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发展政策
Ⅰ 河北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由哪个城市承办
河北省第五届石家庄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9月11日—12日在井陉县、井陉矿区举办。
Ⅱ 河北省旅游局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方针、政策、法规。拟订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全省旅游业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统筹协调全省旅游业发展,指导全省旅游工作。
(二)制定全省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组织全省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
(三)组织全省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全省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开发,引导休闲度假。监测全省旅游经济运行,引导旅游业社会投资,负责旅游统计及行业信息发布。协调和指导全省假日旅游、红色旅游工作。
(四)承担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组织实施旅游区(点)、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负责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统筹指导全省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旅游行业组织的业务工作。
(五)推动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贯彻执行国家出入境旅游的相关政策,组织指导入境旅游和省内公民出境旅游工作。依法审批在我省设立经营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承担全省特种旅游相关工作。
(六)贯彻执行国家赴港澳台旅游政策,组织实施对港澳台旅游市场的推广工作。按规定承担省内居民赴港澳台旅游的有关事务,审核港澳台在我省设立的旅游机构,审查港澳台投资旅行社市场准入资格。
(七)制定并组织实施全省旅游人才规划,指导全省旅游行业培训工作,承担导游人员从业资格核准工作,指导实施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等级标准。
(八)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Ⅲ 河北省的旅游业发达吗 急
发达啊。河北是文化遗产比较多的一个省份了。正定古城,秦皇岛,山海关。铁狮子。保定。承德避暑山庄……有好多好多文化遗产。
Ⅳ 河北旅游业的特色产品是什么
河北环京津、沿渤海,区位和市场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文物版古迹权众多,特殊资源荟萃,旅游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全省开放景区达600多家,其中5A级景区6家,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近300种。旅游业规模较大,特别是国内旅游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详见表3-3)。
表3-3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河北旅游业发展迅猛,综合配套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拥有“金红蓝绿白”五大特色产品。“金”为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清东陵与清西陵等皇家胜迹;“红”为西柏坡等革命圣地;“蓝”为北戴河、乐亭等地的海滨海岛;“绿”为坝上森林草原、太行燕山等自然生态;“白”为张家口、承德等地的冰雪旅游。
Ⅳ 河北省经典的旅游线路有哪些
1.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红色体验三日游行程:D1: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五大书记旧居—五大书记铜像—西柏坡纪念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展览;D2: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展馆—老电影《地道战》场景;D3:安新,白洋淀—文化苑—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祈福钱屏—游康熙水围行宫—敕赐沛恩寺。
特色:本线路以革命根据地、地道战遗址和湖景为特色。
2.承德文化四日深度游行程:D1:承德,避暑山庄—金丝楠木殿—四知书屋—山区—湖边烟雨楼—金山上帝阁—热河—试马棣—万树园草;D2:承德,木兰围场坝上—伊逊崖口—庙宫水库—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红山军马场骑马—乌兰布通大草原—晚餐后举行篝火晚会;D3:承德,御道口景区—高原湖泊——月亮湖—百花坡—塞罕塔—普陀宗乘之庙景区—须弥福寿之庙;D4:承德,外八庙—普宁寺景区—普宁街—玉佛寺—普佑寺。
特色:本线路以承德皇家风情和坝上自然风光为特色。
3.北戴河海滨公园画廊—长城三日游行程:D1:秦皇岛,北戴河—鸽子窝公园—东海滩公园—奥林匹克大道公园;D2:秦皇岛,南戴河旅游区—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中华荷园—滨海大道—秦皇岛奥体中心;D3:秦皇岛,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古城。
特色:本线路以休闲娱乐、长城、海滨公园全景为特色
4.石家庄—邢台—邯郸经典4日游行程:D1:石家庄,隆兴寺—荣国府;D2:正定县,西柏坡—黑山大峡谷—驼梁山;D3:邢台,空山白云洞—汉牡丹园城;D4:邯郸,磁州窑富田遗址—响堂山国家森林公园—晋娘祠。
特色:本线路以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根据地和自然景观为特色。
Ⅵ 北京旅游资源和河北旅游资源的如何结合
旅游资源和河北旅游资源的如何结合,那就看他们两个公司是怎么约定了。
Ⅶ 河北推动景区门票降价,还有哪些减免政策
近日从河北省复发改委获悉,河制北将持续推进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除了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还要切实落实门票价格减免政策,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以及未成年人、老年人、学生、残疾人、宗教人士等,应按规定切实提供门票减免优待。红色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按规定对学生等群体参观予以优惠。
河北省对于以前期降价不到位的5A、4A和3A及以下国有景区为重点,继续开展重点国有景区门票成本监审或调查、价格评估调整工作。各市将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回归合理区间,降低偏高门票价格水平,11月前完成景区降价工作。
(7)河北旅游发展政策扩展阅读
河北省着力规范景区价格行为
河北省统筹规范降低景区游览全程费用,加强景区内垄断性较强的交通车、缆车、游船等服务价格监管。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要在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的基础上,降低偏高价格。重点治理“高定价大折扣”现象,降低虚高票价。鼓励各市制定景区门票阶段性减免优惠政策,拉动居民旅游消费。
Ⅷ 京津冀地区旅游业现状如何
SWOT 分析优势
旅游资源禀赋优越。河北省多样的地形决定了河北省多样的旅游资源。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拥有燕赵大地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不仅有清西陵、避暑山庄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白洋淀等红色旅游景点,以及北戴河、野三坡等自然景观。另外,河北省环绕京津两小时交通圈优势为河北吸引京津游客提供了保障。对于定位高标准消费人群,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
劣势
缺乏品牌效益。由于河北旅游业后天的宣传不够,以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宏观地位要求,使得河北在旅游业上生态保护与开发尺度存在不当,造成内部11个地市之间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区域性发展明显,但整体品牌效益较差,在京津冀之中,处于劣势地位,没有充分的话语权。
缺乏龙头型旅游目的地,尚未有国际性景区成立,缺乏有影响力的景点路线与旅游品,使得河北游客多为周边省市,尤其北京的消费人群较多,但在国内没有影响力,这也是河北省旅游景点未在榜上的原因。
机遇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于河北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三地打破区域界线,集中20多处4A风景区共同开发,整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逐渐形成环京都休闲旅游示范区。并且从2016年开始,每年一届的河北省旅游发展大会也为河北省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使得区域性市场发展更加广阔。
2016年,河北省首届旅发大会在保定市涞源县、涞水县、易县举办,成功打造了区域旅游的经典品牌——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开创了保定市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发展、区域协同和旅游大格局发展等十方面重大突破。当年旅游人数突破7999.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7.33亿元,旅游收入连续5年居河北省第一。
2017年第二届河北省旅发大会在秦皇岛开幕。大会集旅游开发、生态保护、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经贸合作为一体,以“打造世界一流滨海康养旅游度假区”为主题,以“上山、下海、入村”为三大拓展方向,依托秦皇岛独特的山海文化资源,投资600亿元,打造了滨海度假、海上娱乐、康体养生、山地生态、文化体验、红酒休闲六大业态,38个重点旅游项目,形成了“一廊、双环、七个组团”的格局,向世界展示河北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Ⅸ 谈谈如何去整合,开发和利用河北省旅游资源论文1500字
[关键词] 海南国际旅游岛 机遇 挑战 对策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介绍
今年是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二十周年,经过20年的探索、开拓与发展,海南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确立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群。2007年海南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试验区”。2008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关于支持海南省发展旅游业有关问题的函》原则同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2008年4月25日,海南省政府在海口市举行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闻发布会,海南省旅游局局长宣读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海南旅游业将全面与国际接轨。
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我们可以得出“国际旅游岛”的一般含义是指在特定的岛屿区域内,以扩大旅游业开放为重点,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推进旅游服务的国际化进程,以成为具有特色和极具影响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综观当今国际旅游业界,类似于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天堂不胜枚举,如: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太平洋的斐济、瓦图阿努,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甚至新加坡,都是依托海岛优势,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最终形成各具鲜明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二、海南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国际旅游的机遇和挑战
1.海南旅游发展现状
凭借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遍布岛内的400多家旅游饭店,和众多旅行社的努力,海南旅游业在20内迅速崛起。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1987年建省前相比,2007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51万人次,是1987年的25倍,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是1987年的150倍,国际旅游收入是1987年建省前的25倍,而境外旅游人数是1987年的4.35倍。
2.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机遇
(1)国家对于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2000年底,国务院批准对21个国家的旅游团实行从海南开放口岸入境,在海南居留15天内免签证的优惠政策。随后海南省又实行了对台湾同胞的特别签证,拥有了全国有权为台湾居民审查签发一次性有效签证的四个口岸中的两个城市。从2002年4月1日起,海南岛实行了面向全球的落地签证,所有来海南的旅游团,都可在海口、三亚口岸签证机关办理即落地签证。2003年3月24日,中国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复将海南作为中国民航开放三、四、五航权的试点地区。
(2)国际赛事于会议,旅游节庆的举办。2001年2月26日,来自亚洲和澳大利亚的26个国家的代表在海南举行了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大会。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以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举行,亚洲的崛起和活力使世界的目光投向了海南,随之而来的外国资金、技术与人才进入海南岛。进一步塑造了海南“国际商务会展旅游地”的新形象。
2002年世界小姐组织机构宣布将在海南三亚举办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从此三亚拉开了“美丽”的序幕。三亚分别于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举办了三届世界小姐总决赛,这是世界上第二座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的城市。
1996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已经成为集婚庆、旅游和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旅游节庆活动,每届都吸引了数百对海内外新婚或纪念婚夫妇前来喜结良缘或重叙温情。这些国际会议、赛事和旅游节庆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使海南知名度大大提升。
(3)游轮经济对海南国际旅游发展的影响。从2001年到2005年,全省共接待国际游轮1104艘次,出入境旅客达51.6万人次,其中出入海口市口岸898艘次,出入境旅客28.6万人次,当然,主要是海口至越南的短程航线;出入境三亚口岸206艘次,出入境旅客23万人次。据统计,2008年1月~3月份,三亚海港口岸邮轮船舶入出境50个航次,旅客入出境42898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和320%,比去年全年增长120%。创三亚海港口岸历史纪录。这些旅游多为来自欧洲地区的高端游客。
3.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挑战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与海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似的岛屿星罗棋布,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大溪地等世界著名岛屿竞相辉映,这些岛屿的旅游资源与海南岛的旅游资源有很强的相似性。海南岛在国内旅游市场中最有特色的热带海洋旅游优势,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并没有出彩之处。海南发展国际旅游,需要面对的是众多同质旅游地的竞争,而海南旅游产业起步晚,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教育基础相对落后,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水平低、服务质量差、效益差,而其他国际著名旅游岛屿均已具备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以及较成熟的营销网络。
海南旅游产业现有问题简要总结如下:
(1)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促销主题不明确。海南境外客源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知名度不高, 西方发达国家对海南岛知之甚少, 这与海南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以及缺乏鲜明的营销定位和品牌是有很大的关系。
(2)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缺少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没有将海南特有的海洋文化、热带原始森林文化、黎苗少数民族文化充分挖掘。
(3)海南旅游业缺乏对海南旅游业定位、发展方向与阶段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在旅游产业规划上,片面开发低档次的观光旅游产品,从旅游线路组合、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的开发规划和城市规划都体现出产品开发与资源特色的不协调,形成了旅游资源的高品位和开发产品的低档次的严重错位。
(4)旅游企业管理不善,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的通病相当突出。在缺乏统一管理的情况下,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意破坏生态环境,价格竞争带来的普遍服务质量低下等情况屡见不鲜。
(5)旅游区布局不合理,旅游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交通相对落后,国际航线少。
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具体对策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就是要在国家相关优先发展的政策指引下,通过全岛从政府到普通民众的群策群力,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的窗口,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地。为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与协调是目标成功的第一步
旅游业是综合性特别强的产业,需要很多相关部门和产业的配合,同时提供的产品又是最终体现为无形的服务的一个特殊的行业。所以要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先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回顾世界著名国际海岛型旅游目的地,无一例外。我们高兴的看到,海南省已经制定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但要真正的得到有效的实施,第一,应该在省内设立高规格的旅游发展协调部门,以便整合资源,协调部门与部门,地方与地方的关系;第二,尽早建设促进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平台,整顿岛内旅游业秩序,彻底扭转目前不利于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一切不利因素;第三,严把海南岛整体规划设计,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避免出现一哄而上,低层次重复开发,野蛮开发,破坏整个海岛生态环境的情况,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又是不可逆的,在宏观把握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2.旅游形象的国际化定位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宣传促销是海南发展国际旅游的突破口,好的旅游产品往往需要多年经营创立的品牌,精心设计的广告定位口号,以及不遗余力地推广活动。美国夏威夷州旅游署每年投入2000万美元作为旅游促销费用,派出自己的促销员到伦敦、东京、法兰克福、香港等地全方位出击,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当然也离不开适当的宣传推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品牌本身应具有国际化,同时又能彰显地方,民族特色;第二,利用已有的推广宣传渠道,特别是像博鳌亚洲论坛,三亚世界小姐比赛等,建议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创办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包括国际摄影比赛等;第三,针对各细分市场的特点,设计个性化宣传推广策略。
海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旅游产品国际化程度低,难以满足国际游客需求。当前产品带有明显的旅游观光特点。具体措施,可以考虑,第一,海南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争取将Club Med这样的世界顶级度假村品牌引进海南,以提升产品档次;第二,在产品开发设计理念上变观光旅游为度假、休闲、疗养、生态旅游等体验型旅游产品;第三,借鉴成熟著名的国际海岛开发的成功经验。
3.创建国际化旅游环境平台
要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岛,必要的软硬件就成为支撑产业的发展平台。从目前来看,海南要完善:第一,旅游标识的国际化,以及语言的国际化,提倡全民学讲英语;第二,建立环岛信息与服务平台,能让身处异国他乡的国外游客在大多数游客集散地方便快捷的得到他们想要知道的所有信息;第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急救服务保障体系;第四,制定国际化的旅游标准体系与旅游市场法规,建立高效、快捷的旅游质量投诉热线;第五,提高岛内民众素质,提倡良好社会风尚和居民服务意识;第六,旅游交通的国际化,要形成岛内多层次的快捷交通网络,同时要尽量多开通与境外主要中心城市的直航,包括国内主要城市的航运;第七,构筑国际购物环境。
4.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国际化
一流的旅游业需要一流的旅游产业企业来承担,从目前来看,海南的旅游也存在这方面的困难,“小,乱,散,差”是这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