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业的环境要素分析

旅游业的环境要素分析

发布时间: 2020-12-03 07:31:53

① 旅游营销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所包含的因素!

市场营销宏观抄环境包含的因素一、人口环境1、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成爆炸性增长2、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地区差异3、家庭结构的变化与地区差异包括晚婚、子女减少、离婚率高、职业妇女增多、非家庭住户兴起等因素。4、地理上人口的迁徙5、受教育程度二、经济环境1、购买力因素2、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情况3、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4、商品供求因素5、商品价格因素三、自然环境1、原材料短缺,能源成本提高2、地理位置的选择与利用3、环境污染严重4、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干预加强四、科学技术环境1、技术变革步伐加快2、创新的机会无限3、研究与开发预算很高4、关于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五、政治法律环境1、管理企业的立法增多2、政府机构执法更严3、公众利益团体力量增强六、社会文化环境

② 旅游脆弱性因素的分析与对策论文

看看本文,或许对您有帮助。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在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会议中提出:生态旅游是通过环境上敏感的旅游和设施提供的宣传以及环境教育,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或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或损害。据世界生态旅游大会宣称:现今世界生态旅游的年总收入达200亿美元。另据调查,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收入也已达52亿元人民币。然而,有数据表明:我国生态保护区中,有22%遭到破坏,11%的资源出现退化。这说明,生态旅游迅猛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旅游资源还有其非常脆弱的一面,若不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势必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发展,并有可能将生态旅游彻底葬送。
l.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概念的界定

"脆弱性"是指某事物由于受到外力(如拉力、冲击力等)容易破碎的性质或某事物本身具有不稳定因素而造成该事物的不稳定性、不坚强性及易消亡性。据此,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可从以下两方面的理解:一是把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定义为生态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容易受到外界(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破坏,从而失去自身的平稳性、坚强性,并最终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消亡。二是生态旅游资源本身具有不适应过度的市场发展和需求,即易受到市场影响,有与市场过度需求相矛盾的一面,也就是“不适应性”。
2.对生态旅游资谅脆弱性的几点认识
2.1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真实性

人们把某个生态区或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开发为生态旅游景点,就有了游人的旅游和消费等活动,生态旅游资源就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恢复起来就没有在自然状态下快,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就会表现出来,且这种表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2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人为性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人的作用是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主要引起者,但不是全部。因为除了人的作用外,还有自然力的作用,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这些自然力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使生态旅游区失去生态环境或虽然生态环境还存在,但己失去旅游价值。二是人的作用是指人经常性的具有破坏性的作用,而非人偶尔的非破坏性的活动。三是人在生态旅游资源面前多数时候是"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此话虽然偏激,但是事实。
2.3趋利避害,促进生态旅游资源再生

生态环境坚强性是指生态环境少受或不受人类的影响,其本身所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然而,生态旅游资源为人类利用后,由于受到人类强大外来作用的影响,遭到破坏而失去再生能力,所以才表现出了脆弱性。如何趋利避害,促进资源再生平衡,即是我的根本目标。
3.生态旅游资源脆弱住的表现

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遭到破坏,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这些资源的破坏,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失去稳定性,或者使生态旅游的美学价值遭到损失,从而使生态旅游活动终止。二是表现为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和稳定,如在生态旅游区大搞狩猎、烧烤野味等活动,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使生态旅游失去基础。三是表现为生态旅游创收能力下降,经济效益降低。这是由于前两方面的破坏,使生态旅游价值下降,受到市场规律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4.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且以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是由于自然力作用而使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它引起的破坏力有大有小,小的破坏可在较短时期内得以恢复,大的破坏甚至在长时间内也不可能恢复。人为因素破坏是由于人类的某些行为,如过度开发等所引起的。这种破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态环境也是可以自动恢复的。但是,人的有些行为可能造成某些资源的永久破坏,某些物种的消亡或生态旅游价值丧失。因此,人为因素破坏是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引起的主要因素,且破坏也最持久和严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生态旅游区粗放经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生态性。部分旅游开发经营管理者重开发轻保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害。如,九寨沟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湖泊水位每年下降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化堤已经开始退化变色。另外,经营目光短浅,不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盲目扩大游人数、建筑数量;盲目发展机动车辆,致使污染增大。以索道为例,作为国家公园在山上修建索道都是应严格控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是明令禁止的,而我国则缺乏控制和管理,许多生态旅游区内,都有索道兴建。②政府宏观管理混乱或管理无力。由于主态旅游区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包括:林业、农业、水利、旅游局等。正是由于这种职能划分不明确,导致生态旅游区多头管理。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除在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外,还在其中开采矿产资源,兴建水电设施等,即政府想最大潜力地挖掘生态旅游区的各种资源。然而,这样只会使生态旅游区遭到破坏,而旅游主管部门又无力制止或干涉。③国民生态意识淡薄,旅游行为非生态化。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欠缺或淡薄,可以说旅游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因为旅行社和各级政府把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自然旅游与生态旅游等同起来,大加鼓吹。在缺乏全局的自然保护规划和不征求当地社区意见的前提下,全民发展生态旅游。黄金旅游周期间许多生态景区游客爆满,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甚至破坏是显而易见的。部分游客随地吐痰、乱扔东西、攀折花木、恐吓动物等,都是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的体现。
5.克服生态旅游资谅脆弱性的对策

生态旅游在开发经营、消费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过度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伴随经济效益增长的是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传统习惯等代价的付出。生态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是有限的,那种对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效益,造成旅游发展越快,环境污染越严重的状况,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总目标。因此,尊重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不断改善环境质且,促进人类和环境和谐共处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解决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问题的根本办法。
5.1 倡导和坚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基于各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规律是人类反思其历史经验,谋求在人类未来发展中实现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客观需求和规律。根据可持续发展规律,生态旅游开发商、经营管理者和消费者(游客)都要对生态旅游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高级旅游形式和产品,是实施可待发展的重要方式和行动,应充分考虑它对资源和环境、生物多样化的影响。
5.2 认真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是应用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进行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合理布局的一种规划。在规划时要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特性及分布、旅游者类别及需求特征、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地生物多样性程度和保护条件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地公平发展和各方利益兼顾等原则展开。在不破坏生态旅游环境基本原则指导下,分析生态旅游地重要性,划出功能分区,确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实施步骤,制定旅游线路,选择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旅游和居民居住的规划方案。
5.3 加强教育,提高履行职责与义务的自觉性

生态旅游开发者、管理者往往是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因此,首先就必须对他们实施生态旅游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其次,生态旅游开发者、管理者还要调整理顺管理体制,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的有序性。最后,生态旅游管理必须加强生态旅游法规条例的建立和执行。例如,规定生态旅游的消费模式、征收生态区的生态环境费用;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
5.4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政府宏观管理包括制定相应法规、政策、审批开发项目、监督、评估管理者和宣传教育工作。因此,首先,政府要制定出相应的宏观政策,这是发展的先导,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在经济政策方面,支持那些有利于提高景观生态多样性,增强地方生态旅游特色,可吸引更多生态旅游者的产业;在环境政策方面,加强对生态旅游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有关法规征收一定环境税或颁发无污染奖金;在技术政策上,提倡保留一些民间技术和生产部门,尽量做一些融古老技术和现代技术的体系,使生态旅游区更有吸引力;在社会政策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生态旅游活动走上科学化、生态化的道路。

总之,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会随着生态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延续,随着人们合理化、科学化、生态化的开发保护而得以不断减弱。因此,认真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并执行生态旅游发展政策;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审计,实施生态旅游管理和认真做好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等工作,才能保证生态旅游地环境容量不超载,生态旅游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原载《生态经济》2001年第12期)

③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一. 从宏观环境分析: 1. 人口环境: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对于出境游是最好不过的。可能有人会认为外汇会创低,但这不是主要。最重要的是让国人外出认识世界,愉悦身心,对比自己,更好发展自己!

④ 我国旅游业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经济来因素。就是整个城市的源经济发展程度会影响到城市旅游的发展。一般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基础交通设施较好,行业服务水平也较高,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政策因素。国家政策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政府扶植,投入大量资金,自然,有利于发展旅游。
3、自然环境因素。这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旅游资源,拥有好的旅游资源的城市自然比没有的城市更有优势。另一方面,是地形和气候等,这会影响城市的可到达性和吸引力,简介影响旅游业发展。

⑤ 人口环境因素变化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近年来人口流动性加大对旅游业的影响。现代社会,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人口又在城市间流动。人口流动性的加大,提升人们的旅游意识。
二、城市发展迅速对旅游业的影响。城市人口的扩大,促使许多城里人想暂时逃避城市生活,到自然和农村享受去。从而促进了自然类旅游和农村旅游火爆。
三、许多城市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加大。促使银发旅游发展迅速。

⑥ 重点分析一下近年来人口环境因素变化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近年来人口流动性加大对旅游业的影响。现代社会,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内,同时人口又在城市间流动容。人口流动性的加大,提升人们的旅游意识。

二、城市发展迅速对旅游业的影响。城市人口的扩大,促使许多城里人想暂时逃避城市生活,到自然和农村享受去。从而促进了自然类旅游和农村旅游火爆。

三、许多城市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加大。促使银发旅游发展迅速。

⑦ 旅游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积极影响复:
(1)促进国民制经济发展,带动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2)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向世界输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加深外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2、消极影响:
(1)可能由于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而导致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2)片面追求旅游业可能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发展,使得国民经济受国际影响程度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
积极作用:促进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需求,促进生产
消极作用:破坏自然资源,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加剧环境恶化。

⑧ 旅游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有哪些因素

指对营销活动造成的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
包括:人口,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及社会文化等。

⑨ 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又是如何影响旅游业发展的。

1、交通
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旅游地点的最后选择,一般情专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舍近求属远”,或者是“舍易求难”,交通便利的旅游景区比交通闭塞的景点更占优势。同时,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出游半径和景点的客流量,对于那些危险系数高,交通状况差的景点,游客会相对稀少。
2、自然环境。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自然风光资源以名山奇峰、秀水胜景、天象气候、珍禽异兽、观赏植物为旅游业发展增光添彩。
3、气候
气象和气候各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巨大 。构成气象气候的各要素,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等,不仅具有直接造景、育景功能,而且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因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气象气候景观。南北跨越五个气候带,地势高差数千米,就形成了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特点,可促进旅游季节均衡发展。

⑩ 为什么旅游业严重依赖气象条件

旅游是一项探求知识,开拓眼界,调节生活的一项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而旅游者有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气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同时气象和气候既有直接的造景功能和间接的育景作用;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利因子,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障碍因子,这就要求旅游者在安排游程时考虑气象、气候因素,以应付不测风云,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旅游项目和内容。研究抚仙湖的基本气候规律和特征,分析气候优势和不足,就是为了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也便于旅游者选择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旅游气候;抚仙湖;政府部门;旅游企业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44-04

一、旅游气候的概述

1.旅游气候学的含义。气候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工农业生产、交通、通信、能源、军事以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和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大量的边缘学科,如城市气候、建筑气候、军事气候、农业气候、森林气候、海洋气候以及旅游气候等逐渐形成。研究旅游地开发建设、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各种旅游活动与天气、气候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旅游气候学。
2.旅游与气候的关系。旅游是一项人类活动,一般需要宜人的气候条件。中国春光明媚的春季与天高气爽的秋季,是旅游最好的气候条件。春游、秋游也在中国比较盛行,人们度假往往也选这两个季节。但是,往往有些旅游项目有一定的季节性,如哈尔滨的冰灯只能在气候十分寒冷的冬季。
然而,大多数传统节日还是选择了气候条件有利的季节。中秋赏月和九九登高利用了秋高气爽的气候条件;南方端午龙舟竞赛则利用了早汛期雨量较大,河流中水量充足与气候转暖,适于开展水上运动的有利条件。旅游有大量户外活动,也是人类接近大自然的良好时机。因此,也是对气候十分敏感的一个行业。充分评价与开发气候资源,无疑也是开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人们外出旅游,总希望有一个好的环境,严寒和酷暑都会增加旅游者的劳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合适的。因此,气候对旅游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气候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

气象和气候各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巨大。构成气象气候的各要素,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等,不仅具有直接造景、育景功能,而且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影响景观的季相变化。自然风景是由山、水、林木花草和气象等各要素共同构成的。其中,山、水、动植物等因素只影响空间景观形态,唯气象和气候,既影响一地的空间景观结构,又影响自然风景的季相变化。这是因为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天气现象在一年四季内有不同的变化所致。全国各地四季均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
2.影响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象和气候因素是基本的因素。在世界范围内,为什么旅游热点多在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一带,就是因为那里气候温暖,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度的海水,为欧洲寒冷、潮湿、少阳光地区的人们提供了避寒、娱乐的佳境,在此,气候成为决定的因子。
3.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情绪影响着人的日常行为。那么,旅游行为及旅游意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着怎样的表现?不同的旅游行为和意愿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表现有着怎样的差异呢?人体自身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随着外界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如果环境气候变化较大或与人体适宜的气候相差很远,便会导致人体循环和新陈代谢失衡,使身体发病,甚至有危及生命之险。适宜的气候条件能消除人的疲劳,使人的体力和精力能较快地恢复,甚至有使一些疾病得到缓解和治疗的效果。人们在选择度假和康体旅游地时,气候条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旅游的目的。

三、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业的影响

(一)抚仙湖沿岸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1.太阳辐射特征及其影响
由于抚仙湖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同时又由于污染程度小,天空大多数时候晴朗少云,对太阳辐射的阻隔少,相对于东部地区,辐射较强。太阳辐射总量在5020~5 440MJ/m2之间,比长江流域、华南等地要多420-840MJ/m2。通过表1、表2数据可知,抚仙湖沿岸的太阳辐射以春季最强,尤其是5月最高,因此,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之下而不采取防护措施,都会出现上述的皮肤问题,以及会对游客的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此时也正值旅游高峰期,因此对开展旅游活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气温特征及其影响
根据表3、表4数据显示抚仙湖一年最热月一般出现在6月或7月,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0.0℃~25.0℃之间变化。比中国东部省区低5.0℃-10.0℃,没有酷热天气。冷月大多出现在1月或12月,月均温在8.0℃-12.0℃之间,亦无严寒天气,一般的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变化小。但是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差异,受天气的影响使抚仙湖各月气温平均日变化巨大,一般春季最大。通过上述分析认为,抚仙湖气温季节变化不大,四季皆宜出游,但由于抚仙湖沿岸旅游主要依托水上运动项目,因此对气温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的也会出现淡旺季之分,一般认为春夏较之秋冬更加适合旅游

3.降水与空气相对湿度及其影响
由于云南高原上、下半年控制的气团迥然不同从而形成年际降水变化小,据表5、表6、表7看出抚仙湖沿岸降水具有年内变化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干季、雨季之分。降雨对于抚仙湖旅游的影响较大,因为抚仙湖通常以水上娱乐为主要吸引物,但是降雨伴随着降温都会影响这些活动的开展。同时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降雨也可以成为抚仙湖的一大胜景之一,与苏轼笔下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上色朦胧雨亦奇”丝毫也不逊色,再加上美丽的传说相信更是魅力大。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太阳辐射较强等各气候因素的影响,玉溪的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尤其在干季,容易出现皮肤干裂的现象。

(二)各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的具体影响
1.气候对抚仙湖沿岸旅游景观季相变化的影响。抚仙湖是一个高原断陷湖泊,湖面海拔1720米,三面环山,一面接着澄江坝子。抚仙湖的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水质又好,是极好的游泳之地。特别是北部沿澄江坝子一带,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在1米-3米,湖水亮晶晶,清盈盈,湖底全铺细沙伸延至湖岸数米。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游泳。自昆明滇池出现污染后,有的群众,甚至专业游泳队伍也常到抚仙湖来训练、游泳,在海滩上享受日光浴,愉快地在抚仙湖畔度过假日。抚仙湖的胜境无论是悠久的历史遗迹,还是秀美的自然景观都与抚仙湖沿岸的气候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也出现了季相变化,因此,要充分的开发利用抚仙湖的旅游景观就要对抚仙湖沿岸的气候条件作深入的研究,以便于更好地开发沿岸的资源。
2.气候对抚仙湖沿岸旅游企业接待的时间空间影响。旅游行业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商店和旅游景区景点等等。抚仙湖沿岸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托沿岸的几个主要的景点:禄充风景区,孤山风景区,金沙滩浴场、水上娱乐天堂、休闲度假胜地、古滇文明的摇篮――水下古城、古生物的圣地等等。通往景区的主要交通线路是:昆明一江川、玉溪一江川、昆明一澄江、玉溪一澄江以及环湖公路等等。沿岸的住宿餐饮主要有禄充风景区的笔架山庄、金沙滩浴场沿岸的阳光海岸酒店,瑞文酒店、熙苑酒店、波息湾度假村等高档星级酒店,还有很多当地的居民经营的小型餐馆旅店等等。这些旅游景点旅游交通以及旅游住宿餐饮行业的经营都与沿岸的气候是紧密联系着的,抚仙湖沿岸旅游业的旺季以春夏为主,因为这时的气温水温相对较高,适合游泳等水上运动及娱乐项目,尤其以5月以后旅游人数渐多。但同时由于抚仙湖位于云贵高原,紫外线较强,尤其是在夏季,紫外线指数更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夏季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而在冬季由于受到冷空气影响,虽然云南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和,但是它的气温、水温、风力指数等等,对于以水上娱乐为主要吸引物的抚仙湖沿岸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冬季这里几乎没有水上娱乐项目,游客仅仅只能欣赏到抚仙湖的水景,相对其吸引力大减。对沿岸的旅游经营者也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对旅游者动机的影响。由于抚仙湖位于云南省中部玉溪境内,到抚仙湖旅游会因为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在夏季由于水温气温升高,在抚仙湖就可以进行丰富的水上活动。而在冬季水上活动就相对较少了。另外,由于地处高原,紫外线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者的出游。一般在抚仙湖沿岸六至八月是旅游的高峰期,但是这一段时间正好是云南的雨季,这就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活动的开展,一般人们不愿意选择雨天出游,而且下雨就会伴随着降温,对于抚仙湖以开展各种水上娱乐项目就更加不利。

四、利用气候因素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调查,我认为,对抚仙湖沿岸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有:气温、降水、日照、风力这四--个因素,这些气候因素的综合导致抚仙湖的旅游业出现了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因此,在发展抚仙湖沿岸旅游业时宏观政府部门,以及当地的企业都应该根据相关的气候条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和发展抚仙湖的旅游业。

(一)政府部门调控措施
1.根据淡旺季制定相应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根据对抚仙湖沿岸气候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温、降水、水温、日照、风力等。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设施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首先,由于气温和水温的影响,抚仙湖沿岸的旅游业出现了明显的淡旺季之分,(5―10月为旺季,11―4月为淡季)而在淡季时,由于气温较低,一般游客都不会选择游泳,水上三轮车及游船等水上娱乐设施也很少有人选择,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在淡季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抚仙湖的水资源,修复旺季时由于游客过多对抚仙湖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其次,由于明显的淡旺季,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经营者及当地居民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私自开展一些严重破坏环境的旅游项目,对景区的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明确的制度规定,限定在抚仙湖开展对资源破坏较小的项目。
2.平衡淡旺季的旅游发展。由于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对气候的依赖较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因此,在注重旅游资源保护的同时,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支持沿岸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如双人自行车、相应的节日活动(如开海节)、在雨季可以推出浪漫的雨中环湖游或者雨中游湖等,以弥补淡季对抚仙湖旅游业造成的损失。同时,由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利益和超值的服务,沿岸的酒店根据实际的变化为不同季节的游客提供超值的服务,因为每一个顾客都有可能成为酒店的潜在顾客。

(二)微观企业针对气候影响的具体措施
1.住宿业的具体措施。在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住宿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与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人们在旅行游览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驿站”。抚仙湖沿岸的住宿餐饮主要有禄充风景区的笔架山庄、金沙滩浴场沿岸的阳光海岸酒店、瑞文酒店、熙元酒店等高档酒店,还有很多当地的居民经营的小型餐馆旅店等等。这些酒店应该根据气候因素造成的淡旺季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来配合政府部门促进抚仙湖的旅游发展:(1)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旅游的淡旺季。在旅游旺季的时候酒店以提高房价来限制游客的进人量,而在淡季的时候酒店则采取降价、打折等措施以吸引游客的进入,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淡旺季的平衡。(2)缓解旅游季节性矛盾。由于抚仙湖沿岸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许多沿海城市人理想的度假胜地,可以引入分时度假经营这样就保证每年游客数量的均匀和基本稳定。有时,即使购买了度假时段的游客不能前去或选择去其他地区旅游度假,也可以通过分时度假交换公司将时段转让给他人,这就提高了分时度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分时度假的客人不会向旅游团队和散客一样多数集中在旅游旺季前来,而是根据自己购买的时段前来度假,这样就填补了由于季节原因造成的旅游淡季的接待量下降,从而提高酒店设施的利用效率。(3)限制高档酒店的大量发展。由于抚仙湖旅游淡旺季明显,高档酒店的入住率业也有很大的波动,在旺季入住率非常高,到淡季就非常的低,而高档酒店的运营成本也是非常高的,这样就会在淡季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抚仙湖整体旅游业的发展。高档酒店一般与分时度假相结合,效益相对才会提高。(4)鼓励和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和完善。农家乐是一种包括餐饮和住宿的民营单位,他运营成本低,灵活度高,适合淡旺季明显的旅游发展,而且引入农家乐这种发展机制,可以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也可以减少他们在旺季时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2.餐饮业的具体措施。抚仙湖旅游发展当中餐饮是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去抚仙湖的游客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吃抚仙湖的铜锅鱼或者抗浪鱼而去的,因此,在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中,沿岸的餐饮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特色推出时令菜色,以满足不同时节的游客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游客的进入,从而起到平衡淡旺季的作用。
3.旅游景区的具体措施。由于现在抚仙湖沿岸的景区基本都是不收取门票的,对景区的管理以及各种旅游吸引物的设置主要是由所属的当地旅游局直接负责,这样就会出现管理上的一些真空区,尤其在旅游旺季,难免会出现利益的分歧,以致对景区资源造成相当的破坏,还有可能进行不合理的竞争等。而在淡季对于景区的资源维护上又会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因此,我认为,将整个抚仙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价格标准,推出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