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业负面

旅游业负面

发布时间: 2020-12-05 07:26:57

1.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一、旅游业完全收入对GDP的作用
旅游业完全收入=旅游业直接收入+旅游业相关行业收入。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它不仅可以为工业、农业、建筑业等提供巨大的市场,而且还可以带动和促进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文化娱乐业以及对外贸易等行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据此就可以计算出旅游业完全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二、旅游业外汇收入增加对外资利用的作用
旅游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大量人、财、物的加速流动。由此形成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决策机率大大增加,旅游环境从本质意义上说,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构成,所以,旅游业通过正面促进对外开放,使区域内的引资和投资额增加。权威调查表明,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一美元,将会使利用外资额相应增加5至9美元。为统计方便我们取利用外资相应增加额的中值为年均利用外资的增加额,即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一美元,相应利用外资的增加额为7美元。
三、旅游业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旅游业的种种特性,旅游业日益成为消除地区贫困的有效途径。旅游扶贫是一些自然和人文资源相对丰富或独特的山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即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带动贫困山区的脱贫。旅游业总体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这就决定了旅游对就业者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比较适合普通劳动者参与就业,所以,旅游扶贫在解决贫困地区就业问题上也是效果显着的。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鉴于旅游开发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显着作用,国家在一些投资政策方面都向旅游业作出倾斜,这方面突出体现在近年来的国债政策上。旅游国债主要是投向中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有效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旅游业在扩大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旅游业是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五”期间,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年均增加50万人,间接增加250万(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相关行业将增加5个就业人员),五年共新增就业岗位1500万个,占第三产业新增劳动力的37%,占全国新增劳动力的32.2%。
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业将在中国就业问题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就业的增长点。国家计委和国家旅游局初步确定,未来旅游业要继续保持适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达到年均增加就业7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350万人左右的目标,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中产业规模大、整体素质高、经济效益好、容纳就业多的重要行业。
五、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当一个产业在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占据一个比较大的比例时,这个产业的波动将会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了5%,并且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旅游业是一个敏感的行业,与多种因素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空间来看,旅游活动至少涉及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两地;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性很大的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国民经济中的大部分行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社会活动来看,它与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存在关系。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这些因素能动的产生反作用。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在新的环境下找准位置,在新的发展中发现和利用机遇,为实现国家的总体发展目标做出新的贡献。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泰民安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的政局继续保持稳定,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可以预见, 我国旅游行业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2. 发展旅游业对文化和经济的负面影响

对文化:民俗旅游是在丰厚的民间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本应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但在不少地方,旅游开发却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伤害,导致民族风情徒具形式、手工艺品艺术价值降低、文化的多样性渐趋丧失。其主要原因,乃是开发者和旅游者的功利主义。为此,应强调民俗旅游对文化保护的责任,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忘其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对经济:通常情况下旅游业可以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反战,使当地的GDP得到提高,但是正是因为当地的GDP很大一部分是靠旅游带动的,所以一旦旅游市场萎缩,该地的收入也将大打折扣。
丽江舒途旅游为你解答,网址见参考资料

3. 旅游开发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正面:
试分析如下,供参考:
1.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加深人们对大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认识,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2.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3.扩大就业,拉长了产业链条。
负面:
1.景区的开发往往破坏环境。
2.酒店业污染环境。
3.娱乐业往往流于黄毒赌,引发犯罪。
4.虽然有利于扩大就业,但是挤占了工业和农业发展的部分资源。有些地区从旅游业中尝了甜头,在政策制订方面,往往忽视工农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4. 旅游业能给当地带来正面影响和负面的东西是什么

奥地利阿尔卑斯省旅游胜地阿尔卑巴赫每年都会举行关于当地环境及生态问题的专家研讨会。今年,专家们没有过多讨论全球变暖问题,而是呼吁采取防御措施保护阿尔卑斯地区居民。因为冰川融化会引发洪水,威胁当地居民安全。

除此之外,阿尔卑斯山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为当地旅游业创收数百万美元。如果积雪不断减少,势必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科学家解释说,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了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冰川消融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欧洲各国对气候变暖问题非常关注。奥地利一家知名汽车俱乐部号召上班族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少开汽车。因为即使像奥地利这样一个人口只有820万的国家,每年载客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达1140万吨。而统计显示,大约十分之一的私家车一次外出行程不到1公里,俱乐部认为,车主完全可以步行或骑车代步。瑞士是阿尔卑斯山国家,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瑞士表示除了在国内落实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等措施外,还会全力支持达成一项关于2012年之后气候政策的国际协议。

西班牙政府实行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包括对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提供风险保障支持;对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销售等给予补贴.

与此同时,出于对暖冬现象的忧虑,一些欧洲环保主义者还要求世界杯滑雪赛主办方取消比赛,以保护山上积雪。

5. 旅游业对国家有什么负面的影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出版的《旅游业、生态旅游和保护区:世界自然旅游的状况和发展版指南》一书中将“权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归结为六项:

地质财富———未经授权的采矿和采集化石活动;土地———土壤的移动和压实,道路对土壤的侵蚀;水资源———污染,藻类的生长;植被———践踏植被和在道路以外使用车辆;生态系统———栖息地的改变,建筑业;美学价值———乱丢垃圾,故意破坏;文化遗产———对文物的掠夺、践踏,未经授权的挖掘。

6. 旅游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对社会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如果非要说有负面影响,那就对当地的治安和卫生会带来负面影响,但还是利大于弊。

7. 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旅游对环境积极影响:

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灯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4、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旅游对环境消极影响:

1、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2、对植物的影响: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3、对动物的影响: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7)旅游业负面扩展阅读:

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体制、机制方应完善:

1、有关部门应强化生态旅游的宏观管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2、正确认识生态旅游,制定与地方各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并报批,使之与保护区总体规划协调一致。

3、制定相应政策,将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保护职能与经营职能相分离,建立旅游收入的反哺机制,确保部分旅游收入能有效返还保护区,并用于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4、加强监测,量化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影响和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依据。应尽快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研究,厘清不同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交叉重叠情况,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8. 发展旅游业对文化和经济的负面影响

对文化只有好处 一个旅游景点 当然有它的文化底蕴 这些都能很大程度的被挖掘出来 经济方面 除了不能 让地方往重工业方面发展 却能很好的带动地方特产 旅游业 餐饮业的发展

9. 旅游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别有哪些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旅游业是旅游的媒介,是为旅游的主体和旅游的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提供服务中介。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就业。
3、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因投入资金过大,难于收回成本,造成经济损失;
2、因建造占地过多,影响农业的发展 ;
3、因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引起物价的普遍上涨,影响人民生活。

10. 旅游业的积极和消极经济效应

一、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
旅游创汇与传统商品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无形贸易。提供的是服务产品,不必付出很多的物质产品,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即可以创汇。
(2)就地创汇。不受对方国家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
(3)创汇便利。旅游产品不必包装、保险和储运,也不必长期等待对方付款和办理繁杂的进出口手续。
(4)现汇收入。
(5)汇率高,成本低。
2、有助于货币回笼。
回笼货币的途径有:财政回笼,即通过征税回笼;信用回笼,即吸收存款、收回贷款、发放国债等方式;商务回笼,即销售商品回笼货币;服务回笼,即服务收费回笼货币。
由于旅游消费是一种较高水平的综合性消费,比日常消费能更快地回笼货币,从而减轻由于人们手头货币过多对市场造成的压力,促进市场稳定和繁荣。
3、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
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包括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国内财产的移动和再分配,收入高的地区的居民通过旅游把钱流向收入低的地区。
7、增加就业机会。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这主要是因为:
(1)作为现代旅游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度假旅游有很大的季节性。
(2)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度假的流行时尚,而这些都是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不能控制的。
(3)从供给一方来看,旅游需求还会受到接待地区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某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