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的发展史
『壹』 云南旅游资源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云南,是一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都有独特的优势,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多数城市四季如春;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是访古探秘进行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知识宝库;还有各具文化特色的25个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绚丽多彩。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各地,大致有:
世界级旅游资源:三江并流保护区、丽江古城、西双版纳、哀劳山、剑川寺登街、陆良九乡。
国家级森林公园:昆明金殿、棋盘山、宜良小白龙、寻甸钟灵山、石林圭山、曲靖富源十八连山、曲靖沾益珠江源、曲靖罗平鲁布革、曲靖陆良五峰山、玉溪新平磨盘山、易门龙泉、昭通威信天星、昭通水富铜锣坝、红河河口花鱼洞、思茅莱阳河、临沧五老山、德宏陇川章凤、保山腾;中来凤山、大理南涧灵宝山、大理弥渡东山、大理祥云清华洞、大理巍宝山(巍山)、楚雄紫金山、迪庆德钦飞来寺。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玉龙雪山、三江并流、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陆良县九乡、瑞丽江-大盈江、腾;中火山地热。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高黎贡山、白马雪山、苍山洱海、哀劳山、南滚河、无量山、版纳河流域、澄江冒天山、怒江大峡谷。
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腾冲北海。
国家独龙野牛种源保护基地怒江贡山。
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石林岩溶峰林、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云南腾冲火山地热。云南省火山、土林腾中火山群、屏边火山、元谋土林。
云南省主要峰林、石林个旧峰林、路南大小石林、路南乃古石林、邱北普者黑峰林峰丛、广南八宝峰林峰丛。
云南主要冰川:明永冰川、乃诺戈汝、森林堡、玉龙雪山冰川、哈巴雪山冰川。
云南省主要峡谷、河湾怒江大峡谷、虎跳峡江峡谷、裴脚深谷,长江第一湾、怒江第一湾。
云南省极为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近10年来,全省集中力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和其它配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推出了一批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2006年,到云南旅游的国内外游客7000万人次。旅游收入460亿人民币。旅游业正在成为云南的一项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贰』 云南旅游概况
滇西北气势磅礴的虎跳峡成了冒险者跃跃欲试挑战自我的去处,突兀壮观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梅里雪山以其奇特的陡峭险峰吸引了海内外的雪山探险家;在平和的丽江古城中,人们更喜欢的是慵懒地闲居在古城的民居里,沉浸在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的熏陶中;滇西南的西双版纳是婉约的,柔情的孔雀赋予了傣家姑娘优雅的气质,袅娜的筒裙下包裹的是版纳似水的风情;滇东南“文献名邦”建水把文化的内涵砌进了古城的斗拱飞檐,山坳中哈尼人世代耕种的梯田层层叠叠;每到九月,罗平金黄的油菜花田漫山遍野、铺天盖地……
这块多彩的土地上聚居着彝、白、哈尼、傣、僳僳、纳西、瑶、景颇、布依、水、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走进云南,你就在不经意间走进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走进汇集了神话、歌舞、绘画、古乐的民俗风情。
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 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全省共有16个地、州、市,128个县、市(区)。其中,民族自治州8个地区5个;省辖市3个。有8个地州,26个县与外国接壤。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外,还聚居着26个民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早在氏族社会时期,云南就生活着“羌、濮、越”三大族群,他们是云南最早的先民,后经历代的不断演变,到了明清时代,各族的分布才趋于稳定。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中和滇北广大地区;白族主要分布在洱海周围及邻近地区;壮族、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
走进云南,你就在不经意间走进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走进汇集了神话、歌舞、绘画、古乐的民俗风情。
『叁』 云南旅游发展分几个阶段
只有几天了,十万火急! 就昆明的景点你就可以玩上一个星期【昆明】近来为发展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馆.集云南主要的彝、白
『肆』 云南天游科技的发展历程
2006年,云南天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天游科技)成立。
公司坐专落于云南昆明国家经济技属术开发区,是云南首家网络游戏研发公司。公司专注于网络游戏自主研发,并致力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知名游戏开发商。
2012年,云南海之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座落于上海徐家汇,主要从事天游科技旗下产品的运营。
2012年,企业品牌天之游推出。
天之游是集网络游戏研发、网络游戏运营和游戏行业人才培训于一身的数字互动娱乐平台,由云南天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云南海之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成。
公司名称: 天之游 公司类型: IT类 外文名称: Tnyoo 公司位置: 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时间: 2006年
『伍』 云南省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首先先概括一下,然后为您详细解答! 人们去云南,第一个想到的云南丽江,为什么想到丽江,它是现如今所剩不多的历史古城,自然好风景好,空气好,另一个原因,云南产玉和银,而丽江又是玉和银集中销售的批发地,在黄金泛滥的今日,银器正在逐步兴起~~~
〔水资源〕云南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其中重要河流180多条,分属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六大水系,有大小湖泊40多个,水面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全省地表和地下年总产水量2222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量6994立方米。云南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10364 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078亿千瓦时。目前可开发的装机容量7116万千瓦,年发电量3944亿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20.5%。云南省85%左右集中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干流上,可开发的大于25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35座,总装机容量6707万千瓦,占全部可开发装机容量的88%。
〔土地资源〕云南属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山地约占94%,平坝占6%。平坝地区面积240万公顷,是云南土地资源的精华;半山区面积为19.6万平方公里,是全省种植业、养殖业和经济林木的主要分布地区;山区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林业、畜牧业资源丰富;高寒山区面积共7.12万平方公里,有丰富的森林和草场资源。
〔生物资源〕云南省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其生物多样性在全国首屈一指。
〔矿产资源〕云南已发现各类矿产 142种,探明储量的矿产92种,其中25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三名,54种矿产储量居前十位。云南矿产资源共有9大类:能源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稀有及稀土矿产、化工非金属矿产、建材非金属矿产、特种非金属矿 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及彩石矿产等。云南矿产具有种类多、品种全、分布相对集中、大型、超大型矿床所占储量比重大、富矿优质矿储量所占比重较大、共生伴生组份多等特点。
〔能源资源〕云南能源资源除水能资源外,主要还有煤炭、地热、太阳能等。煤炭资源。云南煤炭资源保有储量239亿吨,预计远景储量在700亿吨以上。其中无烟煤43.02亿 吨,为总储量的18%,烟煤 38.24亿吨,占16%,褐煤 157.26亿吨,为总储量的65.8%。
地热资源。云南已查明的地热天然露头点654处,热泉总流量7587升/秒,低温热水占 43.7%,中温热水占 35.4%, 中高温以上热水占20.3%,全省天然热流量126364.7大卡/秒,折合标准煤118.8万吨/年。现已探明地热田4个,获地热流体储量23634.2立方米/日,热能储量为44.8兆瓦。
太阳能资源。云南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小时,每天从太阳获得的热量平均为1300×1012千卡,每年可获得太阳能4745×1014千卡。
〔旅游资源〕云南旅游资源由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名胜古迹及民族风情等组成。
自然景观。云南独特的地质构造造就了丰富多采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喀斯特岩溶地貌,热带雨林、现代冰川、原始森林、高原峡谷、江河湖泊等。如:昆明的石林、腾冲的火山群、大理的洱海、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人文资源。自然景观与历史、宗教遗迹、民族文化风情交融荟萃,构成了云南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如丽江旅游区、大理旅游区、西双版纳旅游区等。名胜古迹。著名的名胜古迹有昆明的龙门、大理三塔、楚雄的元谋新石器遗址、元谋人化石、禄丰痕人化石、恐龙化石等。
『陆』 云南旅游业的现状
1.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以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民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云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异性及多重景观组合优良的特点。不仅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而且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奇异多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组合优良,相得益彰。不少景区(点)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产品的条件。具有邻近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通过建设国际大通道,配合云南境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和水运建设,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和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并融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
2.旅游业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经过多年来对旅游业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建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精品景区景点,全省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14个;拥有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位居全国第三;有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为我省国土面积的3.3%,其比例位居全国前列;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 五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保山、腾冲、威信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省经各级人民政府正式审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4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102个,旅游综合运输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相对于西部其他省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为云南"十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纳国,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人次,占世界市场总份额的8%。同时,随着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需求日益扩大。这将为我省旅游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4.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明确了对旅游业发展较为有利的各种优惠政策,如旅游国债、对外开放、财政税收、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政策等,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将使云南真正从对外开放的末端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为云南旅游业发展区域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6.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带来的机遇。正式提出共建统一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打造东南亚八国公园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云南省将在有关各国合作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发挥枢纽作用,通过扩大周边地区客源市场,转接次区域的游客到国内其它旅游地的方式吸引海内外游客到云南旅游。同时,将按中国有关规定办理到次区域各国进行边境或出境旅游。
与此同时,竞争压力正在迅速增大。我国西部多数省区之间存在着资源的相似性及现有旅游产品的同构性。随着西部地区对发展旅游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省区普遍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均将其作为支柱或重点产业扶持,形成对云南旅游业的潜在压力和挑战。
旅游市场需求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区域性市场竞争和集团化趋势愈演愈烈,旅游市场格局的新变化,对我省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来源: 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
『柒』 云南昆明的历史旅游资源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渊源流长。 昆明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地区(今呈贡龙潭山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楚将庄蹻开滇,在今晋宁一带筑城置都,建滇王国,延续300年之久,昆明成为我国西南地方政权较早的古都。公元前109年 (西汉),汉武开滇,拓疆至云南,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置益州郡,昆明为该郡所辖二十四县之谷昌县。蜀汉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克益州郡并更名建宁郡,至隋改为昆州。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地方政权在此筑拓东城,设鄯阐府,并辟为“东京”、“上都”(陪都),长达490年。公元1275年,元朝设云南中书省,设中庆路,昆明县为中庆路首府,将云南的统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昆明由此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一直延续至明清,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壮丽的大城”。 明朝改中庆路为云南府,沿至清末。明清时期,清兵入关攻占北京,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余部退至昆明,推行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左右全国局势达12年。南明时期,昆明成为桂王永历政权的“滇都”。清朝,昆明辟为商埠,随后滇越铁路开通,昆明“以丛山僻远之省,一变而为国际交通路线”,对外商贸往来日渐增多。 近现代,在民主、科学和争取国家、民族自由解放的旗帜下,昆明屡次成为国内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和革命斗争的发端。“护国首义”、“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等在昆明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1919年辛亥革命,昆明爆发“重九起义”,推翻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废除云南府,昆明县仍为省会所在地。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民国初至抗战前期,进行了教育、社会风尚、金融、财政等一系列改革和城市建设,促进了昆明城市近代化发展。
抗战时期,云南和昆明各界积极拥护抗日,全市人民踊跃支前,滇军奔赴抗日前线,屡建奇功。由于大片国土沦陷,内地和沿海许多工厂、机关、高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南迁昆明,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昆明成为抗日大后方和“民主堡垒”。借助荟萃昆明的各类人才和技术、资金,这一时期,昆明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城市近代化发展加快。1949年云南和平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昆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昆明是我国西南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文化瑰宝。始建于唐代的东西寺塔,至今仍然屹立在市区;城中的古幢公园有被尊为滇中艺术极品的大理国经幢;官渡的明代金刚寺塔称为中国最古老的金刚宝座塔;明清时代,规模宏大的金殿铸造,筇竹寺五百罗汉的雕塑、《滇南本草》的出版,都反映了昆明在当时所达到的科学、文化、艺术水平。近代,昆明以富于民主科学精神而名扬四方,人民音乐家聂耳在这里锻炼成长;1905年云南留日学生数十人先后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以昆明讲武堂为中心,培养和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一个重要活动中心;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的数百名学术界的精华,徒步千里,于1938年4月抵达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直到1946年联大结束的8年中,毕业学生2000余人,培养了一批中国现代学术大师。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捌』 云南旅游资源特点形成的背景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26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使得云南的回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答丰富多样。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 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
云南旅游,资源,特点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26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使得云南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 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
『玖』 云南省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在20多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与发展,云南省积极探索和实践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大体上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1)自发发展乡村旅游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云南旅游的起步发展,云南乡村旅游也开始起步,首先在旅游发达的地区产生,如昆明石林旅游风景区旁边的五棵树村,大理蝴蝶泉边的周城,西双版纳的曼景兰村,德宏瑞丽的大等喊村等,农民依托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自发地开展领略民族风情、体验农家生活、品尝民族风味、提供乡村民居旅馆、销售民族工艺品等各种各样的乡村旅游活动,既丰富了这些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内容,又促进了旅游景区周边农民的脱贫致富。
(2)倡导发展乡村旅游阶段。进入90年代后,云南旅游进入培育支柱产业的发展阶段,在政府的倡导和指导之下,云南乡村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省政府在西双版纳召开旅游发展会,提出积极发展边境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1994年,省政府又在滇西北召开现场办公会,提出依托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村寨特色,加快发展以体验自然风光、领略民族风情、感受乡村民俗为内容的观光旅游;1995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决策之后,又于1997年召开全省五大旅游区规划会议,并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旅游产品,提出要积极开发和发展。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之下,全省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到90年代末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点,如昆明西山团结乡的“农家乐”、香格里拉县的“藏民家访”等,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旅游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拓展,为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省政府于2000年召开了全省乡村(民居)旅游发展会,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民居)旅游,带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多年的培育建设,全省乡村旅游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假日旅游”的推动下,更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形式“农家乐”为例,2008年,全省已有昆明、楚雄、红河、临沧、大理、丽江、迪庆等16州市7100多家农户开展了“农家乐”,绝大部分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部分农户高达5万~10万元。农家乐已成为云南省新兴的旅游产品,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特别是本省城市居民的喜爱。作为适应市场需要而产生的新兴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业已成为云南省旅游的又一支点和亮点。
『拾』 请问云南旅游从何时开始火爆的(较具体的年份)
99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随之云南旅游开始大幅度升温的(我是这样觉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