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旅游产品
『壹』 生态旅游产品
什么是生态旅游?
一般说来,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可以被视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Ceballos Lascurain 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已经迅速普及到全球,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很多欧洲国家非常流行。同时,世界各国也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层次很高、很敏感的活动,国外游客许多都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知识,而我国由于引入生态旅游概念较晚,推广和相应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国内大多数人都尚不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可以说大众化的生态旅游活动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实现。
目前国内有一些热爱环保的民间组织如“自然之友”、“绿网”等每年都会有一些自发组织的生态旅游活动,可以说他们是我国生态旅游的试验者和推行者。另外,每年都会有一些国外的环保主义者来中国进行生态旅游,比如观鸟、攀岩、野生动物考察等。像英国就有个观鸟会,他们每年都来我国的某些地区观鸟。 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生态旅游是最值得开展的旅游方式,她比较传统旅游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不至于因为旅游的开发导致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破坏。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可以在领略世界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民族文化,又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发展,但其原有的一切景色和文化不受丝毫破坏,为他人、为世界保留下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
生态旅游的提倡,使普通游客开始关心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以及他们世代相传的特殊文化;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被大众所瞩目,置身原始自然的美丽风光让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美好感受,为保护环境尽自己所能。
生态旅游对游客的要求:
1. 在参观一个地方之前,要了解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点。
2. 尊重访问目的地文化,不要将自已的文化价值强加于人,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3. 不接近、不追逐、不投喂、不搂抱、不恐吓动物,参观野生动物时,不要穿鲜艳的服装。
4. 自觉做到不踏踩贵重植物。不采集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样品。
5. 不购买、不携归被保护生物及制品。
6. 不丢充垃圾、不污染水土去特殊地区要备用具,将垃圾运回。
7. 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 通过旅游实践,
8. 了解自然对人自身的要求,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取得更清楚的认识。
生态旅游对旅行社及导游的要求:
1. 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观念,旅行策划者(旅行社名策划团体)要有明确的生态意识,领队、导游要适时对游客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2. 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
3. 在计划阶段,要充分听取地域生态科研人员和自然保护团体的意见。
4. 旅行团队人数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一般为20人以内。
5. 游客进行事前教育,以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6. 培训导游,使他们理解发和执行生态旅游的概念。
7. 尽量安排熟悉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导游。
8. 尽量选用当地人经营的旅馆,并向旅游的者建议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土特产品。
9. 指导游客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组织各种有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
生态旅游对旅行住宿设施的要求:
1. 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营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
2. 建筑物以方便简洁为主,不要给旅游者提供不必要的舒适和服务。
3. 住宿设施要由当地人自主经营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
4. 采用节能设备,所用能源及物质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 提供以地域产品为主的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及旅游纪念品。
6. 尽量向旅游者介绍当地的自然和文化。
7. 加入地域的经济、文化、生态、保护网络,加强与地域教育部门的联系和交流。
生态旅游对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要求:
1. 研究保护区的适宜游客容量,以便控制和阻止过度利用旅游资源。
2. 推荐对自然影响最小的活动,限制对自然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3. 投立相应的生态保护基金制度,以便使旅游获得的利润用于保护区的保护。
4. 建立环境教育设施,提供有关自然和地方文化的信息和环境教育材料。
5. 培训生态旅游的影响,并通报给经营者、自然保护团体及地方社区,并监督协调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活动。
6. 把生态旅游作为保护区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贰』 名词解释 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叁』 旅游产品是什么意思
旅游产品是指由旅行社或旅游经营单位设计,为满足不同的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对游览、食宿、交通、娱乐、服务等项目的需求而组合的产品。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国家旅游局,1999):
1、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
2、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3、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
4、生态旅游产品
『肆』 生态旅游资源和产品类型有哪些
(一)资源分类1、山地型指以山地环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科考、登山、探险、攀岩、观光、漂流、滑雪等活动。
2、森林型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大面积竹林(竹海)等区域。适于开展科考、野营、度假、温泉、疗养、科普、徒步等活动。
3、草原型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草甸类型。适于开展体育娱乐、民族风情活动等。
4、湿地型指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指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也包括江河出海口。适于开展科考、观鸟、垂钓、水面活动等。
5、海洋型指以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包括海滨、海岛。适于开展海洋度假、海上运动、潜水观光活动等。
6、沙漠戈壁型指以沙漠或戈壁生物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观光、探险和科考等活动。
7、人文生态型指以突出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形成的人文生态与其生境为主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适于历史、文化、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适当的特种旅游项目及活动。
(二)产品分层1、大众生态旅游产品适应大众化旅游消费市场而开发形成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保单位、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生态资源中进行的游览、观赏、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
2、示范生态旅游产品主要指生态资源独特,旅游开发管理服务水平较高,经营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公园、文保单位等生态旅游资源单位内,进行的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
3、特种生态旅游产品生态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在市场上形成独特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鸟、观察野生动物迁徙、沙漠探险、自然生态考察等。这部分产品数量少、品位高、容量低,是中国生态旅游的主要品牌。
『伍』 民族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异同 还有民族旅游产品就是民俗旅游产品么
民族旅游产品,指以少数民族为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蒙古族的骑马、住蒙古包,烤羊肉,演奏马头琴等,苗族的跳芦笙舞,吼歌、喊歌,住吊脚楼等,都带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生态旅游产品,指地区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原生态文化产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民族旅游产品绝大多数是民俗旅游产品。
『陆』 推出生态旅游产品,提倡绿色环保游 管理论文
在旅游开发中,要贯彻生态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如餐饮结合本地特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交通工具,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在对土特产品的开发上,首先也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不能把应保护的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对违反者,要坚决打击和取缔,更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有计划性,不能竭泽而渔。
总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促进这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些地方甚至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因此,许多地方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掀起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热潮。但在以往的旅游开发中 www.bfblw.com 毕业论文网,有些地方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甚至有的只顾开发、不管保护,使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看到旅游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开发中对资源造成破坏、对环境构成威胁等负面影响,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措施,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一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同样,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也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改变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民珍惜和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柒』 我国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产品的分类是什么
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产品分类
1、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
2、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
3、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
4、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最初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出现,主旨是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变革了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
5、旅游安全产品:旅游保护用品,旅游意外保险产品,旅游防护用品,这些保障旅游游客安全的工具产品。
但现在生态旅游无论从概念、方式、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
从旅游的目的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就是指旅客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
旅游产品类型
1、按旅游产品组成状况分类:整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
2、按旅游产品形态分类:团体包价旅游,散客包价旅游,半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零包价旅游,组合旅游,单项服务。
此外,旅游还可以按距离、计价形式、费用来源、和旅游方式来分类
『捌』 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分类
目前旅游市场把这大致分为:
1、长寿主题类产品:一般以长寿老人较多、养生文化遗迹等为卖点,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生态养生产品的开发。《黄帝内经》明确地提出了地理环境与长寿密切相关,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有利于健康长寿。典型产品如彭州的长寿山、厄瓜多尔的长寿谷;
2、山林养生类产品:以山林溪谷为生态本底,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适居温度、矿泉水质、中草药等等为养生原料,形成的氧吧、森林浴、雾浴、竹海浴、竹文化养生、矿泉浴、生态食疗等等;
3、日光养生类产品:古代养生家已经感受到了目光具有保健作用。晋代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中就提出了“唏以朝阳”的观点,孙思邈也提倡“呼吸太阳”。历代道教养生家更是推崇日光的养生作用,《黄庭经》中就有“日月之华救老残”的说法。典型产品如森林日光浴;
4、花卉养生类产品:花香、精油,可外用美容,内服等。典型产品如芳香疗法;
5、生态水疗类产品:以矿泉、中草药为基础,形成特色生态水疗项目,结合中医按摩、流行spa等等。如我们在陕西洋县长青自然保护区就结合当地的文化,设计了“真符草汤”生态水疗养生项目;
6、四季养生类产品:避暑产品就是四季养生的典型产品,如青城山的养老公寓。古代养生家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认为在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藏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7、民俗类产品:有民族特色的养生方式,如回族的节食风俗、药浴如瑶浴、如藏浴的“五味甘露汤”等,根据其理论,当地的环境下会生长出具有当地特性的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具有去疾健体的效果;又如客家人的养生之道,形成特色化的养生休闲产品,包括客家煲汤、客家药膳等食疗;客家操、客家民间体育等运动养生;
8、其他结合养生中的导引按摩类、吐纳行气类、意念修炼类、滋补服食类、起居摄生类、香汤沐浴类产品,有的综合在一个产品中,有的成为整个产品中的独特卖点。
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