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中国旅游心理学的发展

中国旅游心理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2-07 00:56:03

A. 谁给我篇-旅游心理学读后感

旅游团队中,最使导游员头痛的要属那些难侍候型的游客了。难侍候型游客最大的特点是爱挑旅游过程中的一切“毛病”,动不动就扳起面孔,不分场合,不顾情面,指责他人,并且用词尖刻伤人。其次,他们对待旅游接待服务要求高,求全心理严重,与其他游客的关系也较为紧张。别人见到他们也往往敬而远之。他们对待导游员的服务更是要求严格,稍不如意就要以“投诉”来威胁。因此,导游员在接待这类游客时要多加小心,防止他们的无理纠缠。
参考提示
对待难侍候型的游客,导游员首先要严格按照旅游接待计划书上的内容进行活动,导游服务要规范,操作顺序要合理。在提供导游服务时,态度上不卑不亢,工作上认真细致,碰上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和问题时,面对游客的挑剔和指责,导游员既不要针锋相对,对着干,也不要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更不要因感情用事或者运用手中的 “特权”给游客吃“药”。相反,应以更大的热情和毅力服务好这些游客,使其内心真正感受到导游员的宽宏大度,有才有德。
难侍候型游客的“克星”是“公道”。只要导游员办事公道、公正、服务热情周到,就不怕游客挑剔和指责,同时也要相信旅游团队内的绝大部分游客是通情达理的,是完全可以依赖 一是把握价值取向,具有向心力。导游人员对旅游团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全面负责,必须当好游客的主心骨,始终站在游客立场上,明辨是非曲直、认准价值取向,不随波逐流。

二是强化职业素质,具有自控力。个别导游知错犯错的根源在于经不起种种诱惑,缺乏内在的定力。要加强道德修养和世界观改造,牢守游客原则防线、思想道德防线和法律法规防线,不伸手、不越轨,处处体现职业道德高境界,时时显示服务技能真水平,才能真正赢得游客的信赖。

三是待客公正平等,具有亲和力。导游要为游客进行长时间面对面的服务工作,摆正心态和和谐处理各种关系十分重要,要学会尊重、体贴和关心每一位游客,要做到服务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对部分旅游者出现的思想波动不横加指责,对少数游客存在的缺点不讽刺挖苦,对个别客人遇到的困难不袖手旁观。

四是牢记岗位责任,具有免疫力。能不能过好金钱关是检验原则性强弱的试金石,是掂量其人格魅力的秤盘星。关键在于慎独,时刻告诫自己事事出于游客心。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不少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生往往沉浸在理想王国里,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自信。但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常常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切实际,由于择职时取向过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受挫。 因此应大学生首先要正确全面地作出自我评价,对自己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由此,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就可克服其好高骛远的通病,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而有的毕业生存在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 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首先你不要过多地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而是应该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因为,你若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营自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
平衡心态,善待挫折有的大学生尽管努力了,但仍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也不要灰心。事实上,书读得好不见得你的工作就一定会很好!因为除智商外,还涉及“情商”、人际交往,工作经验等书本外的知识,工作经验又是如今单位比较看重的,所以,大学生初找工作时暂时得不到他人认可,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失意与挫折是当人们某些愿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对于一直风调雨顺的某些大学生来说,在上岗前就要有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从学校刚走上社会时,大学生对社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加上找工作常常受挫,因而可能感到心理有很多的不平衡。其实,所谓的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而失衡倒是经常的。绝对的公平是难以实现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找到自我的平衡点。 因此,对自己感觉不平衡的人、事、物,要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过多地抱怨,因为发牢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从找工作的挫折中吸取教训,才能求得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工作暂时没有,可以慢慢找;工作不理想,先就业再择业;经验缺乏,在工作中积累;还可以自主创业……

B. 旅游心理学对中国旅游业有什么重要发展意义

你好,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和旅游业的一门新型学科。旅游心理学是研究内旅游活容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和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也随后在80年代中期开始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国外学者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有两条思路。一种是以旅游消费者为对象,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的一般规律;另一种是研究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互动关系。前者以美国学者小爱德华·J·梅奥和兰斯·P·贾维斯的著作《闲暇旅行心理学》为代表,该书以旅游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出发点,详细地分析了知觉、学习、人格、动机、态度等心理因素以及角色与家庭、参照群体、社会阶层、文化和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后者以相互作用分析为理论基础,对旅游接待业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本书借鉴了这两种思想的研究,吸取了日本学者的旅游和服和心理学思想,并在我国学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心理体系。

C. 旅游心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应用型系列规划教材编委会组编的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本教内材主要针对高职高专旅游容专业学生,内容设计上突出实用性,通过实例与实训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上以“够用、必须”为原则。其具体特色如下:
1.突破传统模式,采用项目式编写体例
2.理论为辅,现实为主
3.针对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
4.注重练习与实训内容的设计
5.丰富的当前旅游信息资料

D. 简述中国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实践服务。由此可以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两方面。

1.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心理学的理论任务首先是通过对自己对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地揭示心理、意识与外部世界和脑的关系及其起源的奥秘,从而以最新的科学成果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起到论证与充实的作用。

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论证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具体化。心理学揭示了客观现实对人的主观精神或心理的决定作用,揭示了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还说明了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是如何产生,它们又是怎样实现对行为的调节等等,这些方面积累起来的科学事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有利的科学证据,有力地支持了辩证唯物论,批驳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哲学谬论。正如列宁所说:“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有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但能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还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世界,战胜宗教、迷信和各种唯心主义的宣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再次,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如教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美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也是从不同方面研究人的,而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的大量研究成果无疑对这些邻近的学科酌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是揭示各个实践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并根据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来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为社会实践服务,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预测与控制。而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其目的就是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如我们可以根据智力、性格、气质等心理表现的情况,编制各种量表,来了解人们的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我们还可以根据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相互联系,从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的心理和行为状况,预测他将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这样有助于我们利用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更好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其次,由于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把基础心理学所揭示的一些基本规律应用到实践的各个方面就成了心理学的又一任务,由此应用心理学分支越来越多,如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已渗透到各种实践领域,产生广泛的实用价值,由此形成了心理学的众多分支,直接服务于社会。(三)心理学分支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与成熟,它们都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中作出各自的贡献,下面简介几个主要的分支学科。

普通心理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心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普通心理学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阐明心理现象中最基本的事实与一般问题,探讨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由于它具有总体性、概括性,所以成为各心理学分支的基础和初学者的入门向导。普通心理学可细分为感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情感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比较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两门学科。前者是研究物种在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事实与规律的学科。后者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的学科。个体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人类学习的本质、过程与普遍规律,而且要具体地探索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品格的规律,以及教育者依据这些规律合理地组织教学与教育活动的方法及应有的品质等。教育心理学也可以细分为学科心理学、教师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品德心理学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变化规律的学科。社会心理学既研究大团体中的心理现象,如社会情绪、民族心理、宗教心理等;也研究小团体心理,如团体气氛、心理相容、团体的价值定向等;同时还研究个体的社会心理问题,人的自我评价、自尊、自重等。社会心理学又可细分为大众心理学、群体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

心理学的分支领域还有很多,如管理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参见本章阅读材料)。可见,心理学分支学科的产生和飞速发展,

既反映了人类对它的需要和它的实用价值,也说明心理学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正在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E. 旅游心理学知觉的整体性给旅游业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知复网上有,但是今天我不在学制校机房不能给你下序号文献标题文献来源年期来源数据库1职中《旅游心理学》教学创新初探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关注教学的适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于《旅游心理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高职高专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讨PBL模式在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高职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重构探讨宿州学院学报2007/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案例教学法在旅游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浅议高职旅游心理学课堂上的德育渗透辽宁高职学报2007/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9浅谈案例教学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教师2007/S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0高职《旅游心理学》教学初探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有记录30条上页下页

F. 旅游心理学,感觉的一般规律简答题

1.旅游者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2.旅游感觉的适应性
3.旅游感觉的相互作用
4.联觉现象

G. 我国最早的一部旅游心理学教材是什么时间,哪个出版社,哪些人参与编写的 什么名称的教材。

1985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屠如冀教授相继主编了全国第一部《旅游服务心理学》

H. 论述旅游心理学对于旅游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旅游心理学可以对游客有更好的了解。
这样旅游服务工作将更加顺利。

I. 旅游心理学中案例辨析题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某地国旅接待了一个来自美国的肿瘤医学访华团一

没用的

J. 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外国人,从旅游心理学定义,说明她的行为如何符合定义

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介绍给外国人,实际上彰显了导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积极推广。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