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的发展
『壹』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是什么
特点:来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自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中国毫无自主权利。
3、受到地理、人文、经济等因素影响,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成因: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影响:
1、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1)中国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的发展扩展阅读:
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固然有新式交通体系嵌入带来跳跃性发展的一面,也有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本身的历史继承性。
如果只看到一面,既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也不能科学地评估交通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
如考察青岛港—胶济铁路对近代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时,就不能单一地考察青岛港开埠后、胶济铁路通车后的山东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还要考察在此之前的山东经济发展样貌,至少需要了解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贰』 英国的交通运输系统是如何促进国内和国外旅游业的发展的
交通更加方便了,自然就能够促进人口流动,自然就能够促进旅游发展
『叁』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四点: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②:列强控制和操作交通运输,③:先进中国人救国的努力,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肆』 物流行业属于交通运输业么
属于。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
物流行业正是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所以是属于交通运输业的。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
(4)中国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的发展扩展阅读:
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
1、支撑经济增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十二五”期间,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2.5万亿元。
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经济运行效率提升,降低了物流成本,带动了汽车、船舶、冶金、物流、电商、旅游、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2、保障物资运输: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了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提升了物流体系综合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了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
2015年中国港口完成煤炭一次下水量6.7亿吨、外贸原油接卸量3.2亿吨、外贸铁矿石接卸量10亿吨。开辟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有效保障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3、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中国政府把推进交通运输先行发展作为支撑“四大板块”“三大战略”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点任务,积极打通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通道。
依托京沪、京广、沿海、沿江等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港口群形成的经济带、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城际公路客运普及和城际轨道加快建设促进了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城乡交通一体化让城乡经济融合更紧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交通运输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交通运输业
『伍』 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001-2006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保持繁荣增长态势,国内运输生产快速增长。截至2006年,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总量为202.5亿吨,同比增长8.9%;货物运输周转量达86921.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总量为200.8亿人次,同比增长为8.7%;旅客运输周转量达19202.7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9%。
目前交通运输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铁路与公路、铁路与民航竞争激烈。市场部分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多因素综合竞争,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细分市场中,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几年内,交通运输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需求拉动明显。交通运输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展望2007-2010年,在宏观经济放缓、油价有望走低、国家新的交通投资规划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同的交通运输子行业将面临不同的发展环境。
港口行业:竞争局势比以往更为激烈,港口建设投资依然高涨,行业整合力度会进一步增强;许多中小港口面临等级下降威胁,但具有国家政策支持、地缘优势、资金优势的重点港口获胜希望增加。
航空运输:继续快速增长,成本压力小于往年,预计吞吐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在油价趋稳、人民币升值等积极因素的影响下,航空运输行业的经营环境将好于往年。但仍然存在核心竞争力不足,兼并收购活动受限等发展阻碍。
公路运输:投资增速依然较快,尤其是省级高速公路以及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会继续快速增长,中部交通运输网络将趋于完善。
水运行业:由于进出口贸易增速下降、船舶运力增加等因素影响,水路运输行业将面临结构性调整,行业内航运企业整合力度会进一步加强,中国远洋运输与内河运输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最大的瓶颈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最低的行业,铁路行业市场化改革将驱动行业加速发展。基础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及运输管理变革成为提升铁路运输能力的工作重点,铁路运输效率将明显提高。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交通部、国家铁道部、民航总局等权威部门,在对2001-200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并利用现代预测工具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科学预测,同时结合行业内重点企业的分析对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投资机遇与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投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企业、投资集团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一、未来几年,交通运输投资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二、智能化交通成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主流
三、交通运输行业外资进入加快速度,融资方式将更为灵活
第五章 2007-2010年交通运输业展望
第一节 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一、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分析
二、2007-2010年经济发展展望
第二节 交通运输需求展望
一、货物运输形势展望
二、旅客运输形势展望
三、整体运输需求展望
第三节 交通运输行业展望
一、“十一五”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规划
二、2007-2010年细分交通运输行业投资力度分析
三、交通运输能力总体展望
第六章 2007-2010年交通运输业市场预测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预测
一、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二、工业发展预测
第二节 国内外贸易形势预测
一、国内贸易量预测
二、出口贸易量总体预测
三、进口贸易量总体预测
四、国际贸易总量预测
第三节 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一、公路运输需求预测
二、铁路运输需求预测
三、航空运输需求预测
四、水路运输需求预测
『陆』 根据国情,中国当务之急应该发展哪种交通运输业
B,
现在铁路运输发展尤为必要,纵观世界各国的交通,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主要是铁路,比如美国,铁路网高度发达。
D 选项肯定是不现实的,第一运输量少,第二成本高
『柒』 我国交通运输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来百废待兴,交通自运输建设力度逐步加大。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内河航道7.4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仅2.4万公里。民航航线里程1.1万公里,只有12条航线。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领域,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总体而言,交通运输供给滞后于需求增长,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捌』 请问有谁能够介绍一下中国目前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现在客车抄的每个窗口下面有一个小网兜,里面有一块砖头,可以应急使用,也没有人会去偷盗窃,比准备小铁锤要好多了,遇到火灾的时候,可以敲开玻璃窗。
长途客车的乘客上车时每十人发放一块板砖,指定共产党员管理,在车上有歹徒的时候,可以用于自卫。
公交车的两侧面有用火工器材开启的应急疏散门,如果车上内壁表面安装的紧急呼唤按钮有三个以上的按钮被乘客按下,就立即用控制爆炸方法炸开应急疏散门,乘客就直接走出车厢,无须攀高跳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