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广州旅游业发展历史

广州旅游业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2-05 23:44:02

❶ 广州市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史

广州市中国旅行社(以下简称市中旅)原是隶属于广州市华侨办的国有企业,曾经在90年代中后期在广州旅
游市场占据着重要地地位,如今在广州旅游市场占据最大旅游市场的广之旅和南湖国旅当年90年代中后期还是无名之卒,后来由于市中旅经营管理不善和投资房地产失败、甚至发生营业部经理卷款跑路事件;时况日下,最终负债过亿。 由于沉重的负债,市中旅于2009年开始挂牌1元拍卖,但是负债率过高,拍卖2年无人收购,最终相关政府部门于2011年1月1号起开始终止市中旅的旅行社经营资质,其旗下所有营业部和门市一并停止营运,市中旅被停牌以后,其旗下承包经营的门市一部分被港中旅收购、私人承包的门市部大部分自己注册旅行社自立门面,如原来市中旅总部业务操作中心执信南门市,原市中旅龙口西门市,至此2011年1月1号起广州市中旅是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了,现在如果还有冒用广州市中旅资质来经营的任何网站和旅行社可以说都是非法的,可以直接到旅游局投诉。

❷ 广州文化历史旅游景点有哪些

陈家祠
(历史博物馆)。如果你姓陈,可以免门票。门票好像是回20
广州石室教堂
宝墨答园:位于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六载,扩至一百多亩,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建筑、园林、山水、石桥等布局合理,和谐自然,构成一幅幅美丽壮观的景色。

❸ 广州的历史

广州历史文化

--------------------------------------------------------------------------------

广州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揭开广州人文史的初页。据史书记载,在周朝时,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现在越秀山有“古之楚庭”牌坊。“楚庭”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南海尉任嚣在此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为广州信史记载的建城始,距今已有2213年。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建南越国,定都番禺,奠定了广州在岭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南汉、南明两个封建王朝也在此建都。

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国孙权划交州东部另设广州,即交广分治。广州之名取自原交州州治广信的“广”字,州治迁到番禺,广州由此得名。广州又叫“羊城”、“穗城”,因四季花开不败故称“花城”。传说古代有5位仙人,骑着五色仙羊,羊衔谷穗,降临“楚庭”,把谷穗赠与百姓,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今天,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便是广州的象征。

广州是秦汉繁荣都会。在世界历史名城中,除古罗马、雅典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巴黎、伦敦、莫斯科等名城均比广州年轻。广州自秦汉起至明清20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早在汉代时,中国船队从广州出发,已远航至东南亚和南亚诸国;唐宋时期,广州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还首设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的机构,委任市舶使;是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明清时期,广州更是特殊开放的口岸,一段较长时间曾是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和从未关闭过的贸易通商口岸,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广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近代史上有三元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英斗争,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的辛亥起义(即黄花岗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广州起义。所以,广州既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又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英雄城市。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政权。毛泽东在这里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广州历代名人辈出,代代相传。秦朝任嚣,汉朝赵佗,清朝学者屈大均,思想政治家康有为、梁启超,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推翻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孙中山等,他们为广州名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广州名城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些风景线上集中了广州主要的著名自然、文化遗产,是自然风光线、文化风景线,也是广州旅游的主要景观线。

广州的镇海之楼与镇城之石
被称为广州主山的越秀山有座雄伟壮观的镇海楼,又叫望海楼,因楼高五层,谷称五层楼,高28米,为全国最大的镇海楼。明朝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为“压紫云黄气之异者”,奏请朝庭批准,于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把广州城墙扩展至越秀山时,建筑了镇海楼,说是“雄镇海疆”,又可以“壮三城之观瞻”。所以,它既是城防建筑,又是风水楼。明以前,广州出现过三朝十帝,自建镇海楼后,再也没出现过地方皇帝和心怀异志的乱臣贼子。“东南霸气散如烟”,“楼外关河尽汉封”了。正如胡汉民说:“层楼晚望,白云仍是汉时秋”。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镇海楼历史上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重建,不下十余次。据说每修一次,广州就发展一次。人们说其“楼冠全城”。清人屈大均说,“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羊城古钞》说它“辉煌壮丽,为岭南第一胜览”。《广东通志》和《南海县志》认为,“岭南奇观,此为最然”,“实为五岭以南第一楼也。”历史以来,直到今天都被推崇备至。历来古籍记载不漏,并留下很多诗咏和文章,为到广州的国内外旅游者必看之景点。

从风景名胜的角度看,越秀山是广州的主山,而镇海楼则是广州的第一景,600年威镇岭南,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因这里是“高踞仙城最上头”(丘逢甲语),可以“风起云飞揽九州”(康有为语),“飞楼重得壮南藩,下瞰群峰控北门。江海绕阑天势尽,溪山如掌霸图存”,不仅可以体味古代王者之霸气,而且还可以尽览广州山水城市之胜境,欣尝“一泓珠海抱城流”的美丽风光。

镇海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到这里可参观广州建城二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展览。顶楼正面悬挂着两广总督彭玉麟所撰的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头摩霄,目空古今;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依栏看剑,泪洒英雄。”几分霸气,几多悲壮,十分脍灸人口。

镇海楼历史上曾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而闻名中外。

广州不但有镇海之楼,还有镇城之石,就是海珠石。

古代珠江河面宽阔达3000米(今天最窄处只有100多米),烟波浩渺,称为小海,故有镇海楼之名。广州还有镇城之石,就是古代珠江河中的海珠石。由河沙冲积,河床淤塞,至本世纪初,已与北岸连接,20世纪30年代修筑长堤马路时已完全埋在地下,建设了高楼大厦。今年初开挖市政工程时,被挖出来,重见天日。专家们紧急呼吁保护海珠石!市政府已决定将已显露的部分(30-60米)保护起来,供市民和旅游者参观。

古代,屹立江中的海珠石,又叫海珠岛,以镇城之石出名。“神人驱石立,涌出水晶”(明·伦以诜语)。明代梁储《海珠石》诗云:“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羊城镇古会。”说这是广州的镇城之石。岛上有慈度寺(又叫海珠慈度寺,建于南汉)、文溪祠、海珠炮台,民国初年辟为海珠公园,为历史上著名的旅游圣地,龙舟竞渡之地。

传说海珠石为异域商人遗珠所化,所以又叫走珠石。清人郑惠南有《海珠石》诗云:“贾胡手持摩尼珠,失手飞珠入东海。宝物通灵莫能秘,陆离夜夜吐光彩。卷白浮出明珠园,珠女珠儿不敢采。”实是一块巨大的白垩纪红色砂砾构成的大礁石,其位置在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爱群大厦一带,长130多米,宽50多米,因长期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水光波映,闪闪发亮。海揣在游海珠寺时作了一首游览口占云:“南海丽龙不爱珠,水心擎出夜明孤”,说海珠石晚上也会发光。又因珠江潮汐变化而似浮在海上,非常漂亮。明代诗人梁乔升说:“兀然一石江心浮,撞破红潮两道流。”多么动感的关景!

海珠石又因为南宋著名诗人李昴英(又名文溪)在这里读书而出名。岛上修有文溪祠,著有《文溪存稿》。他是广州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历任大学博士、校书郎、吏部侍郎等职。所以有人说在文溪祠读书可以中状元。

海珠石(岛)是宋代、明代羊城八景“珠江秋月(色)”和“珠江静澜”的核心景点,历代有关诗咏达50多首。

古城传统中轴线

古城传统中轴线,是从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海珠广场至海珠桥,全长约5公里的古城区城市传统中轴线。是从南越国赵佗建越王台、越王宫、越王井开始,南汉时期有呼鸾道、游台,明代有观音阁、镇海楼,从越秀山至人民公园、起义路一带,元、明、清、民国直至解放后都是官府衙门重地,历经二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在民国时期建筑了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大楼、海珠桥四个标志建筑后基本定型。

清人陈恭尹用“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来形容广州城的山川形胜,其所说的“峰在地”就是越秀山,“水浮天”就是珠江(古代称海,文革前广州市民从河北到河南过渡还叫过海)。有专家形容这条中轴线是“一条扁担挑起山和水”,充分说明这条中轴线的历史份量。

中山纪念堂是我国最大的纪念会堂(有5000个座位),也是世界著名的中西合璧的传统大屋顶建筑,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想照样建一个,都没有搞成。纪念堂为红柱黄墙蓝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八角亭式顶盖。堂顶为玻璃镶嵌的园形大吊顶,几十米跨度不见一柱,通风音响一流。顶部的金鼎高达4米,贴金片36166张,重1.8公斤。整个外型庄严雄伟,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

传统中轴线有四多:文物古迹多,著名建筑多,古树名木多,专业购物街多,文化含金量很高,是广州名城的一条千年文化轴线。她既是一条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线,也是一条雄伟壮观的景观轴线,是广州首选的旅游风景线。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城市传统中轴线景观带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其建筑形式、体量、高度和风格,必须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市规划局正在制定保护性的控制规划。

天河新城市中轴线

新城市中轴线是天河新城区和珠江新城建设后规划建设的新发展区的中轴线,北起瘦狗岭,经火车东站(广场)、中信大厦(80层)、天河体育中心、海心沙岛,跨过珠江至琶州塔、洛溪新客运港口的新城区中轴线。天河路以北以中信广场和中国市长大厦、大都会广场为标志的建筑、绿化景观,已经形成,这一带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群和绿化广场显示出广州新城市中心的现代都市风貌。她与古城区传统中轴线相比是不同风格和特色风貌,反映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美好前景,是广州发展都市旅游的最吸引旅游者的美丽景观。目前,附近天河路一带的天河城、宏城广场和广州购书中心已形成人气很旺的购物旅游区,附近的一号线地铁站是最旺的地铁站之一。

白云山、越秀山绿色风景线

白云山被称为广州的“绿肺”,是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古树参天,交通方便,是著名的旅游圣地。由30多个山峰组成,主峰摩星岭海拔382.3米,为全山最高点,是每年重阳节市民登高的热点,这里可俯瞰广州全景,新城、古城、南到珠江、北至白云机场,尽收眼底。

越秀山在50年代已辟为公园,是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三个人工湖的水面积6.69万平方米。

白云山、越秀山在市中心区的北廓,东西绵延数十里,古人称为“青山半入城”,是一条非常美丽的绿色风景线。它不但自然景观漂亮,而且对广州市区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环境幽静雅致,空气清新,是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也是广州旅游的最大、最好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国内旅游者达1000多万人次。

这条绿色风景线的文化品位很高,独具特色。

一是历史悠久。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秦汉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二是传说故事多。如秦始皇、安期生的传说。

三是文物古迹多。秦汉以来,越王井、呼鸾道、镇海楼、古之楚亭、白云仙馆、九龙泉、天南第一峰牌坊,以及众多的古墓葬和名人遗迹、遗址等。

四是宗教寺庙多。如三元宫、景泰寺、明珠楼、能仁寺、双溪寺等。历史上仅白云山就有13个寺庙。

五是各具特色的公园旅游点多。如越秀公园、麓湖公园、雕塑公园、云台花园、山顶公园、山北公国等。

六是历代羊城八景多,共有11景。

珠江风光旅游线

珠江是广州人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建设了美丽的广州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岭南文化。

珠江广州河段风光旖旎,两岸的文物古迹和特色建筑很多。如石门风景区,沙面风景区的欧洲风格建筑群,粤海关大钟楼、邮政局大楼、南方大厦、爱群大厦、永安堂、江湾新城建筑群、孙中山大元帅府、琶洲塔、赤岗塔、黄埔军校、长洲要塞、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波罗庙、莲花塔、下横档岛、虎门炮台、南沙炮台、龙穴岛风光等。

从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到永安堂一带被称为广州的“外滩”,历来都是广州的标志。广州的几大银行总部和宾馆、饭店、戏院、百货点相当多,市有关部门拟把这里建成休闲步行街。

珠江广州河段70多公里,有11座各具特色的跨江大桥,有许多江心岛,其中最大的河南岛有90多平方公里,这里河叉纵横,果林飘香。新滘的万亩果园,被称为广州的“南肺”。

现在,前航道已被辟为旅游航道。近年来,市政府投资数亿元整治珠江提岸,设置灯饰,进行绿化和景观建设,已初步展现了两岸的新美景,这里将建成广州的“塞纳河”。两岸的地盘建筑商大做江景楼盘广告,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珠江夜游是广州的热点旅游线之一。

南越国古都文化风景线

自80年代以来,广州先后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南越王宫署遗址的地下石构建筑、南越国御花园和南越国宫殿遗址,是岭南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分别被列为全国五大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些二千多年前的南越国时期的文物,内容非常丰富,许多为广州及我国首次发现,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

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文帝”赵昧的陵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的一座西汉前期彩绘壁画石室墓,《考古学年鉴》定为当年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如“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等,还有15个殉人。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开发、城市物质文化发展、南越国历史都有重要价值,墓地现在已建成“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1995年以来陆续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到儿童公园一带发现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水榭、御花园和宫殿遗址,反映了当时王宫的物质生活和社会文化情况,特别是地下石构建筑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媲美罗马古城。御花园则是我国首例宫苑实例。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目前,忠佑大街到北京路财厅前一带4.8万平方米的地方已列为文化保护区,儿童公园将搬迁,继续进行地下挖掘。市政府已决定在这里建立南越国博物馆。专家们预测不久的将来,还将会给市民一个惊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土的海外泊来品文物,如银盒、玻璃碗、象牙、玛瑙、铜薰炉、银币等,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物证,说明广州在秦汉时期已和海外通商,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证明。

先烈路近现代革命风景线

广州,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洪秀全在这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康有为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培养了一批维新运动的革命骨干人才;黄埔军校师生在这里举行东征和北伐;孙中山在广州领导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起义,并在这里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震惊中外的革命事件,产生了一批革命英雄人物,留下了一批革命纪念建筑和遗址,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在先烈路,有10多处近现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是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国、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陵园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我在1959年到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到广州第一个要看的地方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因为在读小学时就学习过。这个地方已辟为黄花岗公园,是革命圣地,也是广州主要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游客很多,仅是国外旅游者就有30多万人次,特别是海外侨胞来广州,都要去黄花岗瞻仰烈士墓,敬献花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先烈中路,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11年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广州发动起义,攻打两广总督府而壮烈牺牲的七十二位烈士墓园。1912年广东军政府拨款始建,1919年海外华侨募款建设了墓亭、纪功坊、月台、四方塘等建筑,以后又增建了黄花亭、西亭、正门。1954年又一次扩建,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庄严肃穆,绿树成萌,满园黄花的纪念性公园。正门是凯旋式的大门楼,门额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浩气长存”金色大字。内有230米的墓道、泮池、石拱桥、七十二烈士墓碑、“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还有孙中山亲植青松和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黄花浩气。

十九路军陵园占地5.2万平方米。始建于1928年,主要建筑有花岗石的凯旋门、罗马园柱形纪念碑和半园形柱廊、门亭、英雄题名碑、抗日亭、蔡廷锴、蒋光鼐墓、将士墓、战士墓、先烈纪念馆、浮雕墙和展览馆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先烈南路和东风路交界处。正门刻有周恩来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大字。广州起义纪念碑刻有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陵园中心为烈士墓包,护墙刻有朱德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还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四烈士墓、叶剑英碑和广东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红陵旭日”为羊城八景之先烈一。

先烈路上还有邓荫楠墓、兴中会坟场、张民达墓、邓仲元墓、朱执信墓、史坚如墓等。

在一条几公里的路上有那么多的陵园、英雄墓和纪念建筑,是全国少有的,这是一条内涵非常丰富的革命文化风景线。

宗教文化风景线

在城市传统中轴线西侧有一条宗教文化风景线,从解放北路——六榕路一一光孝路一一光塔路——一德路有三元宫、六榕寺、光孝寺、光孝堂、,怀圣寺、五仙观,、石室圣心堂等五个宗教的七个寺庙和清真先贤古墓等八个宗教文化旅游点,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特别是佛教、道教的游客很多,人气鼎盛。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解放北路兰圃西侧,为唐代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阿布·宛葛素来华传教在广州逝世后的墓地,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古墓,被国际穆斯林视为圣地。墓园四周用青砖高墙围绕,内作庭园式布局,有敞口厅和拜堂等建筑。附近还有历代知名的伊斯教徒墓地。每年来广州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阿拉伯商人及其他来访的阿拉伯朋友都要前往朝拜。

三元宫。位于应元路,其前身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建的赵岗院,唐代改称悟性寺,明万历年间改名三元宫(道教以天、池、水为三元),是广州现存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寺庙。宗教哲学思想家和科学家葛洪曾到此修道。三元宫的建筑风格独特。每逢初一、十五人气甚旺。

六榕寺。位于六榕路。始创于南朝刘宋年间,初名宝庄严寺,北宋时改名净慧寺。苏东坡到此游览,见寺内有六棵榕树,便题写“六榕”二字,后人便称六榕寺。内有建于梁大同年间的六榕塔,八角九级(内17层),高57.6米,珠栏碧瓦,丹珠红墙。内藏昙裕法师从海外带回的佛舍利。南有碑廊,有一批珍贵文物。六榕花塔为广州标志的旅游景观之一。

光孝寺。位于光孝路,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王府,后建为制止寺,南宋后称光孝寺。社会流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说法,说明光孝寺历史之悠久。禅宗六祖惠能于公元676年(唐仪凤元年)在此削发受戒,建有瘗发塔、六祖殿以为纪念。寺内还有我国最早的东、西铁塔(铸于南汉,又名千佛塔)和诃子树,闻名中外。光孝菩提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路还有基督教光孝堂。

惠福西路有五仙观,建于明代,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内有五仙人拇扯和五羊塑像,为广州之别称羊城的起源地。还有建于明代的岭南第一楼。明、清二代,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一德路有圣心堂(俗名石室),是广州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全国最大的哥德式石构建筑物,高58.5米,历时25年建成。

❹ 急求。。广州的旅游业的发展史。。。最好有一定的数据。。。我要写论文啊。。麻烦大家帮帮忙。。。

李玉莺于1978年至1989年历任国家旅游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副会长兼秘书长,亲身经历和参与了建立旅游管理机构,引进外资建造旅游饭店等旅游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最近,笔者专访了这位历史的亲历者,请她回忆了中国旅游业的风雨历程——

30年前,北京仅有7家涉外饭店,用来接待外宾的床位实际上不到1000张

中国旅游业的真正起步应该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旅游业,他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1978年的中央8号文件提出,各部门的外语干部可以借给旅游部门,也可以调到旅游部门,在这期间我就调到了旅游局。当年我国向世界旅游者打开了大门,海外来华人数猛增,造成旅游住房严重不足,北京、上海、桂林等重点旅游城市经常“住房告急”,以北京最为紧张。几乎每天都有游客抵京后无住处,不得不先参观游览,后进房休息,有的则改变行程,连夜用飞机、汽车运送到南京、天津等地,没送走的就在饭店大厅过夜。我就曾陪同美国旅游团在北京饭店大厅沙发椅子上坐了一夜。当时国家旅游局设在东长安街6号,有几次海外游客就找到了旅游局,要求安排住处。那时北京仅有北京饭店、民族饭店、前门饭店等7家涉外饭店、5200张床位,而实际用于接待旅游外宾的床位不到1000张。有一个时期,国务院有四位副总理管外宾住房。为根本解决旅游住房问题,中央决定利用侨资、外资兴建旅游饭店,引进资金、设备和管理技术。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以谷牧、陈慕华、廖承志为首的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筹办。同时加大挖潜改造力度,增加旅游用房,以应急需。当时小平同志还亲自作出决定,把北戴河中央领导人休假的住房都拿出来,还有过去各地给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和国宾用的高级宾馆也都拿出来给外宾使用。尽管如此,北京、上海的住宿问题仍然紧张。那时80%的旅游外宾都要到北京,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北京就等于没有来过中国。

筹建北京建国饭店之初,搞不到砂石料,我们说要去找邓小平才给解决

改革开放初期,发展旅游是很困难的,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举个例子,我曾负责引进外资筹建北京建国饭店,建国饭店那块地皮要组织拆迁,拆迁时需要砂石料。那个时候砂石料是有指标的,我到物资总局去要。物资总局局长说:“你们年初怎么没报计划,现在怎么能有呢?”我说:“年初怎么能报?确定引进外资建饭店是今年小平同志才决定的,这个项目是6月份经党中央、国务院16位领导同志审批的,年初还不知道要引进外资呢。”我说反正情况就是这样,不行的话我们就得向小平同志汇报。他听说我们要向小平同志汇报,就说他们再研究研究解决办法,后来就解决了。那个时候发展旅游,需要协调的关系和工作很多。所以,为了统一领导全国的旅游事业,1978年3月5日中央批准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耿飚是组长,陈慕华、廖承志是副组长,由计委、经委、中联部、外交部、中调部、民航、铁道、轻工、商业、外贸、财政、公安、交通和人民银行等部门一共17个负责人组成。但是,这个领导小组工作时间不长。

197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开了20天,李先念副总理曾到中南海听取情况汇报

1979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从9月1日开到9月20日,这么长时间的会议,就是为了传达学习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发展旅游的指示,研究具体落实措施以及如何挖潜改造现有住房,以解决北京“卡脖子”的问题。9月16日,李先念等所有的副总理在中南海听取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情况汇报,并对改革旅游体制等若干重要问题做出决定。那时各地来开会的领导人和旅游局长大多是参加过革命战争的,大家都说要拿出革命战争年代的精神来办旅游,决心非常大。会后形成了一个文件,即《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若干问题的报告》。1979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并转发全国贯彻。

1981年 4月1日,国务院重新组建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陈慕华,副组长是吴庆彤和韩克华,韩克华当时是国家旅游局局长,吴庆彤是国务院副秘书长,主管旅游工作,成员是那些和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部门,如国家计委、民航、铁道、交通、国务院侨办、商业部、国家文物局等。旅游领导小组是一个议事的非常设机构。当时在国务院,像领导小组这种非常设机构一共有14个,1982年机构改革的时候国务院把14个非常设机构全部撤销。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也随之被撤销,业务工作就由国家旅游局来承担。因为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国际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一个行业,单独一个部门是不行的,它必须得有这么一个协调机构,因此1985年的时候又成立旅游协调小组,1988年5月,旅游协调小组被撤销,后又成立了国家旅游事业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现有全国假日部际协调小组、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分别负责节假日和红色旅游相关工作的协调。

1986年全国“七五”计划把旅游业列入在内,是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全国的“七五”计划,旅游业列入第三十七章,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的建设,加快培养旅游人才和扩大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等。这是旅游业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应该说是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充分调动了人们发展旅游的积极性。1987年全国入境旅游总人数是2690.2万,比1985年增加50.8%;1987年的旅游外汇收入是18.6亿,比1985年增长 48.9%;1987年旅游外汇比1986年净增了3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全年的总和还多。从此旅游业开始了持续快速发展。

数字说话: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入境旅游接待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3583家,客房157万余间,床位共297万张,已能满足海内外游客的各个层次的需求。

❺ 广州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做法和成功经验

都是旅游业发展思路,做法和经验,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诚为本?以信为本才能赢得顾客

❻ 广州旅游的历史遗址

1、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

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 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南越王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入选国家AAAA级景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南越国遗迹》与《海上丝绸之路》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3、六榕寺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

它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六榕寺的别称)以塔显”之称。

4、洪秀全故居

洪秀全故居,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大布乡官禄布村。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总面阔16.5米,进深5.5米。

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小屋,泥墙,无间隔。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余年,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故居的附近还有洪秀全读书和教书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筑曾被清政府焚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5、大佛寺

广州大佛寺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在北京路西侧、广州百货大楼正南方)。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

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❼ 广州历史有多久

2000多年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范围为东经112度57分 — 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 — 23度56分,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是华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贸易口岸,是中国的“南大门”。
人口广州市辖八区和四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 平方公里,人口685多万人,共设82个街道办事处、78个镇。市区平均每天有流动人口182多万人。

地势和气候 广州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常春。全市平均气温 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为1600毫米以上。

自然资源:广州目前已发现52个矿种,主要产地396处,其中大中型矿点17处。 广州地区植物种类达数千种。野生动物约有210多种,其中兽类40多种、鸟类150多种、两栖类的动物20多种。广州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水资源总量81.29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达40.9万千瓦。从化温泉一带有丰富的地下水,水温摄氏50℃ — 70℃,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两熟。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蔬菜、水果为主。广州是“水果之乡”,共有500多个品种,其中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萝誉称“岭南四大佳果”。广州的花卉和盆景也久负盛名,主要有白兰、桂花、含笑、茉莉、米兰、剑兰、菊花、金桔150多个品种,分为观花、观叶和观叶赏果三大类。

旅游资源广州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景点达数十处。1996年,广州评选出十大旅游美景,分别是:百粤冠祠(陈家祠)、云台花园(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五羊仙庭.镇海楼(越秀公园、广州博物馆)、辛亥之光(中山纪念堂、黄花岗公园)、广州世界大观、莲花晓晴(莲花山旅游区)、东方游.情中留(东方乐园)、西关商廊(广州商业步行街)、六榕花塔(六榕寺)。近年,又陆续新建了一批公园 。

华侨之乡广州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是华侨最多的大城市。据统计,全市有海外乡亲135万人,其中华侨、外籍华人52万人,主要分布在世界116个国家和地区,还有港澳同胞83万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亲属100多万人。广大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一向热心支持祖国的家乡的建设,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为广州开拓国际市场,推进与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还热心帮助家乡公益事业,兴建了一批学校、医院、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等。1998年,21位对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和对外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外国友好人士被授予第九批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至此,广州市荣誉市民共有161位。

1999年,广州市按照增创发展新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紧密围绕"三个确保"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拓进取,加强管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政策措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目标如期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成功实现,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国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1999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06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84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920.71亿元,增加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049.82亿元,增加11.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44.62%和50.8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04万元,增长11.7%,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668美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按增长值计算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5732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各项改革继续推进。1999年,广州市研究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等国与企业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继续完善轻工与二轻、广钢与冶金集团的重组工作;乐华彩电、万宝冰箱等一批企业通过重组转制,焕发了生机。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制改组工作取得新进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养老、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工伤,生育保险工作不断发展。金融、投融资、住房、价格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劳动就业保持平稳。 据市劳动部门统计,1999年末广州地区企业下岗职工2.54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35%;登记失业人数6.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3%。全年已分流安置下岗职工0.57万人再就业,,安置失业转就业11.61万人。

市场物价降幅逐步收窄。1999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3.2%,降幅分别比上年收窄0.8个和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4.6%,降幅分别比上年收窄1.5个和0.8个百分点。

广州的经济
1999年,广州市按照增创发展新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紧密围绕"三个确保"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拓进取,加强管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政策措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目标如期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成功实现,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国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1999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06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84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920.71亿元,增加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049.82亿元,增加11.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44.62%和50.8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04万元,增长11.7%,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668美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按增长值计算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5732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各项改革继续推进。1999年,广州市研究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等国与企业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继续完善轻工与二轻、广钢与冶金集团的重组工作;乐华彩电、万宝冰箱等一批企业通过重组转制,焕发了生机。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制改组工作取得新进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养老、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工伤,生育保险工作不断发展。金融、投融资、住房、价格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劳动就业保持平稳。 据市劳动部门统计,1999年末广州地区企业下岗职工2.54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35%;登记失业人数6.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3%。全年已分流安置下岗职工0.57万人再就业,,安置失业转就业11.61万人。

市场物价降幅逐步收窄。1999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3.2%,降幅分别比上年收窄0.8个和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4.6%,降幅分别比上年收窄1.5个和0.8个百分点。

❽ 广东省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发展简史

1979年 8月5日筹备成立广东省青年联合会旅游部(本社前身),是中国青旅集团最早成立社。 1980年 组织香港澳门同胞到广州肇庆韶关旅游,人数达5千多。
与香港商人关良才先生合作筹建广东第一家海滨度假营---深圳小梅沙度假营 1981年 首创中国自行车旅游,与美国AHY协会共同拍摄自行车旅游题材的电影。 1982年 与美国 AYH协会共同拍摄美国人骑自行车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游览的自行车旅游电影,在美国、中国香港多次播放,引起热烈反响。 1983年 广东省青年旅行社正式成立。承办省港学生大联欢。接待日本百人团队来广州泮溪酒店品尝广东美食 1984年 国际青年旅游组织主席拉蓬参加社庆五周年活动。 1985年 更名为“中国青年旅行社广东分社”,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一类旅行
社。
自筹资金兴建东山青旅九层综合大楼,该大楼是中国青旅第一栋物业。成立广东青旅实业公司。 1986年 首创全国第一个登山野营团。在省内深圳、中山、江门和韶关设立分社。
日本两备观光会社教育课长大导寺正子任我社导游培训顾问 1987年 在广州沙面建成中青旅集团第一家广东青年旅舍,吸引了欧美、澳洲青年游客。
成立二十多台豪华客车的旅游车队。承办法国入境100台雪铁龙汽车拉力赛,此乃最早期的入境自驾车团。 1988年 向美国派出第一个由三十位广东青年组成的自行车旅游团,实现了中国人 第一次骑自行车横跨美国大陆的创举。`
组织接待国内第一个台湾老兵、作家返乡拜皇帝陵团,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
加入中国青旅集团,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被广东省政府授予“省旅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1989年 接待相隔二十多年首次访华的两条前苏联旅游船650人。
成为中国青旅集团董事单位。
接待部王凡同志获全国导游大赛“十佳导游员”称号。 1991年 车队李国涛同志获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1992年 发起成立广东省接待日本青少年修学旅行的指导委员会。
再度接待台湾“十大杰出青年”旅游团。
改名为广东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1993年 接待日本“美源”化妆品企业考察团600多人。 1994年 第八次成功接待美国杨伯翰大学舞蹈团的访华演出。 1995年 第三次接待美国密执根州狮子乐队200余人。
日本自组团量大幅上升,跃居广州地区第二名 1996年 接待香港汽车协会、警察汽车协会组织的赛车团300人 1997年 成功接待日本青年之船(东海号)一行600余人。
获得全国国内旅游百强旅行社称号 1998年 设立广州市内八个门市部。获得出境游代理经营权。
成功接待了八批香港人自驾车旅游团共500多人在大陆旅游。
帮助粤北山区获得香港自驾车协会捐助的60万元希望工程款项 1999年 成功组织全国第一个洞穴探险团“通天箩探险”, 有美国,香港,广东青年参加。
首次遇到国内质量投诉的风波;成功举办二十周年社庆。 2000年 获得广州市旅游局颁发的入境游成绩突出奖和广旅会优质展台奖 2001年 承办粤港澳台共800多人参加“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新世纪大汇聚井冈山、北京、秦皇岛的专列团活动 2002年 获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主办社。
成为广州市旅游局评选的广州地区十家优质服务旅行社之一。
再度成功承办“爱我中华”粤港澳台青年600人华东行活动 2003年 成功接待广州电视台“美在花城”选美大赛在埃及、土耳其的外景拍摄团。 2004年 成功接待三批香港警察汽车协会组织的自驾车团,分别为华东行200人,北京行200人,并向北京公安英烈捐助30万元;粤西行150人,向徐闻捐助25万元。
被游客评为广州地区最受欢迎旅行社。
日本部王玲同志获广州地区导游员形象大赛铜牌奖。
当选为广州地区旅行社协会副会长单位 2005年 承办广东电视台“明日之星”选拔大赛在法国的拍摄活动。
举办首届华人艺术节和全国中小型企业博览会。
组织香港人自驾车赴贵州、广西、云南、越南扶贫之旅,捐资达50万元。
接待全国美容团队一行400人赴香港迪斯尼、澳门等地。
单团接待3500人广州一日游。
荣获最受消费者推崇奖及广州地区十大最受欢迎旅行社 2006年 获2006年度全国国际百强旅行社称号。
获中国(广东)乡村旅游优秀组织奖。
日本部刘子兵同志获首届广州地区金牌导游奖。 2007年 组织香港人自驾车旅游,上西藏达29天;
在华南地区首次开发103天邮轮环球世界游项目。
同年获“广州地区旅行社诚信单位”荣誉称号。
推广部谢萍同志获广州市旅游局颁发的优秀信息员奖,连续4年获市旅游统计先进个人奖,并荣任广州市第二届金牌导游大赛评委。
组织我社最大规模的一次自驾团队——香港66辆自驾车内蒙古之旅。
承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00人广东至澳门段服务。 2008年 获广州市旅委会颁发“广州地区诚信旅行社”牌匾。
获2007年度全国国际百强旅行社称号
组织1500人奖励大团前往新马泰。
组织103名香港人自驾车前往湖南赈雪灾,捐款37万元人民币。
连续数年承办广州市大型植树活动,单团人数超五千人。
接待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140人和修学团150人来广东考察。
成功组织广东游客参与105天邮轮环球世界项目,创华南地区旅游“三高”记录。首次组织香港人自驾车穿越亚欧大陆,时达40多天。
再次当选为广州地区旅行社协会副会长单位。
连续十二年获得广州市旅游局颁发的旅游统计先进单位奖。 2009年 带领22台香港自驾车队赴贵州贫困地区兴义助学,捐款30万元人民币。
成功接待广州龙沙有限公司及中华医学会两批共1500人的会议团队。
荣获首批广东省旅游局颁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证书。
连续三年接待东盟十国青年交流团近千人。
荣获第三届中国国内游风云榜广东省十大品牌组团社奖。 2010年 “2009年度广州市旅行社发展入境游积极参与奖”称号 2011 年 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颁发的“2010年度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授予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残亚会公共交通保障工
作优秀先进集体”称号
2010全国百强旅行社排第72名
荣获由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颁发的“2010年度交通全先进单位”称号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授予“2010年广州亚运会残亚会公共交通保障工作优秀先进集体”称号
喜获2010/11年度卡塔尔航空公司华南地区“最佳旅行社奖”
荣获“2010年度江门川岛特别贡献奖”
被国家旅游局评为“2010年度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
获广州市旅游局颁发的“2010广州市旅行社发展入境游突出贡献奖”和 2011年度广州旅游统计标兵单位。
推广预定部谢萍同志通过国家旅游局考评,成为我社第一位高级导游。
被羊城晚报社和广东省旅游协会及消费者评为“金牌出游管家”
年度销售长隆欢乐世界广州市传统旅行社第三名,广州塔第二名。
连续五年获得南方航空公司和法国航空公司欧洲航线最佳销售奖 2012年广东青旅被选举成为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青旅社被选举为广州地区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由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颁发的“2011年度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称号。
再次通过由广州市旅游局评定的2011年度广州诚信旅行社复核。
成为华南地区欧洲游批发商,每年接待量近万人。
荣获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旅游局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2012年广州市旅行社发展出境游突出贡献奖 2013年由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颁发的“2012年度广州市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称号。
由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颁发的“2012年度旅游接待突出贡献奖”
2012年度广州市旅行社发展入境游突出贡献奖
我社荣获江门台山市川岛镇政府颁发的“2012——2013年川岛旅游突出贡献奖”。

❾ 广州的简介有哪些当地的旅游特色是什么

广东省,简称粤,是中国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省会广州。广东省位于南岭以南,南中国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琼州海峡相望。广东地区在语言风俗、传统、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岭南文化(南粤文化),省内土地丰足、水资源丰富,位处珠江沿岸一带的珠江三角洲一直被称作华南地区的渔米之乡。
著名地区:
1、越秀公园
位于广州解放北路,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建过观音阁,又名观音山。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电视塔等。
2、白云山
广州白云山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称。
3、莲花山
位于番禺区狮子河畔。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它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莲花山上还有始建于明朝万历(1612年)年间的莲花塔和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间的莲花城等古迹,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番禺宝墨园
位于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初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20世纪50年代。1995年重建,是一所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的园艺艺术公园。
5、华南植物园
位于天河区龙洞天源路,占地面积333公顷,建于1929年,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
6、珠江夜游
珠江夜游是由来已久,极具特色的游乐目,具有浓郁的南国特色。拥有天字、西堤、芳村、中大等旅游专用码头,并拥有“花城明珠”号等豪华游轮、“白鸥”欧式豪华游艇。其中,信息时报号是目前我国内河最豪华的观光游轮之一。
广东的饮食天下闻名,广州菜是粤菜的代表,潮菜以精致典雅着称,客家菜(东江菜)则以原汁原味见长。广东人普遍喜欢喝普洱、铁观音、寿眉、马骝搣,粤菜即广东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特色菜点发展而成,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深远,港、澳以及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粤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长,烹调技艺多样善变,用料奇异广博。在烹调上以炒、爆为主,兼有烩、煎、烤,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说。时令性强,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浓郁。粤菜的影响较为广泛。据近年来的一些报刊介绍,目前的美国有中国餐馆的几万家;英国有14000家;法国、荷兰各有2000家;日本不下数千家。这些地方的中国餐馆,多数是粤式茶楼、菜馆,生意很旺。澳大利亚的悉尼市,在“唐人街”的影响下,饮茶已成为一个专门名词,凡到悉尼市游览的人,都以一到“唐人街”享受一下粤式饮茶用餐的韵味为时尚。粤菜的其独特的清淡风味,独领风骚,以“食在广州”的声誉驰名中外。

“食在广州,味出凤城、味在潮州”还离不开广东饮茶,它实际是变相的吃饭,各酒楼、酒店,茶楼均设早、午、晚茶,饮茶也就与谈生意、听消息、会朋友连在一起了。广东饮茶离不开茶、点心、粥、粉、面,还有一些小菜。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工夫茶,它备用特制的微型茶壶、白瓷小杯和乌龙茶,斟茶时有“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两步,所冲茶浓香带苦,回味无穷。广东点心是中国面点三大特式之一,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颖,别具特色。
广东粥特点是粥米煮开花和注意调味,有滑鸡粥、鱼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广东粉为沙河粉,软中带韧。广东面以“伊府面”最为出名。 粤菜广采“京都风味”,“姑苏风味”和“扬州炒卖”之长,贯通中西,扬名海内外。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