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旅游 » 甘肃周边春节旅游

甘肃周边春节旅游

发布时间: 2021-01-03 06:38:44

㈠ 本人新手,想要过年驾车从甘肃开到河南,走312国道还是走高速好

新手必须走高速。出远门,第一考虑的不是省钱,而是安全。真想省钱,就别开车。
甘肃到河南走国道,山路很多,比高速危险得多。建议你要么带个老司机陪你一起走高速,要么就别开车坐火车。

㈡ 春节去哪里旅游最划算,甘肃最适合春节旅游的地方

1、青山古树——陇南官鹅沟

官鹅沟在甘肃省宕昌县境内,全长32公里,总面积约1763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1%,沟内有色彩斑斓的湖泊,和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有高耸入云的险峻峡谷,和从山顶或半山悬崖上直泻而小的大小瀑布,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雪山。

2、雄关万丈——甘肃嘉峪关

嘉峪关,东经98°17′、北纬39°47′,在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3、洁净之地——梦柯冰川

梦柯冰川又叫老虎沟12号冰川,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祁连山区面积21.9平方公里,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沟地区共有冰川44条,面积共54.3平方公里左右,有“透明梦柯”之称,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的大雪山。“透明梦柯”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483米。它有宽大的粒雪积累区,坡度较平缓,冰面坡降为3度到6度,人员容易进入、攀登。粒雪区最大坡度数26度,没有雪崩危害。

㈢ 甘肃习俗

甘肃岁时习俗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武威习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腊八粥。腊八日夜晚,也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除夕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春节

俗称过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着新装,齐集堂屋前,设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灵,祭奠祖先,行“迎神纳福”之礼。接着小辈给长辈拜年。之后,全家吃团圆饭(水饺),新的一年开始。

武威乡间习俗,大年初一不去别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携带酒看、香火、馍馍等祭品,赶着牲畜,按“皇历”特定时辰和方向,到村外几十米处,摆上祭品,燃着香火,并烧一堆柴禾,牵着牲畜,绕火堆转一圈。并由长者念诵祝词(祈祷神灵保佑人畜兴旺之类祝语),名曰“出行”。回家时,再将慎馍馍揣在怀中,此意是“空怀出门.满怀进门”,取其吉利之意。现在这一习俗在少数地方还保留着。

正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相互走访拜年。武威习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烧黄钱,送神,表示年已过完。

上元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

农村灯会别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 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

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旧志载:是日城乡居民以牲醴祀土祈丰年,各家炒豆类和麻籽食之,意示杀蚤灭虫。如今祀土祈年活动已不存在,乡间仍有炒麦豆之俗。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此俗现已不存。唯城内剧团,每年照例上演神话剧《天河配》。四乡居民蜂拥而至,场场爆满,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武威习俗,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门前或街道巷口焚烧纸钱。旧社会在这天,城内有人把城隍庙寝宫的木架城隍爷抬到暑三日,这叫“城蝗出行”。人们在行宫过庙会,搭台演戏。当时行宫设在现东角,地名叫贺家园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城乡居民家家蒸月饼,以示全家团圆。武威人的月饼是发面蒸的,如倒覆的脸盆大,种类繁多,有分层月饼、拧丝月饼、对瓣月饼、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来”的俗语,意思是八月已经秋收,食物丰盛。亲友之间,互赠月饼,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等祭品,点蜡燃香,全家围坐赏月。少许,由主妇切开月饼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饼,谈笑风生,颇有情趣。相传祭月神供的西瓜,须剜成锯齿形的两个瓣,如家中有孕妇,可数瓜牙数预测男女,奇数生男,偶数生女。

冬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是“交九”的开始,从这天起,白天渐长,夜间渐短各家要吃冬至饭。有的人家吃肉汤面条;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条做饭;也有人家吃“杏皮坛鞑子”,也叫“擞耳子”;也有吃羊肉香头饭或臊子面的民间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日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麦牙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焚烧,意示送灶爷上天庭。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服,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张掖婚俗

催妆:结婚头天晚上,男方家相关人物去女方家催促女方提早收拾好行装,以便第二天来迎娶.实际上,这是男方家来办理诸如财礼等各方面的手续,以免第二天遭闭门羹.办完手续,双方开始痛饮,这天,男方家非得有一个海量的人物才不至于被女方家全部灌倒.

嫁娶:旧社会张掖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定终身。从看相到订婚一般要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清期、新迎等六礼程序。婚礼不仅繁杂,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封建色彩。 订亲后,择定成婚吉日,男方用亲车(或轿子)迎新娘到家。亲车到男方家门口时,鳏寡孤独、孕妇、属相相克者一律回避。亲车到门口后由年龄大的妇女端凉水一碗,燃火把一束,在车前向后泼水,用火把燎绕新娘脚后,新郎新娘从铺着红毡的路上走向洞房前的厅堂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参灶。进洞房前要扶油瓶、捏门锁、跳马鞍,同时道士将五谷杂粮、红枣核桃、铜钱撒向新郎新娘,并念喜庆之词:祝新人进门享受大福大贵。 入洞房后,饮交杯茶。以两个茶杯系以红绳,新婚夫妇交杯共饮圆圆茶,象征欢乐好合,百年偕老。然后由婆家的婶婶或嫂嫂为新娘开脸,用棉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尽。晚上闹新房,亲友即景说些韵脚相同,比兴手法的吉利话,如两根筷子一样长,小两口生活赛蜜糖;大大盘子圆又圆,养个儿子中状元。还进行折花、捉迷藏等活动。 筵客之前,将女方陪嫁的物品摆在男方院中,让双亲、乡亲观赏评论,名曰摆针线。男女双方各有一名长辈妇女致谦逊言词致谢。 民国以来,婚俗有所改变。坐轿、跨马鞍、红纱遮面、拜天地等旧的形式逐渐废止。女方索要彩礼,相沿成风。解放后实行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提倡简办婚事。八十年代以后,索要彩礼之风盛行,从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四大件、四十八条腿(全套家具),发展到电器化(彩电、电风扇、电冰箱等)。男方大摆酒席二三十桌。对此,有关组织出面组织集体婚礼,陋习有所改变。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 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 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 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 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 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 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兰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兰州令人叹服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后汉书》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旧唐书?东女国传)载,“用皮牛为船以渡”;白居易在(长庆集?蛮于朝)中诗云:“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鄂州道路遥”;(宋史?王延德传》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可见,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兰州何时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载而难以确定。据(王进宝)载,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据守兰州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判乱,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奉命讨伐时,曾在张家河湾拆民房,以木料结革囊夜渡黄河,大破新城和皋兰龙尾山;六月,王辅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图渡河以逃,王进宝率军沿河邀击,迫使王辅臣兵投降。可见,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你闻所未闻。不过只要你愿意,也可不妨一试。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乘坐皮筏将是一种平生难忘的奇特经历。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在本世纪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兰州前往内蒙古采访的乐趣和见闻。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兰州市金城路163号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个放筏人,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兴致,一番讨价还价后,便可乘皮筏在黄河急流中一游,不过,别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个影,别有情趣,也不虚了兰州之行。

兰州太平鼓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跨过东西横亘的黄河,沿公路行驶60公里,就到了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了。铧尖人历来习性好武,太平鼓在兰州擂得也最出名,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初十开始,到元宵节进入高潮,村里村外处处听闻太平鼓的雄壮声威,尤其是来了客人,铧尖人总得摆出阵式,得意地耍耍铧尖人的威风。本村太平鼓队的领队得知我们是诚心远道而来赶赴乡里寻访“太平鼓”,十分热情地为我们张罗,钟声一响,不到半个小时,队员就到齐了。

一队80多名壮年男子,头戴英雄巾,身穿皂隶服,腰系红丝带,脚登麻窝鞋,个个宛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队列中,我还发现竟有一名最小的队员,只有6岁,硬要一起参加表演,小人儿肩背一个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开始,鼓手在领队的一声号令下,击锣伴奏,一时间,鼓声咚咚,黄土腾腾,龙腾虎跃,地动山摇。队列不断变幻,一会儿“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一会儿“车轮施战”、“跳打”、“蹲打”、“翻身打”、“举打”;一边擂鼓,一边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强大的阵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场面;气势粗犷,又显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满勇猛的阳刚之气,令观赏者无不为之振奋鼓舞。 兰州的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东北一带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兰州太平鼓个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太平鼓还有一奇,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逢元宵节,徐达想了个计策,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后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永登城池。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㈣ 甘肃夏河拉卜楞寺春节初一至初三有宾馆吗

甘肃下什么了?不认识,春节初一是初三是有宾馆的

㈤ 高铁现在开通了,过年想过甘肃平凉,高铁可以到吗

西安——兰州这个区间的高速铁路还在规划中,所以,平凉目前没有高铁经过

㈥ 今年春节从甘肃到云南旅游穿羽绒服热吗带什么衣服合适

春节从甘肃到云南旅游穿羽绒衣会觉得热,因为,云南,气候比甘肃要热多了,而且旅游时在不断的走动也会容易出汗,穿羽绒衣就显得热了。
可以带件外套。

㈦ 麻烦问一下,我家在甘肃,春节期间去哪旅游比较好啊有去过的朋友,帮忙推荐一下啊!

南方大雪,南方还能去吗?你可以在甘肃境内。平凉。崆峒山AAAAA级旅游胜地全票120半票60.
太统山庄、十五平凉看社火,热闹无比。西安也可以不过路不好走。

㈧ 春节去甘肃需要防滑链吗

车上最好备有防滑链,如果遇上大雪的时候,或者是路面有积雪的时候,就要及时加装防滑链

㈨ 甘肃旅游春季去合适么会不会很冷

中新网甘肃敦煌12月27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奔跑吧,雅丹”迷你马拉松、“玉门关怀古”百人诗朗诵、“走阳关大道,谱旅游新曲”、“古城笔会”、“最美一瞬间”摄影大赛、鸣沙山趣味运动会……26日至27日,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举办“冬春旅游进行时”系列活动,冀催热当地冬春季旅游市场。

此次敦煌“冬春旅游进行时”系列活动分别在雅丹、玉门关、阳关和敦煌古城、鸣沙山月牙泉等景区举行,吸引了来自敦煌市属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等300多人参与。通过奔跑雅丹,诗咏玉门关文化,再走阳关大道,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古城文化,进一步提高各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有效带动敦煌冬春季旅游市场,敦煌市今年10月出台2018年至2019年度冬春季旅游优惠政策,让游客冬春季到敦煌旅游享受多重优惠。而此次活动旨在宣传敦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催热冬春季旅游市场。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