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观光旅游业
『壹』 求焦作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焦作旅游景点值得去的地方有云台山、峰林峡、焦作神农山。
一、云台山
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北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内地形复杂,气候随山势变化各异、泉源丰富、植被茂盛,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五百多种。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23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10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
『贰』 河南省内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世界文化遗产3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景区3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
世界地质公园4处: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嵩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叁』 焦作旅游景点排名是怎样的
1、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云台山主要有小寨沟景区(包含泉瀑峡、潭瀑峡、猕猴谷)、红石峡、万善寺、叠彩洞、茱萸峰、峰林峡、青龙峡、子房湖等主要景点。其中红石峡、小寨沟和茱萸峰是游客最为常去的景区(点),而叠彩洞则是通往茱萸峰的必经之路,游客是在观光车上观赏这段风景。
这里有着完善的拍摄设施,很多剧组都在这里留下了拍摄的足迹,影视城内曾拍摄过新版《水浒传》、新版《三国演义》、《大秦帝国》、《秦始皇》,电影《战国》、《刺客》等影视作品。
『肆』 焦作影视城的景区历史
中国焦作影视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95年由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资2.3亿元兴建而成,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居全国影视城之首,是首批“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是“中国十大影视城”、“全国首批九家影视拍摄基地”。
2012年 ,焦作影视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自1995年创建至今,焦作影视城凭借着宏大的基地规模、丰富的拍摄景地、专业的置景道具、规范的协拍队伍、齐备的服务设施、优质的影视服务、丰富的外景拍摄资源,引得海内外剧组纷至沓来。经过缜密的研究、策划,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新领导班子确定了以影视文化为突破口、勇闯影视拍摄大市场、以影视文化带动焦作旅游、从而带动焦作相关产业发展的经营思路。工作之始,该影视城印制了精美的影视拍摄宣传手册,多次深入横店、无锡等影视拍摄基地,广泛接触剧组高端人物,全面介绍该影视城的拍摄资源,并先后参加了上海影视产品交易会等,积极与影视界知名人士和各大媒体沟通。通过强有力的宣传,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名声远播,当年就吸引了《曹操与蔡文姬》、《貂蝉》、《洛神》三大剧组前来拍摄,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之后,《长平之战》、《鲁班大师》等剧组纷纷前来拍摄,影视拍摄出现繁荣景象。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影视界的好评,仅2004年就接待了来自中央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美国历史频道等25家电视台、剧组前来洽谈拍摄事宜。
2005年,《争霸传奇》在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杀青后,中央电视台的40集电视连续剧《卧薪尝胆》、20集电视连续剧《西门豹》在这里开拍,内蒙古电视台的35集电视连续剧《马鸣风萧萧》、美国历史频道的记录片《秦始皇》也相继在这里开拍。国内名导、明星俞胜利、六毛、刘松仁、陈道明等纷至沓来,在焦作掀起了明星狂潮,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欢乐剧中游”大学生特别通道、“影视明星签名照大派送”等游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剧组演职员的大量进入,给我市的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建材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所需的物资供应以及车辆马匹供应、群众演员录用、影视演员培训、制景工程、道具加工、影视服装加工已形成相关产业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据了解,仅《争霸传奇》剧组中的群众演员就有2.13万人,在我市消费800多万元,预计其他剧组在我市的消费将达到5000万元。新版《水浒传》、新版《三国演义》、《战国》、《争霸传奇》、《卧薪尝胆》、《大秦帝国》、《楚汉争雄》、《大风歌》、《西施秘史》《王屋山下的传说》、《潘多拉的宝剑》、《中国成语故事》等百余部、千余集国内外影视剧在此拍摄,沈好放、高希希、陈家林、尤小刚、黄健中等百余名蜚声海内外导演在此选景,陈道明、范冰冰、张涵予、陈坤、金喜善、黄圣依等诸多影视明星在此真情演绎。多年来,焦作影视城接待剧组拍摄递增速度、品牌影响力提升速度、旅游团队及游客接待人数居全国影视城领先位置。
为提升景区品味,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进而成为焦作创建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助推剂,焦作影视城加快建设脚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综合实力,积极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过程中,焦作影视城专门成立了创建AAAA级景区工作指挥部,认真对照创建工作的相关规范和细则要求,从旅游交通、浏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景观质量等方面,对景区的各项设施设备进行规整、新建和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类文字简介和标识,新辟残疾人通道,增设医疗急救中心,新建、修缮游客服务中心、影视宾馆等公共设施,改善了景区条件,提升了服务质量。2012年12月,焦作影视城顺利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审,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焦作旅游中一张新的当之无愧的名片!焦作影视城的影视文化也成为焦作乃至河南旅游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而闻名遐迩。焦作影视城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后,不但进一步丰富了我市旅游的载体,为我市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一年,焦作影视城年接待游客近120万人次。焦作影视城继国家AAAAA级景区无锡、横店影视城店后,已与象山影视城、上海车墩影视基地等一起构成了国内外知名影视拍摄基地的第二大阵营。
焦作影视城是以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依山而建、气势磅礴、造型古朴为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园林特色。主要景点由文化广场区、周王宫区、市井区、楚王宫区、古战场区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城门广场区以铜铸方鼎、西周东迁和大秦一统的大型浮雕、青铜武士、古钱币状大门以及三皇像、六哲人、四神兽雕塑等为代表,集中体现了影视城所处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色彩,周王宫区包括周王宫、摄影棚和灵台。周王宫雄伟壮丽、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逐级而上,体现中原地区黄河文化的古朴与浑厚。摄影棚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可满足各类题材影视片的拍摄需要。灵台位居影视城最高处,是古时皇帝祭天和群英会盟的活动场所。楚王宫秀美亮丽,充分体现了长江流域楚文化的丰富内涵。市井区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百姓生产生活的场景,黄泥墙、茅草屋、小作坊在国内影视城中绝无仅有。由市政府投资700万元安装的大型夜间灯光表演系统,使影视城成为焦作市夜间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和好去处,堪称“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原的好莱坞”。
『伍』 焦作云台山住宿哪家比较好,最近要去旅游。
云台山鑫制园农家为你推荐
云台山鑫园农家酒店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河南云台山景区里的岸上服务区,距离云台山最好的景点红石峡只有1500米,谭瀑峡、泉瀑峡、万善寺、茱萸峰等景点都在岸上服务区周边,游览十分方便。云台山鑫园农家酒店周围有商业步行街、跑马场、超市、夜市等,是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举办会议的理想场所。
云台山鑫园农家集餐饮、住宿、娱乐、会议、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家宾馆。鑫园农家酒店内设有的标准间、情侣间、家庭间、三人标间。另有会议室,为宾客的聚会、研讨、交流提供了气派而舒适的场所。
『陆』 焦作创卫以来的特点
“‘焦作现象’不仅是旅游现象,更主要的是借旅游促进城市职能、产业转型的综合现象,是多种转型成功实施的结果。”接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一再强调。
方创琳认为,焦作的城市转型主要通过了“四条路径”:一是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旅游发展由温冷变为火暴,走旅游旺市之路;四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四条路径”的转型,焦作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焦作的城市地位从单纯的煤炭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变,城市经济基础从以煤炭为单一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向以多元主导的综合性现代工业城市转变,城市人口主体从以工矿职工为主体向以现代城市居民为主体转变,城市性质由原来的煤矿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等综合发展转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界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现象”。在中文搜索引擎“网络”上搜索“焦作现象”,可以找到大约18万篇相关报道,在量级上几乎可以与我国最知名的旅游景点相比,其被关注程度可见一斑。“焦作现象”就是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对于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方创琳建议,一是坚持不懈地做强、做精、做好;二是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搞综合开发,发掘文化底蕴,提升焦作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加强中心城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为游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着力打造配套旅游产品
——访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
“‘焦作现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是与时俱进、谋求科学发展的范例,是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硕果。”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读“焦作现象”。
王诚庆说,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使国民得以跳过无弹性的生存门槛,开始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强,发展旅游业具备了初步的需求条件。“焦作现象”出现的根本保证,就在于焦作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高层战略决策精神和本地实际以及当地各部门的集体智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地区全面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思想和操作办法,使焦作旅游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王诚庆说,“焦作现象”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对外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既借鉴又创新,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的游客至上的观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焦作的旅游营销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对传统营销手段不断进行再研究、再比较、再评价,进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了新的营销手段。旅游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有钱、有闲、有情,只有打动了旅游者的“情”,才能激发旅游者将“钱”和“闲”投向旅游目的地。焦作市的许多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正是瞄准并牢牢抓住了旅游者的“情”这个关键因素。
对焦作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王诚庆说,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焦作应该在稳定和巩固国内市场上下功夫,同时对国际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焦作山水为主题的观光游,而这种观光游发展虽然迅速,但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应着力打造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工业参观游、历史文化游、黄河湿地游等多种配套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细节上丰富旅游内涵
——访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游业,正在从争取大客流量向争取高端游客群体发展,从简单粗放型向高质优质型转变,从政府主导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型转变。”这是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对“焦作现象”的最新认识。
城市的旅游功能更加完备、休闲氛围更加浓郁、区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独特、自然环境更加生态,让城市真正成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柒』 焦作30年来的变化
“‘焦作现象’不仅是旅游现象,更主要的是借旅游促进城市职能、产业转型的综合现象,是多种转型成功实施的结果。”接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一再强调。
方创琳认为,焦作的城市转型主要通过了“四条路径”:一是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旅游发展由温冷变为火暴,走旅游旺市之路;四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四条路径”的转型,焦作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焦作的城市地位从单纯的煤炭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变,城市经济基础从以煤炭为单一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向以多元主导的综合性现代工业城市转变,城市人口主体从以工矿职工为主体向以现代城市居民为主体转变,城市性质由原来的煤矿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等综合发展转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界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现象”。在中文搜索引擎“网络”上搜索“焦作现象”,可以找到大约18万篇相关报道,在量级上几乎可以与我国最知名的旅游景点相比,其被关注程度可见一斑。“焦作现象”就是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对于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方创琳建议,一是坚持不懈地做强、做精、做好;二是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搞综合开发,发掘文化底蕴,提升焦作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加强中心城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为游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着力打造配套旅游产品
——访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
“‘焦作现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是与时俱进、谋求科学发展的范例,是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硕果。”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读“焦作现象”。
王诚庆说,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使国民得以跳过无弹性的生存门槛,开始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强,发展旅游业具备了初步的需求条件。“焦作现象”出现的根本保证,就在于焦作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高层战略决策精神和本地实际以及当地各部门的集体智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地区全面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思想和操作办法,使焦作旅游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王诚庆说,“焦作现象”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对外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既借鉴又创新,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的游客至上的观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焦作的旅游营销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对传统营销手段不断进行再研究、再比较、再评价,进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了新的营销手段。旅游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有钱、有闲、有情,只有打动了旅游者的“情”,才能激发旅游者将“钱”和“闲”投向旅游目的地。焦作市的许多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正是瞄准并牢牢抓住了旅游者的“情”这个关键因素。
对焦作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王诚庆说,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焦作应该在稳定和巩固国内市场上下功夫,同时对国际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焦作山水为主题的观光游,而这种观光游发展虽然迅速,但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应着力打造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工业参观游、历史文化游、黄河湿地游等多种配套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细节上丰富旅游内涵
——访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游业,正在从争取大客流量向争取高端游客群体发展,从简单粗放型向高质优质型转变,从政府主导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型转变。”这是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对“焦作现象”的最新认识。
作为“焦作现象”课题研究组组长,夏林根在当初焦作旅游异军突起、很多学者怀疑“焦作现象”到底能否持续时,就撰文提出了“焦作现象”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夏林根说,在2004年“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上,“焦作现象”的基本内涵是速度。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焦作现象”也在发展中嬗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具体来说,其本质意义在于为经济转型、发展旅游业建立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现实标本,一些有益、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促进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仿效、应用的经验。
夏林根说,注重细节,把焦作打造成游客心目中的旅游目的地,是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焦作山水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知名旅游品牌,但还应不断深化主题,不断开拓市场,增强焦作山水的竞争力。同时,焦作旅游要取得持续发展,应在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把旅游市场放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占领最有消费潜力的游客市场。
夏林根说,旅游是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的综合性体验。为此,应有专门的机构、人员来编制完整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拉长旅游产品的链条,并对游客的不同层次、客流来源、消费水平等结构进行细化分析,指导旅游产品开发、宾馆基础建设等,以保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 ——访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
“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树立了焦作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称之为‘焦作现象’。在我看来,‘焦作现象’其实是一种精神体现,即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这是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最直接的感受。
王衍用说,焦作地理位置优越,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浓厚的文化资源。通过两天的了解和考察发现,焦作旅游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确实不简单,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城市建筑没有特色,没有自己的个性,个别地方比较脏、比较乱;其次是通往景区的道路绿化还不够,路两侧建筑比较乱;第三是景区内设施规划也不太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焦作要想建成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还必须努力,进一步加以改进。
作为中国知名旅游规划专家,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深化经济类型,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转化。每年来焦作旅游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在焦作当地吃、住、娱的人却非常少,要拉长产业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全方位、多角度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营销宣传,实现从资源营销到景观营销再到环境营销、文化营销。焦作山水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可以打出太行山水、太极文化的品牌, 形成从地下到地上、从大山到大河、从太行到太极、从山水到文化营销的模式。三是要既“卖”山水又“卖”健康。焦作山水在全国也不多见,焦作要将山水与太极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此外,焦作发展旅游业不能停留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要深化“焦作现象”,让焦作人游焦作、河南人游焦作、外地人游焦作、外国人游焦作,这将有力地促使焦作的社会经济再创辉煌。
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 ——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
“山水也是一种文化,既包括古代名人雅士对山水的理解,又包括现代人对山水的认识。焦作在发展山水旅游的同时,要将对山水景观的科学解释、幽默解释、趣味解释融入山水文化中,因为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谈到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中肯地对记者说。
作为资深的旅游研究专家,李明德在讲到增强焦作旅游文化内涵时说:“目前,焦作已经充分认识到以名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主要问题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表现形式和展现手段。”
“文化资源不仅仅指的是历史文化资源。因为有些文化现象已经融入历史,还有相当多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现实存在,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情趣。这些新文化现象也应该作为新的资源来对待,尤其是在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时尚魅力的旅游业时。所以,焦作旅游的发展还应该瞄向近代、现代社会产生的大量新的文化资源。”谈到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焦作旅游时李明德说。
当谈到焦作旅游的品牌时,李明德说:“焦作最为宝贵的是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但是,品牌的意义不仅仅是每个旅游者的体验和感受,还更应该体现在市场意义的层面。所以,焦作品牌应该发展的方向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品牌。焦作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创造自己的品牌,与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是社会品牌。焦作要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品质,让外来旅游者和本地居住者都能感受到方便舒适。三是城市品牌。焦作应努力使城市的旅游功能更加完备、休闲氛围更加浓郁、区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独特、自然环境更加生态,让城市真正成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