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标示中国近代旅游业兴起的是

标示中国近代旅游业兴起的是

发布时间: 2020-12-13 14:16:31

1. 中国近代旅游业是如何产生的

20世纪前,近代的工业经济来到中国,新的陆上交通体系的构建,但是伴随着的确实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入侵。那么中国在被踢开国门的同时自身产生了旅游行为吗?我们只能通过社会的二元结构来看待:首先进入的帝国主义不仅仅是大兵,还带来了西方世界为数众多的传教士、商人、学者,他们在中国从事的一种半职业半殖民的活动。他们的活动就是要好好审查中国的各种"宝贝",这样就出现了各地涌现的外国群人别墅。其中现代保留的规模较大的是庐山的洋人别墅。他们选择这样风景好的地方,一方面进行职业工作,一方面就无偿拥有了这块风景区。对于此时中国的广大百姓,其旅游活动(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活动)也同时广泛的存在。首先对于周期性的庙会活动,可以看成一种旅游目的地(因为庙会经产会出现卖艺的现象,而看客一旦付钱并观看就是一种旅游行为)。其次,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会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到郊外进行赏花观鸟,这是中国广泛存在的生活行为,所以可以定义为现代意义的生态旅游。再有就是皇亲国戚的巡游、猎兽等活动就属于旅游。一个典型的例子,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专门为皇帝的远行的旅游设立的观景点。
在20世纪30年代之间,中国没有自己的旅游业务公司。由于洋人享有开放口岸的通航权,所以在当时的很多重要城市的旅游中介服务全为洋人操纵。只在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雨在该银行下创办一个旅游部,为国人办理旅游业,经北洋政府批准,于1923年8月正是成立。
1927年,旅游部从银行中独立出来,成为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自身最早的旅行社。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终于赢得了华东、华北、华南的旅游业务。在之后相继踊跃了,出现了如铁路旅游经理处、公路旅游服务社、航空讯美空游、浙江名胜团。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旅游中介公司。
1949年之后的旅游业发展
1949到1977年的政治接待时期。如在1949年成立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华侨服务社,于厦门。华侨旅行社于1952年开始兴办。主要从事接待回大陆探亲旅游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外籍华人。在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回忆"在我国召开。这次事件引起我国因公务出差和旅游的外宾逐渐增多。在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下,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总社成立,并成立了15家分社。主要从事涉外的嘉宾及友人的接待。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从政治接待转向国民新兴的部门。在这种结构转变下出现了旅游的繁荣,表现在:l、在1978年原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管理总局",后改为中国国家旅游局;滞后在各省市区成立了相应的旅游管理部门。2、设立8个驻外旅游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1983年,我国被世界旅游组织接纳为会员,成为该组织第106个成员。3、国内旅游兴盛。随着出门旅游人数的增加,使得旅游带动的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高。4、促进旅游业人才的培养。随着旅游业经营管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2. 中国近代旅游业生产的背景是什么

中国近代旅游业产生的背景是:
1、近代以来的中国旅游活动局部存在,未形成产业,亟待改进。
(1)与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活动紧密联系,西方的商人、传教士、学者和一些冒险家来到中国,在一些通商口岸和风景名胜地区巧取豪夺,建造房舍,供其经商、传教、游览和休憩之用;
(2)旧中国政府与西方列强建立外交关系,向西方各国派驻使节,不少外交官员考察异域,游历甚为广泛;
(3)不少人民出国出卖劳动力,其中也有一些人在谋生之余顺道游览观赏;
(4)为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不少青少年漂洋过海出国留学,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出现“留学热潮”,得以游学欧美。
2、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有一定发展,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1)交通。铁路是近代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从1876年起铁路建设有胶济铁路、滇越铁路、广九铁路、中东铁路。近代中国的内河航运、远洋航运、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2)旅游住宿。近代旅馆从清代末期开始发展。有外资经营的西式旅馆,民族资本经营的中西式旅馆,铁路沿线的招商旅馆以及公寓等。
由此可见,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近代旅游业起端很迟,直到本世纪20年代初,上海、南京、北平等地还仅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外国公司开办的旅行社。因此,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于1923年在该行设立了旅行部。1927年6月,旅行部独立,更名为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由于创办者陈光甫等人的竭力经营,该社发展迅速,独占中国旅游业鳌头30年,拉动了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

3. 中国近代旅游业最早产生于哪里

中国的上海

4. 哪个旅行社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它是哪一年由谁创办的

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兴起的是()。
A、中国旅行社的成立
B、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成立
C、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诞生
D.、厦门华侨服务社的成立

选c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于1923年8月,正式宣告成立,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也就是日后的中国旅行社前身,近代中国旅游业由此萌芽。由银行家陈光甫创建

5. 1、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2、人类最初旅行活动的目的 3、中国最早旅行社的产生 4、旅行活动的分类

托马斯.库克 托马斯.库克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们出行,而且为他们订火车票,派出同行人员,还找了当地的人作介绍,这些都是具有现代旅游的特点,而且也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6. 中国近代旅游业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近代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成旅游近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旅游,转变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为旅游服务的企业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

7. 我国旅行社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1949年以前:我国近代旅行社业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早期资本主义化进程,交通运输业和新式旅馆等设施也随之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出于各类目的外出人群的流动,客观上需要专门的旅行机构为其提供服务,我国近代旅行社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当时的中国已有几家“洋商”开办的旅行服务机构,包括英国的通济隆、美国的运通公司等,专门为“洋人”和少数上层社会华人服务,缺少专门为中国普通民众服务的民族资本旅行社。爱国民族资本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创始人陈光甫先生因在外资旅行代理机构购买船票受到冷遇,因而立志创办一家中国人自己的旅行服务机构。除了爱国和维护民族尊严之外,陈光甫创办旅行社的目的还在于让“国人及各国人士了解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和名胜古迹”、“辅助工商”和“服务社会”。1923年8月15日,我国第一家民族旅行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正式成立。1927年初,旅行部与银行分立,改组为中国旅行社,成为独立的旅行商业机构。其经营范围从1923年旅行部设立之初的代售国内外火车、轮船客票及旅行咨询,逐步扩大到车站、码头接送和转送、行李提取和代运、发行旅行支票、为国人办理出国及留学事宜,以及观光游览等业务,还创办了深具影响力的旅游刊物《旅行杂志》。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旅行社在客运服务的基础上又开辟了货运服务和招待所业务,分、支社增加到49处,形成了覆盖全国并延伸到境外的服务网络。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旅行社在自身资产和业务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本着爱国和服务社会的经营宗旨,将协助民众战时流动和物资转移作为其主要职能。抗战结束后,中国旅行社的业务虽然一度有所恢复,可随着国内战争的推进,旅行社的经营最终未能完全恢复。上海解放后,陈光甫离开内地去了香港,中国旅行社的重心也随之转移到香港。1954年7月1日,以香港中国旅行社为名向香港英国当局申请注册,后发展成为香港中旅集团公司。

中国旅行社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近代旅行社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地方旅行社及类似的旅游组织,但均规模较小,且适逢乱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太大影响,大多在战乱中消亡了。只有中国旅行社作为我国近代旅行社业的典型代表,以其不凡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为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二、1949—1978年:行政事业导向的中国旅行社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迎接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我国在政府主导下设立了中国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两大旅行社系统,负责组织相应的接待工作。

1949年10月18日,福建厦门中国旅行社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同年11月和1951年12月,福建厦门和泉州华侨服务社成立。随着华侨来访人数的增加,广东、天津、杭州等地的华侨旅行社也相继成立。1957年4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在北京成立,并明确其主要任务是为华侨等回国探亲、访友、参观、旅游提供方便,做好接待服务。1963年,国务院又将港澳同胞纳入华侨服务社接待范畴。1974年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旅行社成立,与华侨旅行社合署办公,统称中国旅行社。

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负责访华外宾的食住行游等事务,发售国际铁路联运客票。之后,在直辖市、省会以及其他重要城市和国境口岸陆续设立了分、支社。1958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国外自费来华者接待工作和加强国际旅行社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中国国际旅行社划归国务院直属,由国务院外事办公室领导,各地分、支社归当地省市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且必须接受中国国际旅行社分配的接待外宾的任务,并在接待业务上接受指导。196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决定,改组和扩大中国国际旅行社为旅游事业管理局,负责对外国自费旅行者在华旅行游览的管理工作,领导各有关地区的国际旅行社和直属服务机构的业务,并在7月22日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第124次会议上,批准设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直属国务院领导,对外仍保留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名称,局、社合署办公。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局本部机构,经国务院确定为行政单位。

这一阶段旅行社业的发展,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下的行政事业导向,具体体现在:第一,旅行社的经营业务核心是进行外事接待,政治色彩浓厚,主要任务是“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扩大政治影响,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友谊,为国家吸收自由外汇”;第二,旅行社不仅仅是事业单位(对外可称为企业单位),还是政府机构,行使着行政管理职能,呈现出典型的“政企合一”状态。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