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流溪从化吕田李花旅游文化节
① 从化会议旅游哪里好玩
影途社温馨提示:
1、碧水湾温泉度假村AAAA
推荐1
天适樱花悠乐园位于广东省广州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占地面积700多亩。四周峰峦叠翠,风景秀丽。园内种植有数十万株中国樱花,颜色各异,品种多样,是国内最大的赏樱、品樱、知樱、玩樱的景区之首选。景区以满足创意休闲空间的需求为向导,以樱花等自然生态山林为背景,结合“最好玩”的穿越游线——国樱崛起之旅、最诗意的樱花营地,集世界名花观光、节庆体验、户外运动、营地休闲、生态养生等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主题景区。园内可以溯溪漫步、水上游乐,体验漂游岛屿的慢生活和悠生活,感受自然万物的空灵之美。浪漫樱花林整个景区就是一个浪漫樱花的大本营,也是赏樱、品樱、恋樱的佳地。作为亚热带地区的樱花,稀有罕见,更是具有新、奇、特的神秘吸引力。大面积种植塑造樱花的壮观美。成行、成片、成林,错落有致,高低层次,是最美的樱花体现。树和树之间仅有两臂宽,走在树林间,只觉头上脚下身前身后都是轻绯淡粉,如雾如霞的娇艳樱花。
你还有不懂得欢迎网络影途社,免费咨询。
② 广州从化有哪些旅游景点
从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北面,东与龙门县、增城区接壤,南跟白云区毗邻,西和清远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冈、新丰县相连。北回归线横跨境内南端的太平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自然景观
流溪河发源于辖区内东北部吕田桂峰山麓,自北向南,蜿蜒贯穿全境,流经吕田、良口、温泉、城郊、街口、江埔、神岗、太平等地,最后注入珠江。至2004年,沿河已开发的景区有流溪河峡谷漂流景区、流溪河森林公园、黄龙湖森林公园、温泉风景区、北回归线标志塔公园等。
名山岩洞:辖区内海拔1千米以上的山有天堂顶、三角山、黄茶园、桂峰山、通天蜡烛、五指山、鸡枕山、三角髻、老虎头、横坑尾等10座。石门森林公园已开辟登天堂顶之路。城区附近的双凤山、风云岭、云台山等。名山出名洞,风云岭有刘仙岩,云台山有观音岩(《从化县志》记载,观音岩可容纳30余人,内有题留石刻,今已湮没,有待挖掘)。吕田镇辖区内岩洞众多,已发现的有狮象岩、钟鼓岩、安山岩等,其中狮象岩洞深200米,内有绚丽多彩的石钟乳 。
天然瀑布:辖区内高山流水,天然大小瀑布众多。最著名的是温泉瀑布,有百丈瀑、飞虹瀑、香粉瀑,三瀑连贯,气势磅礴,为岭南奇观。郭沫若游览后曾赋诗“百丈叠三瀑,一溪奏万笳。泉飞岸罩雨,水激石生花” 。
地下温泉:从化地处断裂层,地下温泉水丰富。至2004年,流溪河区域的地下温泉已查明的泉眼有25个,水温在32℃以上,最高水温73℃,日自涌量约1500吨,最大日涌量3000多吨。从化的地下温泉,为名贵的含氡温泉,水质晶莹,无色无味,世界上仅从化和欧洲的瑞士有此种温泉。至2004年,从化温泉风景区内已开发利用9个泉眼,流溪温泉养生谷开发利用4个泉眼 。
从化温泉和天湖瀑布景区位于温泉镇内,距从化城区15公里,离广州73公里。景区面积28.8平方公里,分为温泉游览区和天湖游览区。温泉游览区主要景点有温泉湖、松园、翠溪兰苑、荔圃、侨宏花园、河东等。天湖游览区主要景点有瀑布、瀑布谷、天湖、梅花鹿场、黑熊场、猕猴场等。
温泉养生谷景区位于良口镇南部,与温泉风景区相邻,离从化城区25公里,景区面积29平方公里。至2004年,景区先后建成项目有碧水湾温泉度假村、文轩苑、地铁培训中心、滴翠山庄等。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建于1986年,中国十大森林公园标兵单位之一,位于从化东北部,公园中有百亩茶园、千亩梅园、万亩竹园,梅榭茶香等景点。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从化东北部,是1995年11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林业部批准建立的第一家国际森林浴场。
街口风云岭森林公园位于从化城区西面大约4公里处,公园规划总面积623亩,林地占总面积的95%,最高山峰海拔281.3米。风云岭山势崔嵬,常有云雾笼罩,即明朝八景之“风门仙迹”处,上有刘仙岩。山顶建有电视发射塔和微波通信发射塔。上山沿途,建有胜风、紫云、晓峰等亭阁。站在山上面可以一览街口城区全景。周围四面环山。南边可以看到神岗赤草村一带;西边可看到棋杆岭南村一带;北边可看到流溪河。山脚下有座文峰塔,佛香四散[ 。
黄龙湖森林公园建于1976年,位于从化东北部,公园面积5.39平方公里。黄龙湖原是黄龙带水库。
北回归线标志塔范围的道路,模拟地球仪的主要地理标志线,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三条纬线及子午线等,并在模拟纬度带上种植温带、热带的代表性植物。
三百洞定向越野度假区于1982年创办。位于太平镇神岗新广从路旁,距105国道约3.8公里,前身是教育局属下林场。1998年7月,转让给广州北郊公路局经营,逐步建成定向越野度假区,占地面积3500亩,最高峰海拔680米,是集商务活动、旅游休闲、娱乐健身、越野竞赛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③ 从化具体资料
##从化的资料##_____________献给正在做地理作业的同学哦~~!!
各民族人口比例及分布情况:
目前从化全市共有27个少数民族,3938人。各少数民族人数状况如下:
蒙古族(145)、回族(77)、藏族(41)、维吾尔族(21)、苗族(1040)、彝族(55)、壮族(451)、布依族(41)、朝鲜族(70)、满族(77)、侗族(121)、瑶族(281)、白族(45)、土家族(1128)、哈尼族(3)、傣族(3)、黎族(36)、僳僳族(2)、佤族(4)、畲族(13)、水族(9)、土族(24)、仫佬族(19)、布朗族(1)、仡佬族(214)、锡伯族(1)、京族(6)。
从化概况:
从化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属广州市县级市。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3°17’至114°04’,北纬23°22’至23°56’。全市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公里,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公里。2004年全市总人口为357986人。市政府驻街口镇。
从化全境属半山区。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市内最高点为良口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从化市东部与龙门县的分界山。最低点为太平的太平村,海拔16.3米。市区街口镇中心区(市政府大院),海拔31米。境内川流纵横,主要有流溪河、琶江河和莲麻河,年均水量22.7亿立方米。
从化属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5—21.4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800—2200毫米。日极端气温记录为38.1摄氏度和零下7摄氏度。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有“倒春寒”;夏季晴多温高,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常见霜冻。气象灾害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
从化市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锡、铋、钼、铜、铁、钽、铌、铅、锌、黄金、钴土、绿柱石、莹石、钾长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高岭土等48种;地下水资源主要有热水各矿泉水,温泉风景区热水泉眼有13处,日涌量约1400立方米,水温最高70摄氏度,含弱放射性氡和对人体有益元素,有重要的医疗价值。植物资源有栽培植物119种,野生植物中有油料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有200多种,纤维植物有几十种,观赏植物有名贵的野兰花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较珍贵的有金钱龟、蟒蛇、南狐、果子狸、穿山甲、鹿等。这些资源为从化人繁衍生息提供了条件。
从化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景点达10多处。广裕词、五岳殿等7个景点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岭南第一泉”的从化温泉是世界著名的稀有小苏打、氡元素名泉;境内的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第二庐山” 之称;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被评为“3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等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全市还拥有从化温泉宾馆、凯旋宫、碧水湾、文轩苑、逸泉山庄、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
从化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3.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9358元。全市人民安家乐业,过上小康幸福的生活。
从化市经济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从化市的经济建设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3.69亿元(不含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9.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43亿元。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9358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9.81%:69.47%:20.72%调整为9.98%:67.42%:22.60%。全市税收收入10.68亿元;一般财政收入为4.02亿元。
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市现实农业总产值为17.8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0.8亿元,增长46.18%。全市水果产量8.06万吨,增长82.08%,其中:荔枝产量为3.93万吨,增长1.82倍;柑桔橙产量0.56万吨,增长1.03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6.47万亩,产量12.6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5.46万亩,产量38.86万吨。
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市牲猪饲养量48.69万头;三鸟饲养量612万只。全市畜牧业产值3.53亿元;水产品产量为6338吨,产值0.39万元。
全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园区建设卓有成就。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7.6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3.19亿元,占从化地区工业总产值的94.4%,是全市工业生产的支柱。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8.57%,实现利税总额为21.42亿元。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加快,2004年全市签约和签订意向的工业项目达85个。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共有个体户1.26万户,注册资金2.67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96万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作为从化市拳头产品的摩托车生产量达65.22万辆;塑料制品26.57万吨;水泥195.02万吨;饮料酒9990千升;电线电缆1356公里;空调器用压缩机2.01万台;自行车9.2万辆。
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2.55亿元。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10.52亿元,农村单位投资为14.64亿元,房地产投资额为5.50亿元,私人建房投资为1.89亿元;市工业投资15.3亿元。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4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4.03亿元,餐饮业为4.47亿元,其他零售为5.04亿元。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引进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新突破。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为6.53亿美元;其中:内资出口为1.07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5.46亿美元;引进外资企业为40家,外商实际投资5497万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3亿元。
全市人民生活安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属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15421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3元;人均消费支出8145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8.0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为9767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99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电161.67台,空调器160台,移动电话170部,电脑52台。恩格尔系数为42.4%。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至2004年底,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单位1271个,参保人数4.1万人。
新世纪迎来新机遇。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大框架下,从化将以迅速发展壮大市域经济网站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并举;重点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突出把工业和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两翼”,加快交通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从化“半小时经济圈”。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从化令人憧憬。
人口状况:
2004年,全市户籍人口为53.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1.08万人。当年出生入户人口为4687人,比上年增加1623人,当年出生率为8.75‰,上升了3.0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为3151人,死亡率5.88‰,上升了0.2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7‰,比去年上升0.67个千分点(公安户籍口径)。计划生育率为91.14%,比上年下降0.72个百分点。
全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就业人员数为14.95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9.05万人,占60.5%;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5.90万人,占39.5 %。在合计中,法人单位就业人员11.37万人,占76.1 %;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3.58万人,占23.9 %。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4.82万人,占42.4%。
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3%、5.2%、12.4%、32.6%和49.5%。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0.7%、5.5%和12.6%。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0.2%、1.1%、1.8%和6.7%。
从化地形:
从化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呈阶梯状。市内主要的山岭和河谷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与区域大地构造的走向一致。在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的控制下,主要的河谷沿构造线方向发育,形成以北东方向平行岭谷为特征的地貌骨架,最高点为良口天堂顶,海拔1210米,最低点为太平镇太平村,海拔16.2米。从化属丘陵半山区,县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全县地貌分为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和水域等6类。
平 原
市内的平原有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冲积洪积倾斜平原3种类型。分布于流溪河与潖江河流域,面积共43.95万亩,占总面积的14.58%。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水利设施完备,是传统的农业区。
阶 地
市内阶地面积有9.3万亩,占总面积的3.09%。阶地为河流两旁或平原边缘的阶状地形,一般洪水浸不到,阶面平坦或微倾,前缘有陡坎。县内阶地分为冲积阶地、洪积阶地、洪积冲积阶地、洪积坡积阶地4种类型,分布零散。
台 地
市内有台地31.62万亩,占总面积的10.49%。主要分布在良口以南地区。台地是地壳上升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侵蚀基淮面下降,使侵蚀剥蚀平原被河流切割改造而成。
丘 陵
市内丘陵的面积仅次于山地,有89.1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9.83%。丘陵是一种壮年期地貌,多分布于山前地带、谷地和盆地边缘,在平原上也有零星分布。
山 地
从化市的山地面积共118.19万亩,在各类地貌中比例最大,占总面积的39.22%。市内山地地貌可分为低山和中山两类。其中海拔400~800米,比高300~700米,坡度25~35度的为低山,有84.7万亩,占山地面积的68.99%;海拔800~1210米,比高400~1000米,坡度为35以上的为中山,有38.08万亩,占山地面积的31.01%。构成县内山地的岩性,以花岗岩为多,分布在各地,有100.86万亩;其次是砂页岩,有13.5万亩;变质岩只分布在江埔、神岗、太平的低山,有5.5万亩;火山岩只分布在温泉和大岭山的中山,仅9400亩。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通天蜡烛、桂峰山、鸡枕山、三角山、黄茶园、三角髻、五指山、老虎头、天堂顶、横坑尾等10座。
其 他
市内有水域约8.3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78%。
从化山脉:
市内山地地貌可分为低山和中山两类。其中海拔400~800米,比高300~700米,坡度25~35度的为低山,有84.7万亩,占山地面积的68.99%;海拔800~1210米,比高400~1000米,坡度为35以上的为中山。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通天蜡烛、桂峰山、鸡枕山、三角山、黄茶园、三角髻、五指山、老虎头、天堂顶、横坑尾等10座。
天堂顶
天堂顶位于广州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石门风景区内。海拔1210米高,是广州地区最高峰。它东与增城市派潭镇相毗,南与从化市良口镇相连,北与龙门县南昆山交界。这里年平均温度15℃,最高温度22℃,最低温度零下5℃,冬天期间长期凝霜结冰,偶尔有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山高气爽,林木葱郁,峻岭错叠,具有秀、幽、奥等自然特色。峰顶有一天王石,有它美丽动人的传说,天堂顶与附近的天堂二峰、猴子额、横坑顶等构成四大雄峰,夕照光明,愈显峻峭,使人有苍山不老之感。登高远望一派"远山时明灭""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使人顿觉置身于仙幻奇景之中。在这里可以游览:天王石,天堂顶,天堂二峰,猴子额,横坑顶等四大雄峰;观日出、林海、云海,俯瞰流溪河、南昆山、从化温泉、抽水蓄能电站等风光,正是:"名垂天堂顶,佳景动人游"。
五指山
“五指山生态旅游区”地处广州从化良口镇,距广州八十六公里,从化市区二十六公里,105、106国道贯穿腹地,东与龙门毗邻,南与温泉接壤,西与佛冈交界,北与流溪河相连,总面积一万多亩。
“五指山”资源丰富,集山、水、潭、石、声、云为一体,汇险、秀、幽、异、美、奇为一区。区内飞瀑险滩、溪水欢腾、峡谷交错、怪石耸立、森林葱郁、竹林婀娜、云海浩淼、天床宽裕,云间群山异然、交相辉映,东似泰山雄伟壮观;西似黄山烟云变幻;北似华山巍峨险峻,山初如庐山飞瀑磅礴,山尖如中岳嵩山峻美秀丽,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五指山”气候温和,海拔1100多米,一般温度在10摄氏度—15摄氏度之间,雨水充沛、低温高湿,是发展高科技生态花卉与人们休闲避暑的佳地。这里既有温带的清风,又有热带的阳光,低温高湿,日照充足,全年气温在零下3摄氏度到28摄氏度之间变化,区内山脉海拔高度在500-1100米之间,山势中间低,四周高,因而很少受台风、洪水、寒流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适合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的花卉及其它植物生长、培植和繁衍。其中壮观靓丽的花岗岩石、交错的峡谷、林立的怪石、宽裕的天床成为旅游观光的好景点;各种野生植物达一千多种,林木尚有原始次生林,各种珍奇植物花卉深藏林间;野生动物以野猪、野牛、野羊、穿山甲以及画眉为主;水资源充足,无环境污染,水质好。不同层次的小溪纵横交错,险滩、飞瀑处处可见,组成了生态区内一绝妙的风景。
根据五指山生态旅游区的山脉群、地文景观与人文景观、秀美山林与壮美风景相结合、五指山生态旅游区规划分为植物保护区、动物保护区、景观保护区建设等数个景区,以及小溪、瀑布、小石潭等80个独立景点。
通天蜡烛
通天蜡烛在春湾镇的后面,湖水中独立一柱,形如石山,仿如巨烛。这巨烛的来历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相传当时春湾虽然山青水秀,虫鼠横行,害得当地染疫者家破人亡。一神仙变成垂垂老者行乞于村中,得一孝子热情招呼,感其诚,施以灵丹妙药拯救村中病危者,并赐一长明蜡烛,嘱其点燃,可驱病虫。孝子遵其嘱,点燃后,虫蛾扑火,病害尽除。后巨烛幻化成烛形石山,故得名。
桂峰山
桂峰山位于龙门县西北部桂峰山东麓,海拔1085米,为广州地区五座最高峰之一,有2120多种植物和120多种动物。山、水、奇石、瀑布、植物构成了地派桂峰山的美丽风光。这里谷岭相间,林木茂密,空气清新,山水林泉瀑整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壮丽而又幽深的天然山水画,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度假胜地。
鸡枕山
陈禾洞保护区位于从化市吕田镇境内,是珠江三角洲通往粤北、华东地区的交通咽喉。保护区规划总面积7054.3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039.0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4.69%。“该区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较为完整的林区之一,区内物种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同时也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基因库。”
保护区所在地的吕田镇和周边的良口镇,山峦起伏,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海拔1146米的鸡枕山,冬天时有冰雪,是广州地区唯一可见雪景的地区。
从化水文:
河 流
从化市内主要河流有流溪河、潖江河与连麻河,其中流溪河最大,潖江河次之,连麻河居三。
流溪河
流溪河是从化市最大的一条河流,由市内众多溪流汇集而成。其主源头地处县东北部,吕田与龙门县交界的桂峰山--大岭头一带。流溪河全长157公里,流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其中从化境内河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612平方公里。流溪河从北到南流贯全市,至太平场出从化县境;再流过广州白云区的钟落潭、竹料、人和,出江村的南江口,汇入花都区的白坭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而注入南海。
流溪河在良口镇以上约10公里的上游河道穿越于深山峡谷之中,河床平均坡降为1/1250,因而水流湍急。该河的中下游在良口镇以下约100公里,河床平均坡降减至1/2500,故水流较为平缓。主要支流有吕田河、竹坑河、石坝河、牛栏河、楠木江(又叫玉溪水)、联溪水、汾田水(又叫黄龙带水)、牛路水、达溪水、北斗水、鸭洞河、石岭水、龙潭河(又叫黎塘水)、棋杆水、小海河(又叫曲江水)、概洞水、凤凰水、罗洞水、锦洞水、三百洞水、隔岭坑(又叫井岗水、银林水)、湖田水、格塘水、沙溪水与鹿颈坑等。其中,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小海河、吕田河、楠木江、龙潭河、牛栏河和汾田水6条。
潖江河
潖江河是从化市的第二大河流,因是北江支流潖江河的一条分支,故又称为潖江(二)河。市内河长29.5公里,集雨面积320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1/145。
潖江(二)河
潖江(二)河发源于从化市西部鳌头与花都区交界的羊石顶(山峰名)一带,自南向北流经鳌头的象新、桥头、白兔、鳌头圩,到鳌头沙湖的三甲与支流沙迳水汇合,又经龙潭的龙聚、龙潭圩,到龙潭的横江桥头再加入另一支流民乐河,遂开成潖江(二)河干流;再经龙潭的下芦塘、乌石厦、上西岭,至龙潭的聚龙庙,流入佛冈县龙山的水口埔,于龙山圩下注入北江支流潖江河主流,然后流向清远市江口,再汇入北江,最后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进入南海。
该河及其支流从南到北流经从化县鳌头、民乐、龙潭3个镇的大部分乡镇,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流域内耕地面积约8.5万亩,人口共约9万人。
潖江(二)河的支流有黄罗河、民乐河、黄茅水、沙迳水、蓝和水、爱群水和五洞水等7条,其中以黄罗河和民乐河较大。
连麻河
连麻河位于从化北部的吕田山区,发源于市东北角吕田与新丰、龙门县交界处北面的小沙罗(山名)。该河在从化市境内河长15.5公里,集雨面积为7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8%。连麻河在源头流下,先经新丰县的章背,然后自北向南沿从化至新丰公路折入从化吕田的连麻,在连麻坝下穿过公路,经车步、塘基,穿过三村的大水桥后折向东,出从化,流向龙门县的地派、清塘,蜿蜒而下到龙门县龙城镇,再汇入增城的增江河,出珠江而流入南海。
1969年冬,在吕田连麻的车步建起拦河水坝,把车步以上32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水源引入流溪河上游的吕田河,再从吕田、狮象的张村水口流入流溪河水库,作为流溪河水库的补充水源。连麻河水从此部分地改变了流向。
径 流
从化河川由径流降雨产生,属雨水补给类型。年径流的地理分布情况与降水相似,大致是自南部丘陵平原区向北部山区递增。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变化范围1000~1600毫米,平均年径流量为26.94亿立方米,平均年产水量22.7亿立方米。其中流溪河多年平均径流深(扣除连麻渠和沙溪水)1341毫米,年径流量20.85亿立方米,丰水年(P=10%)年径流量30.03亿立方米,枯水年(P=90%)年径流量仅12.72亿立方米,两者相差2.3倍。其平均年产水量18.2亿立方米。流溪河、潖江河年径流模数分别为42.5升/秒/平方公里和4.6升/秒/平方公里。流溪河的年径流系数0.66,潖江河0.71。连麻河平均年产水量0.9亿立方米。
市内径流在一年中分配很不均匀,汛期占全年径流量80%~85%,最大月径流发生在5~6月,非汛期各月径流都较小,造成汛期有洪涝,春秋有干旱,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不便,对全市工农业用水影响很大。
从化气候:
从化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9.5~21.64摄氏度,南北气温相差1.8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800~2200毫米,其中中南部为1908.8毫米;年平均辐射量103571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日照中南部为1809.3小时,北部为1697.6小时。四季气候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偶有“倒春寒”天气;夏季以晴热天气为主,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霜冻时有发生。市内气候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
春 季
从化的春季为2月中旬至4月末。气候特征为冷暖多变,阴湿多雨,全市春季季平均气温18.2摄氏度,最低气温累年平均15.2摄氏度。春季降雨量累年平均为406.2毫米,占年雨量的21.3%;累年平均雨日39.9日,占春季总日数的50.5%。从化春季日照少,多半日子或阴或雨。春季日照时数累年平均206.6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11.4%。
夏 季
从化的夏季为5月至9月。气候特征为晴热、多台风暴雨。夏季的时间长,一年中有5个月。季内月平均气温27.1摄氏度,最高气温累年平均31.6摄氏度。夏季中,7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最高,达28.7摄氏度。夏季降雨量累年平均达1298.8毫米,占年雨量的68%;累年平均雨日86.9日,占夏季总日数的56.8%。夏季口照多,累年平均日照883.8小时,占年日照数的48.8%。
秋 季
从化的秋季为10月至12月上旬。气候特征为秋高气爽,秋旱频繁,“寒露风”天气常现。秋季的月平均气温20摄氏度,最高气温累年平均25.8摄氏度,最低气温累年平均15.8摄氏度。故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秋季降雨量少,秋旱常发生。累年平均降雨量112.9毫米,占年降雨量的5.9%;累年平均降雨日数13.7日,占秋季总数的19.3%。秋季大多数日子阳光普照,累年平均日照时数445.9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24.6%。10月是全年日照最多的月份,实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58%。
冬 季
从化的冬季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晴、冷、干燥,常有霜冻。冬季时间短,一年中仅2个月。累年平均气温12.7摄氏度,最低气温累年平均8.7摄氏度。冬季气候干燥。降雨量累年平均90.8毫米,占年降雨量的4.8%;累计平均降雨日数15.9日,占冬季总日数的25.6%。冬季晴天多。累年平均日照时数有272.8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15.1%。每天日照少于或等于2小时的,冬季累年平均25.7日,占冬季总日数的41.5%。
从化的资源:
水资源
从化雨量充沛,川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全市水源可采总量年均约27.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2.7亿立方米,地下水4.85亿立方米。4至9月为丰水期,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85%。
土地资源
从化全市有农用地苗266亩,可供大规模连片发展“三高”农业。已建和在建的工业园区10多个,具有生态环保特色的工业发展用地21万亩,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廉价上地。
矿产资源
从化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矿种 有钨、锡、铋、铷、钼、铜、铁、钽铌、铅、锌、黄金、钾长石、大理石、水柱石、瓷土、稀土、钴钍矿等48种,其中有16种在开采中。储藏量已查明的有钨矿6.05万吨,锡矿3172吨,钼矿3123吨,铋矿147吨,铜矿2881吨,铅矿5332吨,铁矿石166.74万吨,黄铁矿石2580吨,钽铌矿150吨,莹石3.97亿吨,钾长石3.67亿吨,石英石46.5万吨,瓷土190万吨,高岭土1500万吨。
矿产分布:钨矿主要分布在良口的黄龙带石碑头、黄竹塱、苏坑、铁迳山、金鸡山、白鹤窿、水尾洞、黄围、高背石、光峰仔,城郊的大塘,桃园的桃源上洞;锡矿分布在良口的北斗、温泉的猫子坪、神岗的苟头村;铅锌矿分布在棋杆的高塱,鳌头的杨梅窿,洒埔的大迳,大岭山的跌死狗、香菇坳,吕田的青围、林场;钼矿分布在吕田的桂峰、良口黄竹塱;磁铁矿分布在吕田的安山、古田、广山、塱村小杉新屋、塘基背、黄泥塘、良口山溪头,温泉的猫儿坪,大岭山的石门、三英雄及场部;锡矿分布在吕田张村,灌村千家村、枫洞,江埔的山下、新塘、白石岗、上罗,神岗的新屋仔,太平的冷水坑;黄金分布在江埔锦联大田墩;钽铌矿分布在大岭山石灶、温泉瀑布区;铷矿分布在城郊红坪山;钾长石分布在民乐潭口石里头、灌村南平;莹石矿分布在城郊井山,良口和丰、团丰关锋岭、达溪、黄峰斗,流溪河林场山谷里、温塘肚,东明北溪;水晶石分布龙潭爱群、民乐龙田。
森林资源
从化有180多万亩青山,现有林地面积13.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8%,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6.9%,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9.2万公顷,包括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省级森林公园,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四季常青,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此外,从化市政府还十分重视林业的发展,全市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运动,先后组织开展义务植树100多万株,规划界定生态公益林90多万亩,完成荒山造林3.3万亩,推动私营造林5万多亩,完成了京珠高速公路(从化段)和105国道景观林带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④ 从化有什么旅游景点 从化旅游景点推荐
流溪河发源于辖区内东北部吕田桂峰山麓,自北向南,蜿蜒贯穿全境,流经吕田、良口、温泉、城郊、街口、江埔、神岗、太平等地,最后注入珠江。至2004年,沿河已开发的景区有流溪河峡谷漂流景区、流溪河森林公园、黄龙湖森林公园、温泉风景区、北回归线标志塔公园等。
名山岩洞:辖区内海拔1千米以上的山有天堂顶、三角山、黄茶园、桂峰山、通天蜡烛、五指山、鸡枕山、三角髻、老虎头、横坑尾等10座。石门森林公园已开辟登天堂顶之路。城区附近的双凤山、风云岭、云台山等。名山出名洞,风云岭有刘仙岩,云台山有观音岩(《从化县志》记载,观音岩可容纳30余人,内有题留石刻,今已湮没,有待挖掘)。吕田镇辖区内岩洞众多,已发现的有狮象岩、钟鼓岩、安山岩等,其中狮象岩洞深200米,内有绚丽多彩的石钟乳。
天然瀑布:辖区内高山流水,天然大小瀑布众多。最著名的是温泉瀑布,有百丈瀑、飞虹瀑、香粉瀑,三瀑连贯,气势磅礴,为岭南奇观。郭沫若游览后曾赋诗“百丈叠三瀑,一溪奏万笳。泉飞岸罩雨,水激石生花”。
地下温泉:从化地处断裂层,地下温泉水丰富。至2004年,流溪河区域的地下温泉已查明的泉眼有25个,水温在32℃以上,最高水温73℃,日自涌量约1500吨,最大日涌量3000多吨。从化的地下温泉,为名贵的含氡温泉,水质晶莹,无色无味,世界上仅从化和欧洲的瑞士有此种温泉。至2004年,从化温泉风景区内已开发利用9个泉眼,流溪温泉养生谷开发利用4个泉眼 。
从化温泉和天湖瀑布景区位于温泉镇内,距从化城区15公里,离广州73公里。景区面积28.8平方公里,分为温泉游览区和天湖游览区。温泉游览区主要景点有温泉湖、松园、翠溪兰苑、荔圃、侨宏花园、河东等。天湖游览区主要景点有瀑布、瀑布谷、天湖、梅花鹿场、黑熊场、猕猴场等。
⑤ 从化流溪河森林公园好玩吗
我刚去了,一点都不好玩。而且是没什么东西可以玩。
公园里面没什么玩版的。就一个湖,两个岛,一个猴权岛一个孔雀岛。都是圈养着几只猴子和孔雀。
更恶心的是观鹿园,里面只有一头没有角的鹿。
在从化,居然没有温泉,也是很令人失望。后来我们驱车到公园外面去泡温泉,因为不在温泉酒店住,一个人要138元,显得太贵。
贵得更离谱的是,路上的农家菜都是宰人的,我3个人去吃个便饭,竟然用了300多。
建议你还是不要去了。
⑥ 从化溪头村好玩吗,谁去过
刚去过,唔好玩,停车困难,受气!车场一是要吃饭才能停车,一是要交20元停车费,本来亮点不大,还这样砍客,望各位转!
⑦ 从化特色五道菜
从化地处广州北部,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有着“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广州后花园”的美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从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从化农家美食以其天然野味、健康环保的特点受到广大食客的青睐,2005从化荔枝农家美食旅游节让各地游客品出了从化美食的精髓。为了更好展示从化农家美食的特色,打响“食在广州,味在从化”的餐饮品牌,推出从化美食的招牌菜,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从化市旅游局向社会征集评选了“从化五道菜”。
“从化五道菜”充分体现从化美食从原料到烹饪技艺上的本土性、非季节性、普及性和特色性,所选菜式原料以从化本土特产为主,一年四季皆有,烹饪方法独特、可操作性强,菜肴口味能为公众认同,代表着从化农家美食特色。
评选前有下面十五款侯选菜式:桂峰酿豆腐、吕田焖大肉、流溪大鱼头、红葱头走地鸡、吕田腊味炒时蔬、紫苏山坑螺、蒸炸山坑鱼、民乐捺鹅、泥焗走地鸡、荷叶蒸石蛤、萝卜丝焖土鲫、香叶乌鬃鹅、啤酒鸭、桶皇鸡、清蒸叉尾鱼。
历时一个半月后,“从化五道菜”最终揭晓,桂峰酿豆腐、吕田焖大肉、流溪大鱼头、泥焗鸡、香叶乌鬃鹅成为了人们选出来的五道从化特色菜。
个人推荐华伦泥焗鸡,那味道只有你吃过才知道它的味道,上次我和东莞的几位朋友到从化,专门到了良口碧水湾对面的华伦泥焗鸡,只有那家才正宗,他有专门的制作场地,选料讲究,皮香肉滑,我朋友竟然每人吃了两只,还打包回去.当然,说了那么多,你要试过才知道,记住,只有那家才是正宗,其他的农庄都是从别处进货或者象征性的摆个瓦缸之类的东西,都不是自己做的.
⑧ 从化的发展问题
从化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广州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7′-114°04′,北纬23°22′-23°56′。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千米,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千米。总面积1974.5平方千米。总人口55万人(2008年)。
市人民政府驻街口街道,邮编:510900。代码:440184。区号:020。拼音:Conghua Shi。英文:Conghua City。
基本概况
从化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属广州市县级市。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广州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3°17’至114°04’,北纬23°22’至23°56’。全市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公里,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公里。2008年全市总人口为556790人。市政府驻街口街道。
从化全境属半山区。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市内最高点为良口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从化市东部与龙门县的分界山。最低点为太平的太平村,海拔16.3米。市区街口街中心区(市政府大院),海拔31米。境内川流纵横,主要有流溪河、琶江河和莲麻河,年均水量22.7亿立方米。
从化属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5—21.4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800—2200毫米。日极端气温记录为38.1摄氏度和零下7摄氏度。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有“倒春寒”;夏季晴多温高,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常见霜冻。气象灾害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
[1]从化市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锡、铋、钼、铜、铁、钽、铌、铅、锌、黄金、钴土、绿柱石、莹石、钾长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高岭土等48种;地下水资源主要有热水各矿泉水,温泉风景区热水泉眼有13处,日涌量约1400立方米,水温最高70摄氏度,含弱放射性氡和对人体有益元素,有重要的医疗价值。植物资源有栽培植物119种,野生植物中有油料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有200多种,纤维植物有几十种,观赏植物有名贵的野兰花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较珍贵的有金钱龟、蟒蛇、南狐、果子狸、穿山甲、鹿等。这些资源为从化人繁衍生息提供了条件。
从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景点达10多处。广裕词、五岳殿等7个景点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岭南第一泉”的从化温泉是世界著名的稀有小苏打、氡元素名泉;境内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第二庐山” 之称;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被评为“3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等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全市还拥有从化温泉宾馆、凯旋宫、天伦酒店、碧水湾、文轩苑、逸泉山庄、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
从化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4.8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26191元。全市人民安家乐业,过上小康幸福的生活。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从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山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早在明代就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寄情于温泉的青云山绿水之间,留下了许多诗词书画。
从化是世界闻名的温泉之乡,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从化拥有热泉眼13个,温泉地下热水日自涌量达10000立方米,每年可供700万人次享用。从化温泉是含有氟离子和弱放射性氡以及钠、钙、钾、镁、二氧化硅等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的重碳酸钠型热泉,有重要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水温最高达73℃,最低47℃。其中,碧水湾温泉为国家AAAA景区,是全世界除了瑞士之外、仅有的一个含有氡元素的温泉。目前,“从化温泉”已成为从化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旅游度假区,同时又是从化旅游的品牌和象征。
从化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南中国大都市广州美丽的“后花园”。这里有四季长青的高山流水,有童话世界般的湖光白云。森林覆盖率达土地总面积的70%,田园风光,如诗如画。除驰名海内外的从化温泉外,从化还拥有被誉为“第二庐山”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国家AAA级景区——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还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等大批著名景点,是旅客生态游、探古游的绝佳选择,每年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同时,从化还拥有从化温泉宾馆、凯旋宫、碧水湾、文轩苑、逸泉山庄、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足于满足旅客休闲旅游的需要。
所以,要了解从化,需先了解从化的山水,了解了从化的山水,才能体味从化那深厚的底蕴、不竭的风情。
从化是“荔枝王国”,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全国荔枝生产基地之一。宋代苏东坡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传世诗句,著名散文作家杨朔的《荔枝蜜》更是脍炙人口,令从化荔枝名扬天下。从化荔枝品种有三月红、园枝(水东黑叶)、妃子笑(玉荷包)、攀谷子、青皮甜、进奉(振凤)、状元红、桂味、糯米糍、槐枝、香荔、挂绿、蜜糖埕、白腊、水塔古、娘蟹、风吹落、布袋、紫娘喜、水鱼蛋、尚书怀、甜岩、山枝、禾乐响等26种。槐枝品种为大宗,占荔枝品种的85%,其他荔枝品种占15%左右。从化优良荔枝品种有白田岗桂味、钱岗糯米糍、槐枝、西湖禾乐响、民乐青皮甜、妃子笑、攀谷子等。目前从化共种植荔枝13万亩,常年荔枝产量2万吨,每年6月中旬上市,7月达到高峰。届时,到从化品尝荔枝的客人络绎不绝。从化荔枝节已成为荔枝爱好者的盛会。
从化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年前从化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至今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宋、元、明、清是从化的一个鼎盛时期。从化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这些丰富的文物见证着岭南文化和从化文明的智慧与成长。广裕词、五岳殿等7个景点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化的古村庄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日益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
[编辑本段]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从化市的经济建设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3.69亿元(不含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9.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43亿元。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9358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9.81%:69.47%:20.72%调整为9.98%:67.42%:22.60%。全市税收收入10.68亿元;一般财政收入为4.02亿元。
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市现实农业总产值为17.8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0.8亿元,增长46.18%。全市水果产量8.06万吨,增长82.08%,其中:荔枝产量为3.93万吨,增长1.82倍;柑桔橙产量0.56万吨,增长1.03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6.47万亩,产量12.6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5.46万亩,产量38.86万吨。
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市牲猪饲养量48.69万头;三鸟饲养量612万只。全市畜牧业产值3.53亿元;水产品产量为6338吨,产值0.39万元。
全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园区建设卓有成就。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7.6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3.19亿元,占从化地区工业总产值的94.4%,是全市工业生产的支柱。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8.57%,实现利税总额为21.42亿元。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加快,2004年全市签约和签订意向的工业项目达85个。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共有个体户1.26万户,注册资金2.67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96万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作为从化市拳头产品的摩托车生产量达65.22万辆;塑料制品26.57万吨;水泥195.02万吨;饮料酒9990千升;电线电缆1356公里;空调器用压缩机2.01万台;自行车9.2万辆。
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2.55亿元。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10.52亿元,农村单位投资为14.64亿元,房地产投资额为5.50亿元,私人建房投资为1.89亿元;市工业投资15.3亿元。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4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4.03亿元,餐饮业为4.47亿元,其他零售为5.04亿元。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引进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新突破。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为6.53亿美元;其中:内资出口为1.07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5.46亿美元;引进外资企业为40家,外商实际投资5497万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3亿元。
全市人民生活安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属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15421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3元;人均消费支出8145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8.0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为9767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99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电161.67台,空调器160台,移动电话170部,电脑52台。恩格尔系数为42.4%。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至2004年底,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单位1271个,参保人数4.1万人。
新世纪迎来新机遇。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大框架下,从化将以迅速发展壮大市域经济网站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并举;重点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突出把工业和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两翼”,加快交通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从化“半小时经济圈”。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从化令人憧憬。
广州市委、市政府按照2007年9月12日促进从化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扶持和促进从化市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以“穗文〔2007〕31号”形式印发全市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帮扶政策措施涉及8个方面共19条,目标将把从化建成广州城市副中心。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
街口街道 面积:21.84平方千米 人口:11万人
是从化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从化市中南部,南距广州中心城区56千米,东南面与江埔街、太平镇接壤,西北面与城郊街道为邻。辖新城、城内、东成、新村、西宁、中田、风仪、府前、镇安、育宁、荔苑、青云、城西、碧溪14个社区;团星、城南、街口、雄锋、赤草、大坳、石潭、沙贝、城郊9个村委会。
街口历史悠久,明弘治七年(1494年)街口已是从化的县城的所在地。2004年初街口撤镇设街。
江埔街道 面积:126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6.6万人
位于从化市城区,流溪河东岸,南距广州市区56千米。辖 江埔、河东南、河东北、吉星、新星5个社区;锦一、锦二、锦三、南方、新明、上罗、下罗、凤一、凤二、汉田、钓里、黄围、鹊塱、和睦、禾仓、江埔、江村、凤院、山下、高峰、海塱、联星22个村委会。
城郊街道 面积:160平方千米 人口:6万多人
位于从化市中部,紧邻市中心城区。辖 旺城、镇北、横江公司、民茶公司、关围5个社区;荷村、大夫田、新开、三将军、白岗、茂新、黄场、矮岭、城康、向阳、东风、高步、塘下、北星、麻一、麻二、麻三、光联、左村、水坑、坑尾、西和、光辉、红旗、新星25个村委会。
温泉镇 面积:212.2平方千米 人口:49870人
位于从化市东北郊。辖 温泉、鸡笼岗、灌村3个社区;温泉、天湖、卫东、乌石、云星、宣星、源湖、乌土、鸡笼岗、龙桥、平岗、中田、桃莲、勿石、石海、石南、南星、新田、农新、新南、南平、石坑22个村委会。
良口镇 面积:530.8平方千米 人口:37139人
位于从化市北部,距从化市区25千米。辖 良口社区;锦村、溪头、下溪、合群、和丰、团丰、达溪、赤树、磻溪、少沙、石岭、米埔、塘料、高沙、良明、塘尾、良平、良新、胜塘、联群、联平、梅树、石明、乐明、仙溪、北溪、长流27个村委会。
吕田镇 面积:390.4平方千米 人口:3.1598万人
位于从化市东北部,距广州100千米,南接良口镇、流溪河林场,东连惠州龙门县,西与清远佛岗相邻,北通韶关新丰县。辖 吕田、东明2个社区居委;塘田、安山、草埔、小杉、鱼洞、新联、联丰、桂峰、三村、塘基、莲麻、吕新、吕中、水埔、狮象、竹坑、份田、东联、东坑、五和、坪地21个村委会。
太平镇 面积:210.329平方千米 人口:86519人
位于广州市北郊,从化市南部。辖 太平社区、从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居委会、神岗社区;红石、共星、颜村、钱岗、文阁、影田、分水、高田、秋枫、飞鹅、高埔、屈洞、太平、何家埔、牛心、水南、黄溪、邓村、菜地、元洲岗、三百洞、神岗、佛岗、湖田、木棉、西湖、莲塘、格塘、银林、钟楼、井岗、上塘、石联33个村委会。
鳌头镇 面积:410平方千米 人口:140323人
位于从化市西部,距从化市区5千米,距广州市城区60千米。辖 鳌头、人和、棋杆、龙潭、民乐5个社区;中塘、龙角、白石、务丰、白兔、新兔、中心、鳌山、黄罗、桥头、丁坑、象新、歧田、茂墩、水西、西湖、凤歧、沙迳、五丰、石咀、洲洞、黄茅、山心、汾水、大凼、铺锦、高禾、新隅、岭南、横坑、西塘、小坑、塘贝、横岭、鹿田、龙聚、大岭、帝田、松园、龙潭、西山、爱群、横江、乌石、上西、下西、西向、宝溪、高平、月荣、官庄、新村、石联、珊湖、南楼、楼星、龙星、车头、龙田、新围、民乐、民联、民政、潭口64个村委会。
流溪河林场:辖 林场场部;黄竹塱、三棵松、新群、红岭4个工区;东星、谷星、温塘肚3个村委会。
说明:以上街道、镇简介(包括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从化市政府网站”有关资料整理,统计年份不详;村、居名录根据某年的《广州市行政区划代码》整理,估计为2004年。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古代
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清袭明制。
明朝,从化县行政区划设乡、都、堡、图。明祟祯7年(1634),从化县设1个乡称宁乐,1个都称流溪,全县划分为水东、水西、马村、流溪4个堡,分辖18个图,186个村。清袭明制,全县仍设4个大堡,后各大堡分设若干堡。清宣统三年(1911),全县划为东、西、南、北、中5个民团局。
近代
民国25年(1936),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从化县再次划归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一年后,改隶属广东省政府专员公署直属督察,至1949年。
民国期间,从化县行政区域进行过5次较大的调整,3次小调整。民国26年,全县改置3个区,辖24个乡,236个保,2664个甲。民国35年,撤区并乡,全县设16个乡,22个保,2516个甲。
现代
1949年10月13日,从化县全境解放,隶属广东省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粤北行政区(后称韶关专员公署)管辖。
1958年10月,从化、佛冈两县合并称从化县,仍属韶关专员公署管辖。
1959年1月,划归佛山专员公署管辖。
1960年9月,从化县划归广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1961年4月,从化、佛冈重分为两县,各辖原有地域,从化县仍隶属广州市人民政府管辖,至今不变。
建国后,从化县行政区划进行了8次较大调整:
(1)1949年至1952年行政区划。全县设置5个区,16个乡,250个行政村,区、乡、村都称人民政府。1951年11月,原清远县鳌头乡划归从化县管辖。
(2)1953年至1956年1月行政区划。全县改设6个区,95个乡,2个镇。区政府改称区公所,乡、镇称人民政府。
(3)1956年2月至1958年9月行政区划。全县撤区改乡,改设30个乡。1957年,全县30个乡合并为吕田、流溪、良口、桃源、灌村、大江、神岗、太平、街口、麻村、棋杆、鳌头12个大乡及街口镇。1958年,全县12个乡合并为1个街口镇和街口、大江、桃源、神岗、太平、棋杆、鳌头、良口、吕田9个乡。1958年5月,原清远县龙潭区划归从化管辖。
(4)1958年10月至1960年3月行政区划。1958年10月1日,全县成立街口、江浦、太平、鳌头、良口、吕田6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0月23日,从化、佛冈合并为从化县,设9个人民公社。1960年,县内除街口镇外,原9个人民公社划分为15个人民公社。
(5)1961年4月至1978年4月行政区划。1961年4月,从化、佛冈分县。从化县除设置1个街口镇外,原9个人民公社分设为12个人民公社。
(6)1983年12月至1985年底行政区划。1983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为区公所。
(7)1987年后的行政区划。1987年1月,全县完成撤区建乡、镇,设9个镇和3个乡。1988年2月,原温泉镇分设桃园、温泉两镇,同年8月原并入街口镇的江浦、城郊恢复建置,同年10月东明、棋杆、民乐3个乡改为镇建制。至此,全县辖街口、太平、神岗、江埔、灌村、温泉、桃园、良口、吕田、东明、城郊、棋杆、鳌头、龙潭、民乐15个镇及广州市属的横江农场、民乐茶场、流溪河林场、大岭山林场和黄龙带水库管理处5个场(处)。
据《今县释名》:“峒獠谈观福,恃险为乱,明弘治二年(1489年)讨平之,因置今县。”取服从教化之意。
1994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48号):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从化县,设立从化市。
1998年,从化市辖15个镇,210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15个镇为街口镇、太平镇、神岗镇、江埔镇、灌村镇、温泉镇、桃园镇、良口镇、吕田镇、东明镇、城郊镇、棋杆镇、鳌头镇、龙潭镇、民乐镇。
(1)街口镇:面积11平方千米,总人口115319人,辖5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
(2)太平镇面积105平方千米,总人口37474人,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3)神岗镇:总面积118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39066人。
(4)江埔镇:全镇总面积119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人口40540人。
(5)灌村镇:面积57.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18629人。
(6)温泉镇:面积28平方千米,辖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人口4284人。
(7)桃园镇:面积116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22818人。
(8)良口镇:面积229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30407人。
(9)吕田镇:面积296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23303人。
(10)东明镇:面积192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9758人。
(11)城郊镇:面积110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总人口20677人。
(12)棋杆镇:面积56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21274人。
(13)鳌头镇:面积198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人口42948人。
(14)龙潭镇:面积103.47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1720人。
(15)民乐镇:面积33.4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14105人。
(16)境内另有5个广州市属场(处、公司):大岭山林场、流溪河林场、黄龙带水库管理处、横江农工商公司(横江农场)和民乐农工商公司(民乐茶场)。
民乐茶场属广州市农场局管辖,辖左村、潭口、鹿田、水坑、坑尾等农业管理区和3个茶果场,面积29.1平方千米,人口8105人。
流溪河林场归广州市林业局管辖,面积91.83平方千米,人口5115人,场属下有4个林业工区、3个农业管理区。
黄龙带水库管理属广州市水电局管辖,面积46.4平方千米,辖4个管理区,人口2222人。
横江农场属广州市农场局管辖,面积26平方千米,全场分设沙梨园、长江庄、向阳、陂下、横江、高田等6个全民农业管理区;1个全民蛋鸡场,西和、光辉、红旗、新星4个村委会。
2000年,从化市辖15镇。总人口517552人,各镇人口: 街口镇 84825 太平镇 45093 神岗镇 45466 江埔镇 49537 灌村镇 18625 桃园镇 22622 温泉镇 5552 良口镇 28049 吕田镇 23265 东明镇 8663 城郊镇 48389 棋杆镇 26535 鳌头镇 39205 龙潭镇 37111 民乐镇 12430 横江公司虚拟镇 7755 民乐公司虚拟镇 9482 流溪河林场虚拟镇 494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从化市辖15个镇(街口、城郊、温泉、良口、东明、桃园、吕田、灌村、江埔、神岗、太平、棋杆、龙潭、民乐、鳌头)。
2004年2月24日,从化市将15个镇调整为3个街道、5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从化人民配合国民党军队重创日军,遏制日军北犯,俘日官兵多名,击毙2900多人,击毁运输车百多辆,缴获大炮、枪械、马匹一批。
从化,7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至今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宋、元、明、清是从化的一个鼎盛时期。从化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这些丰富的文物,一方面,它无声地记录了我们的先辈们的艰苦创业历程,另一方面,则见证着岭南文化和从化文明的智慧与成长。可以说,从化,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从化市历史村镇主题区域:该市众多的历史村镇,体现了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融合交汇。规划重点保护从化市东风殷家庄、大墩村、凤院村、大江浦村、松柏堂、钟楼村、木棉村、钱岗村等历史村镇,保护广裕祠、邓氏祠堂、从化学宫大成殿等历史村镇中典型的祠堂、民居,维系传统聚落的格局和风貌
2002年,该市投入资金先后完成广裕祠、邓氏宗祠的维修和神岗木棉村五岳殿的实地测绘及维修设计。对五岳殿、先师殿、西溪祖祠、大江埔祠堂群和太平红石礼堂进行维修,并正在筹备开发钱岗古村落项目。新挖掘吕田镇狮象岩新石器遗址,扩大了文物的保护范围。
2003年完成全面维修的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荣获该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并于11月29日在广裕祠举行颁奖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官员亲自前来把获奖证书颁发给钱岗古村村民代表。
2004年投入资金20万元,维修从化学宫大成殿;划拨10万元用于维修太平镇红石村一间苏式礼堂;协助广州市文化局在吕田镇狮象村征地20亩,作为狮象岩新石器遗址的规划保护用地。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一批有价值的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363处,各类瓷器、石器、石雕、木牌匾、民间民俗用品等可移动文物70件。
⑨ 从化有几个小区
基本概况
从化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属广州市县级市。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广州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3°17’至114°04’,北纬23°22’至23°56’。全市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公里,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公里。2008年全市总人口为556790人。市政府驻街口街道。
从化全境属半山区。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市内最高点为良口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从化市东部与龙门县的分界山。最低点为太平的太平村,海拔16.3米。市区街口街中心区(市政府大院),海拔31米。境内川流纵横,主要有流溪河、琶江河和莲麻河,年均水量22.7亿立方米。
从化属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5—21.4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800—2200毫米。日极端气温记录为38.1摄氏度和零下7摄氏度。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有“倒春寒”;夏季晴多温高,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常见霜冻。气象灾害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
[1]从化市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锡、铋、钼、铜、铁、钽、铌、铅、锌、黄金、钴土、绿柱石、莹石、钾长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高岭土等48种;地下水资源主要有热水各矿泉水,温泉风景区热水泉眼有13处,日涌量约1400立方米,水温最高70摄氏度,含弱放射性氡和对人体有益元素,有重要的医疗价值。植物资源有栽培植物119种,野生植物中有油料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有200多种,纤维植物有几十种,观赏植物有名贵的野兰花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较珍贵的有金钱龟、蟒蛇、南狐、果子狸、穿山甲、鹿等。这些资源为从化人繁衍生息提供了条件。
从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景点达10多处。广裕词、五岳殿等7个景点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岭南第一泉”的从化温泉是世界著名的稀有小苏打、氡元素名泉;境内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第二庐山” 之称;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被评为“3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等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全市还拥有从化温泉宾馆、凯旋宫、天伦酒店、碧水湾、文轩苑、逸泉山庄、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
从化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4.8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26191元。全市人民安家乐业,过上小康幸福的生活。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从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山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早在明代就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寄情于温泉的青云山绿水之间,留下了许多诗词书画。
从化是世界闻名的温泉之乡,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从化拥有热泉眼13个,温泉地下热水日自涌量达10000立方米,每年可供700万人次享用。从化温泉是含有氟离子和弱放射性氡以及钠、钙、钾、镁、二氧化硅等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的重碳酸钠型热泉,有重要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水温最高达73℃,最低47℃。其中,碧水湾温泉为国家AAAA景区,是全世界除了瑞士之外、仅有的一个含有氡元素的温泉。目前,“从化温泉”已成为从化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旅游度假区,同时又是从化旅游的品牌和象征。
从化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南中国大都市广州美丽的“后花园”。这里有四季长青的高山流水,有童话世界般的湖光白云。森林覆盖率达土地总面积的70%,田园风光,如诗如画。除驰名海内外的从化温泉外,从化还拥有被誉为“第二庐山”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国家AAA级景区——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还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等大批著名景点,是旅客生态游、探古游的绝佳选择,每年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同时,从化还拥有从化温泉宾馆、凯旋宫、碧水湾、文轩苑、逸泉山庄、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足于满足旅客休闲旅游的需要。
所以,要了解从化,需先了解从化的山水,了解了从化的山水,才能体味从化那深厚的底蕴、不竭的风情。
从化是“荔枝王国”,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全国荔枝生产基地之一。宋代苏东坡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传世诗句,著名散文作家杨朔的《荔枝蜜》更是脍炙人口,令从化荔枝名扬天下。从化荔枝品种有三月红、园枝(水东黑叶)、妃子笑(玉荷包)、攀谷子、青皮甜、进奉(振凤)、状元红、桂味、糯米糍、槐枝、香荔、挂绿、蜜糖埕、白腊、水塔古、娘蟹、风吹落、布袋、紫娘喜、水鱼蛋、尚书怀、甜岩、山枝、禾乐响等26种。槐枝品种为大宗,占荔枝品种的85%,其他荔枝品种占15%左右。从化优良荔枝品种有白田岗桂味、钱岗糯米糍、槐枝、西湖禾乐响、民乐青皮甜、妃子笑、攀谷子等。目前从化共种植荔枝13万亩,常年荔枝产量2万吨,每年6月中旬上市,7月达到高峰。届时,到从化品尝荔枝的客人络绎不绝。从化荔枝节已成为荔枝爱好者的盛会。
从化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年前从化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至今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宋、元、明、清是从化的一个鼎盛时期。从化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这些丰富的文物见证着岭南文化和从化文明的智慧与成长。广裕词、五岳殿等7个景点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化的古村庄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日益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
[编辑本段]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从化市的经济建设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3.69亿元(不含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9.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43亿元。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9358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9.81%:69.47%:20.72%调整为9.98%:67.42%:22.60%。全市税收收入10.68亿元;一般财政收入为4.02亿元。
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市现实农业总产值为17.8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0.8亿元,增长46.18%。全市水果产量8.06万吨,增长82.08%,其中:荔枝产量为3.93万吨,增长1.82倍;柑桔橙产量0.56万吨,增长1.03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6.47万亩,产量12.6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5.46万亩,产量38.86万吨。
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市牲猪饲养量48.69万头;三鸟饲养量612万只。全市畜牧业产值3.53亿元;水产品产量为6338吨,产值0.39万元。
全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园区建设卓有成就。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7.6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3.19亿元,占从化地区工业总产值的94.4%,是全市工业生产的支柱。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8.57%,实现利税总额为21.42亿元。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加快,2004年全市签约和签订意向的工业项目达85个。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共有个体户1.26万户,注册资金2.67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96万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作为从化市拳头产品的摩托车生产量达65.22万辆;塑料制品26.57万吨;水泥195.02万吨;饮料酒9990千升;电线电缆1356公里;空调器用压缩机2.01万台;自行车9.2万辆。
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2.55亿元。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10.52亿元,农村单位投资为14.64亿元,房地产投资额为5.50亿元,私人建房投资为1.89亿元;市工业投资15.3亿元。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4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4.03亿元,餐饮业为4.47亿元,其他零售为5.04亿元。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引进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新突破。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为6.53亿美元;其中:内资出口为1.07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5.46亿美元;引进外资企业为40家,外商实际投资5497万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3亿元。
全市人民生活安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属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15421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3元;人均消费支出8145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8.0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为9767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99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电161.67台,空调器160台,移动电话170部,电脑52台。恩格尔系数为42.4%。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至2004年底,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单位1271个,参保人数4.1万人。
新世纪迎来新机遇。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大框架下,从化将以迅速发展壮大市域经济网站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并举;重点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突出把工业和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两翼”,加快交通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从化“半小时经济圈”。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从化令人憧憬。
广州市委、市政府按照2007年9月12日促进从化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扶持和促进从化市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以“穗文〔2007〕31号”形式印发全市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帮扶政策措施涉及8个方面共19条,目标将把从化建成广州城市副中心。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
街口街道 面积:21.84平方千米 人口:11万人
是从化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从化市中南部,南距广州中心城区56千米,东南面与江埔街、太平镇接壤,西北面与城郊街道为邻。辖新城、城内、东成、新村、西宁、中田、风仪、府前、镇安、育宁、荔苑、青云、城西、碧溪14个社区;团星、城南、街口、雄锋、赤草、大坳、石潭、沙贝、城郊9个村委会。
街口历史悠久,明弘治七年(1494年)街口已是从化的县城的所在地。2004年初街口撤镇设街。
江埔街道 面积:126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6.6万人
位于从化市城区,流溪河东岸,南距广州市区56千米。辖 江埔、河东南、河东北、吉星、新星5个社区;锦一、锦二、锦三、南方、新明、上罗、下罗、凤一、凤二、汉田、钓里、黄围、鹊塱、和睦、禾仓、江埔、江村、凤院、山下、高峰、海塱、联星22个村委会。
城郊街道 面积:160平方千米 人口:6万多人
位于从化市中部,紧邻市中心城区。辖 旺城、镇北、横江公司、民茶公司、关围5个社区;荷村、大夫田、新开、三将军、白岗、茂新、黄场、矮岭、城康、向阳、东风、高步、塘下、北星、麻一、麻二、麻三、光联、左村、水坑、坑尾、西和、光辉、红旗、新星25个村委会。
温泉镇 面积:212.2平方千米 人口:49870人
位于从化市东北郊。辖 温泉、鸡笼岗、灌村3个社区;温泉、天湖、卫东、乌石、云星、宣星、源湖、乌土、鸡笼岗、龙桥、平岗、中田、桃莲、勿石、石海、石南、南星、新田、农新、新南、南平、石坑22个村委会。
良口镇 面积:530.8平方千米 人口:37139人
位于从化市北部,距从化市区25千米。辖 良口社区;锦村、溪头、下溪、合群、和丰、团丰、达溪、赤树、磻溪、少沙、石岭、米埔、塘料、高沙、良明、塘尾、良平、良新、胜塘、联群、联平、梅树、石明、乐明、仙溪、北溪、长流27个村委会。
吕田镇 面积:390.4平方千米 人口:3.1598万人
位于从化市东北部,距广州100千米,南接良口镇、流溪河林场,东连惠州龙门县,西与清远佛岗相邻,北通韶关新丰县。辖 吕田、东明2个社区居委;塘田、安山、草埔、小杉、鱼洞、新联、联丰、桂峰、三村、塘基、莲麻、吕新、吕中、水埔、狮象、竹坑、份田、东联、东坑、五和、坪地21个村委会。
太平镇 面积:210.329平方千米 人口:86519人
位于广州市北郊,从化市南部。辖 太平社区、从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居委会、神岗社区;红石、共星、颜村、钱岗、文阁、影田、分水、高田、秋枫、飞鹅、高埔、屈洞、太平、何家埔、牛心、水南、黄溪、邓村、菜地、元洲岗、三百洞、神岗、佛岗、湖田、木棉、西湖、莲塘、格塘、银林、钟楼、井岗、上塘、石联33个村委会。
鳌头镇 面积:410平方千米 人口:140323人
位于从化市西部,距从化市区5千米,距广州市城区60千米。辖 鳌头、人和、棋杆、龙潭、民乐5个社区;中塘、龙角、白石、务丰、白兔、新兔、中心、鳌山、黄罗、桥头、丁坑、象新、歧田、茂墩、水西、西湖、凤歧、沙迳、五丰、石咀、洲洞、黄茅、山心、汾水、大凼、铺锦、高禾、新隅、岭南、横坑、西塘、小坑、塘贝、横岭、鹿田、龙聚、大岭、帝田、松园、龙潭、西山、爱群、横江、乌石、上西、下西、西向、宝溪、高平、月荣、官庄、新村、石联、珊湖、南楼、楼星、龙星、车头、龙田、新围、民乐、民联、民政、潭口64个村委会。
流溪河林场:辖 林场场部;黄竹塱、三棵松、新群、红岭4个工区;东星、谷星、温塘肚3个村委会。
说明:以上街道、镇简介(包括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从化市政府网站”有关资料整理,统计年份不详;村、居名录根据某年的《广州市行政区划代码》整理,估计为2004年。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古代
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清袭明制。
明朝,从化县行政区划设乡、都、堡、图。明祟祯7年(1634),从化县设1个乡称宁乐,1个都称流溪,全县划分为水东、水西、马村、流溪4个堡,分辖18个图,186个村。清袭明制,全县仍设4个大堡,后各大堡分设若干堡。清宣统三年(1911),全县划为东、西、南、北、中5个民团局。
近代
民国25年(1936),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从化县再次划归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一年后,改隶属广东省政府专员公署直属督察,至1949年。
民国期间,从化县行政区域进行过5次较大的调整,3次小调整。民国26年,全县改置3个区,辖24个乡,236个保,2664个甲。民国35年,撤区并乡,全县设16个乡,22个保,2516个甲。
现代
1949年10月13日,从化县全境解放,隶属广东省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粤北行政区(后称韶关专员公署)管辖。
1958年10月,从化、佛冈两县合并称从化县,仍属韶关专员公署管辖。
1959年1月,划归佛山专员公署管辖。
1960年9月,从化县划归广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1961年4月,从化、佛冈重分为两县,各辖原有地域,从化县仍隶属广州市人民政府管辖,至今不变。
建国后,从化县行政区划进行了8次较大调整:
(1)1949年至1952年行政区划。全县设置5个区,16个乡,250个行政村,区、乡、村都称人民政府。1951年11月,原清远县鳌头乡划归从化县管辖。
(2)1953年至1956年1月行政区划。全县改设6个区,95个乡,2个镇。区政府改称区公所,乡、镇称人民政府。
(3)1956年2月至1958年9月行政区划。全县撤区改乡,改设30个乡。1957年,全县30个乡合并为吕田、流溪、良口、桃源、灌村、大江、神岗、太平、街口、麻村、棋杆、鳌头12个大乡及街口镇。1958年,全县12个乡合并为1个街口镇和街口、大江、桃源、神岗、太平、棋杆、鳌头、良口、吕田9个乡。1958年5月,原清远县龙潭区划归从化管辖。
(4)1958年10月至1960年3月行政区划。1958年10月1日,全县成立街口、江浦、太平、鳌头、良口、吕田6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0月23日,从化、佛冈合并为从化县,设9个人民公社。1960年,县内除街口镇外,原9个人民公社划分为15个人民公社。
(5)1961年4月至1978年4月行政区划。1961年4月,从化、佛冈分县。从化县除设置1个街口镇外,原9个人民公社分设为12个人民公社。
(6)1983年12月至1985年底行政区划。1983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为区公所。
(7)1987年后的行政区划。1987年1月,全县完成撤区建乡、镇,设9个镇和3个乡。1988年2月,原温泉镇分设桃园、温泉两镇,同年8月原并入街口镇的江浦、城郊恢复建置,同年10月东明、棋杆、民乐3个乡改为镇建制。至此,全县辖街口、太平、神岗、江埔、灌村、温泉、桃园、良口、吕田、东明、城郊、棋杆、鳌头、龙潭、民乐15个镇及广州市属的横江农场、民乐茶场、流溪河林场、大岭山林场和黄龙带水库管理处5个场(处)。
据《今县释名》:“峒獠谈观福,恃险为乱,明弘治二年(1489年)讨平之,因置今县。”取服从教化之意。
1994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48号):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从化县,设立从化市。
1998年,从化市辖15个镇,210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15个镇为街口镇、太平镇、神岗镇、江埔镇、灌村镇、温泉镇、桃园镇、良口镇、吕田镇、东明镇、城郊镇、棋杆镇、鳌头镇、龙潭镇、民乐镇。
(1)街口镇:面积11平方千米,总人口115319人,辖5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
(2)太平镇面积105平方千米,总人口37474人,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3)神岗镇:总面积118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39066人。
(4)江埔镇:全镇总面积119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人口40540人。
(5)灌村镇:面积57.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18629人。
(6)温泉镇:面积28平方千米,辖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人口4284人。
(7)桃园镇:面积116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22818人。
(8)良口镇:面积229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30407人。
(9)吕田镇:面积296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23303人。
(10)东明镇:面积192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9758人。
(11)城郊镇:面积110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总人口20677人。
(12)棋杆镇:面积56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21274人。
(13)鳌头镇:面积198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人口42948人。
(14)龙潭镇:面积103.47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1720人。
(15)民乐镇:面积33.4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14105人。
(16)境内另有5个广州市属场(处、公司):大岭山林场、流溪河林场、黄龙带水库管理处、横江农工商公司(横江农场)和民乐农工商公司(民乐茶场)。
民乐茶场属广州市农场局管辖,辖左村、潭口、鹿田、水坑、坑尾等农业管理区和3个茶果场,面积29.1平方千米,人口8105人。
流溪河林场归广州市林业局管辖,面积91.83平方千米,人口5115人,场属下有4个林业工区、3个农业管理区。
黄龙带水库管理属广州市水电局管辖,面积46.4平方千米,辖4个管理区,人口2222人。
横江农场属广州市农场局管辖,面积26平方千米,全场分设沙梨园、长江庄、向阳、陂下、横江、高田等6个全民农业管理区;1个全民蛋鸡场,西和、光辉、红旗、新星4个村委会。
2000年,从化市辖15镇。总人口517552人,各镇人口: 街口镇 84825 太平镇 45093 神岗镇 45466 江埔镇 49537 灌村镇 18625 桃园镇 22622 温泉镇 5552 良口镇 28049 吕田镇 23265 东明镇 8663 城郊镇 48389 棋杆镇 26535 鳌头镇 39205 龙潭镇 37111 民乐镇 12430 横江公司虚拟镇 7755 民乐公司虚拟镇 9482 流溪河林场虚拟镇 494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从化市辖15个镇(街口、城郊、温泉、良口、东明、桃园、吕田、灌村、江埔、神岗、太平、棋杆、龙潭、民乐、鳌头)。
2004年2月24日,从化市将15个镇调整为3个街道、5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从化人民配合国民党军队重创日军,遏制日军北犯,俘日官兵多名,击毙2900多人,击毁运输车百多辆,缴获大炮、枪械、马匹一批。
从化,7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至今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宋、元、明、清是从化的一个鼎盛时期。从化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这些丰富的文物,一方面,它无声地记录了我们的先辈们的艰苦创业历程,另一方面,则见证着岭南文化和从化文明的智慧与成长。可以说,从化,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从化市历史村镇主题区域:该市众多的历史村镇,体现了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融合交汇。规划重点保护从化市东风殷家庄、大墩村、凤院村、大江浦村、松柏堂、钟楼村、木棉村、钱岗村等历史村镇,保护广裕祠、邓氏祠堂、从化学宫大成殿等历史村镇中典型的祠堂、民居,维系传统聚落的格局和风貌
2002年,该市投入资金先后完成广裕祠、邓氏宗祠的维修和神岗木棉村五岳殿的实地测绘及维修设计。对五岳殿、先师殿、西溪祖祠、大江埔祠堂群和太平红石礼堂进行维修,并正在筹备开发钱岗古村落项目。新挖掘吕田镇狮象岩新石器遗址,扩大了文物的保护范围。
2003年完成全面维修的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荣获该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并于11月29日在广裕祠举行颁奖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官员亲自前来把获奖证书颁发给钱岗古村村民代表。
2004年投入资金20万元,维修从化学宫大成殿;划拨10万元用于维修太平镇红石村一间苏式礼堂;协助广州市文化局在吕田镇狮象村征地20亩,作为狮象岩新石器遗址的规划保护用地。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一批有价值的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363处,各类瓷器、石器、石雕、木牌匾、民间民俗用品等可移动文物70件。
⑩ 从化国营横江公司长江庄分厂 在哪
基本概况
从化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属广州市县级市。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广州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3°17’至114°04’,北纬23°22’至23°56’。全市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公里,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公里。2008年全市总人口为556790人。市政府驻街口街道。
从化全境属半山区。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市内最高点为良口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从化市东部与龙门县的分界山。最低点为太平的太平村,海拔16.3米。市区街口街中心区(市政府大院),海拔31米。境内川流纵横,主要有流溪河、琶江河和莲麻河,年均水量22.7亿立方米。
从化属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5—21.4摄氏度,年平均雨量1800—2200毫米。日极端气温记录为38.1摄氏度和零下7摄氏度。四季特征为春季冷暖多变,阴湿多雨,有“倒春寒”;夏季晴多温高,时有大风和暴雨;秋季气爽少雨,常遇干旱和“寒露风”;冬季多晴天,气候干燥,常见霜冻。气象灾害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
[1]从化市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锡、铋、钼、铜、铁、钽、铌、铅、锌、黄金、钴土、绿柱石、莹石、钾长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高岭土等48种;地下水资源主要有热水各矿泉水,温泉风景区热水泉眼有13处,日涌量约1400立方米,水温最高70摄氏度,含弱放射性氡和对人体有益元素,有重要的医疗价值。植物资源有栽培植物119种,野生植物中有油料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有200多种,纤维植物有几十种,观赏植物有名贵的野兰花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较珍贵的有金钱龟、蟒蛇、南狐、果子狸、穿山甲、鹿等。这些资源为从化人繁衍生息提供了条件。
从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景点达10多处。广裕词、五岳殿等7个景点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岭南第一泉”的从化温泉是世界著名的稀有小苏打、氡元素名泉;境内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第二庐山” 之称;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被评为“3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等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全市还拥有从化温泉宾馆、凯旋宫、天伦酒店、碧水湾、文轩苑、逸泉山庄、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
从化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4.8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26191元。全市人民安家乐业,过上小康幸福的生活。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从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山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早在明代就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寄情于温泉的青云山绿水之间,留下了许多诗词书画。
从化是世界闻名的温泉之乡,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从化拥有热泉眼13个,温泉地下热水日自涌量达10000立方米,每年可供700万人次享用。从化温泉是含有氟离子和弱放射性氡以及钠、钙、钾、镁、二氧化硅等多种对人体有益元素的重碳酸钠型热泉,有重要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水温最高达73℃,最低47℃。其中,碧水湾温泉为国家AAAA景区,是全世界除了瑞士之外、仅有的一个含有氡元素的温泉。目前,“从化温泉”已成为从化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旅游度假区,同时又是从化旅游的品牌和象征。
从化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南中国大都市广州美丽的“后花园”。这里有四季长青的高山流水,有童话世界般的湖光白云。森林覆盖率达土地总面积的70%,田园风光,如诗如画。除驰名海内外的从化温泉外,从化还拥有被誉为“第二庐山”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国家AAA级景区——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还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等大批著名景点,是旅客生态游、探古游的绝佳选择,每年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同时,从化还拥有从化温泉宾馆、凯旋宫、碧水湾、文轩苑、逸泉山庄、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一批较高档次的休闲度假酒店,足于满足旅客休闲旅游的需要。
所以,要了解从化,需先了解从化的山水,了解了从化的山水,才能体味从化那深厚的底蕴、不竭的风情。
从化是“荔枝王国”,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全国荔枝生产基地之一。宋代苏东坡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传世诗句,著名散文作家杨朔的《荔枝蜜》更是脍炙人口,令从化荔枝名扬天下。从化荔枝品种有三月红、园枝(水东黑叶)、妃子笑(玉荷包)、攀谷子、青皮甜、进奉(振凤)、状元红、桂味、糯米糍、槐枝、香荔、挂绿、蜜糖埕、白腊、水塔古、娘蟹、风吹落、布袋、紫娘喜、水鱼蛋、尚书怀、甜岩、山枝、禾乐响等26种。槐枝品种为大宗,占荔枝品种的85%,其他荔枝品种占15%左右。从化优良荔枝品种有白田岗桂味、钱岗糯米糍、槐枝、西湖禾乐响、民乐青皮甜、妃子笑、攀谷子等。目前从化共种植荔枝13万亩,常年荔枝产量2万吨,每年6月中旬上市,7月达到高峰。届时,到从化品尝荔枝的客人络绎不绝。从化荔枝节已成为荔枝爱好者的盛会。
从化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年前从化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至今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宋、元、明、清是从化的一个鼎盛时期。从化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这些丰富的文物见证着岭南文化和从化文明的智慧与成长。广裕词、五岳殿等7个景点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化的古村庄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日益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
[编辑本段]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从化市的经济建设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3.69亿元(不含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9.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43亿元。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9358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9.81%:69.47%:20.72%调整为9.98%:67.42%:22.60%。全市税收收入10.68亿元;一般财政收入为4.02亿元。
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市现实农业总产值为17.8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0.8亿元,增长46.18%。全市水果产量8.06万吨,增长82.08%,其中:荔枝产量为3.93万吨,增长1.82倍;柑桔橙产量0.56万吨,增长1.03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6.47万亩,产量12.6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5.46万亩,产量38.86万吨。
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市牲猪饲养量48.69万头;三鸟饲养量612万只。全市畜牧业产值3.53亿元;水产品产量为6338吨,产值0.39万元。
全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园区建设卓有成就。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7.6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3.19亿元,占从化地区工业总产值的94.4%,是全市工业生产的支柱。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8.57%,实现利税总额为21.42亿元。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加快,2004年全市签约和签订意向的工业项目达85个。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共有个体户1.26万户,注册资金2.67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96万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作为从化市拳头产品的摩托车生产量达65.22万辆;塑料制品26.57万吨;水泥195.02万吨;饮料酒9990千升;电线电缆1356公里;空调器用压缩机2.01万台;自行车9.2万辆。
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2.55亿元。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10.52亿元,农村单位投资为14.64亿元,房地产投资额为5.50亿元,私人建房投资为1.89亿元;市工业投资15.3亿元。
消费市场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4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4.03亿元,餐饮业为4.47亿元,其他零售为5.04亿元。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引进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新突破。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为6.53亿美元;其中:内资出口为1.07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5.46亿美元;引进外资企业为40家,外商实际投资5497万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3亿元。
全市人民生活安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属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15421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3元;人均消费支出8145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8.0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为9767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99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电161.67台,空调器160台,移动电话170部,电脑52台。恩格尔系数为42.4%。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至2004年底,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单位1271个,参保人数4.1万人。
新世纪迎来新机遇。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大框架下,从化将以迅速发展壮大市域经济网站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并举;重点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突出把工业和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两翼”,加快交通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从化“半小时经济圈”。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从化令人憧憬。
广州市委、市政府按照2007年9月12日促进从化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扶持和促进从化市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以“穗文〔2007〕31号”形式印发全市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帮扶政策措施涉及8个方面共19条,目标将把从化建成广州城市副中心。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
街口街道 面积:21.84平方千米 人口:11万人
是从化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从化市中南部,南距广州中心城区56千米,东南面与江埔街、太平镇接壤,西北面与城郊街道为邻。辖新城、城内、东成、新村、西宁、中田、风仪、府前、镇安、育宁、荔苑、青云、城西、碧溪14个社区;团星、城南、街口、雄锋、赤草、大坳、石潭、沙贝、城郊9个村委会。
街口历史悠久,明弘治七年(1494年)街口已是从化的县城的所在地。2004年初街口撤镇设街。
江埔街道 面积:126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6.6万人
位于从化市城区,流溪河东岸,南距广州市区56千米。辖 江埔、河东南、河东北、吉星、新星5个社区;锦一、锦二、锦三、南方、新明、上罗、下罗、凤一、凤二、汉田、钓里、黄围、鹊塱、和睦、禾仓、江埔、江村、凤院、山下、高峰、海塱、联星22个村委会。
城郊街道 面积:160平方千米 人口:6万多人
位于从化市中部,紧邻市中心城区。辖 旺城、镇北、横江公司、民茶公司、关围5个社区;荷村、大夫田、新开、三将军、白岗、茂新、黄场、矮岭、城康、向阳、东风、高步、塘下、北星、麻一、麻二、麻三、光联、左村、水坑、坑尾、西和、光辉、红旗、新星25个村委会。
温泉镇 面积:212.2平方千米 人口:49870人
位于从化市东北郊。辖 温泉、鸡笼岗、灌村3个社区;温泉、天湖、卫东、乌石、云星、宣星、源湖、乌土、鸡笼岗、龙桥、平岗、中田、桃莲、勿石、石海、石南、南星、新田、农新、新南、南平、石坑22个村委会。
良口镇 面积:530.8平方千米 人口:37139人
位于从化市北部,距从化市区25千米。辖 良口社区;锦村、溪头、下溪、合群、和丰、团丰、达溪、赤树、磻溪、少沙、石岭、米埔、塘料、高沙、良明、塘尾、良平、良新、胜塘、联群、联平、梅树、石明、乐明、仙溪、北溪、长流27个村委会。
吕田镇 面积:390.4平方千米 人口:3.1598万人
位于从化市东北部,距广州100千米,南接良口镇、流溪河林场,东连惠州龙门县,西与清远佛岗相邻,北通韶关新丰县。辖 吕田、东明2个社区居委;塘田、安山、草埔、小杉、鱼洞、新联、联丰、桂峰、三村、塘基、莲麻、吕新、吕中、水埔、狮象、竹坑、份田、东联、东坑、五和、坪地21个村委会。
太平镇 面积:210.329平方千米 人口:86519人
位于广州市北郊,从化市南部。辖 太平社区、从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居委会、神岗社区;红石、共星、颜村、钱岗、文阁、影田、分水、高田、秋枫、飞鹅、高埔、屈洞、太平、何家埔、牛心、水南、黄溪、邓村、菜地、元洲岗、三百洞、神岗、佛岗、湖田、木棉、西湖、莲塘、格塘、银林、钟楼、井岗、上塘、石联33个村委会。
鳌头镇 面积:410平方千米 人口:140323人
位于从化市西部,距从化市区5千米,距广州市城区60千米。辖 鳌头、人和、棋杆、龙潭、民乐5个社区;中塘、龙角、白石、务丰、白兔、新兔、中心、鳌山、黄罗、桥头、丁坑、象新、歧田、茂墩、水西、西湖、凤歧、沙迳、五丰、石咀、洲洞、黄茅、山心、汾水、大凼、铺锦、高禾、新隅、岭南、横坑、西塘、小坑、塘贝、横岭、鹿田、龙聚、大岭、帝田、松园、龙潭、西山、爱群、横江、乌石、上西、下西、西向、宝溪、高平、月荣、官庄、新村、石联、珊湖、南楼、楼星、龙星、车头、龙田、新围、民乐、民联、民政、潭口64个村委会。
流溪河林场:辖 林场场部;黄竹塱、三棵松、新群、红岭4个工区;东星、谷星、温塘肚3个村委会。
说明:以上街道、镇简介(包括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从化市政府网站”有关资料整理,统计年份不详;村、居名录根据某年的《广州市行政区划代码》整理,估计为2004年。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古代
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清袭明制。
明朝,从化县行政区划设乡、都、堡、图。明祟祯7年(1634),从化县设1个乡称宁乐,1个都称流溪,全县划分为水东、水西、马村、流溪4个堡,分辖18个图,186个村。清袭明制,全县仍设4个大堡,后各大堡分设若干堡。清宣统三年(1911),全县划为东、西、南、北、中5个民团局。
近代
民国25年(1936),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从化县再次划归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一年后,改隶属广东省政府专员公署直属督察,至1949年。
民国期间,从化县行政区域进行过5次较大的调整,3次小调整。民国26年,全县改置3个区,辖24个乡,236个保,2664个甲。民国35年,撤区并乡,全县设16个乡,22个保,2516个甲。
现代
1949年10月13日,从化县全境解放,隶属广东省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粤北行政区(后称韶关专员公署)管辖。
1958年10月,从化、佛冈两县合并称从化县,仍属韶关专员公署管辖。
1959年1月,划归佛山专员公署管辖。
1960年9月,从化县划归广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1961年4月,从化、佛冈重分为两县,各辖原有地域,从化县仍隶属广州市人民政府管辖,至今不变。
建国后,从化县行政区划进行了8次较大调整:
(1)1949年至1952年行政区划。全县设置5个区,16个乡,250个行政村,区、乡、村都称人民政府。1951年11月,原清远县鳌头乡划归从化县管辖。
(2)1953年至1956年1月行政区划。全县改设6个区,95个乡,2个镇。区政府改称区公所,乡、镇称人民政府。
(3)1956年2月至1958年9月行政区划。全县撤区改乡,改设30个乡。1957年,全县30个乡合并为吕田、流溪、良口、桃源、灌村、大江、神岗、太平、街口、麻村、棋杆、鳌头12个大乡及街口镇。1958年,全县12个乡合并为1个街口镇和街口、大江、桃源、神岗、太平、棋杆、鳌头、良口、吕田9个乡。1958年5月,原清远县龙潭区划归从化管辖。
(4)1958年10月至1960年3月行政区划。1958年10月1日,全县成立街口、江浦、太平、鳌头、良口、吕田6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0月23日,从化、佛冈合并为从化县,设9个人民公社。1960年,县内除街口镇外,原9个人民公社划分为15个人民公社。
(5)1961年4月至1978年4月行政区划。1961年4月,从化、佛冈分县。从化县除设置1个街口镇外,原9个人民公社分设为12个人民公社。
(6)1983年12月至1985年底行政区划。1983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为区公所。
(7)1987年后的行政区划。1987年1月,全县完成撤区建乡、镇,设9个镇和3个乡。1988年2月,原温泉镇分设桃园、温泉两镇,同年8月原并入街口镇的江浦、城郊恢复建置,同年10月东明、棋杆、民乐3个乡改为镇建制。至此,全县辖街口、太平、神岗、江埔、灌村、温泉、桃园、良口、吕田、东明、城郊、棋杆、鳌头、龙潭、民乐15个镇及广州市属的横江农场、民乐茶场、流溪河林场、大岭山林场和黄龙带水库管理处5个场(处)。
据《今县释名》:“峒獠谈观福,恃险为乱,明弘治二年(1489年)讨平之,因置今县。”取服从教化之意。
1994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48号):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从化县,设立从化市。
1998年,从化市辖15个镇,210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15个镇为街口镇、太平镇、神岗镇、江埔镇、灌村镇、温泉镇、桃园镇、良口镇、吕田镇、东明镇、城郊镇、棋杆镇、鳌头镇、龙潭镇、民乐镇。
(1)街口镇:面积11平方千米,总人口115319人,辖5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
(2)太平镇面积105平方千米,总人口37474人,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3)神岗镇:总面积118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39066人。
(4)江埔镇:全镇总面积119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人口40540人。
(5)灌村镇:面积57.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18629人。
(6)温泉镇:面积28平方千米,辖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人口4284人。
(7)桃园镇:面积116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22818人。
(8)良口镇:面积229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30407人。
(9)吕田镇:面积296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23303人。
(10)东明镇:面积192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9758人。
(11)城郊镇:面积110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总人口20677人。
(12)棋杆镇:面积56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21274人。
(13)鳌头镇:面积198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人口42948人。
(14)龙潭镇:面积103.47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1720人。
(15)民乐镇:面积33.4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14105人。
(16)境内另有5个广州市属场(处、公司):大岭山林场、流溪河林场、黄龙带水库管理处、横江农工商公司(横江农场)和民乐农工商公司(民乐茶场)。
民乐茶场属广州市农场局管辖,辖左村、潭口、鹿田、水坑、坑尾等农业管理区和3个茶果场,面积29.1平方千米,人口8105人。
流溪河林场归广州市林业局管辖,面积91.83平方千米,人口5115人,场属下有4个林业工区、3个农业管理区。
黄龙带水库管理属广州市水电局管辖,面积46.4平方千米,辖4个管理区,人口2222人。
横江农场属广州市农场局管辖,面积26平方千米,全场分设沙梨园、长江庄、向阳、陂下、横江、高田等6个全民农业管理区;1个全民蛋鸡场,西和、光辉、红旗、新星4个村委会。
2000年,从化市辖15镇。总人口517552人,各镇人口: 街口镇 84825 太平镇 45093 神岗镇 45466 江埔镇 49537 灌村镇 18625 桃园镇 22622 温泉镇 5552 良口镇 28049 吕田镇 23265 东明镇 8663 城郊镇 48389 棋杆镇 26535 鳌头镇 39205 龙潭镇 37111 民乐镇 12430 横江公司虚拟镇 7755 民乐公司虚拟镇 9482 流溪河林场虚拟镇 494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从化市辖15个镇(街口、城郊、温泉、良口、东明、桃园、吕田、灌村、江埔、神岗、太平、棋杆、龙潭、民乐、鳌头)。
2004年2月24日,从化市将15个镇调整为3个街道、5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从化市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从化市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文物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从化在500多年前建县时,隶属广州府。从化人民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荣历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多次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粤北第一、二次会战中,从化是主战场,从化人民配合国民党军队重创日军,遏制日军北犯,俘日官兵多名,击毙2900多人,击毁运输车百多辆,缴获大炮、枪械、马匹一批。
从化,7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至今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宋、元、明、清是从化的一个鼎盛时期。从化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这些丰富的文物,一方面,它无声地记录了我们的先辈们的艰苦创业历程,另一方面,则见证着岭南文化和从化文明的智慧与成长。可以说,从化,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从化市历史村镇主题区域:该市众多的历史村镇,体现了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融合交汇。规划重点保护从化市东风殷家庄、大墩村、凤院村、大江浦村、松柏堂、钟楼村、木棉村、钱岗村等历史村镇,保护广裕祠、邓氏祠堂、从化学宫大成殿等历史村镇中典型的祠堂、民居,维系传统聚落的格局和风貌
2002年,该市投入资金先后完成广裕祠、邓氏宗祠的维修和神岗木棉村五岳殿的实地测绘及维修设计。对五岳殿、先师殿、西溪祖祠、大江埔祠堂群和太平红石礼堂进行维修,并正在筹备开发钱岗古村落项目。新挖掘吕田镇狮象岩新石器遗址,扩大了文物的保护范围。
2003年完成全面维修的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荣获该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并于11月29日在广裕祠举行颁奖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官员亲自前来把获奖证书颁发给钱岗古村村民代表。
2004年投入资金20万元,维修从化学宫大成殿;划拨10万元用于维修太平镇红石村一间苏式礼堂;协助广州市文化局在吕田镇狮象村征地20亩,作为狮象岩新石器遗址的规划保护用地。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一批有价值的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363处,各类瓷器、石器、石雕、木牌匾、民间民俗用品等可移动文物7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