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事业
㈠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有哪些趋势
1.文化创意,成为文化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产值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反过来,旅游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新机遇、新动力。
2.文化“深度游”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专业规划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中国旅游已经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向以文化为主题导向的“文化深度游”、“文化休闲游”转变,并出现了以世界遗产为核心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
文化深度游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遗产旅游热的兴起和发展。“遗产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最热门的项目之一。英国遗产旅游业发展迅猛,年收入高达260亿英镑,几乎成为该国旅游业的支柱。
3.康体保健游已经成为文化体验旅游的重要内容
文化性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特质之一,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方面。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出游能力渐趋增强,文化体验游成为游客热衷选择的旅游产品类型,其中康体保健游因为能够迎合现代人越来越强的医疗保健意识和康体养生需求,成为广泛关注和备受推崇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类型。
㈡ 旅游业属于什么产业
旅游业是产业链的一种。
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内旅游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未来仍将保持较长时间段的快速增长。目前中国的中产阶层占总就业人口的20%,如果按每年1%的增长速度,20年内中产阶层可以达到总就业人口的40%。
这一由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增长催生出来的中产阶层,也使得中国旅游产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同时,中国旅游基础设施接近成为全球领先者。以汽车保有量及国家高铁建设发展为例,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汽车保有量,以及里程最多、速度最快的高铁设施,这些都将为国人的旅行提供优于其他国家的出行条件。
因此,旅游产业仍是最有前景的行业,中国旅游业未来仍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仍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
2、旅游消费分层逐步显现,旅游者对旅游服务品质的追求不断加深。受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和收入提高推动,伴随85、90后等年轻游客群体逐渐成长,大众消费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旅游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消费分层加速。
同时,旅游消费大众化与结构分化并存特征更加明显,小众市场不断涌现,但休闲与观光需求将长期并存。从大众市场看,旅游人数和消费持续多年稳定增长。同时中产阶层的游客正在增多,而且他们越来越愿意选择自由行。
同时,邮轮旅游、房车旅游、户外探险、博物旅行、极地旅游、婚尚旅游、体育旅游、电竞旅游、研学旅行、毕业旅行、影视旅游、定制旅游等小众旅游市场遍地开花,长尾效应逐渐明显。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百姓旅游消费明显升级,游客更愿意把钱花在体验上,在吃住行游等方面更追求品质与个性化,平台上私家团、定制游、当地向导等升级型新产品成为“网红”。
随着中产阶层对高品质、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提高,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越来越低,更愿意花更多钱消费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好品质高的好产品以后会脱颖而出。
现在欧洲、美国都已经出现这样的趋势,我国也正在朝这个趋势发展。
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在线旅游将逐渐兴起。得益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产品的兴起。
近年来在线旅游移动端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凭借更加便捷、更加个性的用户体验,在线旅游的高速增长也将成为推动中国旅游市场长期繁荣的新“助推器”。
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在线化率仅为10.6%;到2017年在线化率已增长至31.5%,增幅高达20.9个百分点。
2018年在线旅游市场渗透率再次提升至36.9%,创下历史新高,且未来也有逐步提升的趋势。
我们预计未来3-5年,在线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或保持10%-20%的高增长,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个位数增速。
4、文旅融合将引领旅游产业再升级。文旅部成立后,国家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将进一步明晰。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指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工作,成为亮点频频的各项业务工作中的突出亮点。接下来,文旅部将会着力推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等工作。
文旅融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文旅融合将引领旅游产业再升级。
(2)文化旅游事业扩展阅读
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 :
1、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
2、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3、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后两种类型的旅游业务活动,都是涉外性质的业务。
㈢ 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影响是正面的。如井冈山吧,我们去开发它,不单单是因为它的风景秀丽,更看重是它具有革命遗址和历史事件。开发文化特色景点对当地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对小游客(*包括中外的各种游客)来说,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最佳教材。
㈣ 旅游业的文化和经济意义各是什么
对经济:
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
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
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
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文化:
保存和发扬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要对本地文化内质、纯粹性注意保护防止遭到破坏和退步;
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㈤ 为什么区里的文化旅游局的编制还是事业编制,不是说可以改成公务员么
旅游局也是政府机关,要进当然得考试了。
当然一个局里也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考试各有不同。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当然有不同,事业是事业单位的,公务员是国家干部。其发展前途、收入福利都是有差别的。
㈥ 文化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密不可分。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从未分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㈦ 文化旅游产业有多大
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一定区域、一定族群的传统文化为基根,以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旅游为载体的产业形式;既然称其为产业,就带有经济效益的成份。但旅游文化并不是一个具体的金元宝,也不是一个己经烤熟的大饼,其发展要受到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交通条件和宣传运作等多种因素制约,其大小是不能用称称,用斗量的。
㈧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吗
大众旅游时代,人们对旅游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日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们走版出家门,权去体验不同地方丰富多样的特色文化,去追寻悠久历史所留下的沧桑痕迹。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河南省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旅行服务产业发展峰会上,课题组发布了《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7》的核心观点。
当前,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省市明确提出要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同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具有潜力的智慧产业已经深入人心。