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产品架构

旅游产品架构

发布时间: 2020-12-07 03:01:00

⑴ 关于旅游产品结构的举例。

武夷山来景区的特产店感觉没有档次自,卖的东西似乎质量没有保证一样,产品也很单一.
在旅游方面玩的东西不是很多,而且很多人是自费旅游的,但是去玩的时候感觉找不到方向,因为路标太少了. 而且那些介绍武夷山的书还要钱,我建议向其他地方一样是免费的,就当是住宣传用吧.
我就是武夷山人,今年春节回家时,就带第一次去我们那的朋友去景区玩,觉得我这本地人都对武夷山不了解了.

⑵ 通过哪些方式可以优化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结构优化,是指旅游消费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实现多元化,并符合人们的不断变化的旅游需要。这就要求,旅游消费内容和旅游活动方式的具体选择,必须既有利于旅游者消除疲劳、增进健康,又有利于旅游者增长知识、修身养性、促进智力的发展。从目前旅游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看,观光旅游份额逐步下降,商务、购物旅游活动比重上升;自然风光旅游产品份额减少,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份额直线上升;度假旅游逐步兴起并走向成熟。因此,我们应当跟踪和把握好旅游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对旅游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使旅游者通过各种旅游活动达到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良好兴趣和能力、提高自身精神文化素质的发展目的。
精神消费及其满足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可以提高旅游者的精神满足程度,因而它不仅是高品位、高质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利实现旅游消费的必要条件。人们旅游的主要动机是追求清新、舒适、宁静、安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旅游消费首先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某些特定的旅游活动,如狩猎、钓鱼、森林旅游等,必须以不损害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前提,严禁滥捕、滥采和滥猎。同时,合理的旅游消费还应该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激发旅游者主动地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经营者积极筹集资金治理环境污染,保证旅游消费环境的良性发展。最后,旅游消费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以及政府一起行动,创建一个良好的旅游消费的社会环境。
一般而言,旅游需求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而旅游供给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应努力使旅游消费能够保证旅游“淡旺季”和旅游“冷热”地区的旅游消费市场的相对平衡发展,使各个旅游时期和各个旅游地区保持一定的旅游消费规模,以提高旅游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旅游消费对饮食服务、旅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商业及娱乐业等行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就现有旅游供给能力看,要针对旅游高峰时期游客较多的状况,尽量保证在旅游“旺季”和旅游“热点”地区,旅游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与旅游地的接待能力相适应,切实解决旅游“旺季”和旅游“热点”地区的“吃饭难”、“住宿难”、“乘车难”等问题,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的良好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从长期考虑,应根据旅游需求适时适量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要,提高旅游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促进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善。

⑶ 旅游市场为什么属于垄断竞争型结构

垄断竞争旅游市场复的垄断性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资源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从而导致每一种旅游产品都有其个性,于是旅游产品间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旅游产品的垄断性;二是政府的某些方针政策的限制,也会形成旅游产品的垄断;三是由于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使旅游者不能完全自由选择旅游产品而进入任何旅游目的地,从而使某些旅游产品形成一定的垄断性。

⑷ 旅游公司组成结构

国内旅行社:总经理1名,财务总监1名,常务副总经理1名,下设办公室、计调部、市场营销部专、导游属部三个部门根据规模设定人数,另各部门1名部门经理,根据部门大小决定是否设置部门副经理,建议总人数在30人左右。

出境组团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3名分管下设相应部门,财务总监1名,下设行政及人力资源部、入境旅游中心、出境旅游中心、国内旅游中心、航空票务中心、市场营销中心,根据规模设定部门人数,总人数在100人左右。

⑸ 中国旅游业总体上是什么结构

中国旅游业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摘 要: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之一,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由于其关联性和延伸性强,带动的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覆盖整个产业体系。从旅游业入手,解析中国旅游业现状,分析旅游业产业结构升级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及其对整体经济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旅游业;区域整合 1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且多种多样,目标消费群体广泛,这对于开发系统性、综合性的旅游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且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旅游业的规模上逐渐的加大,旅游的方式也是逐渐的丰富起来,从事旅游的人员也迅速的增长。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无论在旅游人数还是消费水平,乃至整个旅游行业,除2003年SARS疫情受到了打击外,一直在持续迅速增长,且2004年旅游业的增长幅度远超往年。可见,当外来因素导致一定时期的出游低潮后,形势的恢复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繁荣和更快的增长。 旅游业的强力发展为人民的就业产生了强大助力,同时旅游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定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发展和调整。(见图1) 1.2 旅游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1)旅行社发展不平衡。 从图一可以看出,中国旅行社数量一直持续增长,但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旅行社资产规模很小,营业收入、赢利能力偏低,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 (2)区域不平衡。 中国幅员辽阔,正因如此造成的东西部的旅游发展差距较大。东部经济发达旅游业发展迅猛、游客过于密集;而西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却无人问津。 (3)投资、市场不平衡。 投资有限、市场较单一也是我国旅游业未能实现较好发展的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中国旅游业“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4)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不平衡。 本文在此将中美日三国2000、2004、2005三年旅游业的国际收支和旅游人数分别进行对比和简单分析。 2000-2005年期间,我国的国外游客到达人数的平均增长率为22.91%,而出国旅游人数的平均增长率则为91.56%,国际旅游支出的增长率33.06%反而小于国际旅游收入的 37.55%,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人数迅速增长,但人均消费水平偏低,甚至有下降的趋势,我国居民出国旅游的整体水平不高。 2 旅游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2.1 自身价值 发展旅游业,最根本的当然应是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除观赏性外,资源价值还包括资源间的地域组合,环境容量和质量等。资源本身应有鲜明的特色和主题,这也是吸引游客的基本条件。从宏观上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也是资源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资源 本身的吸引力有着重要影响。 2.2 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交通运输,基础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对外经济联系,社会政治因素等。 影响最大的应为经济发展水平,其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了其他因素的发展程度。交通运输分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强调快捷性和便利性,可以极大的促进旅游的发展。社会政治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政策对旅游业的影响,包括政策的直接影响和稳定性,另一个则是社会治安和安定问题。 3 旅游业产业结构如何升级 3.1 区域整合 当前中国旅游业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有效品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有效整合。这就要求打破地方垄断,实现良性竞争和经济有序发展。区域整合要求利益的一致共享,差异和趋同并存。区域间综合协调,各功能区合理组合,建立串联旅游路线,即充分利用了各方资源,也满足了游客进行区域性深度旅游的需求。 3.2 目标消费群体多样化 消费者市场过于单一,不仅风险较大,易受外界影响,还容易受到制约。这就要求在对主体市场深度开发的同时,注重优化、开拓市场,构建多元化市场结构,实现目标消费群体多样化。旅游业的一个发展问题是季节性,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扩大客源,实现客源多样化。 3.3 旅游产品提升 要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需立足原有资源基础,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源实行综合性发展,深化利用旅游资源,加强产品开发和创新。 在发展新型旅游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特色,不能简单模仿。应着重深入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体系,着重改善交通等基础建设,有效的对投资进行引导,为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4 服务水平 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经验欠缺,服务质量偏低,对旅游景点的形象影响恶劣。当前我国旅游学科尚不成熟,专业人才缺乏,服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经营管理不善,提高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要提升服务水平,首先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服务标准并严格执行,其次要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强化服务意识。 3.5 基础、配套设施提升 旅游区域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尤其是游客直接接触到的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对于游客对旅行的评价有着直接影响。 保证交通顺畅和快捷,除了线路本身的质量外,还包括内部和外部交通的良好衔接,景区景点和交通线路的良好衔接。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配置功能,能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 3.6 经营和管理能力 提升经营和管理能力,就是要实现管理系统化,建立严格标准并切身实施,提升宏观调控水平,强化政府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良性有序的市场,通过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带动产业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⑹ 旅游系统架构主要包括

您好!旅游系统架构一般都是基于目的地架构!
比如思途旅游CMS系统就是这样设计的!
基于目的地架构的旅游建站系统,更容易优化,操作更加方便!

⑺ 旅游业如何以需求优化供给结构

据报道,供给侧改革,一个全新的命题、一个热门的话题,旅游业作为生活性服务业,在服务大众,促进消费,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的大局中担当着重要的使命,自然需要率先“破题”,谱写供给侧改革的新篇。

未来应该以大众旅游消费的需求来决定产品结构,针对多样化的需求来优化供给结构,以增加有效供给,互联网背景下的需求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的特征会日益显现,也就必然呼唤“度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希望未来有一天所有的旅游产品都可以做到量身定制!

⑻ 什么是旅游者消费结构

您好

旅游来消费结构自,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旅游消费结构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一)旅游者的收入水平
(二)旅游者的构成
(三)旅游产品的结构
(四)旅游产品的质量
(五)旅游产品的价格
(六)旅游者的心理因素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⑼ 旅游消费结构

这个要看旅游局对外发布的资料了,中国人现在出去,交通的花费最高.

⑽ 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由几部分构成

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点,因而,研究旅游产品结构也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认识。[1]
(一)旅游产品消费结构
旅游产品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以及旅游者的不同消费层次及水平的比例关系。不同旅游产品及其要素的消费类型主要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而不同消费层次及水平的消费类型则主要包括高档消费、中档消费、低档消费或舒适型消费、经济型消费等。因此,研究旅游产品消费结构对进行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产品要素结构
旅游产品是一种综合性产品,因此要从要素结构入手,研究旅游景观、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旅游购物品各自的规模、数量、水平及结构状况,从而把握住各种要素的特点及供给能力,为开发旅游产品奠定基础。研究旅游产品要素结构,还要研究各旅游要素的组合状况,即以旅游景观为基础,研究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机组合,各种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的配备比例,从而组合成综合的旅游产品。
(三)旅游产品组合结构
旅游产品组合,是按照一定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条件,把各种单项旅游产品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定区域内旅游活动的消费行为层次结构。因此,从旅游产品组合结构入手,研究各种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旅游产品的有机组合,把各个区域旅游产品及一些专项旅游(如会议、探险、考察、体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综合性旅游产品,就成为旅游产品结构的重要内容。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