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瑞士生态旅游发展

瑞士生态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2-02 23:44:17

⑴ 世界生态旅游发展状况如何

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映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篷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信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悦中增强环保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到热带海滨去休闲度假,热带海滨特有的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滩(Sand),使居住于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三S”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西方人所向往的地方。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保意识的增强,西方游客的旅游热点从“三S”转向“三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algic)”情结,使自己融入自然,进入“天堂(Nirvana)”的最高境界。这种旅游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⑵ 瑞士的全域旅游是怎么发展的

整合资源,互联网智慧化,国外的全域旅游更强调自由行,你可以看看十三陵是咋做的
十三陵特区为实现对十三陵一日游的管理监督,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拉动十三陵特区经济发展,提升十三陵旅游的管理、营销和服务水平,自2016年开始,与北京中景合天携手合作,展开旅游大数据云平台、旅游监督管理、旅游全域营销、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化建设,具体来讲,主要建设了以下内容:
1、通过十三陵特区全域智慧旅游建设,提高十三陵旅游生态环境检测和保护的能力,提高对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测和保护能力,提高对十三陵旅游综合管理监控能力,提高十三陵旅游业务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2、通过十三陵特区全域智慧旅游建设,将十三陵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六大元素(即:行、食、住、游、娱、购)进行有序的整合,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使景区旅游经济效应最大化。
3、通过十三陵特区全域智慧旅游建设,使企业经营与十三陵旅游更有效地进行结合,拓展企业的营销宣传渠道,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相信十三陵全域旅游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十三陵地区的旅游环境,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⑶ 瑞士结合其山区特色开展了哪些旅游项目,发展这些项目的依据各是什么

登山,滑雪。瑞士海拔高有冰川积雪,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圣胜地,冬季发展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温泉资源也很丰富。

⑷ 举例简述世界各国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和现状

(1)意大利。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在意大利的旅游业中,农业旅游属于新兴的生力军,是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旅游产业。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形成了早期的农业旅游。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期和90年代的成熟期,到1996年为止,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区,已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其中尤以托斯卡那大区最为突出,每年接待国内外农业旅游者高达20万人次。

(2)法国。法国既是欧洲第一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旅游业大国,这为法国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法国国内掀起了建造“第二住宅”的风潮,并开辟人工菜园活动。各地农民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了农庄旅游,并组建了全国性质的联合经营组织。近年,法国人又推出了全新的“农庄旅游”业,将农业旅游彻底产业化,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以供游客体验农家生活乐趣。1988年,法国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并结合此后法国农业经营者工会联盟、国家青年农民中心和法国农会与互助联盟等专门农业组织,联合成立了“欢迎您到农庄来”的联合经营组织,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现在,这种农业旅游能够为法国农民带来每年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

(3)西班牙。西班牙是欧洲除瑞士之外山地最多的国家,发展乡村旅游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西班牙的乡村旅游在1986年前后开始起步,1992年以后快速发展,目前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海滨旅游,成为西班牙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班牙人非常重视乡村旅游,有36%的西班牙人的假期是在1000多个乡村旅游点度过的。乡村旅游使西班牙的农村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也使农村的设施和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班牙农民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但农业产值却很高。过去5年里,西班牙的乡村旅游增长了93%,其中89%的游客是西班牙本地人。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年有超过200万的西班牙人远离城市到内地的农村旅游。

(4)美国。在美国,农业旅游业被称为是“乡村旅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旅游业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并且持久不衰的产业。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乡村旅游就开始在美国长盛不衰。

这是由于一方面,美国政府发现乡村旅游与传统的工业相比,投入更少,收益却更大;不需要大量的破坏环境,甚至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对于员工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美国农村一直地多人少,开展乡村旅游不仅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短缺,还能帮助农场主就近推销农副产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对于乡村生活的猎奇、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对美国几个窗口城市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他们更加想要深入了解美国内部地区的文化、历史、风光。再加上人口普遍老龄化,使得乡村旅游在美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美国的农业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农业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农场主在乡村旅游的内容和项目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除了采摘果品、饲养小动物、垂钓比赛、露营野炊等传统活动,还新增了绿色食品展、珍稀动物展览、农场博物馆、乡村音乐会等活动,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美农业地区经济普遍下滑,但农业旅游成了唯一有所增长的领域。根据美国旅游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46%的美国成年人在2005—2007年间曾参加过乡村旅游。在美国夏威夷,2005年全州有4800多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其产值达到3500多万美元,其中38%左右来自农产品的直接销售。

(5)马来西亚。1985年,马来西亚根据农业部的计划,建立了一处农林旅游区,作为农林示范、农林生态保护,开展农业旅游参观。从1992年起,将7月2~9日定为一年一度的“花卉节”,以花卉为主题,发展农业旅游。随着花卉生产的兴起,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实现了花卉的基地化、产业化,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使马来西亚旅游业连年创下佳绩。1994年旅游业外汇收入达到90亿马币,成为排名第三的产业。1995年,马来西亚成功举办了国际花卉展销会,成为东南亚地区权威性的国际花卉展。

(6)日本。相对于欧洲,亚洲的农家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其中,日本的农业旅游发展相对较早。其特点在于各地的农场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设立贴心的富有特色的服务设施,以此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日本的农家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旅行社组织游客参与春天下农田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草原放牧、牛棚挤奶等一系列体验性极强的务农活动。参加的人员有研究人员、学生、职员、公司白领等。

在日本的岩手县有一座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民间综合性大农场,名为小井农场。自1962年以来,农场先后开辟观光农田40公顷。农场中分立了多个主题的区域,动物农场专门用来饲养各种家禽家畜以供人们观赏逗玩,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定的饲养知识;游客在欣赏完牧场馆挤牛奶的表演以及奶油的加工过程后,还能购买到新鲜出炉的奶制品;别具特色的农具馆,展示了各种各样新奇古怪的农业用具,从日本古代的耕作工具到现代化的机器工具都一一陈列于其中,游客们能够在这里了解到日本农业发展的历史。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展,在日本也兴起了很多的观光型农庄。人们只需要购买一张门票便能够在农庄内自由的观赏各种瓜果蔬菜、花草树木,同时也有一些农庄提供了采摘乐趣的体验活动,欣赏之余还能够带走自己采到的新鲜蔬果。

1979年,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提出的以“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为基本理念的一村一品运动,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振兴了大分县的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项运动中,很多村庄都将自己的传统风俗文化作为特色品牌大力宣传和弘扬,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务农旅游在日本也逐渐升温。东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和秋天的收割为中心,组织游客去农村体验农民生活,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去沿海地区的旅游团还可以参加捕捞虹鳟鱼和采集、加工海带等活动。

(7)韩国。韩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一些大城市周边的渔村出现了很多“观光农园”和“度假乡村”。这些农园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休闲、体验、收获的活动,满足了城市人放松身心的需求,农民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有特色的是,在一些渔村中有规定20人以上的团体游客在村内的食堂用餐,而零散的游客则会被分配到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户家中去享受农村式的聚餐,让游客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这些观光农园最初多是农民自发组建的。随着韩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都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农村劳动人口下降,仅依靠种植粮食获得的收入也不断减少,而很多农户的一些房屋被闲置。于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一些农村居民搞起了农家乐一类的乡村旅游,让城里人来农村吃吃饭、参与劳动,之后收取客人一定的费用。没想到,这样的农家旅游一下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热烈欢迎,周末或节假日来农村进行这样休闲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生意的红火,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效仿这种形式的农家旅游,经营着自己的农庄。不久之后,韩国的农业部门也发现了这种旅游模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道路,于是大力提倡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表明,韩国农村观光和民俗市场的规模,2001年约为28400亿韩元,到2005年达到了51100亿韩元。

⑸ 瑞士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瑞士是旅游发展的先驱 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发达国家。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瑞士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的旅游收入均在200亿瑞士法郎以上 超过了瑞士的钟表业和银行业。2004年 瑞士旅游总收入为248亿瑞士法郎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瑞士旅游业的发达 首先得益于独特的旅游资源。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 国土面积不大 但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 每年到瑞士旅游的过夜客人达6000多万人次 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瑞士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启示之一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既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 又是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按照此原则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的方针。坚持有序利用、持续发展。为此 旅游开发建设要遵循“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规划先行 先规划后开发 避免盲动。要充分考虑旅游基础设施的空间比例和完善程度、旅游者接触大自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当地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承受力 二是必须赋予规划的权威性 避免随意。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规划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 三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 避免盲目。要加大旅游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 增强旅游管理者的规划意识和理念 让严格按规划办事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比如 瑞士日内瓦湖边建筑的式样 屋顶的倾斜度 都有严格的规定 当地的居民要想多开一扇窗户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山区不许盖超过四层高的楼房 并且也不许多盖楼房。

启示之二 保护环境、有序利用 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 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有序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又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瑞士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 积极培养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组织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进行定量环保研究 分析未来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需要采取的对策。始终着力于科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突出强调协调发展、坚持开发就是保护的理念 在通过开发促进保护 通过保护促进开发方面进行了长期实践 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 瑞士伯尔尼“少女峰” 依山就势、就地取材 建轨道于森林 藏高楼于山中 在山体内开道凿洞 让火车在山腹中穿行 电梯在峰中升降 使活动空间得以充分扩展、生态环境得以充分保护。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在瑞士 酒店为避免洗涤大量的毛巾污染环境 鼓励客人自备毛巾。备有毛巾的酒店也只有被放置在床边或浴室地上的毛巾才会被更换 一些星级酒店使用的是再生的卫生纸。瑞士的乡村 都有污水处理厂 生活用水必须经过处理后 才能对外排放。因此 瑞士的水质十分优良 据称日内瓦湖的湖水已达到可以直接饮用的标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瑞士早在七十年代就在一些景区禁止汽车进入 改用马车或电瓶车。瑞士许多美丽的雪山可以通过缆车让人们近距离欣赏 但是这种近距离的欣赏是建立在高技术和严格环保的基础上的 除了一些专门的雪上运动地区 人们的活动严格地限制在一定范围的 如封闭的空中缆车和观景室 人们只能在空中观赏 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旅游高度发达的瑞士 为了保护环境 大力提倡环保而又有利于健康的徒步旅行和自行车旅行。

启示之三 以人为本、以客为尊 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先进的旅游设施、优质的旅游服务、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它要求旅游基础设施应充分体现安全与舒适 旅游产品应充分体现特色与个性 旅游线路应充分体现便捷与需求 旅游服务应充分体现细致与亲和。为游客创造一个“紧张而有序、疲惫但快乐”的旅游氛围。 瑞士旅游业发达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其先进的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为了使游客了解天气 在山地景区 所有酒店的电视都专门有一个频道实况传送山上的天气状况 游客可以根据气候的好坏选择登山时机。为了给国际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瑞士政府在景区、旅游交通线路上都全面设置了国际标准图形标志 满足了世界各国游客的需求。在瑞士 由铁路、邮政巴士、游船、观光缆车组成的瑞士公共交通系统覆盖了瑞士几乎所有的城市和景点 并以其人性化的服务和精确的运营时间而享誉世界。列车始发不差分毫。列车是瑞士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在每个站台上都有详细的列车到达和驶出时刻表。列车内部装饰不千篇一律 有的车厢装扮得像乡村酒馆 有的车厢布置得富有浓厚的怀旧气息。

⑹ 瑞士旅游业特点

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是瑞士旅游的最大特点.
首先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强调以人为本。旅游开发依托的资源往往和当地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通过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企业得到赢利,社区得到收入,政府获得税收,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外来投资者在开发某地旅游中,常常忽视当地人的参与和经济发展,旅游收入集中在外来投资者以及中介者手中。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经营者大量销售非本地产品,又造成了社区收入的泄漏,进一步使当地社区经济受到损失。瑞士伯尔尼格林瓦德村,海拔 1000米到4000米,面积100平方公里,有4000多居民,旅游业在该地区已经发展了200年。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也许旅游业可以在一个地区比较独立地发展20年,但是只有必须和当地居民内部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才能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格林德瓦地区的旅游得以持续发展200年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内部联系。换句话说,尊重当地居民,让当地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如果没有以人文本的理念,旅游资源的开发常常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尴尬境地。在整个阿尔卑斯山脉沿线的旅游开发中,有许多尊重社区、以人为本的例子。但同时在这一区域,有些地方因为大量外来投资,割断了当地旅游业与农村社区的联系,导致旅游业的衰退和低迷。

在旅游交通等系列基础设施方面,注重便捷、安全。如同我国强调的村村通公路一样,瑞士则是乡乡通铁路。由铁路、邮政公共汽车、观光缆车和游船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覆盖了瑞士几乎所有的城市和风景区(点)。列车发车、停车时间准确。火车站(train city)有火车城市之称,如同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了瑞士境内火车、公共汽车、游船的各种信息和服务,游客可以预定欧洲其他国家火车位或卧铺床位,办理回程飞机登机或行李托运手续,兑换货币,寄存行李,租借自行车和轮滑工具等;所有列车外观鲜艳,色彩丰富,让游客倍感新鲜。列车行驶平稳,车内设施先进,座位柔软、舒适,车内带有空调,设有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旅游客车配置有电视、卫星定位系统和厕所,长途旅行中,游客能够非常方便舒适地乘车;无论列车、巴士还是缆车,往往采用大的玻璃窗户,保证游客在旅游途中能够轻松自如地欣赏到路旁的美丽风光。

在旅游餐饮和住宿方面,强调干净、卫生和舒适。我们下榻的每一处饭店,就餐的每一处餐馆,店堂卫生干净、整洁,即使是一些小餐馆也能让人体会到它的精细之处,尤其是厕所。许多餐馆的厕所不管是在地下一层或者地上还是楼上,我们都发现这些厕所内一点也不显潮湿,光照明快,内部整洁干净,而且没有异味。厕所内,在恰当的地方放置有烟缸、洗手液、揩手用的干净纸巾、搁放脏纸巾的容器。这种环境让所有入厕的人对厕所都有一种自然的爱护和尊重。这一点或许是我们国内许多星级饭店也应该学习的。

另外,瑞士的全景观光方式虽然在我国很多地方或多或少都能体会得到,但所不同的是它的服务。全景观光地点通常位处高寒地带,在这样高寒的地方,如果仅仅注重观光瞬间的满足感是不够的,所以在瑞士得这些地方恰到好处地配置了温暖舒适的餐饮设施和室内观光设施,让人可以在体验“极地”风光之后,回归到如家那种轻松舒适的氛围中,使人没有任何空寂孤凉的非人性的不适感。

在国际旅游服务中,关注跨国文化研究和能力培养。瑞士旅游业坚持开放的态度,承认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明确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需求差异;强调学习跨文化技能(技巧),注重根据有无特殊的习惯和喜好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瑞士学者认为,“做旅游,要经常问自己,客人究竟想要什么?”要充分考虑跨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特点,换句话说,要对其它国家的文化感兴趣,要主动研究。例如,瑞士在向中国推广旅游中,强调必须根据中国人的兴趣进行适应对策。针对中国与印度人,后者更愿意花钱在住宿上而前者则愿意购物的特点,所以在酒店导向上,面向印度游客时,强调酒店的舒适服务,而针对中国人则主要强调酒店的完善功能便是一个例子。

强调从旅游者的角度认识和改善旅游服务。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强调从游客和一线旅游服务者对旅游的意见,从细微之处入手,剖析问题的根源,研究对策,从而能够保证旅游服务按照游客的喜好与满意程度进行相应的完善,真正达到旅游人性化的目的。

⑺ 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较好的气候,然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较发展的经济和交通,这些都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