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复工复产优惠政策
1. 上海人现在出行旅游会受影响吗
有影响。
为了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旅游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和冲击,切实履行使命担当,市文化和旅游局针对旅游企业关注重点,特制定本政策措施。
1、多渠道落实相关政策宣传。搭建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旅游企业应知尽知。利用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微信公众平台、新闻报纸等多渠道、全方位向旅游企业宣传防控疫情期间支持政策。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加强信息共享依法依规协调纠纷。
2、协调落实国家及我市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国家及我市疫情防控支持服务企业政策措施,协调帮助旅游企业切实享受到税收优惠、房屋租金减免、贷款利率优惠、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延长社会保险费缴费期、培训费补贴、职工医保费率下调等政策。
3、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及复产复工保障工作。执行好《上海市旅游住宿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行业疫情防控标准,督促和帮助旅游企业落实防疫安全措施。聚焦防疫物资供应、用工、市场宣传推广等经营困难,帮扶旅游企业尽早复工复产。
4、加快旅游专项资金工作。尽快启动2020年度旅游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核、拨付工作。旅游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年度振兴上海旅游发展、展示上海旅游新形象、完善疫后旅游公共服务、丰富疫后重大旅游活动、支持开展业内扶持等重点项目,并按有关要求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1)旅游业复工复产优惠政策扩展阅读:
降低旅游企业融资成本。支持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全面落实国家及我市出台的金融扶持政策,协调指导旅游企业向我市金融机构争取信贷投放,向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争取加大对旅游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
实施疫后文旅市场振兴计划。开展以“信心、安心、称心、暖心、欢心”为主题的文旅市场振兴计划,充分整合、调动行业及平台资源,助力旅游企业有节奏地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实现防护有措施、企业有产品、市场有活动、游客有感受、城市有形象的目标。
2. 论述说明中央银行在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经济恢复、落实“六稳”
中央银行在一宿期间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之时恢复生产落实六个可以说是很有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稳定是适合。
据了解,在此次清明假期,许多市民和游客选择出门放风,这也让旅游行业有了慢慢的回暖。4月6日,从省内多家景区、旅行社了解到,假日期间我省各种主题的周边游产品层出不穷,很多开放的户外景区是大家的首选,另外,旅行社团队游也陆续复工。不过,自驾游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清明节当天,我省很多风景区、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滑雪场、龙江森工集团所属各有林区机关、等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2020年十一能出去旅游吗
可以。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着力推动旅游景区复工复产复业,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确保假日旅游景区开放安全、平稳、有序。
旅游景区要有序推进秋冬季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 严格落实分时预约制度,切实提升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水平;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指导旅游景区加强餐桌文明宣传,有效制止旅游景区内的餐饮浪费现象。
(4)旅游业复工复产优惠政策扩展阅读:
根据国家防疫政策,低风险地区持绿码可自由有序流动。在出境游尚未恢复之际,国内游成为绝对的主角,全国各省市在恢复跨省游之后不断发力,抢夺游客,众多省市推出促进旅游发展的利好政策和优惠措施,发放优惠券;全国数百家知名景区实施不同程度的免费优惠政策,预计黄金周各大景区和热门目的地将重现久违的消费热。
5. 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税费优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税等部门聚焦抗击疫情的关键环节、疫情影响的重点领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第一批政策主要聚焦疫情防控工作,第二批政策主要聚焦减轻企业社保费负担,增强企业复工复产信心,第三批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帮助其渡过难关,第四批聚焦稳外贸稳外资,降低疫情负面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一、支持防护救治2项。
1.取得政府规定标准的疫情防治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单位发放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医药防护用品等免征个人所得税。
这既是面向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暖心政策,更是向这些英雄致敬。
二、支持物资供应5项。
3.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4.纳税人提供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运输收入免征增值税;
5.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6.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
7.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进口的直接用于防控疫情物资免征关税。
支持物资供应5项,全力保障物资、服务供应,支持物资供应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为疫情防控添力加火。
三、鼓励公益捐赠4项。
8.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应对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9.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应对疫情物品允许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10.无偿捐赠应对疫情的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11.扩大捐赠免税进口范围。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公益捐赠税收优惠政策让这份爱传递的更远。
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第四类,支持复工复产9项。
自2020年1月1日起,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企业所得税亏损最长结转年限延长至8年,阶段性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除了湖北省小规模纳税人3月至5月的增值税同时明确湖北以外地区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3%减按1%征收,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免,就是从2020年2月起,各省份可以对中小微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社保的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免征,免征的期限不超过5个月,湖北省可以将免征范围扩大到各类参保企业。减,就是湖北以外的全国其他省份,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的三项社保单位缴费可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3个月。缓,就是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阶段性减免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根据《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自2020年2月起,各省可根据具体情形,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提高除“两高一资”外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范围,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确保内外资企业同等享受近期出台的减税减费政策。
积极发挥税务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我们一起努力。
6. 复工复产中,如果小微企业担心经营成本过高咋办呢
税费优惠政策来助力。
1.增值税有减免
免:2020年1月1日起,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版障物资取得的收入,提权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减:2020年3-5月期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业务减按1%征收。(湖北省除外)
2.个人所得税也要免
(1)符合规定的,参与防疫、防控人员领取的补助、奖金;
(2)个人领取单位发放的防疫用品等。
3.社保费优惠力度更给力
(1)符合条件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在规定时间内可减免、可缓缴;
(2)医保单位缴费部分也会减。
4.其他优惠
(1)符合条件的捐赠免所得税、增值税和相关附加税;
(2)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由5年延长至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