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
1.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的重要活动
2009昆明新源春欢乐购物节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
2009云南印刷物资机械及器材展览会
2009中国云南国际旅游休闲产业博览会
2009云南地产文化节(昆明)春季房地产交易会
第七届昆明家装、家具、装饰材料交易博览会 2008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
民族民间工艺品展
2008性文化暨性健康产品博览会
第四届昆明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暨警用装备博览会
云南医疗器械博览会
2008首届中国太阳能西南展览会(昆明)
第四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
2. 昆明世博园资料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世博园)是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园区整体规划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恢弘,集全国各省、区、市地方特色和95个国家风格迥异的园林园艺精品,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于一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一个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园林园艺精品大观园
园区包括五大场馆:国际馆、中国馆、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和大温室;七大专题展园:树木园、竹园、盆景园、药草园、茶园、蔬菜瓜果园和会后新建的名花艺石园;三大室外展区:国际室外展区、中国室外展区和企业室外展区。共培育移栽了各种类植物2,551种,200多万株(丛),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12种,创历届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最好水平。同时还创下了占地面积、建设速度、展示植物种类、园林精品、连体温室、竹类植物种类、柏科植物移栽、断崖塑石等8项“世界吉尼斯之最”。
作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会会址,世博园凭借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原创性的园林园艺大观园独有的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园艺性、高品位性、唯一性、不可模仿性、价值可持续性的会址文化遗产。
世界园艺博览园设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昆明市区约4公里。博览园占地面积约218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共有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别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专题展示园(台),国内许多省市区也都建有能集中反映本地区园林艺术的展示场所。可以这样说,这里是一个汇集了全世界园艺风景的超大型博览场所。
博览园主要有5个展馆、6个专题展园、34个国内展园和33个国际展园组成。
到世界园艺博览园交通很方便,市区东南西北各汽车站均有专线车。有69路、71路,您还可以在长寿路乘10路公共汽车,或在此乘中巴车。
世界园艺博览园门票价格为:全价票100元/张,半价票50元/张。
世界园艺博览园入口分为:主入口、北入口和金殿、世博园的索道口。
博览园内各展区介绍:
中国馆
总建筑面积19927平方米,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观礼台面积3600平方米,道路、场地铺装面积4340平方米。
中国馆是'99世博会最大的室内展馆,它与人与自然馆、大温室主广场(新世纪广场)构成世博会主场馆区。
中国馆处于广场北面较高地势,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广场高9米,正对中心广场,设有供开幕、闭幕和开展会期活动使用的观礼台。中国馆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廊将各功能展厅有机组合在一起。整个建筑共分2层,建筑物顶部高18米。基本单元平面为24×24米,共7个。
中国馆的建筑风格结合汉代宫苑建筑与南方民居建筑,绿瓦白墙,绿色代表生命,更是园艺的象征,白色代表着和平与和谐。
中央内庭园分为江南庭园、北方庭园和大理庭园,既集中表现了中国园林园艺风采,又是观光、休息的理想场所。
国际馆
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25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43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50平方米,室内地坪高程1953米。
国际馆位于博览园的最东端,主游路收尾处,离博览园主入口约2公里。
主体建筑以郁郁葱葱的山林作背景,环境优美。建筑造型由一圆形主体和100多米长的弧形墙组成,以大体量的展览空间展现在观众面前。建筑结构通过几个同心圆柱网形成几个完整而流动的空间。世界各国的展室环绕中庭布置,充分体现了平等和睦的国际大家庭关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筑有一种向上向前的动感和气势,象征着人与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纪的决心。
国际馆大部分为两层,高8.5米,局部分为三至四层,高19.2 米,平面尺寸总体约66米×78米,中庭的圆形屋顶,直径18米,圆形中心部份采用钢网架玻璃采光天棚。
国际馆前广场结合地形设置庭园,前面有景观水流、绿草鲜花,室外绿化和室内绿化相 互映衬,使展馆布局溶于大自然。
人与自然馆
总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占地面积19148平方米,场地铺装面积1800平方米,绿化面积6290平方米,景观水池面积6100平方米。
人与自然馆是本次博览会的主题展馆,展馆建设结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两个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现了山、林、水、建筑融于一体的意境。
人与自然馆的平面布局是以远古生态植物三叶草变形规整后的三角形为基本单元拼合成三个六边形,建筑结构采用不锈钢网架,规律性强、空间划分自由苏铁等10余种,二级保护植物30多种。
一株树龄近300年、胸径1.1米、高13.8米、冠幅8×8米的巨大翠柏从70公里以外的地方移栽入园,创世界柏科植物移栽记录。移栽成活的这株大树,使游人望而惊叹。
3. 2010年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
新华网云南频道4月20日电(记者 李倩)2010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把专项活动和群众参与、继承保留与创新发展、民俗风情与现代元素、本土文化和外域文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等结合,让国外内游客全身心感受云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据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云周介绍,本届狂欢节将于5月1日至3日举办,按照"欢乐、节俭、安全"的办节原则,将推出14项主要活动,其中创新项目有7项:2010年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闭幕式系列活动,包括"诗画江南"江阴天华民乐展演,周建松"云南风光专题摄影展",《滇游日记》云南专题研讨会等;昆明私家车创意装饰巡游大赛,将选择富有创新装饰的私车参加今年的巡游车队,增强市民参与的互动性;巴西桑巴舞歌舞展演;国际音乐美食节,将邀请20多个国家的艺人同台演出及美食现场展览展销;街头舞蹈表演赛,除了传统的民族舞表演外,今年还增设了街舞、国标舞、民族民俗舞表演赛;昆明老街欢乐购物节;昆明-南宁自驾车旅游首发暨欢迎仪式,昆明和南宁将各组织50辆私车相互自驾游。与此同时,传统的保留项目如花车巡游、花车梦幻巡游、广场表演、傣族泼水舞蹈展演、民族特色长街宴、昆明市招商引资洽谈会也将如期开展。
昆明市旅游局局长黄峻峰说,因旱情严重,全市的旅游业受到了影响,仅3月份,到昆旅游人数同比下降了25%。"考虑到抗旱因素,我们把以往的泼水狂欢改为泼水表演,只是象征性的撒点水;巡游的花车数量从4辆减为3辆;隆重的开幕式也调整为简单的启动仪式,不再广泛邀请领导和嘉宾,尽量多的节约经费。"黄峻峰说。(完)
4. 昆明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十大成就
昆明负重疾进的五年,是迸发生机与活力的五年,是“九五”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五年;是新上项目最多、投资增长最快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投入最大、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是园区建设成效最明显、各类园区经济不断提升的五年;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发展环境改变最大,获得各项荣誉最多的五年……
荣誉
“十一五”
近年来,各种城市荣誉和桂冠接踵而至。
“2008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昆明被授予“国际旅游名城”荣誉;2008年起连续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09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大中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宜居绿色生态城市”、“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2009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2009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等称号。2010年,荣誉仍频频而至“2010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2010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前20强、“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中国十大最有吸引力城市”、“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联合国人文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开年,在吉隆坡举行的“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第七届年会”上,昆明又入选“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从2008年到2010年,昆明在全国所获荣誉有30多项,几乎每月均能摘得一项大奖。纷至沓来的殊荣,客观地印证着昆明城市形象、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的提升,标志着昆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城市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预示着昆明“十二五”的蓝图起点更高、期待更多、空间更大。
1
城市综合实力
这五年是“九五”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五年
2010年GDP预计达2120亿
201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0亿元,是“十五”末的近2倍,年均增长12.7%;财政总收入559.6亿元,年均增长19.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3.8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0亿元,年均增长30.8%,累计超过6000亿元,是“九五”、“十五”10年总和的2倍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8800元和5810元,年均实际增长10.6%和8.5%。
2
城市品质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投入最大、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
三环建成试通车
主城建成区面积达287平方公里,呈贡新区建成区面积达41平方公里。
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二环快速系统、三环闭合工程、国道东连接线、昆安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通车,绕城高速内环和外环、环湖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完成193条城市道路微循环改造,“四环十七射”骨干路网基本形成。新增城市道路1460.8万平方米、高等级公路230公里。地铁1、2、3、6号线开工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建设加紧推进。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云桂铁路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城区14个汽车客运站完成搬迁,5个新站投入运营。公交营运线路增加到685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8%。
完成新机场征地拆迁,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机场高速路全线贯通。
启动拆迁127个城中村
启动拆迁127个城中村,开工面积达981.5万平方米,63.8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交付使用。
呈贡新区建设加快推进
呈贡新区建设加快推进,核心区路网基本形成,大学园区入驻师生近8万人,王家营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站竣工运行。云白药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新区。
3
新型工业化
这五年是新上项目最多、投资增长最快的五年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
“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达700亿元。实施大投资拉动、大项目带动、大企业推动,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13.3亿元,是“十五”的3.6倍。2010年,实现进出口贸易100亿美元。
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开建
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先锋褐煤洁净化利用等69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云内动力轿车用柴油机、中铁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等31个项目竣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32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240家。
高新技术企业达244家
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达55%和38.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4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4亿元。新增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0个。
4
园区建设
这五年是园区建设成效最明显、各类园区经济不断提升的五年
设立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
设立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设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呈贡县七甸街道办事处、宜良县汤池镇、澄江县阳宗镇进行托管;建设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打造以倘甸片区为重点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北部县区迅速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规划面积达1061平方公里,形成了以4个国家级园区为龙头,13个省级园区为支撑的园区体系。
高新区、经开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烟草及配套、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主要聚集点和昆明的重要新城区;官渡印刷包装城引资企业和项目逐年增多,部分企业和项目已建成运行;呈贡随着新城建设的推进,一批先进工业基地和著名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区位优势集聚效应彰显魅力;杨林、海口、安宁、东川、晋宁、寻甸等省级工业园区已聚集了大量工业企业,园区支柱产业轮廓逐渐明显。
积极推进招商引资,组建招商分局,实行驻点招商,瑞士雀巢、法国拉法基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昆明,引进哈电、中国南车等19家央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分别达28.5亿美元和2722亿元,是“十五”的11倍和9.8倍。
农业园区规划面积达50万亩
全市农业园区规划面积达到50万亩,已规划或正在规划建设的园区,有近10个。另外,按一园多区理念建设的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先后在宜良、晋宁、富民、嵩明、寻甸成立了分园区。
5
现代服务业
这五年是信息、中介服务、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加快发展的五年
全面启动打造滇池泛亚合作平台
全面启动打造滇池泛亚合作平台的战略行动,促进与泛亚在经济、贸易、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成功举办昆交会、旅交会、泛亚财经与股权高峰会、农博会、国际人类学大会等会展活动。被商务部评为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信息、中介服务、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批大型商业项目建成开业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39亿元,年均增长12.3%。
组建昆明泛亚产权交易中心。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昆明发展集团,形成投、融、建、管相分离的运作机制,政府信用大幅提升,国有投资公司融资能力显著增强。
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二期和顺城王府井等一批大型商业项目建成开业,关闭搬迁主城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2家。搬迁改造主城区批发及批零兼营市场43个,完成29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家电下乡”累计销售总额达4.8亿元。
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实施意见正式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一批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昆明。
旅游“二次创业”
旅游总收入累计达1033.5亿元,年均增长15.5%,石林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并列入国家5A级景区。
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过程中,全国唯一距离中心城市最近且海拔超过4200米的轿子雪山将成为昆明旅游的新名片,昆明也通过提升改造老景区,挖掘建设新景区逐渐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乃至西亚的大型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6
现代都市农业
这五年是农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快速转变的五年
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11户
“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2010年达122亿元。
粮食生产平稳发展,烤烟生产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蔬菜、花卉、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11户、52户和297户,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49个,成功争取国家批准设立“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都市型现代农业“4210”工程全面实施。
打造“农业总部”
为使昆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把昆明打造成为“农业总部”,昆明市将在农业园区建设、土地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11个方面给予企业政策优惠。积极推进包括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晋宁宝峰食品加工园、寻甸农业科技示范园、斗南国际花园、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区等9个农业园区建设。
鲜切花生产基地面积达9万亩
到“十一五”末,以斗南花卉为代表的昆明鲜切花生产基地面积达9万亩,产量43亿枝,总产值51亿元。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现每天约有2万余人次进场交易,日均上市鲜切花上百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500至1500万枝鲜花,日成交额600至1200万元。每天约有300至500吨鲜花通过航空、铁路、公路运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去年,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量突破44.3亿枝,交易额达32.1亿元。“斗南花卉”这一中国驰名商标有望在全国各地建基地,并力争将中国昆明斗南国家重点花卉批发市场的建设纳入农业部市场建设规划。
7
生态建设
这五年是滇池治理提速最快、空气质量优良率最高的五年
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四创两争”强势推进,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创模26项指标达标23项,创卫通过国家技术评估。主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7.9%和41.6%。建成区连续五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优级天数达116天。
滇池治理全面提速
回眸“十一五”,滇池治理全面提速,生态建设富有成效。完成滇池治理“十一五”规划及补充报告项目56项,在建11项。草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4.29%,外海综合营养化程度得到遏制。环湖截污主干管渠实现基础闭合,完成主城8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升级改造,主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10.5万吨。疏挖滇池底泥370万立方米。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进展顺利。
实行河(段)长负责制,全面开展36条出入滇池主要河道及84条支流综合整治,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完成4971个河道排污口的截污及雨污分流改造,铺设改造截污管网353.3公里,河道两岸绿化面积728.7万平方米。开展“四退三还一护”工作,建成湖滨湿地和林带5.4万亩。全面实施“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全”工作。滇池流域关闭挖沙、采石、取土点547个,主城封停禁采地下水井361口。
阳宗海砷污染防治取得成效
阳宗海砷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质达标率上升到99.6%。
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建成再生水利用设施265座。县城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运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
三年种树340万株
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植树造林10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昆明三年种树340万株,超过过去20年总和。
推进环保执法机制创新,在全国率先成立环保公安执法队伍。
8
社会事业
这五年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安宁、嵩明两个职教基地加快建设
不断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民生工程的投入,2010年达131.5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完成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231所。优质普高在校生比例达67.1%。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9.3万人,安宁、嵩明两个职教基地加快建设。民办学校912所,在校生27.6万人。完成昆明学院新校搬迁。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2775个,每千人拥有床位数5.4张。
累计开发就业岗位71.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4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农村转移就业71万人。
占地600平方米的昆明市大学生创业园,目前有15家创业团体入驻,12家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收入可观,入驻大学生在自身创业的同时带动了144人就业。
超额完成“十一五”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率目标。开展新型农村社会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达90%,新农合参合率达98.4%,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6.5%。以内,创新优先优惠的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机制,累计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奖励4.3亿元,被评为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工作先进市和全国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引进各类人才11000多人。
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65063套
子君村经适房一期5300套房源去年完成交房工作。“十一五”以来,通过政府统建、政企共建、商品房项目配建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配建廉租住房、收购二手房等方式,昆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年分阶段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65063套,发放租赁补贴13092户,解决7万多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全国第七届残运会在昆成功举办
成功举办滇池泛亚文化艺术节、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聂耳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竞技性体育和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全国第七届残运会在昆成功举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完善,监管和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大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85个文化站、1370个文化活动室。
开工建设市工人文化宫、市博物馆二期等重大工程。
9
改革开放
这五年是发展环境改变最大、获得各项荣誉最多的五年
制度创新使得昆明活力迸发
2008年,昆明共创新制度1414项,全年平均每天创新3.8个制度,转化为市委、市政府文件242项。2009年共创新制度2407项,平均每天创新6.6个制度。2010年1—9月创新制度2257项,平均每天创新8.4个制度。3年创新数千项制度,使得昆明活力迸发。
向社会公布领导干部公务电话
行政效能大幅提高,软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围绕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推进“效能昆明”建设,大力推行“五办作风”、“一线工作法”、“工作成果倒逼法”,实施“三最三严”制度,行政效率大幅提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实施阳光政务,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公开承诺制,向社会公布领导干部公务电话,市长热线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开通“96128”政务信息查询,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506项精简到86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会城市。下放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62项,东川、石林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乡(镇)建制35个。开发区和园区实体化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推进股权资本市场建设
成功试点引进股权投资,推进股权资本市场建设。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任务。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93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4%。
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组建昆明报业传媒集团等5大文化产业集团,大力发展民办学校和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深入推进。
10
城乡一体化
这五年是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最快的五年
城乡公交实现“镇镇通”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乡乡通油路,完成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3837公里、路基改造5928公里。城乡公交实现“镇镇通”,行政村覆盖率达90%。
城镇化率达63%。
解决107.5万人
饮水安全问题
5. 云南的这个地方举办的什么节日,竟然是以人名来命名的
云南的少数民族比较密集,有很多不同的少数民族居于云南,因此以人名来作为节日是很常见的,但是在云南昆明晋宁有一个节日,却是相当的隆重,那就是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这个节日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弘扬郑和的文化和精神,这个节日同时还包含了多达11项的文化传承,其中文艺演出全是围绕郑和宝船为主题。
2019年7月11日是中国的第15个航行日,也是郑七下西洋的第一个纪念日。在今年的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分为家乡晋宁、山水晋宁、新丝绸之路晋宁三个章节。总共有12个项目。节日当天,在场的观众都非常热情,精彩的节目让会场内掌声如潮。
6. 昆明的特色节日有什么
昆明是一个多来民族汇集的自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戏、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7. 创意云南2014文化产业博览会是个人举办还是单位主办,举办人是谁
主办单位
云南省文产办
云南省文化厅
云南省广电局
云南省新闻出版局
昆明市人民政府
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昆明建设民族文化创意之都”高端论坛
由昆明市文产办承办。
(二)“文化与资本”高端论坛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三)“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典型征集”活动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四)“彩云杯·大师奖”优秀玉雕作品评选和颁奖活动
由云南文投集团承办。
(五)珠宝玉石拍卖活动
由云南嘉富尔拍卖有限公司承办。
(六)“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评选,石雕、刺绣工艺大师评选
由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承办。
(七)创意云南2014小记者选拔赛、中国幼儿思维能力挑战赛等活动。
由云南信息报承办。
(八)动漫互动及各类动漫选拔赛
由云南天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九)微电影节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十)“针尖上的云南刺绣大赛”与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评选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十一)中国国际(云南)文化旅游投资洽谈会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十二)“我的宝贝要上云南文博会”活动
由云南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承办。
(十三)“文博会的惊喜”参展故事媒体分享会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十四)云南文化产品网店推广行动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
(十五)建水紫陶传家宝设计大赛
由猪八戒网、云南信息报、红河州文产办、建水县人民政府承办。
(十六)云南文化产业特色企业、特色协会、特色村寨评选活动
由云南信息报承办。
(十七)“你的创意我买单”系列创意活动
由云南信息报承办。
(十八)开幕式及各类文化服务与产品宣传推介活动
安排在7号馆中心舞台,包括文博会开幕式、国家原创动漫边疆推广计划走进云南活动启动仪式及各类宣传推介活动。
由组委会办公室安排,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负责落实。
资料来源:《关于做好云南2014’文化博览会相关工作的通知 》
8. 中国举办过什么旅游节
你说的这种,不能称之为“旅游节”,应该叫旅游类的专业展会!
目前国内有三大展会是国家旅游局主办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旅游交易会、中国国内旅游洽谈会,另外,各地旅游局,也会每年主办一些旅游展会,如广州、大连、厦门等等城市都在办!
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每届的城市不同。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海和成都轮着举办。
中国旅游洽谈会,每年在宁波举行。
每届展会又有名录,有主办单位发传真、电话等形式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