云南旅游扶贫研究

云南旅游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 2021-01-03 13:22:26

A. 云南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吗

2018年春节期间,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怒族山寨——老姆登村阳光明媚、草木葱茏,前来游玩的各地游客带来了许多欢歌笑语,处处弥漫着喜庆热闹的气息。这与过去贫穷落后的老姆登村形成鲜明对比。近几年,在村民郁伍林的带动下,全村共创办了16家农家乐客栈,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4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初步发力。

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省培育2000多家旅游扶贫示范户,旅游产业综合带动12.1万人脱贫;贵州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29.95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甘肃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表示,国家旅游局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B. 简述你对旅游扶贫政策的看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国内财产的移动和再分配,旅游业实现了财富从发达地区向内不发达容地区的转移,旅游地区的很多人可从旅游的直接收入中得到益处。1991年贵州省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扶贫”的观念,几年来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一是景区周围农民普遍脱贫致富;二是活跃了农村经济;三是给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其他产业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通过旅游开发而脱贫致富的人口已有300万人以上,旅游业在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当前,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的热潮方兴未艾。国务院9号文件充分肯定了旅游业的扶贫功能,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批旅游扶贫试验区。2000年,国家旅游局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在有中国“贫困之冠”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设立了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随后,一批国定、省定旅游扶贫试验区相继成立,许多贫困县甚至乡村也都充分利用本地方独特的旅游资源搞起了旅游业。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不少地方,如云南、新疆、四川、贵州、西藏、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等地,都已经开发了一大批旅游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精准扶贫是一个学校的名称吗

不是 精准扶贫应该是贫困户 也就是挂钩户

D. 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相关文件,总结战略布局、战略措施

云南省旅游产业13五发展规划,相关文件总结战略布局战略措施,云南省旅游13五发展计划的话,对于云南省旅游行业是一种推进,以及对云南旅游的话时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E. 关于云南旅游如何长盛不衰的案例问题及其解答。

卦古镇丽江
云南中青旅官网 www.kmlygs.com
千百次在梦里相遇的丽江,如今清晰地见着她的容颜,算是一种初来还是一种重逢。淡雅的山水,浓郁的风俗,还有以前不曾见过的美丽,在生命里逐渐鲜活。行走在小桥与流水装帧的街巷,你会觉得,丽江的尘埃都是风情的。无论你怀着怎样平庸的心境,亦会被空气中弥漫的风情感染,千年民俗酝酿出的芬芳可以将你漂洗得风姿万种。在我背上行囊,独自放逐在丽江的时候,就知道,一路上会有那么多的风情,与我偎依。如果你想享受丽江的自然风光及气候的同时又非常喜欢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并且有时间,那就在这几个节日期间来丽江吧!

1. 春节。春节无疑是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绝大部分人民都要庆祝的节日,丽江当然也不例外。春节前一周左右节日的气氛就相当浓厚了-----街上人来人往比平日多了许多,市场里人群比肩接踵,人挤人、筐碰筐(当地人都习惯背筐)。市场里交易的人比平时多了很多,摊位不够,就扩展到了市场外的路上。到了临近大年三十的那两三天,市场外面马路被占去了半边,警察把守截断交通,就是公交车也要绕行。交易的商品也增加了许多。很多东西是专为过年才做的吧,平日里根本没见过。此情景要持续到腊月二十九。年三十上午还有些许人,到了下午就满城空巷了 。。。。。。
当然如果想要感受当地人----纳西、白族等民族的节日风俗、节日饮食等就只有到他们的家里去了。和大多数地区一样,年三十家家贴对联,准备年饭。不同的是,无论纳西还是白族村落,家家门口都会烧上高香----门边左右各一注,大约一米五六十公分高,要燃到初一或初二。我所知道的纳西人过年三十,早饭只是简单吃点烤饵块、烤鸡血、油炸鸡豆粉皮等。然后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一定要有猪头、鸡和鱼,其它还有腊肉、火腿、香肠、酥肉等等。总之都是鲜肉或腊肉制作的菜肴,只是难得见到鲜疏。不是没有,只是饮食习惯吧。
吃了年夜饭,年三十晚上,人们的娱乐活动和大部分地区一样,无外乎是燃放烟花炮竹、打打麻将等。不同的是不是所有人家都可以看“春晚”。云南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还没有接通闭路电视,能看电视的人家是自己安装了天线的。
大年初一,早上,主要饭食是油煎糍粑,糯米的,据说是为了黏住人们的嘴巴,不乱讲话。吃过早饭,家家户户出门,肩背手提家里的各样吃食以及烟酒茶等,去上坟。坟地大多在山上林间。除了坟墓,还建有石桌椅。人们来到自家墓地,先敬山神,再敬祖先,家人按长幼轮流下跪磕头,焚烧纸钱。然后家人围坐在石桌椅旁分享上供后的食品,谈笑风生,好像是在野餐,是一次户外休闲。而我的理解是他们是想在新年的第一天多陪陪逝去的亲人吧。
午饭后村子里或是乡里会有各种活动----打跳、棋牌、篮球比赛等。初二是拜年的日子。人们走访亲朋好友,互相问候祝福。尤其是孩子们,给叔叔伯伯外公外婆等拜年会得到压岁钱(这一点很多地方相同哈)。

2.棒棒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宵节,在这一天,丽江的纳西族却过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节日,叫“棒棒会”。棒棒会也叫“弥勒会”或者“米拉会”,据传最早在丽江玉皇阁举行,当地喇嘛教徒朝庙念经,村民进香祭拜弥勒佛,后来渐渐演变成农具交易会,其中以用作斧头把、锄头把、镰刀把、锤子把等的木头棒棒最多,所以简称为“棒棒会”。纳西语中有一句话叫“达哇纳西努”,意思是一过年纳西人就忙疯了。年前疯狂采购年货,年中疯狂吃喝玩乐,到了正月十五,则意味着年过完了,大家开始忙着准备春耕,需要添置一些新农具,这就是丽江棒棒会的由来。为了新一年的生产劳动作备耕,四乡八邻的农户便到集市上来交易竹木家具、果树苗木、盆景花卉,以及山货药材和日用百货。这天,古城里人头攒动、摊点林立、你买我卖,一派闹热景象。棒棒会为期三天,正月十五这天人最多最热闹。
棒棒会最早在丽江玉皇阁举行,后来移到古城的四方街,丽江旅游开发后,四方街被游客所占据,丽江人就把棒棒会又移到了新城的象山市场、忠义市场、昭庆花鸟市场等地举行。如今的棒棒会上往来的人群也由最初清一色的农民演变为工薪阶层、农民朋友、外地商贩、外地常住客、游客各色人等云集。2010年还有很多缅甸人摆摊设点卖药卖玉器。如今农具大都机械化了,种田的人也少了,丽江人也更重视修身养性养花养草,棒棒会的主角由棒棒逐渐演变成花木交易。由花木交易延生出的商品交易令人大饱眼福,总之只要跟花木有关的,什么都在卖。首先,种花得有花盆,于是就有各式的陶盆、瓦盆、木盆拉来卖;种花还得有土,好土也能卖!人们把山上的落叶腐烂后而成的山基土用拖拉机拉来整麻袋整麻袋地卖;更绝的是还有卖羊粪的,种花得有肥料啊,于是颗粒分明的羊粪也被装在麻袋里拉来论碗卖,五块八块一碗,真是俗话说的家畜全身都是宝啊,羊粪也能卖上好价钱;如果你觉得花盆里露出土和羊粪不好看,没关系,这还有卖青苔的,专门有人上山采青苔来卖,绿绿的青苔盖在花盆里,即保水又美观。
丽江人酷爱养花,家家户户庭庭院院都摆满了花,什么兰花、茶花、梅花、桂花、十里香等等,都是花木里极其雅致的。其中养兰花在丽江尤其盛行,谁家养花没兰花,就像吃杀猪饭没猪肉一样别扭。丽江人养兰花养出了名堂,有些名贵兰花竟能卖到上万元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即能修身养性,又能养花致富,丽江人真是会过日子。
当然,除了棒棒农具,花鸟鱼虫等,各式木雕、竹编、草编和小孩们爱玩的桃木兵器,以及冰糖葫芦、油炸土豆、鸡豆凉粉等等小吃在棒棒会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3.三八节。
从没见过任何地方比丽江更重视三八节。这一天,城市街道、农村村委会要组织很多活动。古城里随处可见身着民族服装的各族女同胞。四方街、玉河广场、黑龙潭公园都有打跳活动。这一天黑龙潭免票,万古楼、木府为当地人免票。2010年身着纳西族、白族等当地民族服装的人免票进入。。。。。。。
丽江人如此重视三八节,如此隆重庆祝,也许和纳西妇女历来都要比男人负担得多有关吧。据说原来纳西男人的生活是“琴棋书画烟酒茶”,而女人们就要田间屋里都要管。现在情形有了很大转变,但纳西女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劳做着。所以她们对这一年中属于自己的节日格外重视,纷纷聚集起来载歌载舞,欢庆度过。

4.三多节。三多节在农历二月初八,为期三天。
“三多”是一个人,更是一传说中的神----玉龙雪山之神灵,是传说中能征善战、济困扶危的英雄,被纳西族千百年来崇奉为保护神。据东巴古籍记载,三多属羊,所以在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羊日,各地的纳西族都要到丽江白沙“玉龙祠”(即北岳店)隆重祭拜三多神,有的还在自己家中举行“祭三多”仪式。诗歌中说:"年年春二月,户户祝三多"。祭拜同时还要进行聚餐、对歌等活动,非常热闹。 丽江纳西人身着节日的民族盛装,从山里平坝,四面八方云集到北岳庙,在三多面前供上飘香的美酒、肥美的肉食,焚烧旺盛的香火,跪拜磕头,虔诚祭祀,求愿三多神护佑纳西人幸福安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在庙宇四周的大树下、溪水旁,青烟袅袅,围聚野炊;在古刹门前的场地上,连日昼夜,高歌踏舞,尽情欢乐。二月的丽江,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桃红李白,菜花嫩黄。玉龙雪山下,无数花多竞相开放,正是丽江踏青游春的好时节。因此,除祭拜活动外,人们还郊游野餐,举行赛马、对歌、跳舞比赛等,还要到距离北岳庙不远的玉峰寺观看那株著名的、怒放着的"万多茶花"。
丽江已把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作为法定的纳西族传统节日。各单位包括学校放假三天。

5.清明节。
和其它地方一样,丽江的清明节也是祭祀的节日。与我家乡所不同的是纳西人在刚好四月五号这天上坟祭祖。而我的家乡一定要在节前的某一天提前上坟烧纸钱,并有说法----清明节当天是为和尚扫墓的日子。
丽江,纳西人过清明节,甚是隆重。我没有亲自到纳西人家里参与过,但我知道,外出做事的人,只要是能赶回家的都要回家。无论街上还是市场里的小店、摊位,都纷纷关门收摊。平时熙来攘往的街市冷清了许多。
清明节是祭祀的节日,同时也是人们一年中又一次聚会的日子。和春节类似,人们上坟祭祖后会进行游山野餐等活动。

6.火把节。
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彝语支系少数民族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名扬海内外,也称“星回节”,每年的火把节按农历“星回”计算,通常在农历6月24日或25日开始,一般举行三天,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
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很多,主题大多与“忠烈”、“殉情”、或“人定胜天”有关。在丽江纳西族的火把节传说大意是这样的:天神“子劳阿普”(相当于汉族的玉帝一说)拨开云雾,看见丽江鸟语花香,人们尽情欢歌跳舞,比天神在天堂还快活。天神十分妒忌,命火神烧毁纳西人的家园。火神下凡遇纳西人收养别家孤儿,不分血缘,视如己出,火神不忍心破坏这么美好的人间温情,遂召集纳西人说明天意,让家家准备火把,在6月25日(农历)这天一齐点燃火把,连烧三天。天神再次拨开云雾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火光,以为人间真的被烧毁了,这才罢休。纳西人因此免受灭族之灾。从此,每年的农历6月25日(可能因闰年相差一天)至6月27日为丽江纳西族火把节。
以上仅仅是传说,民俗学家考证称火把节能流传如此广泛,与人类对火的崇拜有关,因为有火,古时候的人们夜晚才能延续光明;因为有火,人们才吃得上熟食;也是因为有火,原始社会的部落才能很好的抵御猛兽。心理学家则称火把节与人儿时潜意识喜欢玩火有关。
虽来源众说纷纭,但各民族的火把节的的核心都有“狂欢”和“红红火火”的寓意。
每年农历6月25日至27日,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场面蔚为壮观。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越高兴。
在丽江,以丽江大研古城最为热闹。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耍火、斗牛、斗羊、赛马、上刀山下火海等活动。妇女们则进行民族歌舞表演。

7.鬼节。“鬼节”。在农历七月十四。也有叫做“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有些人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F. 旅游如何实现扶贫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国内财产的移动和再分配,旅游业实现了财富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旅游地区的很多人可从旅游的直接收入中得到益处。1991年贵州省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扶贫”的观念,几年来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一是景区周围农民普遍脱贫致富;二是活跃了农村经济;三是给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其他产业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通过旅游开发而脱贫致富的人口已有300万人以上,旅游业在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当前,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的热潮方兴未艾。国务院9号文件充分肯定了旅游业的扶贫功能,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批旅游扶贫试验区。2000年,国家旅游局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在有中国“贫困之冠”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设立了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随后,一批国定、省定旅游扶贫试验区相继成立,许多贫困县甚至乡村也都充分利用本地方独特的旅游资源搞起了旅游业。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不少地方,如云南、新疆、四川、贵州、西藏、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等地,都已经开发了一大批旅游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G. 求研究云南旅游的研究方案

摘要:成功承办了'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旅游;旅游资源;资源优势;开发
Abstract: The success undertook ' 99 Chinese Kunming world gardening exposition's Yunnan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to be rapid, in 1999, the entire province received the tourist total number of people nearly 38,000,000 people, the tourism always receives breaks through for the first time 20,000,000,000, achieved 20,400,000,000, compared in 1998 to grow 49%. In order to cause the Yunnan tourism to march into smoothly the 21st century, realized completes Yunnan travels the strong province goal, the promotio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n has analyzed in the Yunnan tourist resources superiority foundation, proposed certain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o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 word: Yunnan travels; Tourist resources; Resources superiority; Development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3、多民族性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谷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4、地域性

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区旅游景观久负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东北、滇西南等广大地区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构成景观区。全省各地、州、市、县几乎都有风景名胜区、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滇东、滇西旅游景观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5、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较异亦大,便如,西山景观,便是借得滇池、城市、远山景观衬托出自身的雄奇;而大观楼更是以亭台楼阁、潭水、垂柳、远山、夕阳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由此可见,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构成群体价值。

6、生态性

云南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之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包含五大展馆、6个专题园的昆明世博园更是集各国园林精品、奇花异草于一体的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云南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7、跨境性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联单接壤,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线云南段长1997公里,中老边界线云南段长710公里,中越边界线云南段长1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国家级口岸10多个,省级口岸10个,还有86个边境或边民互市点。全省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人相往的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使云南成为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的最佳去处。现已开发形成的旅游线有中越、中老、中缅临时过境游,昆明国旅在曼谷与泰方合资成立了旅游公司,促进了东南亚来滇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充分展示了跨国旅游的潜在性。

8、潜力性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位于中甸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冰峰相连,雪峦绵亘,势如刀劈剑削,气势非凡,到如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点,迄今仍是无人登顶?处女峰";位于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物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素有"东方多瑙海"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现在处于开发状态。另外,如石宝山、巍宝山、腾冲、滇东北等地,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处于藏于深山人未智的状况;而大理、西双版纳等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二、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云南省委、省政府于1995年作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决策,加快了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目前,云南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昆明、丽江、大理、景洪、瑞丽5个重点城市,构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5大旅游区。但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游区外,外线旅游设施建设较差,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为主体,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但旅游路线长,景区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例如:

(1)云南大理古城是我国保护较好的古城,系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片面考虑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将石板撤毁换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石城的特色;

(2)石林外围石柱及部分珍贵地质现象在采石活动中遭到破坏;

(3)泸沽湖四周大规模采伐活动,严重地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积严重,湖边常有泥石流发生,影响自然景观;

(4)中甸地区部分草旬、沼泽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景观质量降低;

(5)滇池、洱海等优质景区,受到污染的影响和威胁,阳宗海、异龙湖、星云湖景观受到人为活动的较严重影响。

3、行业管理差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云南旅游地的形象。

4、环境管理差

许多景区,由于环境管理差,直接有损于云南旅游形象。虽然各地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脏、乱、差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所带给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游客本身的反感,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极少有回头率,在游客中口碑不好的现象。

5、开发资金不足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云南省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6、宣传力度不够

云南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整整比其它旅游发达地晚发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泰国每年要拿出旅游业收入的30%在全世界对其旅游进行宣传,美国则更多,而云南每年的旅游宣传资金不到旅游收入的5%。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九五"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云南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云南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旅游源优势及区位优势,面向东南亚,服务全国,辐射大西南,以深度开发为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环境质量好、容量大且能够满足游客观光、享受、访友、疗养、度假、探险、考察等不同的旅游资源。

2、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4、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发云南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使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以首届昆明国际旅游节为契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之机,实现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和强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3]欧阳国斌:《云南优势资源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
[4]沈安波主编:《新编云南省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杨桂华:《突出特色,深化云南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云南大学旅游经济重点学科研究文集,1996年。
924347849 论文咨询.............专业博士教授

H. 急求一篇云南旅游论文

发展云南旅游之我见 几年来我虽然一直在外地上大学,对家乡云南的想念和关注却不曾稍减,对于云南旅游业尤其关注。今夏,趁回昆度假之机,在省内跑了一趟,沉醉于美景的同时,却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次我走的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精品线路,我们团大多是省外游客,整个行程下来,他们在对云南美景纷纷赞叹的同时,对云南旅游中出现的问题也是直言不讳。通过一路观察和与他们交流,归纳起来,我发现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第一、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地方过度开发,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最典型的是丽江古城,完全成了旅游商品一条街,商业味取代了古朴的文化气息,嘈杂喧哗淹没了雪山古城的宁静。而其它如滇西北等地开发却远远不够,很多景点过于粗糙,人为雕琢过多。第二、旅游景点单一,可玩性差,难以留住旅客。每到一个景点,旅行社往往把旅客放下车拍几张照,又拉上赶路,典型的“到此一游”,旅客只能“看”,不能“玩”。我一路粗略算下来,旅行的时间至少有一半是在汽车上颠簸,疲于奔命,行色匆匆,旅行快感大打折扣。第三、许多景点管理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香格里拉的碧塔海破坏严重,大理的古城铺上了柏油路,澄江等湖泊不同程度遭到了污染。第四、宣传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整个云南旅游宣传投入明显不足,而且宣传集中在丽江、香格里拉等热点景区,多数景区仍默默无闻,外地旅客对云南旅游只有一个不全面、模糊的印象。 针对云南旅游业的各种问题,我认为对策主要有:一、加大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二、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深度的、可持续的开发,实现对云南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三、用现代管理方式加强对云南的各个旅游品牌进行管理。四、利用云南旅游优势开发云南旅游资源。例如利用与东南亚各国毗邻的优势,合作开展跨国旅游等。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云南旅游知名度。假如能用宣传皇马莅昆的气势和投入,借助国内外各种媒体,宣传云南旅游,云南旅游必将以清晰、富有魅力的形象走向国内外。云南旅游资源极丰富,“三江并流”申报世界遗产刚刚成功,云南旅游的前景一片大好。若乘此机会把阻碍旅游发展的问题逐一解决,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云南旅游的综合实力、品牌价值,云南旅游必将更上一层楼。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