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太原市区有哪些旅游景点
1,云顶山
娄烦县云顶山,海拔2789米,是太原市境内最高山峰,因山势险峻、山顶直插云际而得名。山头平坦广阔,奇花异草遍布,是一片茫茫草原,沿途林海壮观。
车程110公里。驾车路线一:上绕城高速转太佳线娄烦出口下高速—娄烦县城—省道 S217—安家沟—S104—米峪 镇。路线二:兴华西街向西顶头,上太古高速,古交下—镇城底—天池店方向至景区,大门口停车徒步上山,大约两个小时登上山顶。
特色美食:当地土豆沙绵,用土豆泥和白面和起来蒸熟搓成鱼鱼再炒的面食叫“圪搓搓”。当地的豆腐有嚼头。
出游提示:山上较冷,多备衣服,5月份下雪是常有的事。因车不能上山,徒步距离长,老人和孩子不宜前往。下山可顺便去汾河水库。山上不能起火,只能冷餐。
2,凌井沟
凌井沟位于阳曲县西凌井乡,北起阳曲县凌井村,南至关口村,两侧高山对峙如门,称“天门山”,自古就是晋西北通达太原的交通要道。凌井沟全长30里,沟深处河道屈曲,山峦起伏,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共有“七十二景”。凌井沟自然保护区是我市四大自然保护区之一,面积很大。该景区里有三郎洞,是指这里曾有三郎庙,现还留有遗迹。庙旁有潺潺溪水,是孩子戏水的好地方。
路程78公里。驾车路线一:太原—柴化路-康西公路至西凌井—北小店乡—六固村—进村—进山就到。路线二:太原西环绕城高速转太佳线西凌井出口下至北小店乡六固村。
特色美食:阳曲县小杂粮很有名,尤其是小米,叫“太后香”。六固村口有农家乐,有莜面、黑猪肉。
出游提示:康西公路沿途风光不错,路况不好,因有森林,注意防火。
3,云竹湖
榆社县云竹湖是华北地区少有的高山湖泊,四面环山,景色宜人。湖边蜿蜒曲折,湖水碧波荡漾,游客可休闲垂钓、体验水乡风韵。当地大力发展旅游,尤以向阳村岩良村农家乐出名。岩良村还种植了大片荷塘,夏天有江南水乡的味道。
行车路线:滨河东路上太长高速,榆社北转和汾高速鱼头出口下即到,车程80公里。
特色美食:来云竹湖要吃水库鱼、水库虾喽,当地农家乐、水上餐厅很多。当地特产有“榆社笨蛋”、河峪小米。
4,龙栖湖
龙栖湖位于寿阳县境内南燕竹镇蔡庄村附近。湖心小岛卧龙岗油松茂密,风光秀丽;湖周围滩涂地上湿地植物生长茂盛,引来大量鸟类栖息繁衍,一派秀美风光。游人来这里,可湖边垂钓,或湖上泛舟,或岛上休憩,感受惬意的休闲时光。
驾车路线:太旧高速晋中出口下,转省道 S216, 蔡庄村即到,路程60公里。
特色美食:当地有寿阳豆腐干,此外,还有寿阳油柿子。传说寿阳以前产大柿子,后来气候变冷柿子减少,人们就发明了面食油柿子来代替。建议游客品尝南燕竹镇的老头肉夹饼。
出游提示:湖边太安驿镇有五峰山,据说,傅山在山上的龙泉寺修炼过。寺里过去有一眼泉,由于水位下降,现为井,水质甘甜。
5,定襄南庄
定襄南庄位于县城东南方向,四周山谷纵横,大山林立,周围生态环境极好,滹沱河水经此流过,人称“小桂林”。此外,小溪潺潺、飞鸟啼鸣,林草丰茂,群峰竟秀。所属村庄村貌很具农家特色:石板路、夯土墙。沟里有柿子、花椒和核桃三大特产。。
驾车路线:原太高速转忻阜高速建安出口下,转东坪线,沿路进山即到。
特色美食:花椒核桃都是绿色无污染的特产。山里的红薯味道甘甜。

6,盂县梁家寨大汖村
大汖村位于盂县北部梁家寨乡,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松柏罩头,清泉绕村。大汖村的房舍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被称为小“布达拉宫”。大汖村现存百余间老房,房屋基本由黄黏土与石头的混合材料构建而成。最有特色的是三层石楼。没有任何地基,单纯凭借石头和黏土盖在光滑的岩石上,石楼一般一层是厕所,二层住人,三层是存放物品的地方,风格接近南方建筑。因千年古村保留原貌,来此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驾车路线:太原绕城高速,转太阳高速盂县出口下,转省道 S314, 转石阳线,沿滹沱河北上,至梁家寨见路牌右转进山即到,路程167公里。
特色美食:梁家寨盛产花椒、核桃。黑枣已很少见了。温泉水养的罗非鱼也不错。盂县卤土豆很有特色。
出游提示:滹沱河上现有漂流,全长47华里,可顺流而下,终点正好在梁家寨。梁家寨温泉是山西省五大温泉景区之一,山环水绕,景色优美。水温63摄氏度,水质极佳,含有钙、镁、铀、镭、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7,马川沟
马川沟位于忻州以西20公里处。浅浅的一条小河从沟中穿过,河两岸开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河里有林蛙,草里到处飞着一种蓝翅膀绿身子的蜻蜓,不时有松鼠跳来跳去。小朋友可以在林子里采蘑菇,大人可在河中嬉水,老人可在河边喝茶……这里适合全家或者朋友们踏青聚会。
驾车路线:太原上东环高速,向北到忻州口,下转 S313 忻黑线,向静乐方向至三交镇,见第一个山洞口左转,向前200米右手边就是河滩了。路程114公里。
特色美食:高速忻州口去静乐和奇村叉路口“天外天”农家乐有当地土饭。
出游提示:这里不允许起火。近年去的人多了,看到一些随意丢下的塑料袋和啤酒瓶。记得一定要带走垃圾。
8,文水苍尔会
仓尔会位于文水西30公里吕梁山脉中,区内山高林密,沟谷交错,沿路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木,满眼绿色,景色优美。与公路相伴的是一条清清的河流,坐在小河边上,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比较惬意。仓尔会景点并不集中,沿途风光很美,边走边看,到仓尔会乡官帽山行程结束。
驾车路线:从太原绕城高速,转大运高速,再转到吕梁的 G20 高速,文水开栅收费站口下,左转上307国道,右转去西社和庞泉沟的路,一直顺着山路走,到了野则河有岔口,循路标,左转一直就会到达,路程160公里。
特色美食:大村有虹鳟鱼养殖场,村西有饭店。饭店特色就是虹鳟鱼。
② 将下面四个单句组成两个强调重点不同的复句 太原的旅游业在全国享有盛誉。太原的旅游业具有良好的自然、
太原的旅游业之所以在全国享有盛誉,一方面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自然、人版文条件,另一方面也得力于太原权的旅游部门工作认真细致和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
③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好吗
学校不来错``宿舍也行8个人一个宿自舍``但是经常停水``一个楼层一个厕所`` 图书管还在建设中...
08年的新生在南校就是建南汽车站那里..一般第2年才会往新校区搬``
第一年的新生只能去南校`学校还不错``有学日语的``韩语也有``学校有外语系``旅游管理系``酒店管理系``物流管理系``艺术系``电子系```学校食堂的饭比较贵``总的来说``南校好..新校区还在建设中.. 新校区有网吧.!
④ 山西省旅游职业学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010年太原市28中改建为太原旅游职业高中 1990年太原旅游职业高中更名为太原旅游职业中专 1998年太原旅游职业中专合并组建太原旅游学校 1998年太原一中合并组建太原旅游学校 2004年太原旅游学校升格为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⑤ 太原旅游学院好吗
狠抓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努力走出教学规范进行校本课程研究,组织教师进行实地专题调研,收集学科和产业最新信息,编写出15种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符合我省旅游业需求的实用性教材。构建起了以应用性、实践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学结构和学历加证书、学习加实训、知识加技能的职业化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素质。
学院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多元办学模式的优势,通过现代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学院高质量的办学,从而提升了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在旅游行业及国内外的知名度。学校由此成为全国旅游中专协会的13个会员学校之一。亚洲经济论坛永久会址--海南博鳌大酒店等一些著名的旅游企业慕名而来向学院寻要实习生和毕业生。目前,毕业生有400余名已成为经理以上的管理人才。近六年来有981名(仅2003年就有228名)毕业生升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安交大、上海旅专和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等高校学习;有近90名学生到日本、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留学深造。
提高教学质量 发挥专业优势
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质量是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的保证。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学院在教学管理中,做到了三个定位:目标定位--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旅游业人才;职业定位--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继续教育有基础;知识能力定位--学生毕业时,要求有“双证”。毕业生具有“一凭五证”,即大专文凭、汉语导游证、英语导游证、全国饭店英语标准等级证和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 以及专业技术等级。
根据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特点,学院建立起了“以素质立意考能力,岗位立意考技术”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突显职教特色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首先改革学生常规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和技能标准,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素质要求结合行业岗位实践技能的标准进行整合,按模块确定考核大纲和评价方法;其次,用基础知识考试,场景技能考查及岗位试用搭建起了学生学业的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还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活动,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体验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在岗位实践中了解企业的运作程序和过程,将企业的最新信息带回学校。学生不仅有实习期,还有见习期,学生在见习期提前介入行业,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各类技能比赛,专家的专场报告,丰富的社团活动都给学生提供了锤炼自我的平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四结合”拓宽学生就业路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采用依托行业课程和就业相结合,教学过程和就业相结合,实习和就业相结合,招生和就业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课程是教育教学的载体,瞄准岗位开课程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首要思考的问题,按照国家劳动部,旅游局所发的各种相关的职业职格证书,学院对课程进行了调整,突破低年级的基础课,高年级上专业课的模式,按照需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一些专业课程前移,职业道德做为重点课进行强化。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院校建立了专业课的基本功训练和考核体系,将教学过程切实和就业结合起来。 为学生能就业且高标准就业,学院将实习和就业结合]起来,不断发展和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远至海南亚洲经济论坛、深圳和日本,近至北京、天津和太原都有本院的实习基地,今年又和北京世纪金源,山西同贸,中国中旅集团公司、电信太原网通分公司、山西中旅日旅游的公司签定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尝试定单培养,将招生和就业结合起来。 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和毕业生信息库,毕业两年内的学生均会得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在校学生在不同学校会得到老师和行业的就业指导,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和技术指导,连续多年来,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标准,树立了崇文的求职道德,了解国家和省市的相关就业政策和人才供需信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多年业学生毕业生供不需求,逐步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
优化育人环境 提高人才素养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一直致力于优化育人环境,在先进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一种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一种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作风,一种勤学苦练、立志成才的学风,着力营造出富有本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即“以严明的纪律管理人、以高尚的思想引导人,以亲切的关怀感染人,以估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以高雅的艺术塑造人”。在这种文化背景的支持下来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 学生在此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浸染,班级德育量化考核百分制,全面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实施的分层次德育大纲,使学生提高了人文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丰富多彩的艺术节、体育比赛等活动激发了他们的青春活力。教师职工在这种环境中爱岗敬业蔚然成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被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既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教他们如何做人。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岗位标准。全院教职工在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关心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扬中专之长,引高校之风,成为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优化育人环境的共识。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确立校本科研专项,组织论文交流和专题研讨,引导教师进行学术研究。他们一件事一件事的做,仅2003年就编写了八本校本教材,省级以上论文共计三十余篇。一个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多元文化兼容的教学氛围和积极向上、互拥尊重、宽松愉悦的育人环境。 为了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又在规划400亩的新校区,我们相信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明天更辉煌。
后记
作为山西省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培养旅游人才的院校,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凭着雄厚的实力,先进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就业率达到98%,树立了职业教育院校成功的典范。学院将凭着自身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和专业教育特色,继续加快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广泛的学生就业渠道,加速内涵发展,把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作为学院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力争把学院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高标准的旅游职业学院。
⑥ 太谷的发展前景,有什么区位优势
推进太谷大县城建设,把太谷建成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特色精品城市,提升太谷县域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选准太谷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至关重要,但必须建立在对太谷城市发展“十大关系”的科学分析上,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一、太谷与京津冀的关系 考察太谷的城市发展,首先要把太谷放在全国城市宏观布局中审视。太谷虽然不是京津地区或环渤海地区的城市,但对接我国最大的三大城市群最直接的是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不仅对太原形成直接辐射,而且对太谷也形成很强的辐射和吸引。这应是考察太谷与周边城市关系的第一档关系。历史上太谷由于居于中国金融中心,曾以“金太谷”地位,打造成为“小北京”、“中国华尔街”,可见历史上也与北京有直接关系。进入新世纪,京津地区发展甚快,北京奥运会后首都正在建设“世界城市”,天津正在崛起为华北经济中心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建设飞速推进,河北环京津地区城市也加快了发展。这些发展新格局无不对太谷形成直接影响。特别是京津冀、环渤海都市圈是多中心格局,附近还有石家庄城市圈、山东城市圈都对太谷有直接拉动作用。随着太原至京津、山东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开通,太谷已搭上环京津三小时交通圈的快车,大大缩短了太谷通往京冿等地的时空距离,把太谷看作京津西南部的一个小卫星城也不为过。太谷在环京津大格局中处于什么地位?我们认为太谷可以作为京津地区的一个产业承接地、休闲旅游地、文化联动城。太谷可以承接京津地区扩散而来的产业项目,以互补优势与京津地区联动发展。 二、太谷与太原的关系 历史上太谷本属太原府管辖,原本就是太原市周边的主要县份。由于太谷在区位地理上与太原处于同地理单元,与太原的一体化程度极强。太原市总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由于三面环山,真正的平川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太谷是太原正南最近的郊县,与榆次、清徐同处近郊区县圈,其地域条件与太原的同体化远胜于太原所辖的阳曲、古交、娄烦。随着太原城市向南推进(近20年向南推进了20公里),太谷与太原接轨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太原与太谷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太太路通车、龙城高速连接线、大西高铁等),太原至太谷直线距离只有30公里,完全可以把太谷比作北京的大兴区、广州的番禺区。太原与太谷成为一对“主副双太城”。所以,太谷针对太原,以打造太原近郊卫星城、科教文化副城为最佳。当然,也要打造太原城市产业扩散的承接地、农业产业支撑地、休闲养生基地等。根据太谷地处太原之南的地理区位,不宜提太谷是太原的后花园,应该提太原的前花园。所以我们提出太谷要全面接轨大太原,这是融入太原都市圈的最根本的战略选择。太谷与祁县、平遥等县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太谷是太原的近郊卫星城,地理优势优过晋中各县,也优过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地。所以应以太原近郊卫星城来定位太谷。随着太原都市群上升到国家战略,太原市有持续向南扩大趋势,太谷当首先扮演重要角色。 三、太谷与榆次的关系 布局太谷的城市发展,不能不考虑近邻榆次区的关系。榆次区目前是晋中市的中心城区,将来也可能随着太榆同城化在行政区划上划归太原市。但不管如何变,太谷与榆次的关系都非常重要。榆次离太谷只有20多公里且地缘上相连,是太原南部两颗卫星城。考虑太谷与榆次的关系,关键是要区别不同角色,既合作又分工,承担太原共同卫星城角色。太谷不能作为榆次的卫星城,是应与榆次平起平座的大太原周边重要节点城市。所以,太谷与榆次应避免同质竞争,多考虑各自的分工,在大太原周边找准自己的位置。如果太榆同城化、太谷与太原一体化,只会给太谷带来更大的同发效应。 四、太谷与祁县、平遥、介休的关系 晋中南同蒲铁路沿线城市,最相近的同城带城市有祁县、平遥、介休三家。布局太谷城市发展必须联系三城加以慎重考虑。因为这四县市是同城带上的串珠,谁也离不开谁。太谷与祁县、平遥、介休地缘相近,交通线紧密相连,同为晋商文化核心区,地域特征基本相同。布局太谷必须考虑与祁县、平遥、介休的角色分工,突出太谷的优势,不搞同质化发展,要在同区同线中搞差异化。但在城市同处一区,文化个性区别不大的情况下,不能完全脱离同区特征(如古城、晋商、特色农业等元素都基本相同),但在同区特征中可以彰显个性。比如城市特色、旅游开发不能走祁、平、介老路,要打出太谷特色,追求同而有特、特而显优,谋求特色效应。 五、太谷与大晋中周边的关系 大晋中是指现晋中市辖区域、属吕梁市的晋中盆地各市县:寿阳、灵石、昔阳、和顺、左权、榆社、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大晋中文化圈各县市都属这个范围。太谷与整个大晋中是什么关系?我们认为太谷是大晋中的重要中心城市、教育中心城市、晋商文化的核心城市。从大晋中来看,具有城市发展立地条件最优的当数太谷,因为具有平原条件,处在交通要道,农业条件、服务业条件好,特别是教育文化条件是大晋中各县所不及。如晋中市每年的高考大学达线人数8000多人,仅太谷就占3000多人。目前大晋中甚至包括太原市都有很多中小学生来太谷就读,据太谷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有周边20多个县市的学生在太谷就读。这个优势是非常突出的。 六、太谷与省域其他地区的关系 太谷的城市发展定位不能不考量在山西全省的角色。必须弄清山西全省视角下的太谷是什么。在山西,太谷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基本地处山西全域的中心地,北距大同、南离运城基本上都在300多公里左右。这就为山西各地来往太谷的人流、物流创造了条件。过去太谷作为晋商核心地、金融中心、货物集散贸易中心,与太谷居山西之地理中心有很直接的空间条件原因。在山西省城镇体系大格局中,太谷扮演山西“人”字型城镇体系“胸膛”核心地,是很重要的节点城镇。特别是在太谷拥有山西农大、山西果研所等高教科研机构,使太谷成为全省重要的农业人才教育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同时太谷作为国家级的农业示范县(山西唯一),对全省农业有极大的带动示范作用,这个地位不可小视。历史文化方面,太谷是箕子故里、孟母之乡、晋商文化之都,辉煌的晋商时代山西晋商会馆就设在太谷,可见太谷有全省性地位。 七、太谷与高铁高速交通沿线的关系 太谷正在成为太原南部近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大西高铁、龙城高速互通、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太太路、太长高速等使太谷的交通位置日重。如此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太谷与沿线交通区域的关系日益密切,真是连南接北、承东启西。不仅能够接受太原的人口、产业扩散,而且能够成为大西部在中部的桥头堡城市,来自四个方向的人流将越来越多。这个前景应预测到。如果发展与祖国西南、西北的合作,太谷也将占到地域之利。太原通往西部的铁路、高速离太谷都很近,太谷扮演承接城市完全可能。 八、太谷县城与“三多堂”等主要旅游景区的关系 太谷大县城建设必须与县域内各大旅游景点的分布相匹配。比如县城与“三多堂”(曹家大院)的关系要处理好。“三多堂”地处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汪乡所在地,北汪乡作为历史文化名村,需要以旅游业为主进行开发。要估计到“三多堂”与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捆绑申报成功“世界文化遗产”后,北汪的旅游文化景区将大规模开发,与现在的“神农庄园”连为一体,开发面积估计达到十几平方公里,前景是建成太谷最大的旅游城。在功能上县域与北汪要互补,不但在旅游文化线路上要连接,而且要有明确分工。要避免县域与北汪的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尽量实现共享。南山一线景区、百里林果带等也要以县城为中心进行共功能配置。 九、太谷县城与县域内产业园区、主要村镇的关系 县域是中心城市,大发展会给周边村镇、产业园区形成良好的互动作用。产业园区方面主要是胡村玛钢工业园区、水秀工贸园区、恒达工业园区、中药产业园区、任村红酒工业园区等。这几个园区构成太谷工业经济的基本骨架,形成以太谷县城为中心,以产业园区为支撑的格局。县城与这几个产业园区要合理分工,县城主要是宜居、行政管理、教育文化、服务业几个功能园区,县城主要是加强城市服务功能,不宜多布局工业项目。产业园区要依托县城来发展,提高项目开发的集中度。村镇分工方面,太谷将来的格局是“一城两镇五十村”。这样县域内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加快中心县城建设的同时,要重点发展胡村、范村两个人口大镇,胡村主镇区可以发展为3万人左右的大镇,范村可发展为通向晋东南和东山地区的重要城镇,地位十分重要。但范村镇区的发展是交通、农业、旅游、市场,不是以工业聚集为主。其他各乡所在村、骨干村也要加强聚集,走集中发展农村之路,构建太谷特色的城、镇、村体系。 十、太谷古城与新城建设的关系 太谷古城有1.2平方公里,西街810米,东、南街各有600米左右,尚有旧院落300多个,8000间房。这是太谷一笔丰厚的资源。所以要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的关系,既要保护好古城,还要建设好现代化新城。古城开发要适当加入现代元素,保留城内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灵气、有人气,不可让古城空心化。太谷并不是要像平遥那样恢复一座完整古城,而是要重点保护好历史街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最大的问题是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区的风貌相协调。太谷古城应是一座活着的文化遗产,关键是要与新区保持和谐互动,并充满长远的生机和活力。新城建设重点向北拓展,但建筑风格上尽量与古城相匹配,不易搞太高建筑,密度也不要太大。文化特色上注意相衔接。乌马河片区、高铁片区的建设要与古城特色相衔接。农大片区要突出科教文化特色,带动周边融入,增强现代科教文化元素,成为太谷独具特色的一大科教文化功能区。总之各片区要各具特色。 调研组专家: 牛凤瑞:著名城市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 白益进:中国科学领导科学发展调研中心秘书长 刘 波:国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战略处处长
⑦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
立足时代,着眼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是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发展的主题。学院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和旅游业人才需求,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依托行业资源,对接品牌教育,实行开放办学,大胆构建多元办学模式。 接轨市场融合企业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依托行业与省旅游局联合办学,借助省旅游局的行业优势和管理职能,保证了学院的办学主动权。为了充分挖掘“行业”这一宝贵的外在教育资源的潜力,发挥“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学院先后和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及颐景国际高级酒店等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学院教师兼职做旅行社和酒店的导游或中层管理人员,企业的老总、行家受聘担任院校的客座教授,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触,确保办学方向与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接轨。 专业特色学有所成 特色是个性的体现,特色是生命的魂魄。这些年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学院清晰的办学思路,“瞄准产业设专业,瞄准岗位开课程、瞄准需求育人才”成为该院专业特色建设的办学思路。学校针对日前旅游专业分工细化这一市场需求,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将原有专业进行了改造、优化、调整了传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建立了适应市场变化的动态教学计划,开设了航空乘务与日语导游、韩语导游、闽语导游、旅游艺术、电子商务等新专业,并在对产业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之后,开始储备有市场潜力的旅游业相关专业。通过上述措施,保持和发挥了旅游专业的特色,为今后毕业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外语教学为特色专业提供保障。面对市场变化,学院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果断地砍掉了一些不适应岗位需求的科目,大量增加外语课时,为大中专同时配备了外教,在教学目标中,中专生必须通过专业英语的基本功要求,大专生必须通过国家级考试,英语证书成为学生多种资格证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对接品牌凸显效益 对接品牌教育,做强优势专业是太原旅游学院专业特色建设的又一个办学思路。从建校伊始,学院就在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改革、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主干专业--导游、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进行优势打造。着力依托国内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在国内与中国旅游干部管理学院、北二外教育教学对接,在国际上,中专班与“澳洲”饭店专业对接,大专与“金钥匙”培训对接,向日本选派饭店专业研修生,引进英国BTC课程,以此做强做大旅游专业。 该院依托“北二外”的教育资源和名牌大学的无形资产作后盾,借助其教学优势,积极教改,通过北二外专家的精彩讲座,教授的精心点拨,青年教师躬身实践,积累了旅游学院创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丰富经验,使学校顺利完成了大专院校的教育教学。首期大专毕业生合格率为98%,除一部分毕业生继续到“北二外”深造外,大部分同学走出校门后直接进入企业管理层,就业率达100%,与品牌教育对接的质量效益、社会效益马上凸显出来。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还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活动,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体验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在岗位实践中了解企业的运作程序和过程,将企业的最新信息带回学校。学生不仅有实习期,还有见习期,学生在见习期提前介入行业,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各类技能比赛,专家的专场报告,丰富的社团活动都给学生提供了锤炼自我的平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热点内容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