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我国湿地公园旅游发展

我国湿地公园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2-03 20:27:42

1. 简述湿地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人类文明都是由水系发育的,无论是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还是中国的古代文明,都起源于河流湿地。历史上几乎所有城市的衰亡都是因为水源枯竭或水环境被污染,导致整个城市甚至民族的衰败。联合国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因为到2010年的时候,世界上将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类迎来了城市的世纪。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城市都诞生于水滨,凡是城市,无论大小,都依水而建,城不在大,有水则灵。水系又是现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城市运输、贸易、防灾、生态、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不可取代的载体。城市又是因水而秀,城市景观最美的部分就是水景。从改善人居环境来看,人类的天性是追求景观多样性,天生具有亲水性。凡是有水景观的城市,就是有魅力的城市。独特、优良的水景观是城市经济发展、吸引外部投资,改善人居环境,旅游振兴的基石。水安全是城市健康安全最基本的元素。如果没有健康的水环境,市民的饮水安全,还有城市灾害的防治、人居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都无从谈起。城市的水循环又是城市循环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湿地是淡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是解决淡水危机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湿地都是淡水的供应者,所以维持淡水湿地的健康意味着保护淡水供应。为此,《湿地公约》把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确定为“没有湿地就没有水”。提醒人们关注淡水的同时,也要关注湿地并相信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淡水的来源应该是所有水资源整体管理战略的出发点。保护好湿地的健康,确保淡水资源和大量食物来源的安全,这是保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城市和周边湿地面临着巨大威胁。事实上,湿地主要的污染都是城市的不合理建设所造成的,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破坏大多是城市盲目发展造成的。这是因为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庞大、最复杂的人工与生态复合体,是消耗资源和能源的最主要的载体。中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越是高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消耗也越厉害。城市湿地作为湿地家族最脆弱、但也是对人类美好家园贡献最直接的部分正在遭受快速城市化的严重威胁和破坏。
全面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些年来,中国在湿地保护与管理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采取了一系列湿地保护的重大举措,发布实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国家还从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资金投入、工程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湿地保护。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湿地保护区473处,30处湿地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区的面积达5,542万公顷,使40%的天然湿地及33种国家重点珍稀水禽得到保护。
中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工作的广泛展开,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意到有关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等问题,对湿地保护的理念、方针、政策等进行了探讨,发表了许多专著、论文及调研报告,举办许多学术会议,就湿地保护理论与实践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交流,问题的核心归纳起来即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给湿地在城市安个家”,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最好措施之一。这也是对《湿地公约》大力提倡的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原则的充分体现。
因为城市湿地公园可以把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集为一体,具有湿地景观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功能的复合体。她的特点是湿地景观典型,自然风景优美,可供人们观赏、旅游、娱乐、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湿地公园的宗旨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
城市湿地公园是湿地公园的一种类型。发展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在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建设湿地公园,如广州肇庆湿地公园、浙江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绍兴镜湖城市湿地公园、江苏泰州湿地公园、福建乌龙江湿地公园、山东荣城湿地公园、银川翠湖湿地公园、兰州黄河湿地公园、香港天水围公园等等,建设中的湿地公园不下十几处。就整体而言,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处于初始阶段。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新的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我们既要大胆实践,又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使之统筹有序,积极健康的发展

2. 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

近日来,辽中蒲河国家湿地源公园规划获得省级专家组论证通过,专家组建议上报申请国家级湿地公园。
以“世外桃源·大美辽中”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沈阳国家湿地旅游文化节暨庄园经济宣传推介活动,将在辽中县国家湿地公园开幕。

3. 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避开自然保护区,不要搞太多的大建筑工程,依天然环境建设,以回归自然,生态农业为主题,净水、植苇,改善湿地环境,会吸引游客。

4. 湿地公园的国内案例

随着我国生态旅游热潮的兴起,目前,我国已建和拟建的湿地公园已有多处。可见,湿地公园在我国广阔的发展前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湿地公园的建设除了要让人们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应该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的地貌特征、历史文化、经济结构等做深度开发。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常熟沙家浜生态湿地公园始建于1999年,初期占地500亩。近年来,沙家浜搬迁工业企业,以“原生态、纯绿色”为主导,扩种芦苇,引进不同的古树名木以及陆水生湿地植物,增加城市“绿肺”功能,现已扩大到266.7公顷,形成了水上游览生态观光线、湿地观光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和垂钓区、采莲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园内盛产无公害水产,“阳澄湖大闸蟹”名闻遐迩,还有68种鸟类栖息于此,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作为京剧《沙家浜》的发生地,常熟沙家浜镇还是红色旅游精品线和经典景区以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在沙家浜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获批的同时,沙家浜正在进行东扩千亩芦苇生态湿地工程,该工程将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成密集种植隔离区、生态鸟岛观赏区、田园风光游览区、休闲垂钓区、野营区等功能区域,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使公园内部景点和游览系统的设计更加符合生态原则.
汉石桥湿地公园
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顺义杨镇地区,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距北京城区约35公里,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距首都机场约20公里,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的总面积1900公顷。
太湖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汇集了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 2007年,国家林业局组织了林学、地学、生态、生物、法律、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国内专家对铁岭市新建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项目进行了考察评估。专家们通过实地考察、审查相关材料、听取情况汇报和与相关部门的情况交流,一致认为,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建设将对辽宁省的湿地保护恢复、辽河水污染防治、城市尾水利用以及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对辽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对沈阳地区的水生态安全保护,以及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恢复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改善铁岭市区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铁岭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以及改善周边地区的人居环境。同时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建设还将进一步丰富辽宁省旅游资源类型,扩大“知性之旅”空间,形成集莲花湖湿地、新农村建设和铁岭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资源组合,将提高铁岭和沈阳区域旅游资源品位,丰富区域旅游结构。专家们一致同意将铁岭莲花湖作为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建设。

5.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动态

2010年8月23日,湖南省林业厅副厅长柏方敏在鸿林大酒店会议室主持召开了衡阳市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评审会,来自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市林业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衡阳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评审。耒水国家湿地公园为湘南首个申报的国家湿地公园,对改善我省湿地公园布局偏重于湘北的形势有重要意义。
2010年9月28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规划处鲍达明处长率专家组对衡阳耒水湿地公园进行了考察评估,并对衡南江口鸟洲湿地资源调查工作进行了抽查、督导。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与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宪国研究员,北京大学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晓磊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学建教授。同时,举行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评审会,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处长鲍达明指出,耒阳市要按照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主体规划,力争顺利通过最终评审。湖南省林业厅保护处处长陈红长主持会议。
2010年12月16日,国家林业局评审通过耒水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2011年5月12日,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冒雨深入永济镇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实地调研湿地公园建设情况。袁延文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抓紧做好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
2011年,衡阳市开展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工作 。
2012年5月23日,耒阳市召开全市旅游工作暨创建旅游强市动员大会,会议指出,要着力抓好蔡伦竹海风景区和牡园生态园、油茶博览园、蔡伦农业科技园、耒水国家湿地公园 等“一区四园”建设。
2013年9月,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分别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项目资金分别为1690万元、1573万元,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 。
2013年9月13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建设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 。

6. 湿地公园适宜旅游开发吗怎么规划才好有没有专家给点建议

湿地公园还是可以做旅游的,就比如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湿地公园不比其他公园,它对整个城市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开发还是找个专业的规划设计院咨询下。推荐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可以看下他们网站或者电话咨询。
参考资料: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7. 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战略

古人钟爱西湖,疏浚西湖,并且留下了一首首赞美颍州西湖的诗篇。苏轼的“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诗句,反映了历史上颍州西湖的名声与地位。欧阳修对西湖更是情有独钟:“筑室买田清颍尾”,“独作茅庐颍水西”,以至终老西湖湖心洲。由于颍州西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风景、园林建筑,使古颍州的政治、经济地位显著提高。但自南宋以后,特别是黄河夺淮七百年期间,颍州西湖历经沧桑,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由于黄河的南流泛滥和水利失修,蒋介石炸开花园口,黄河因此改道南流,致使古颍州西湖破坏十分严重。
近年来,颍州西湖得到恢复和开发。“踏车而来、围湖而坐,谈古论今,畅沐春风”,颍州西湖再次成为阜阳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去年,阜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大西湖”的概念,将颍州西湖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同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与阜城融为一体,打造区域性的湿地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带动旅游、生态休闲社区等相关第三产业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落实“大西湖”发展战略,有关部门从去年开始着手申报颍州西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湿地保护、宣教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
西湖管委会的同志介绍,湿地公园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而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特别强调,进行湿地自然生态保护是阜阳西湖之根本。
这年7月,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组成的国家林业局专家考察组对颍州西湖湿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在当日下午召开的评审会上,专家考察组组长、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邓侃处长等专家一致认为,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对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以及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完善区域生态旅游结构,拓展区域生态旅游空间,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家组最后给出的结论是,“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景观与旅游资源、湿地公园开发建设条件等方面评价,颍州西湖湿地已具备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基本条件”。
那么,规划中的颍州西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是什么样?西湖管委会的同志介绍,根据颍州西湖的总体规划,将草河滩涂作为湿地公园的核心保育区;将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作为湿地体验区、文化观光区;在景区外沿规划建设湿地科普宣教区。

8.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我国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早期兴起阶段(1980-1990年)。主版要是靠近城市和景区权的少数农村根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自发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观光、举办农业节庆活动等,呈现单一的农村观光特点。
二是初期发展阶段(1990-2000年)。主要是靠近大、中城市郊区的一些农村和农户利用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环境和特色农产品,开办了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开展采摘、钓鱼、种菜、野餐等多种旅游活动。体现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的特点。
三是初具规模阶段(2000年- )。主要是融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保健等功能,加上各级政府逐步关注和支持,休闲农业初具规模,体现拓展农业综合功能的特点。

9. 湿地公园的旅游总体规划方案怎么做请给点意见!!

湿地公园的旅游总体规划方案怎么做?
答:湿地公园旅游规划应该要内有一套法定的规范程容序,是景区长期发展的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从而使其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规划是为景区的未来发展设计的一个框架,所以这个框架必须是相对长期地、稳定地、必要地。可以从这几个特性出来来写方案:

旅游规划的综合性

旅游规划的层次性

旅游规划的市场性

旅游规划的动态性

旅游规划的前瞻性

旅游规划的可行性

10. 湿地公园旅游开发从哪些方面着手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在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中,应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以民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湿地资源的利用价值,重点构建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两大功能,从而使湿地公园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有以下两个主要目的:(1)为多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限度地饲养、栖息和繁殖机会。(2)让参观者在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情况下、近距离观察野生生物,并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有关湿地的知识。因此,在湿地公园的开发中,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工作重点:一、极致美景提升生态观光品质在湿地公园观光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核心观景区原真性的保护,将最本真的美景展现给游客。通过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水生植物的保护,保持良好的环境吸引鸟类到湿地栖息筑巢,最终通过极致美景使景区走向高品质的生态观光。在湿地公园游憩设置的过程中,要突破静态式被动观光的现状,强化游憩方式的创新,丰富产品的表现方式,提高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将表面观光提升至深度游憩。例如设置湿地观景廊道等,使游客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湿地深处的风景,将颜色不同的湿地植物、观景廊道和自然风景共同构筑成优美的天际线和水岸线。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障湿地生物生长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边缘效应使其生物种类繁多,为个生态系统的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繁衍、栖息地,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华汉旅认为,在湿地公园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大气疏阔,做到一定规模,做到便于人们参与,让都市人群可以在到达湿地公园后瞬间感觉回归自然。不能够单纯的为了经济利益挤占湿地面积,通过筑楼盖房发展地产,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往往会造成最后得不偿失的后果。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