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强省实地检查考评
① 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很猖狂太黑,云南旅游为什么这么乱
第一:云南旅游幕后的操作人都基本不是云南本地的人,云南人穷,弄旅游的很少,基本都是湖南、湖北的!所以做的方法都是杀鸡取卵的方法,才会出现这样。
第二:目前云南旅游整顿效果也是很明显的,至少目前不再有以前那么强制购物什么的,现在都是游购分离,导游不能进购物店了!可以算是良性发展的前端吧!
② 试分析云南省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并为其今后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有利条件:(1)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3)有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好。(4)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任答3点共6分)
建议:(1)加强景区的保护工作,及保护历史文化景观等同时保护环境。(2)加强各种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3)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及管理,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任答两点,共4分)
③ 彩云之南的核查故事——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十四
彩云之南不全是美丽
提起美丽的云南,人们立刻会想起香格里拉,想起大理和丽江古城,想起风情浓郁的西双版纳……
然而云南不仅仅有美丽的景色,它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矿产勘查,截至2008年,全省已发现矿产142种,探明矿产储量的有86种,列入《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地(矿区)1265个,其中大型矿区113个、中型矿区278个、小型矿区874个;有6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24种居全国前三位。因此云南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开采也极其繁盛,全省共有矿山企业8800余个,从业人员达40.5万人,加上间接从业者,矿业从业人数已上百万,约占全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左右。截至2008年,全省已颁发矿业权11046个,其中探矿权2737个,采矿权8309个,矿业权数量为全国之冠。
2010年4月,云南省矿业权实地核查省级成果验收会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整个云南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气温早凉午热,日温差可达12~20℃。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的6~9月份,可达全年降水量的60%。大雨往往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山洪、泥石流、滑坡都是野外工作的隐形杀手,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在这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开展矿业权实地核查,再加上以往的测量标志几乎全部灭失,其困难可想而知。
十个人撑起一片天空
云南的矿业权实地核查,如果从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3月27日印发《关于开展云南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通知》算起,已经比绝大多数省份晚了七、八个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目承担单位因为机构改革迟迟没有到位。
根据商业性地质工作和公益性地质工作分开的原则,云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2007年底决定将省地矿局原所属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划出,与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一起组建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为省国土资源厅管理的副厅(局)级事业单位。同时还批准省地质调查局下设4个直属事业单位,其中就有就是后来负责承担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云南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云南省地质技术信息中心。
省编委的文件确定规划设计研究院50名事业编制,但文件下达的一年之后,在2009年初,研究院才陆续到位了一名院长、一名副院长、4名中层干部和3名技术人员,一共只有9人。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开始启动后,从地矿局测绘院调来测量专家张述清任总工程师,并具体负责有关核查工作,至此十个人开始撑起一片天空。
有了技术支撑单位,项目开始紧张有序地展开。
室内数据检查与验收
2009年3月底,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实施方案。项目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由杨广全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同时还兼任项目指导组组长。项目办下设野外实测验收组、信息工作组、项目专家顾问组、综合验收组。
4月20日,省项目办在昆明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培训,来自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项目作业单位的500多名相关人员参加,规模蔚为壮观。教材都是研究院的专家们根据全国项目办的总体要求,自己学习钻研后亲自动手编写的,深入浅出,合符云南实际,大受学员好评。此后又陆续展开了地州一级的培训,院里几位同志包括杨广全院长,连轴转地奔赴州县授课。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林耘(主席台左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暨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座谈会
以全省培训会议为标志,云南省的矿业权实地核查进入了实质性开展阶段。
副厅长轶事
云南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在落后于全国之后快速启动并快速赶上,和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副厅长林耘埜大刀阔斧、果敢干脆的作风分不开。
林耘埜思维缜密,说话快人快语,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关矿业权实地核查的工作会议,他都会到场。用他的话说,“困难太多,就要靠领导去推动,不然要领导干什么?”
任何项目的启动,首先都要有资金保证。林耘埜到省财政厅去要经费,但云南省财政厅经费运转有一套固有的程序。林耘埜等不及了,他说:“矿业是云南的支柱产业,实地核查若不能如期完成,国土资源部到时停止云南的矿业权配号,矿业权大量减少,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大幅减少!”寥寥数语,直击要害,于是1200万元的财政资金很快预拨到位。
当项目开展的进度不很理想时,林耘埜召集厅属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下了“最后通牒”:“我是向国土资源部立了军令状的,不能按时完成核查任务,我会向厅党组申请不再管矿,同时会建议厅党组对你们的工作进行调整。”在场的人无不肃然。
进度追上去的同时,林耘埜始终关注着项目质量。他说:“要特别注意质量,把工作做实在,不能片面强调进度。家底是自己的,糊弄别人就是糊弄自己。”
香格里拉的严酷
迪庆,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名称,在云南省以外,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听得更多的是香格里拉,一个风景如画,令人向往的神奇地方。恰恰是这里,在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矿业权实地核查作业组的眼中,它却代表的是困难和艰辛。
云南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验收会
迪庆州矿藏资源丰富,分布较广,但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最低的金沙江、澜沧江边,海拔约为1800米,而最高的普朗、通力格、赛坡等矿区,海拔近5000米。大多数的探矿权,特别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公路都只能通到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余下2000多米的高差,全部只有靠步行。空身往上走,最快也要6小时,而山上吃住又很困难,去的人不宜太多,所以往往需要自己背仪器设备,还要背上干粮和行李。海拔高的地方,夏天山上也会下雪,而且毫无征兆。2009年8月17日,一个实地核查作业组共4人去德钦县通力格铜矿进行实地核查,由于当天无法返回,他们不仅背上测量仪器,还要背上旅行帐篷和一应生活用品。从早上8点钟出发,一直到下午5点才到达矿山住地。本想第二天用一天时间完成控制网联测后下山,不料夜晚风雨突变,漫天大雪不期而至,才到半夜,帐篷就被大雪压垮,大家只好团团围在篝火旁过夜。天亮后才发现满山的积雪都快有一米深了,根本无法工作。而雪却还在纷纷扬扬地下,不知何时才能停,只好冒着大雪撤离下山,一直等到一个星期后天晴雪化再次上山才完成了该矿权的实地核查工作。
高海拔地区大部分矿区荒无人烟,交通、通信不便,需联测的GPS点附近无手机信号,由于山高谷深对讲机也联系不上,给GPS的同步观测带来很大困难。在埋设GPS点时就要对其进行实地考查,考查通讯、交通等情况,特别需要考查好住地到点位所需时间,在观测时约定开关机时间,才能保证GPS的同步观测和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因此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香格里拉县和德钦县大部分矿山都在高海拔地区,山高路险,气候变化无常,部分作业人员高山反应强烈。为了顺利完成实地核查工作,除了让外业人员备足食品、药品、劳保外,还通过大量的人员轮转来尽量减少环境对人体的伤害,有人出现高原反应,马上往回撤,然后再换其他人上,无反应的人员也按一定时间进行轮换,以保证大家的健康。
美丽的风景后面是常人想不到的艰辛。
每一个点之记都是汗水的结晶
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是由云南省地质技术信息中心承担的。
建库工作组多次深入基层一线,与野外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上到海拔4000余米的香格里拉,下到海拔几百米的元阳河口,均留下了建库工作组的身影。为了能随时随地与作业单位交流、指导,建库技术负责廖志坚、技术骨干杨静远等同志的电话均为24小时开机,周末也坚持对数据进行处理,多次在深夜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为作业单位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后期攻坚阶段,他们又与昆明市国土规划勘察测绘研究院、云南省有色地质局楚雄勘查院等作业单位的同志一起,连续奋战4个通宵,攻克了建库工作的难题。同时为了提高建库工作效率与质量,信息中心认真研究全国项目办《数据实施细则》等技术要求,自主开发了云南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检查软件,并与后期全国项目办下发的部级检查软件实现了完美衔接,保证了数据质量,最终在部级验收中获得数据优秀的评级。可以说每一个点之记都是他们汗水的凝集,每一幅图件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张表格背后都是辛勤的付出,他们为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顺利完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④ 云南官方发布的旅游最严整顿令包括哪些内容
云南网讯,云南旅游市场如何整改,牵动着公众神经。记者今天获悉,云南省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史上最严”的《云南省旅游市场整治工作措施》。云南网也将第一时间现场报道。
据悉,此举是云南为整治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而做出的努力。对此,云南网记者除了在现场第一时间进行直播外,还将在首页置顶位置开设“云南史上最严旅游整治措施”专题,报道我省整治旅游乱象的各项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云南网官方微博也将直播此次发布会。欢迎网友关注。
此前,云南旅游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在全国两会期间,云南省长阮成发在3月7日举行的云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上表示,将于本月内出台严厉措施整治旅游市场,力争用一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变云南旅游乱象。
阮成发说,下一步,云南将标本兼治、应急谋远。“不治乱,如何转型;不转型,就会原地打转”,云南首先要重拳治理旅游乱象,规范旅游市场。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依法治理,坚决斩断景区、导游、购物店的灰色利益链条。而云南也即将出台云南史上最严的治理措施,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
⑤ 要实现云南旅游强省转变,有哪些建议
云南被称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资源丰富,得天独厚。自然景观从寒回带景观、温带答景观到热带景观都有(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西双版纳热态雨林),气候特征呈垂直分布,全国独一无二。历史优秀,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等。民族风情浓郁,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这些都是云南的先天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⑥ 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比较优势有哪些,为什么
云南被称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资源丰富,得天独厚。自然景观从寒带景观、温带景观到热带景观都有(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西双版纳热态雨林),气候特征呈垂直分布,全国独一无二。历史优秀,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等。民族风情浓郁,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这些都是云南的先天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⑦ 新省长史上最严措施整顿云南旅游会怎么个严法
丽江趣途旅游专营店为您解答:
3月27日,针对“零负团费”“购物陷阱”“打骂游客”旅游市场乱象,云南推出“史上最严”整治措施,试图从根源解决旅游市场乱象,引发社会广泛期待。
顽症之一:零负团费——旅游业“百病之源”
近年来,云南导游打骂游客的事件时有发生。还有导游和司机因为游客购物“不达标”,把游客扔在了半途中。一些游客拍下导游打骂游客的视频发到网上,每每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云南旅游形象“轰然坍塌”。
【对症下药】余繁介绍,针对导游服务质量问题,云南将建立全省导游管理平台,把全省所有导游纳入平台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建立导游服务质量网上评价系统,评价结果作为导游星级评定的主要依据,公开导游考核评价结果;强化签约导游管理,建立合理薪酬制度,保障导游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