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历史文化旅游的观赏性

历史文化旅游的观赏性

发布时间: 2020-12-04 18:43:20

⑴ 历史文化古迹的旅游价值 (分点回答)

1.历史遗迹是前复人所留下来的东西,制我们当代人有责任把它接着留给我们的后代
2.历史遗迹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长久的。
3.历史古迹具有科考价值。
4.可以陶冶情操。对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一种精神享受。

⑵ 对历史旅游文化的认识

你的论文可以这样写:
一、历史旅游文化相关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情况
二、对你所选的景点及其发展状况,还有前人对这个景点历史旅游文化研究的概况(有的话就写)
三、存在的问题
四、解决思路
五、结语
这种论文很好写,框架建立以后,就是多找资料,可借鉴相关论文,比如多查一下CNKI,然后要再在网上收集相关新闻以充实论文实例的新鲜感。一千多字,很好写的。我大四的时候代写论文两天出一篇呢

⑶ 关于湖州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太湖南岸的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湖丝、湖州宋锦、双林绫绢闻名中外。湖州,具有典雅的江南水乡风貌,其自然景观以“山水清远”见长。“苍山北峙,群山西迤,双溪夹流,泓亭皎彻,山水映发,冲和修集”,概括地说明了湖州山水特色。湖州人文荟萃,历代闻士贤达与湖州结缘者,难以举数,在他们身后留下了大量的行踪胜迹。众多的资源形成了具有湖州特色的南太湖风情游、莫干山风景游、中国竹乡游等3条旅游线路。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解放后,先后设浙江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治所长期设在湖州。1983年10月,实行撤地建市,撤嘉兴地区,建湖州、嘉兴两个省辖市。湖州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城区、郊区。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设立城区、南浔、菱湖三区。2003年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设立吴兴、南浔两区。
湖州是中国蚕丝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蚕丝织物。南浔“辑里丝”曾获18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长兴顾渚山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是“茶圣”陆羽进行茶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产于湖州善琏,百姓尊秦朝大将军蒙恬为“笔祖”。湖州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在历史上既哺育了唐代诗人孟郊、元代书画家赵孟 頫、明代小说家凌濛初、近现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陆羽、苏轼等不少名流。建国以来湖州籍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共18名。“两弹一星”的功臣中,钱三强、赵九章、屠守锷就是湖州人;“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海空卫士”王伟、“人民卫士”沈克诚更是当代湖州人的骄傲。
湖州有着丰富的工艺产品:1.双林绫绢 有1800多年历史,素以轻如蝉翼,薄如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著称,被誉为丝织品中的奇葩。双林绫绢主要用于装裱书画,具有装裱平挺 ,不皱不翘的特点。名贵书画一经装裱,更显得雍容华贵、古朴文雅,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身价大增。国内著名书画社荣宝斋、朵云轩、西泠印社等十分赞誉和推崇双林绫绢。
2.善琏湖笔 湖笔是“文房四宝”之一,发源于湖州善琏。据传秦代大将军蒙恬始创湖笔,善琏有笔祖蒙恬庙。善琏湖笔选料精细,制作精湛,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称湖颖四德,誉为笔颖之冠。湖笔种类繁多,分羊毫、狼毫、紫毫、兼毫四大类,200多个品种,深受政界和书画名人、广大书法爱好者青睐。
3.湖州羽毛扇 湖州用羽毛制扇已有几千年历史。湖州羽毛扇选料名贵、制作精细,种类达100多种,桃花扇、半月扇曾在全国扇子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蜚声海内外。由于羽毛扇片平薄,质软而风柔,适宜于老、弱、孕妇和病人使用,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4.长兴紫砂壶 长兴紫砂陶土储量大,色泽丰富,制陶者众多,能工巧匠辈出,是浙江省唯一紫砂壶产地。长兴紫砂壶手工成型,造型优雅,雕刻得体,结构严密,色泽古朴,美观典雅,是独特的旅游佳品。制作出高160厘米,可容水250公斤的世界最大紫砂东坡提梁壶,堪称中华一绝。
5.安吉竹扇 安吉鄣吴是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故里,素有“书画之乡”和“扇子之乡”美称。安吉竹扇集艺术性、收藏性、实用性、纪念性于一体,是理想的馈赠佳品。安吉现有竹扇工艺厂30多家,各类工艺扇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

⑷ 自然风光游和历史文化游的区别

基本区别:

对接部门:风景区规划-建设部-国务院旅游规划-旅游局

所需资质:风景区规划-城市规划资质旅游规划-旅游规划资质

主要规划规范:风景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旅游规划-旅游规划通则

从这些区别中可以看出,风景区规划由于直接对接建设部门,其通过评审后,就可以直接建设,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旅游规划由于对接的是旅游部门,如果是成立为风景区的区域,旅游规划是不能直接用于项目报批,也就是说不能直接建设的,最终要报批还得用城市规划资质做的规划进行报批,也就是要变成风景区规划。

规划性质的区别:

风景区规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在风景区大力发展旅游(虽然甲方一般有这样热切的愿望),而是在保护与利用好风景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活动。也就是说风景区规划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个保护性规划。所以其在所提到旅游开发活动,是用“游览”一词,游览并不等同于旅游(在此不多做辨析),这个游览的意思相当于现在流行的“游憩”的意思。因为风景区是按照美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其目的也就是使其成为一个国民游憩地,具有社会公益性,而不是一块旅游经济区。

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为旅游区发展旅游事业,提高旅游经济收入提供依据,旅游规划的本质是个开发规划,其注重市场、注重效益。不管事实上旅游规划是不是真的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至少其所提倡的理念,在中国这个经济转型期还是受到广大甲方的欢迎,因为这个转型期,只是收益才会受到欢迎。

规划理念的区别:
风景区规划的理念就是资源保护优先,发展服从保护。这个理念在实际中也是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规划都要确立风景区界线、风景区保护等级划分、保护级别等,可以说,整个规划都是在体现保护优先的理念。虽然,在开始时,风景区规划走入了死保护的误区,现在的风景区规划已经走出这种误区,在资源开发、项目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风景区特殊的环境,具有特殊的设计要求,所以其项目设计没有旅游规划那样堆砌太多,而是挑选符合风景区特殊环境的项目。

旅游规划的理念是什么?不是很明确,但是大体的共识就是旅游规划注重经济效益,保护是服从开发的,虽然有学者称为在开发中保护,也有人认为人的创造力在破坏某种东西后,有更好的东西可以代替原来的东西,这个提法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对风景资源价值不清楚,风景资源最大的价值就是其自然性和完整性,如同古董一样,虽然可造出同样的东西,但此物非彼物,价值已然不同。

⑸ 浅淡历史文化景点如何提高观赏性

有机会到开封古城就文化产业、旅游业发表几点看法实属幸运。应该说到开封来讲文化旅游好像有点到孔 子面前念书的感觉,心中湍湍。命题是围绕着开封来讲文化旅游产业,但我想河南全省历史文化非常深厚,讲讲整个河南的旅游文化开发可能更加有意义,开封的文 化产业颇有代表意义。

河南要从文化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是一个话题,因为河南确实是中国一个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我和很多朋友开 玩笑说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文化是人的文化,哪个地方人多哪个地方文化就多,河南人多。在河南讲文化旅游或者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变这个话题是很有 价值的话题。

关于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我有三个判断。第一,河南是中国主流历史文化的渊薮、大本营或者是发源地。那 么为什么叫主流文化,应该说中华文化是个非常丰富的载体。有很多民族,很多地区,北方的文化、江南的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但在主流文化中河南应该是一个 根据地。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第二个判断是,河南是中国经济的十字路口,在地图上大家可以看到,以郑州为中心,它的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两条交通干道分布着很多人口、城市,包括不少人口比较大规模的城市。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第三个判断是,河南是中国文化旅游的创新基地,这个和陕西西安一样,河南义不容辞地承 担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验田、创业基地、开路先锋的角色,这是河南和其他省不同的地方,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太有文化了,如果不讲文化创意产业,不讲文化旅游, 好像说不过去。

河南的文化旅游可以说是围绕着几个曾经做过中国首都的城市展开的,或者说影响非常大的区域文化中心,比如说开封的汴京、郑州的古代文化以及中岳、洛阳作为古都、以及安阳作为殷墟、许昌最近也很热,第一是曹操墓,第二是新三国的热播,所以许昌是个曹魏之都。

河南的整个文化资源或是文化旅游资源是丰厚、类型齐全、历史悠久、品味比较高、分布广、组合比较好,地区差异方面夏商周到唐宋这样的各个历史阶 段都有分布。所以,这些文化景观资源、文化风情资源、文化艺术资源当中可以再细分很多,其中文化景观资源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

除了古都,河南还有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那么多地级市,应该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文化方面的丰厚背景。这些文化资源仔细地划分,可以 分为文化景观资源,文化风情资源,文化艺术资源,各个说法不一样,但是,每种文化都在全国有重大意义或者竞争性地位甚至是有国际意义的。

河南省的博物馆数量目前是全国第四,但是我想河南怎么会比湖南和江西都还少呢,豫商应该投资点博物馆,应该把它搞 成全国第一。河南有很多黄泛区,很多东西被冲掉或埋在地下有关系。豫商有了钱以后建议大家多收购点东西回来做博物馆,第一个是收藏增值,第二个体现我们河 南有文化。

河南省在历史文化资源、华夏文明资源、姓氏资源(百家姓旅游)、古都文化、帝王文化、书院文化、山水文化、佛教文 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面名闻遐迩。当然还有潜藏于民间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看几个数字就可以发现河南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国是数 一数二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排名第二(山西排名第一,因为山西的地上建筑物比较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数量也比较多 (江苏9个,河南8个);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全国排第三(第一北京,第二四川)。世界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再加上原来的殷墟、龙门石窟,比周口店猿 人遗址要有名得多。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在郑汴洛这个文化旅游圈是比较突出、比较能引人注意的。另外围绕着黄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佛教文化开发也有 比较好的基础。在开封的宋都古城、安阳的殷墟、郑州的黄帝故里等等古遗址和文化系列开发等方面应该说还是有引起大家注意的地方。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河南跟山西、陕西相比,历史文化好说的多、好看的少,就是讲起来多但不像西安有兵马俑这样大规模的建筑,有视觉冲击的;山西 地上文物多。河南很多东西讲起来沉重轻松的少,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项目到处都在做,但是说实话真正吸引眼球的少,重点突破的没找到感觉似地。

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面出现了几个成功的项目。比如说三亚,相对来讲是个缺乏文化的地方,但它搞了一个南山大佛;还有比如说无锡的佛教 地位应该说非常低的,但是它那个灵山大佛搞得非常有声有色;西安曲江新区当然本身就非常有文化底蕴,实践了一套文化开发启动土地开发的模式。

西安遗产撬动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值得河南借鉴,用土地开发赚来的钱回头来做旅游景观和文化旅游开发。河南总的来说,整体的文化旅游品牌没有在全国 形成冲击力。文化、旅游、土地开发没有结合得很好,当然也在做。这就是说我们河南文化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可以做的空间还很大。

关于旅游、文化、商业这三个方面的业态如何结合,影响到河南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背着文化的行囊快乐的前进”,这就是河南。河南这个地方非常 有文化,河南人本身有文化但是河南人不怎么幸福。为什么呢,河南人只知道辛辛苦苦地赚钱、打工、开公司,河南人民为了发展但不重视休闲。

河南和四川比,四川人更重视休闲度假。成都人即使没几个钱,小车开着也要到农家乐去耍,几十块钱耍半天。河南人要学会享受生活,但文化的行囊还 得背着,显得你很有文化。河南人非常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摸索河南省的以文化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但又不是沉甸甸的厚重得沉闷的产品。

河南的文化很厚重,对搞文化的人来讲没什么,但对普通百姓来讲太厚重了就有点残忍,大部分老百姓没那么多历史文化知识,上班又很累,家里老婆 管,单位领导管,到了河南旅游还那么累就不干了。有文化品位又不累才好。如何让传统文化“活化”,这是下一步整个河南旅游的一个努力方向。

文化遗产不易被公众接受而山水资源则容易得多。举个例子,近年来河南旅游出名的不是洛阳的什么唐三彩啊或者是龙门石窟,恰恰是栾川和焦作。焦作的出名,主要打云台山水,因为河南文化太厚重了,再打厚重的东西一下子突围不了,所以它异军突起走山水取胜之道。

遗产活化近几年河南文化部门、旅游部门、投资商做了很多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绩。一个地方的历史活化有很多种活化方向,如商业活化,将历史街区变 成商业区;或者旅游活化或者其他的活化。从河南文化的旅游活化来讲,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为古都开封提养了一种体验的方式。

人们都知道,开封是一座古都,但是很难有视觉感受,全被黄河埋在十米以下的地方,看不到,挖又不让挖,挖了以后又填回去,还是看不到。但最近几年,“因为清明上河园,爱上古都开封城”,很多人因为清明上河园来开封游玩,有不少参与性项目。周边的房地产也被带动起来了。

文化的创新使得开封、郑州、洛阳成为新一轮旅游城市竞争的热土。文化创新第一要有文化,第二要有创新,离开两个都比较难。开封开元名都大酒店左 边的金明池反映了开封文化,右边是高端住宅,这就是旅游导向型的土地开发。如果旁边不搞金明池,不挖掘几个宋朝的故事,房子就卖不好。

河南近年来开发了几台大戏,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郑州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些开发我认为就是一种文化活化。接下来我们发现,光有文 化活化还不够,文化活化变成旅游产品才重要;文化活化成产品还不够,还要把文化、旅游、土地开发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投入产出的平衡。

旅游、文化、城市更新、土地开发有机的结合,综合推进,具有文化资源的河南各个地市,三者结合可以产生倍增效应。如果光做房地产你就卖点普通的 商务楼或是住宅楼。如果你光搞文化,花了很多钱搞文物保护,还没有几个人来看。光搞旅游搞得很辛苦,赚不了钱,靠门票要很多年才能收回来。

⑹ 结合历史谈谈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⑺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价值有哪几点

1,文明的坐标,文物的宝库---探古寻幽的好地方;
2,厚重的历史,荟萃的文化---增广见闻的大课堂;
3,名人云集,革旧鼎新----社会变革的策源地;
4,商贸兴旺,科技发达----区域发展的辐射源;
5,传承有序,文风浓郁----展示民艺的博物馆。

历史文化名城即是品牌又是资源,是旅游产品中有吸引力的卖点。

⑻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文化延续,强化游乐展示功能
传承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展的重要内容。某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文化功能的传承性较强。对这类历史文化名城,一般通过文化博物馆、主题文化展列馆、文化体验馆或者旅游景点开放的方式,使得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够得到某类文化的认知或熏陶,形成较强烈的文化体验感受。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往往成旅游观光的热点区域,甚至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名片。
(二)文化更新,提升文娱体验功能
城市历史文化不断蜕变和演进的过程。有些历史文化资源形式上保存相对完整,但其原先承载的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其存在形成和浓厚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新文化元素的动力,诸如:文化演艺、创意文化展示等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与创意体验的功能具备进入的可行性,如此一来,通过存表易里,文化资源将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
(三)功能重置,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对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功能逐渐弱化,文化价值逐渐流失,但其格局和基本构架仍然体现了其历史的悠长,具有游客感知怀旧的独特韵味。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性改造的基础上,可适度的导入特色餐饮、旅游住宿等现代功能,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成为旅游产业链条的特色支撑环节,有机的融入城市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四)有力的资源保障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势中,最为突出的是资源优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其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并且多具有惟一性与不可替代性,这些特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凭借,并使名城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外,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并且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等,在海内外闻名遐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六)坚实的物质基础
历史文化名城首先是一座城,具有一座城市的基本功能和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些可以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为旅游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保证了旅游的发生发展。在我国评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大部分城市为首都、省会和地级市政府所在地,这些名城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优势和经验,又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对外宣传。
总得来说就是:文明的坐标,文物的宝库---探古寻幽的好地方;厚重的历史,荟萃的文化---增广见闻的大课堂;名人云集,革旧鼎新----社会变革的策源地;商贸兴旺,科技发达----区域发展的辐射源;传承有序,文风浓郁----展示民艺的博物馆。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